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过“十一”国庆节了,股市终于迎来了牛市,而且是超级大牛市,在中央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特别是央行、证监会等频繁释放高能量刺激政策下,股市迎来暴涨。9月27日,大盘收于3087.53点,成交额1.46万亿,已经持续3天万亿以上。值此重大转折时刻,再次复读92科比老师的《大道无形无所不及》一文,感触良多,对科比老师倍加佩服。
再次执笔。一是心有所感,一定要说说,二是对我9月23日直接在淘股吧网页上撰写,提交发送消失不见的贴文,所造成的郁闷和遗憾的一个自我补偿
(见本人9月24日凌晨1点27分的发帖《体悟92科比《大道无形无所不及》》)。
现在说正题,通读了科比老师的这篇文章全文,其结尾部分“对题材的预判能力,也影响着你做龙头的坚决程度。你如何理解疫情,理解网红,理解抖音,理解免税。没错,认识过深,容易套住不走,最终亏损。认识过浅,非常容易错失龙头。”,引起我反复推想,尤其对最后“认识过深,容易套住不走,最终亏损。认识过浅,非常容易错失龙头”这段话颇多感悟,
认识上的深浅,取决于一个人的世界观、见识、格局和知识结构等综合素养形成的认知能力,有时候,情绪,甚至好恶倾向的代入也会影响对人、对事态的认识过程,左右你最终能否得出正确的判断。而得出判断,如何在股市中,恰到好处地实施临盘操作就显得至关重要。 现在我尝试对科比老师这段话中的深意推解如下:
我的理解,关于能否在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基础上,让自己不要错失龙头,又能不致套住不走,最终亏损,关键在于对“势”的认识、判断以及对“势”的节凑把控上。我这里的“势”,其实好比就是股市中所谓的成交量能的变化,我认为“势”这个字,表达更简洁,更能直陈成交量变化的本质。为了阐述的清晰,我将“势”分为七个方面的表现祥加探讨。
第一、“起势”
股市中大盘、板块乃至个股的运行过程,让我想起我曾经的武经历。小时候好动,喜欢抻筋、后弯腰、翻筋斗,身体柔韧性极好,后来拜师学心意六合拳,知道了武一些常识,其中起势是武术练中重要的一环。
任何事态的运行发展都有一个开始的起点,一只个股经过长期的低位横盘,或者是某一阶段的箱体横盘整理,会有一个爆量突破,K线拉出中长阳,下面的成交量爆量或者至少是超出前量的倍量,这个时候就相当于武者在武套路中的起势。起势看起来是突然爆发,实则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酝酿,我管它叫做“蓄势”,这个后面再讲。起势不是平白无故来的,是经过长时间的能量的积累,到了人为的想引而不发都做不到,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然就会前功尽弃,就会错失良机。
看到个股已经起势,你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胆子大一点的,有耐心的朋友可以在这个时刻,跟上主力,以少量仓位介入试错,等到后面情况明朗了,上涨拉升之势确定了,再行加仓。
第二、“成势”
这好比我们日常说:这小子成气候了。股市中经常会看到,一只股经过横盘以后突发爆量,拉出中长阳线后,并不见得马上开始连续上攻,而是接着做出一个短促整理,一般3-6天(除非是最强风口消息突发下的连续攻击)。这是因为还有不坚定的套牢盘,跟风盘,甚至有一些老鼠仓的动态,使主力感受到拉升的压力。主力当然要极力地摆脱、洗掉一些不坚定的浮筹,顺手再吃进一些便宜筹码,从而确认不是空方对手,而是同盟军,以便在后面真正实施拉升的时候能够顺利地上攻。这与武者起势以后,必要运一口气,所谓“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做到起势不倒方可成势。因此,起势以后,上攻以前的这一环节就是成势的过程,是做好向上攻击的一切准备。这个准备工作的完成,就是“成势”。
高手操盘,会让成势的过程自然而然,时而小幅拉升,时而打压,以达到清理浮筹的目的,此时一定要密切关注成交量与股价之间的关系,认清形势,关注风头与情绪变化。
成势一旦确认,就要及时认清,把控机会,迅速上车,迎接红利。
第三、“攻势”
成势以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时候,一旦政策、行业动态等高能消息来临,强势驱动下,向上攻击就成为一种必然。而攻击也必然强势凶猛,也好比是武者练交手套路中的连续、狠辣的攻击。故而,我将这一阶段称之为“攻势”。
股市中我们看到的连续拉板,接连5、6个板,10个板、甚至十几个板的个股,都是因为在个股运行中,越是起势强、成势足,才会在攻势中表现得越发凶狠凌厉。尤其是股市流动性好的时候,这种攻击就更顺畅,即便流动性不好、甚或极差的时候,也不乏机构或游资抱团,集中资金优势,相互配合换手,持续狙击上攻的情况出现。前一段时间,在大盘4个多月的连续下跌,流动性呈现极致地量的时候,走出的
大众交通 、
深圳华强 (17天16板)、
科森科技 (10个板,攻击11板成功后炸板)等强势连扳个股就是明证。
已经稳拿处于“攻势”阶段股票的朋友,需密切关注股票的分时走势、K线走势和均线走势,关注风口驱动的持续性以及代表负面亏钱消息、小作文以及大的政策信息变化等,根据市场形势,股票运行规律,及时发现变化,见微知著,随时做好调整仓位的准备。
第四、“颓势”
