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符经
诠释天道、自然之道、人道,相互融合,阴阳依存,相生相克的关系。讲述了天道、自然之道和人道。掌握这些道理,才能指导实践。讲天道四季生杀的规律,需要人依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规律,从事劳作,采摘万物精华,养育自身。讲万物自然规律,人与万物相生相克,万物可以给人提供食物和资源,但过度消耗万物,人就失去赖以生存的环境,导致自身的灭亡。讲人道规律,人道遵循天道,但人有欲望、有贪念,经常受到诱惑而无法控制自己的内心,做出有违天道的行为。所以需要闭塞耳目口的感官,隔绝外界的干扰,修练自身,悟透福祸、存亡机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自然之道本身是隐藏在事物之中,随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而不断的发生变化,使用固定的规律和法则是不能准确和详尽的推演出来。所以用阴阳与其相生相克的相互转化来演化事物的种种变化。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观察宇宙自然界的法则,感悟天地运行的规律,遵循天地的运行规则而不违悖,就掌握了天道规律。天地万物存在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受到天地的日月、春、夏、秋、冬所产生的昼夜、寒暑、水火、风雷、霜雪交替变化的破坏力量浸染,产生了相应的演化,诞生出阴阳相生,阴阳相克的自然规律。通过把握万物的孕育、生长、壮大、开花、结果、衰亡的自然规律,和事物内部存在矛盾规律,如果你掌握这些矛盾规律,顺应这些客观规律行事,你就能得到成功,如同掌握了一把战无不胜的利剑,能转祸为福。
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存)乎手,万化生乎身。将天道的五行相生相克的变化规律同自身变化规律一起认识,成竹在胸,如在心中;万化虽多,不出一身变化规律之内。掌握这些规律,宇宙虽大好象在你心中,了如指掌,宇宙中千变万化在自身生活规律中都可找到。天道运行在不断演化,人的心态随着在转变,滋生出希望、喜欢、贪婪、狂妄、愤怒、恐惧、冷静、谨慎、失望、讨厌、悲伤、绝望等情绪,人的情绪影响主观判断,从而改变行为,进而反过来影响事物的发展。所以宇宙万物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人性禀承于天地之性,随着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变化着,用天道自然规律的道来导正人性的方向,人们才能克服一些违背自然规律的主观欲望,达到存天理定人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境界。人心惟危(因危而动),道心惟微(见微知类),维精惟一,允执厥中。人之本性,利则争之,危则避之,害则去之,抚则安之,强则畏之,弱则卑之 ,富则攀之,贫则贱之;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大功难赏者诛,大德不让者刑,同利者外亲内忌,争功者虽善必仇,强梁者不得其死,自伐(自我夸耀)者乖德不赏。孔子曰:视其所以(凭借),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天道运行的规律,是春夏秋冬的周而复始,日月星辰的交替变换。顺应天道运行的规律,则出现五行相生的生机,违背天道运行的规律,则出现五行相克的气候反常、冬天变暖、久旱久涝、星晨失序等杀机。
大自然 的变化规律,阴阳交融则孕育而生,顺应天时则开花结果,违背自然规律,发生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则不生、不长、不壮、不寿。人道的变化规律,趋利避害,去危就安,唯欲所止。人若安时处顺,思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克制欲望,用道德礼仪约束己身,可以福寿绵长,泽及子孙。若穷尽欲望,唯利是图,违逆者九死无生,无视人民劳苦和资源损耗,破坏赖以生存的环境,使人无所养,老无所依,只能招致动乱和战争,离乱和战争加剧社会动乱,使人流离失所,民不聊生,田野荒芜,无家可归,从一个有秩序的国度变成了人间地狱,当动乱和战争达到无法承受的时候,大乱之后必得大治,自然否极泰来产生出新的救世主,带领人们扭转乾坤,拨乱反正,重建新的秩序和规则。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每个人的个性,都是有巧有拙的,不可能只有长处,没有短处。所以处事就应该不动声色、深藏不露,使对手难测深浅,就可以发挥长处,藏匿短处了。所以,扬长避短便成为致胜的关键。所谓伏藏,就是严守机密,“大智若愚”便是这个道理,唯有善于伏藏,方能用其巧,扬其威。人的身体有九窍,九窍之中,耳目口容易招致灾祸,招致灾祸的原因是被假象所迷惑。所以很多时候需要闭塞这三窍,用事物的发展规律来判断。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将欲败之,必姑成之。猛兽将博,俯首贴耳,圣人将动,必有愚色。如要想要得到,必须给予恩惠获取信任;如果想要敌人衰败,必须助长敌人获取私利,以养成其恶让他众叛亲离。猛兽将要展开致命一击的时候,必然要紧贴地面隐藏自己的身体,明智的人如果要有所行动,必然需要声东击西、欲取反与迷惑目标。
