1
两个以前的同事在券商工作,其中一个提到国庆期间得连续加班七天。他们的任务是维护系统稳定,确保这段时间内网络开户顺畅,并且要对系统进行扩容,以应对节后可能到来的交易高峰。
最近亲戚也在咨询股票的事情,感觉节后的行情大概率会继续上涨。所以我的策略就是稳住不动,继续持有现有的仓位,等待价格慢慢攀升。即使涨得慢一点也没关系,只要能跟着大盘一起涨就行。昨晚散步时我也想到,随着股价上升,我目前75%的仓位也会被动地增加,最终可能会达到80%甚至90%。为了避免自己因为冲动而追加投资,决定每当盈利部分每增加5万元就提取1万元出来,这样可以更好地保留住收益。
近一个星期以来,我对中长视频和时政新闻的关注明显减少了,手机上刷视频的时间也缩短了很多。毕竟现在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处理搬家的事上,生活变得简单多了。不再去担忧中东那边的局势变化,也不用担心国内的失业率或是行业前景等让人焦虑的信息。
实际上,对于股市的具体动态,我几乎都没有特意查看过,操作主要还是靠直觉。这样的日子感觉挺好的,特别是搬到新家之后帮忙整理东西还能起到减压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我可以留出更多时间来阅读。有很多书之前买了却没怎么翻阅,现在打算先从《交易员的自我修养》系列开始,特别是其中关于交易心理的部分。接着是一些通用的投资书籍,比如《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投资中最简单的事》等等。此外还有国内一线交易员撰写的作品,例如《交易的真相》。等到这些书看完后,再回头看看那些之前买但还没读过的书。中间还会穿插看《智人之上》和《起点临近》,虽然最后一本还在路上,不过老婆已经给我腾出了客厅柜子中的三个格子用来放书,算是默许了这个小小的“藏书”计划吧。这就是接下来一段时间我的阅读安排了。
0
在老婆的持续努力
我做了一点跑腿配合
家里基本梳理完成
还特意换了锁芯
更安全一些
上午接到表哥电话
咨询股票开户
说他们单位很多人在讨论股市
表哥是医生
帮过很多忙
所以他是为数很少我愿意直接提供股市咨询甚至操作的亲朋好友之一
0
公积金租房提取几千块钱已经到账了,刚才也还了
招商银行信用卡五六千块钱。好像今天港股的证券类涨幅非常非常夸张啊,我之前倒没有想到买一些港股的证券,我只是看到了a股的证券,这一点稍微有点遗憾,最核心的是大秦价位实在太低了,所以当时嗯卖不出手。这一点确实有点遗憾,因为我都已经选出这些股票了,证券也是其中比较占比数量算比较多的。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了,所以呢,我们还是关注当下,展望未来。
0
巴菲特曾经说过,不要去找三尺高的跨栏,而是要寻找一尺高的跨栏。这其实讲的就是底线思维,或者像冯柳所说的弱者思维,也就是给自己留出足够的安全垫。就在刚才继续阅读时,我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之前我也提到过,在交易中保持纪律性、制定并遵循交易计划的重要性。那么,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呢?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要去找人单挑,并且可以自己选择对手。在这种情况下,最保险的做法是什么呢?我想到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先把自己的手绑起来,然后专找幼儿园的小朋友作为对手,而且每次只挑战一个。对的,当你绑住自己的手时,你实际上是故意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假设你的实际能力是100分,现在你把它评估为25分,然后去和只有4分或5分实力的幼儿园小朋友PK。这样做就像是在《纳瓦尔宝典》这本书里作者提到的一个关键观点:他做事正确的方法是先找出可能出错的情况,然后避开这些情况,剩下的就是正确的做法。