个股的上升走势不可能是无止境的,个股之所以攀升,是受到消息驱动、人的情绪热度、资金趋利需求等多重因素使然。达到一个相当的空间高度,资金的聚集速度和强度会递减,且获利盘资金亦趋于兑现了结,加上新的风口消息影响或大盘、板块的亏钱效应显现等,资金不会再继续上攻,正常情况下,将会开始高位调整,使攻势出现停滞,甚至较大回调,股市术语称之为“滞涨”“钝化”,这种裹足不前,甚至出现下行苗头,实际上是你的攻势到头了,力竭了。因而我称之为“颓势”。
而“颓势”到了,意味着你必须赶快出局,此时不走,更待何时?不要在贪婪的驱使下,幻想着没准还能上涨,还能多赚点。第五、“去势”
当个股不能被资金向更高位攻击,出现颓势以后,一般情况下,会开始进入下跌通道。除非有新的主力,有实力的大游资看好该股,在经过短暂横盘整理后,或可启动第二波向上攻击,下跌不少于30厘米的核心地位个股,在风口依旧的前提下,也许可以走出一个漂亮的龙回头。而一般情况下进入下跌的个股,如果被你遇到好的善庄,会让你有机会损失不大的出局,如其不然,会让你尽数吐回获利还得赔本,更有恶劣的,会让你高位接盘站岗,连吃10+、20+、甚至30+大面。赶上大盘不好、板块不佳、黑天鹅等负面消息频出,亏钱效应大显的时候,连续几个A杀也不稀奇,让你花了心血精力,十几天半个月好不容易一点获利浮盈,2-3天之内全部赔回去,还得搭上不少本金。
可以想象,去势一旦形成,短暂时间难以逆转。其去势速度难以揣摩,特别是核心高位股,所谓升的越高,跌得越狠,尤其是当大盘、板块、消息面不利,亏钱效应瞬间放大的时候,则股票遭遇A杀的可能性极大,向下去的势头迅猛无比,如高山瀑布,飞流直下,势不可挡。
所以,爱好超短的股友,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让自己陷在“去势”阶段,及时在“颓势”显现时,尽早出局保平安,已经在“去势”的,要抓住一切机会,狠心斩仓,保住本金第一。
第六、“收势”
股票在去势中狂泻而下,力道再大,再惨烈,也终有落地平息的时候,当狂泻进入平息阶段以后,就是势能的收敛,故而称为“收势”。此时,股票不再如脱缰烈马,虽在余威之下偶有翻腾,但幅度越来越小,变得温顺、平缓起来。“收势”的道理理解起来不复杂,故无需多论。
第七、“蓄势”
关于“蓄势”,直观的理解,从k线形态上说,就是我们经常看到股市上,股票在下跌以后,还会在下跌惯性下,延续一段震荡下行趋势,但下行的幅度在反复震荡过程中逐步缩小,直至进入横盘整理阶段,不再大幅下行。另外有些个股,会在大盘、板块、情绪、消息面、个股基本面等呈现负面效应的综合作用下持续下跌,所谓探底无极限。但无论如何,最终都将归于平缓的横盘整理阶段,随着横盘整理,有些套牢盘难耐其苦,熬不住而离场,更多的是大量的被套散户认命不动了。
时间永远是最神奇的东西,当时间不断流逝的时候,各种变化、机会也正在悄无声息中,向着横盘中的个股贴近,有眼光、有实力、有想法的主力开始新的布局,先是悄然建仓,然后小幅拉升,引导套牢盘联动,趁机低吸。于是,势能开始慢慢增长,k线、各量级的均线也在势能的增长变化中,开始小幅向上拉动,直至终有一日,主力通过不断地加大建仓力度,高超的拉动与打压等控制手法,吸足筹码,准备新一轮的“起势”,这个股票收势以后,进入横盘整理、新的主力介入建仓,不断低吸筹码,不断聚集势能的过程,我称之为“蓄势”,蓄势就是为了整装待发,为了在合适的时机,再次投入到新一轮的股市征杀。
“势”的七个方面的表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势能运行的全过程。“势”就是带动股市、板块和个股运行,让股票体现出各种轨迹表达的本质,“势”由影响股票的各种因素构成,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它无处不在,股价的变化、成交量的变化、上天了、入地了、打横了,都只不过是“势”的外相表现形式罢了。之所以把“蓄势”放在最后谈,是因为对喜好超短线的股友来说,抓住“势”七个表达中的前六个足矣,毕竟谁也不会把时间浪费在关注个股长时间的横盘整理上,作为了解,知道“蓄势”为“势”的运行中不可或缺的、最基础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无论是大盘、板块还是个股,其变化均不出“势”的七个表达,只要股票市场不消失,而势就在其中,并且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终至不息。
有人可能会拿出ST甚至面临停牌退市的情况来抬杠,实际上,确有某些个股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都指向该股必定出局的命运。但该类情况涉及生死大循环的逻辑,股市中有股票被淘汰出局了,又有新股入市,犹如生死循环,不在本文探讨范围。
想补充一点,就是关于不断提升思维高度的问题,除了深刻领会股市中的“势”,要想通过炒股获益,养家,乃至奉为一项职业,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高度,或者叫维度。有个教我炒股的老师,郭先生,号犀锋,我非常推崇他有关炒股思维的理论,境界很高。郭先生言:规则思维、大局思维、板块思维、连扳思维、龙头思维。
以上是我通读92科比老师的文章后,有感而发的一些浅见,或许科比老师能偶然看到,十分期望给与指正,在此先谢过了!
2024年9月29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