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旋转木棒可以取火,火势不加控制会把木棒自身烧毁;赏罚得当、取舍有度的国家可以兴盛,放纵欲望、追逐权利必然导致国家衰败。荧荧不灭,炎炎奈何;涓涓不壅,将成江河;绵绵不绝,将成网罗;青青不伐,将寻斧柯。唐太宗曰人主惟有一心,而攻之者甚众。或以勇力,或以辩口,或以谄谀,或以奸诈,或以嗜欲,辐凑攻之,各求自售,以取宠禄。人主少懈,而受其一,则危亡随之,此其所以难也。认知欲望,排除嫉妒、不平衡心理,研究事物内部发展的必然规律,以智慧来防微杜渐,以法制严加限制。通过不断的修炼,不受欲望驱使,不被假象迷惑,不违背自然规律,掌控自身内心的人,称之为智圣的人。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天道孕育了万物,又最终使得万物走向衰亡,生命繁衍,一代一代延续,宇宙中的万物都是有生到死往复循环的过程,这个就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天地精华,可以被万物摄取、利用,而万物的精华,可以滋养大地,也可以被人利用。但是,人过多的利用万物,消耗资源,又会压缩自身的生存空间。这个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只有在不偏不倚,阴阳互济的时候,才可以让三者相安无事。
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所以说:合理的饮食规律,起居遵从天时,才能调理身体健康;行动要合其自然规律,使大自然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就能保证万物安顺和谐。遵循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尊重一切生物的自然本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万物顺其自然的成长。万物都有成熟的时机,熟而食之对身体有利,比如水必须煮开,人喝了就不生病,粮食、蔬菜、肉类必须煮熟,人食了就有营养,熟则益人,生则伤及五脏,少则饥饿伤身,多则伤其胃害其体。一般人看见神奇的事物才会觉得是神奇的,而不知道有些事物表面看并不神奇,而其实却是令人高深莫测,这才是真正的神奇也。
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人们对每一年的日数,月数按照自然规律来确定,大月、小月有明确规定;月初所在的日期,按太阳和月亮的位置推算定,闰月的安排由二十四节气来决定。人们按照这样的原理来生存、劳作,由此可见历法的安排是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这种准确的推算,使每年的节气符合实际气候,有利于人们的修养生息。万物自然生长的时间因此可以精确推算,在自然规律发生变化的时机,夺取造化盗取万物精华,这是盗取造化的无上天机,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运行规律有其超乎寻常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像神灵的力量一样。
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借自然规律变化摄取万物精华的时机,深藏于事物之中,无法通过身体器官感知,是不容易被察觉的。君子发现了这些规律会顺应事物的发展,坚守规律小心谨慎的运用,而小人发现了这些规律就会不顾一切的追求利益,破坏了赖以生存的条件,反而把自己葬送了。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瞎子以耳代目,所以他的听觉特别灵敏,聋子以目代耳,所以他眼光特别锐利,这是因为阻断了一个干扰的源头,减少了外界干扰,身心专注一致的结果。如果一个人生性浮躁,做事不专注,或者象“小猫钓鱼”蜻蜓来了捉蜻蜓,蝴蝶来了捉蝴蝶,那么连一条小鱼都难以钓到。放弃其他的事,集中所有精力做一件事,可以增强十倍的功效。如果闭塞耳目勿听、勿视、勿言,排除外界干扰,静心专注,深思熟虑,任何事情能够考虑周密,用事物发展规律检验事物,则不会被任何表象迷惑,分析规律,把握事物的内在关联,看透局势并加以利用,那么就可以增强万倍的功效。
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人内心的欲望,是由于物欲的刺激而产生的,人一旦沉溺于物欲,就会被物欲所葬送。眼睛看见诱惑,会被欲望驱使而控制不住内心,迷失自我而不能发现事实的真相。目观心动,只有寡欲,才能心目机合。所以,需要让自己闭塞耳目,修练自身,克制欲望,不被任何表象迷惑,用事物发展的规律判断,身心不乱才能看透局势。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福祸利害的关键,很多时候都取决于是否有拥有一双不被外物所动的慧眼。人都贪恋自己手中的权利,没有人会平白无故的把权利分出去,只有帮助他获取更大的利益的时候,你才能取得信任,获得他的权利和资源。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读懂人性,洞察人心,才能谋定而后动,伪装需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还善于调度他人的情绪,从而让对手失去警惕、放下戒心,任何时期都能清楚对方的真实意图,然后借刀杀人。一旦机会成熟,执行要非常果断,绝不婆婆麻麻,一击必中,斩草除根,不给敌人一丝翻盘的机会。
