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
特斯拉机器人展现稳定接住网球的能力,是继上楼梯、搬重物、人机交互等动作外,解锁的又一高难度的动态动作,反应机器人灵巧手/轻量化/运控能力再上一台阶。
考虑明年开启量产、产业量价预期更清晰、且机器人硬件方案或仍有变化,可能涌现更多新国产供应商。
华泰证券建议,关注确定性相对较强的集成商环节;价值高壁垒高国产核心硬件,如丝杠环节,
减速器;方案变化大的灵巧手环节,以及轻量化环节的潜在供应商。
11月15日,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宝安区政府举办AI向未来——人工智能创新成果发布会,会上一项重要议程是华为(深圳)全球具身智能产业创新中心运营启动及优选伙伴签约仪式。据悉,兆威机电(003021.SZ)、拓斯达(300607.SZ)、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聚机器人)、深圳市大族机器人有限公司、深圳墨影科技有限公司、自变量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企业参与了签约,后续华为将与签约企业开展应用场景的相关合作。除了之前的利好之外,今天(12.05)还有三大利好集中释放。
首先,当地时间12月4日盘后,
英伟达宣布,为了扩展开发者和企业在云端的可能性,公司和
亚马逊云科技本周将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上齐聚一堂。亚马逊云科技re:Invent是面向全球
云计算社区的大会,包含主题演讲和2000多场技术会议。本届大会上的发布亮点包括 N
VIDI A DGXCloud 在亚马逊云科技上的可用性,以及增强的A1、量子计算和各种机器人工具。
人形机器人正在成为全球科技角逐的新赛道。
其次,据中国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英伟达近期已接触多家台湾机床和关键零部件制造商,目标包括征求关键零组件的技术与规格,并探索合作企业加入其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可能性。
第三,12月12日-13日,“2024年(第七届)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年会”将于江苏苏州举行。本届大会由移动机器人(AGV/AMR)产业联盟主办,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媒体、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联合承办,合肥
中关村协同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都市龙潭工业机器人产业功能区管理委员会协办,大会同期还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场景应用生态峰会”,链接移动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超500家企业,汇聚移动机器人AGV/AMR、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泛移动机器人全品类,旨在为企业提供了解市场、拓展合作、提升品牌、促进创新机会。
中信建投认为,2024年下半年来,AI自主算法突破和运动能力不断进化,后续Optimus还有望迎来新一代机器人硬件完整更新和逐步对外销售,人形机器人距离真正具备应用价值的目标越来越近。展望未来全球范围内政策、产业资源有望进一步涌入,加速行业商业化落地。
国信证券认为,部分机器人零部件与汽零在材料、工艺、设备及成本管控等维度具一定相通性,具备相似的底层制造逻辑,带来相关零部件(电机、减速器、丝杠等)产业升级机遇(车→机器人);后续在
特斯拉等大厂引领、软硬件技术迭代、相关政策支持的三重催化下,人形机器人发展有望提速,2025年有望成为量产元年,带来相关产业链投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