回到挑选对手的问题上,你应该怎样选择对手呢?你应该避免那些即便只有1%到2%的概率也可能击败你的对手。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你最终面对的都将是幼儿园级别的对手。这种策略实际上是在确保即使在不利条件下,你也能够保持胜利。
0
今天天气真是好,万里无云,秋高气爽,还有阵阵凉风,特别舒服。昨晚老婆带我去了一家新疆羊肉店,三个人吃了200多块,味道不错,尤其是羊肉分量很足。中午我们去了滨河时代广场的京基KKone,吃了一顿浙江菜,我觉得还可以,但老婆觉得有点偏甜和腻了。晚上打算在家简单吃点清淡的,现在下来散散步。
这两天老婆在网上买了好多东西,每天都要取好几个快递。我正在读《交易员的自我修养》第一本,已经看了超过一半了。这本书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本,作者分享了很多观点和个人见解。我发现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我的一些想法和理解跟作者至少有80%是一致的,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真的很相似。这是我在论坛里看到的书中,跟我个人契合度最高的一本了。
之前我也提到过,作为交易新手,要快速找到学的目标对象,最好是找一个性格和你非常相似的人,他对问题的看法和认知方式也跟你差不多,只不过他对于股市的理解和经验比你丰富得多。找到这样一个人去学,尤其是在他已经取得较大成功的情况下,会事半功倍。当然,说起来可能有点夸张,有人说股市没有捷径,这点没错,但至少你可以少走弯路,这一点我很确定,也是我一直坚持的想法。
那么,怎么找到这样的榜样呢?有两个办法:一是广泛接触、大量阅读,无论是论坛、文章、视频还是书籍,广撒网总有机会碰到合适的人;有时候这需要一点运气,也许一两年内就能遇到,也可能七八年都遇不到。另一个更高效的方法是向那些经验丰富的人请教,即便他们的性格和思维方式与你不尽相同,但他们见多识广,可能会推荐一个更适合你的人。这种方法相对直接有效。至于如何找到愿意指导你的经验丰富的专家,那就得看缘分了,同时也要看你是否认同对方的观点。有时候别人好心指点,但你却觉得不靠谱,那也没办法强求。
0
牛市中借钱炒股卖房炒股辞职炒股的不会少
多数注定成为站岗的那一批人
无论是股市房事还是信托P2P
都是少数人赚钱
多数人成为韭菜或陪跑
人生到处都是坑
不是掉在这个坑
就会掉在那个坑
那都是命
认知的提升
永远落后于骗局或阳谋的升级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别人要往坑里跳
你也拦不住
1
我说的是现实,可能并不是逻辑的问题。许多年前管的松,一个贫困县有几个场子,我说的这个人我最佩服他的定力,并不佩服他的财富获取方式。
股票和赌博有类似的地方,很少有人搞来钱就彻底离开,倒是不少人牛市搞到钱就压房子压地越搞越大,最后输光本钱欠下巨额贷款一败涂地。别看这几天涨的欢,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罪恶,后续被吸引来的新手能真正赢到钱的估计不少,但是拿着钱彻底离开的像我说的那个人的恐怕就没多少了。
1
谢谢
我的炒股能力一般
牛市里赚个100%就知足了
但也不够买一套好房子
共勉
0
交易员的自我修养01
这里,作者也提到他看到很多人只做多
也能赚钱
P082
其实我做交易系统还是比较喜欢分散、简单。分散,比如说我可以先做一个做多的,做多跟做空不要放在一起,长线跟短线不要放在一起,每一个系统就产生一个信号。比如说,涨过均线你就做多,但是不要跌破均线你就做空,不要把多空放在同一个系统里面。要不然你就只做多,你的系统就永远只做多。
我认识很多真正赚到钱的人都不是多空都做,很多只做多。
可以一直做多,但是问题是,你的系统要在偏空的时候能够不亏或者是亏很少,在亏的时候空手,或者是很关键的时候突然放空打了一小把再跑。
1
最好是不买公寓,买住宅。
以你的炒股能力,牛市赚一波,然后买个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