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我对两项资金利好的理解

24-09-25 09:06 5014次浏览
蠢侠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1。历史上从严禁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到15年股灾,允许上市公司设立员工持股观和回购计划并提供信贷支持; 以及本次设立专项的回购增持再贷款,说明了:第一,高层认识到金融市场存在有一定的风险,继续漫延,救助的机会成本更高。第二,没必要依靠国家队自己一直顶,上半年买了近5000亿的ETF,效率也就是那样,所以有必要在市场化的方向上,去引进更多的社会资金,来共同做这个事情,至少它会在效率上更公平。

2。管理层更看重第一项,即5000亿的互换便利,第二项回购增持的再贷款,仅3000亿。但如果从普惠金融的角度,其实大型的基金/保险和券商,它本身不缺乏融资工具,比如中金公司 最新一期的短期融资券,年利率才1.89%,它就没必要用到互换便利。互换便利只是使手上已有的投资工具,在运用手段上会更灵活,比如原来需要抛售来变现的时候,那么可以不要抛售,可以直接通过互换来获得现金,而目前的大型机构,其实都在收缩投资范围,裁员自营部门和投研人员,一些更激进的如中泰证券 ,把整个的自营部门都砍掉了,所以第一个落地的问题,是当前是否有机构需要这个互换工具。但不可否认的是,当这个通道打开,未来如果有牛市,那么很容易形成一个类似15年的杠杆牛,因为加杠杆还是比较方便的。另外我认为,从潘行长和 证监会吴清主席的口径来看,他们应该会指令至少一两个机构来首批启用这个工具,就让它迅速落地,他们会认为这个是比较有操控力的。而从落地机构的角度来看,假设运用了互换便利,它最合适用于扩大投资范围的将是什么品种?这个问题类似15年国家队委托中信证券 进行救市,第一批自然是买进自己手上有但是严重被套的东东,或者是股息率稳定的高息品种为代表的ETF,因为只有它们才能够覆盖互换的利率支出(互换也是一种借钱,有期限 和利率的),同时兼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我认为可能很快会看到第一批落地的消息,但实际的资金运用额度应该不大,至少是需要观察。
3。对于回购和增持的再贷款,银行居间操作的利差是0.5%,整个的利率是2.25%,方向是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这个东东的普惠作用很强(指的是可以覆盖的贷款对象),但是落地效率不好说,银行目前放给公司的经营贷利率大约是2.8至3.6%不等(主要用的不动产抵压,流程简单),那如果为了0.5%的居间利率差,它可能需要专门去设计一个贷款的流程来控制 风险,并且也需要其它机构的协作,比如券商的平仓和流动性风控,以及贷款品种的选择。举个例子,比如一些公司可能需要贷款保住一元,银行就很难说放给它。比如最合适的可能是两融品种,因为原来在券商那边作质压就有一个质压率标准。所以这3000亿的落地效率是比较差的,另外目前的市场其实蛮两极的,优质的公司完全可以用自有资金回购或增持,比如600519,它花30亿到60亿是根本不需要贷款的,而劣质的如广汇汽车 ,你给他多少,他最后也是退市了,它可能合适的只是中间的那些中小型公司,而且流程是比较繁琐的,至少一开始是这样的。但是我不否定它的积极意义,因为结合提升股息率的努力,回购增持可能会提升大股东的积极性。另外一点,如果从财务意义上看,在大幅跌破净资产以后,直接回购注销就可以提升股东回报,除非它这个净资产可能是有问题的。
4。一切的一切,还是得落实到实体经济的发展上来,对于资金面的转变,说明资本市场在老大们的眼中,地位获得了显著 性的提升,且行且珍惜。
打开淘股吧APP
25
评论(1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蠢侠