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 烈风莫不蠢然。天道看起来无情,但实际上却在滋润万物,天道的规则像迅雷烈风一样凶猛,让人敬畏。这样才不会让人轻易去触犯而丧生,自然而然的保护万物。
至乐性余,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遵循事物的本性,就能随其天性顺其自然的成长,守静至极的人的性情一定是清静寡欲,公正无私的。天道按照自己的规则运转,看起来好像十分自私,天道根据事物的特性使之成长,没有遗弃其中的任何一方,又是大公无私的。
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控制事物在于掌控事物的生机,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自然法则以静制动,控制了生机,就掌控了生死。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诱之以利,驱之以害,就可以掌控生死。水是生命之源,在非洲草原水源的周围,每天都在上演弱肉强食的惨剧。形胜无死之志,富贵无饥之忧。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才能博一线生机。防守越严密的时候,警惕性也越松懈。因为需要士卒效死命,将军才布施恩惠与士卒同甘共苦。这样的辨证思想来源于生死、恩害的自然规律,智者需要理解把握能够举一反三。
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愚昧的人把利用天地自然现象当成预测吉凶祸福征兆的人,当成圣人,我认为依据这些天地的自然现象的变化用于分析的事物变化,国家盛衰兴亡,检验得失成败的人,才是智慧卓越、事理通达的智者。
人以愚(智愚)虞(通虑,判断)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通欺,欺骗)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常人认为圣人是神奇多变,机智莫测的。修道的人注重身心双修,以道修德,修的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平常心,圣道自然,和光同尘,不在奇。常人认为愚弄和欺骗才聪慧过人,修道的人认为中庸之道才是明智的;愚弄和欺骗如同沉于水里、投于火中,只是自取灭亡。
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自然法则阴阳相融,动静皆得其性,静之至也,无为而无不为。阴阳相融万物才能孕育而生,万物的产生、形成、发展、衰亡的过程就是自然之道;天地万物之间相互交融、相互影响,表现出阴阳相生、阴阳相克发展变化状态;通过阴阳此消彼长的推演,所有的事物变化就尽在掌握了。
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有智慧的人知道不能违背自然规律,所以他会顺其自然,并且对其中过程加以利用,因此制定了诸多法则,然而,自然规律本身是隐藏在事物之中,随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而不断的发生变化,使用固定的规律和法则是不能准确和详尽的推演出来。
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于是,就产生了“易”,这个“易”就是演变,描述事物的发展过程,它以大自然的日、月、山、水、风、雷、火、泽八种事物为基础,生成八种可观察和判断卦象,依据日、月、年的循环规律,四季的变迁,并贯以六十甲子,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为终始,来演化阴阳与其相生相克的相互转化的种种变化,吉凶福祸也就十分自然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了。
上天为云,入地为水,不为山高,不为海深,因时显隐,在天地间随性逍遥。本人原创悟道、养生的经典注解,闻者见仁见智,都可以从中得到收获。特别是股海沉浮的人,或多或少会受到情绪的困扰和折磨,不得其法的人每天都在痛苦中煎熬,又苦无自救之法而被折磨到崩溃,感同身受,如何跳出这情绪的漩涡,做到心如止水,需要提高自身境界,也就是悟道,请参验体悟之,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虽然学识水平学识有限,唯愿分享给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