24-10-14 10:53

0
今天成交量如果跌破15000亿,基本上能够确定后面会有一个强的空头共振。因为应该出的利好信息都已经出完了,后面很难有超预期的东西,然后主要是看两端,一个是场内筹码的态度,一个是场外资金的态度。而从周六的债券市场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对于财政部发布会归于中性。但是,在高位累积 了10万亿以上的成交,其中的两融净多头,深沪各增长1000亿,是2000亿的规模,期间的融资多头成交约15000亿,其中一部分是原来的两融平仓所引起的,假设新增的是30%,那么也是5000亿,所以本轮的两融净买入大约是在7000至8000亿上下的规模。陆股通部分,924至10月8号,成交了10833亿元,是之前成交水平2274亿的5倍,估计增持有1000亿至2000亿上下,但8号以后转为快速抛售,导致沪股通成交占比迅速下降,这是一个成交占比由6%快速上升到18%,目前掉到13%的过程,10号的成交已经降到3000亿元。两融占比方面有更详细的数据,11号占比11.44%,10号占比11.44%,9号13.24%,8号13.41%,9月30号12.56%,其中11号转到净减仓约70亿。综上可以初步判断,至少第一波的成交峰值是35000亿,这个峰值是很难再越过的,因为没有那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了。其次是最活跃资金的成交比例的首波峰值也出来了,两融是8号和9号的13。4%的水平,北上是18%的比重,北上成交占比下降的环比速度要远大于两融,意味着北上资金在本轮的减仓速度非常快速。之后市场如果想企稳,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个是成交量的企稳,只有企稳才能够有新兴的主流板块出来,如果成交量快速跌破15000亿的台阶,那么后面带杠杆的资金的负反馈就比较大。第二个是北上和两融资金交易占比的企稳,目前看两融才开始转向,而陆股通还在减持。整体上,场内带杠杆的资金,两融方向上我认为压力是较大的,所以出一个空头共振是大概率的,只有这部分打出空间,并且吸引场外资金回流以后,可能的两个企稳条件才合适构筑。然后因为这一波的演变速度会高于历史上的行情,所以内部的结构可能也是非常剧烈的。这个意义类似说 300059 ,本轮其实是净增了80亿的融资多头,但是减仓只是10号和11号合计13亿。以当前的价格来说,930当天买进的也是会亏损,而930至今的两融买进是360亿元,两融平仓是270亿元。最近的5个交易日交易占比分别为15.89%,15.31%,15.76%,14.53%,13.8%,而本轮起涨以前的正常占比大约在11%左右,那么减仓其实只发生于最后的两个交易日,它如果两融继续减,预期就会回到正常的占比形态下。
蠢侠

24-09-30 09:17

0
从两融数据看,9月27号才开始加仓,沪市加50亿,深圳加130亿,然后成交比重,沪市是12.5%,深圳是9.5%,还在合理范围以内,总的量能14000亿,如果考虑到以前还有量化的2000亿,那么实际上是达到16000亿的前高的水平,即第一波量能已突破上轮反弹的高点。本轮的峰值可能是在20000亿上下。
主要是空头回补,由于期权的空方目前需要买进大量的实物进行对冲,所以第一波是空头的回补。香港方向来看,第一波是原来一直持续增持的南向资金,开始反向减持。因为公布了较好的新开户数据 ,在国庆后还有放量能力,因为新开户本身也无法当天交易。
东方晴天

24-09-27 09:09

0
只要放开涨跌幅限制,放开T+0,资金会源源不断进入股市。其它一切,都是淡然!
蠢侠

24-09-27 08:59

0
目前暂时判断 是类似二月份的那一波行情,
目前各种小作文乱飞,有说法是固本培元完全让位于激进扩大杠杆
总体上应该是一个类似二月份的时空共振,就是当时仓位太低了,有一个空头的被动加仓过程

,会持续几个月这样的

后当大家发现说比如房产+就业还是没起来,又开始慢慢减,当时还能够看到北上,北上实际上持续 减,减到全年为负值去了

这一轮,如果从交易数据来看,其实上海两融是一直减,昨天开始反加了8亿,但还是比利好前少了12亿,而深圳是一路加,加了约40亿,这个体现了场内最激进加杠杆资金的部分思路

即高低切,原来跌得多的深圳遇到了更多的资金回补,当然它们的多元金融股也多,而原来以大型国企/红利股为主的沪市,其实是有减持的
两融成交量来说,沪市从211上到了560亿,而沪市成交是从2352到5247,所以可以看到两融的成交比重提升很快,从9%提升到11%,但是也要很清楚,它是存在较高交易成本的。如果回顾2月的趋势,在2月2号,当时两融是14205仙,买进是495亿,总成交9700亿,交易占比为5%。但是也是一路下行,到2月8号以后,两融才重新加为正值。到2月26号才转正。之后转正的峰值出现在3月底,大约15000亿,4月份大体上在此水平波动,5月21号是最后一次到15000亿,之后 就一路下行了,而521是本轮多头的终点。成交峰值为2月28号的1231亿,当天成交13500亿,即大约交易占比为9%,交易占比提升一倍为过热现象,是无法持续的。而且13500可能是一个交易本身的峰值,无论是绝对 值或占比。

第二个峰值是318的1140亿,对应成交10300亿,占比达到11%,估计是当时占比的峰值了

第三个是5月6号的1016亿,对应成交11000亿,占比下降到9%

我认为就是从交易侧数据来监测,可能会更有效率一些,即先出量的峰值,后出两融的占比峰值,当两个都开始掉,第三个短峰值无法创新高了,就是要撤退了

这个可能比其他的推断要更灵敏一些

因为代表了场内最激进的资金的思路,它们的交易成本是比其他人要高的。
这一轮至少在前期的数据 特点是类似的
牛马龙猪

24-09-27 08:19

0
大家都是急吼吼捞一把的心态,谁给它耐心资本。
你好小鳄鱼888

24-09-25 22:40

0
无风起浪花

24-09-25 21:20

3
太天真辣,现在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年年涨,但愿意缴纳养老保险的年轻人却不多,上半年gjd悄咪咪进了5000亿,为什么现在才出来大肆宣传,这波看似放量上涨是牛市信号,也可能是快年底了要交差了,提前把网收一收了
蠢侠

24-09-25 10:50

1
今天发布了关于重组并购的文件,刚才买了点 600783 看看,反正也是多元金融。本次主要是简化审核流程,鼓励向新质生产力企业方向的整合,以及放松了对关联交易/同业竞争/业绩承诺之类的原来相对较严格的审核障碍。其背景在于目前国内的新创企业已经下降了98%,一级创投市场由于无法退出也导致说投行领域大幅萎缩,那么在管理层也不想大幅放松IPO的情况下,它比较容易的现实选择就是鼓励重组了。然后从实践上看,近几年的大型重组,国企远比民营要顺利,比如军工系的,中船系的; 而民企的效率比较低。以2023年为例子,重组委审核了25家,撤回8家,被否1家,而配套融资前10名中只有一家润泽企业是民企,其余的均为中央企业或地方国企主导的重组。2024年的情况则是前8个月,新受理11家,在流程中的13家,其中8家通过,1家否决,9家主动撤材料。所以2024年其实重组委的工作量是大幅减轻了,降低审核 标准和简化流程,是有助于创投企业兑现的。今年其实也有出现一些新的玩法,比如 600847 这种的,自己增持举牌,那后面不注入资产留着是过年么?但是并不确定说它们的效率会怎样,因为更老的一批,如 600455600265 之类举了也就举了,也包括新的如 603196 ,也就那样,每几年有重组,但重组也都没过,总体上还是亲儿子的机会更大一些,创投类可能有短炒机会。
蠢侠

24-09-25 09:18

0
如果从融资数据看,其实924的大涨,两融在沪市是少了5个亿,深圳多了22个亿,北交持平。也就是最积极的资金认为深圳更有机会。成交量上看,两融买进平均是增长一倍以上,要高于市场平均的成交增幅,所以其实管理层真心想搞普惠金融的话,我的建议是直接给当前的两融业务放开杠杆,同时定向降息,可能对于激活交易的效率会更高。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