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是
低空经济支柱产业,低空飞行的主要载体即是无人机。目前我国无人机政策日益完善,产业链条日益完备,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随着空域、航线规划进一步落实,现有农林牧渔、测绘、应急等主要应用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城市物流、载货、载人等新型应用场景也将拓宽。无人机产业链将是低空经济发展核心受益环节。
循着以上整体发展趋势,我们对低空经济产业链条下的无人机发展情况进行梳理。首先,我们将对无人机行业概况、产业政策、市场难点与技术突破等基础点进行基本面梳理。而后将对无人机产业链情况、相关企业进行分析。其次,我们还将对无人机行业的市场空间进行展望,以帮助大家从当下现状到后续发展情况,更进一步了解国内无人机行业发展相关问题。
01
行业概况
1、无人机优势明显,应用广泛
无人机(UAV)是指不搭载操作人员,能够自主、自动或遥控飞行,可一次性或多次重复使用的有动力航空器。
无人机主要分为军用和民用两种类型,其中民用无人机又可分为工业级无人机与消费级无人机,主要用于摄影、灯光表演、巡查等场景。无人机相比有人机优势明显,应用广泛。无人机因其自身的优越性能,可以在超低空和超高空长时间盘旋,活动空间和范围更为广阔。与有人战机相比,军用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造价低、零伤亡、使用限制少、隐蔽性好、效费比高等突出特点。现代军用无人机的任务范围由传统的空中侦察、战场观察和毁伤评估等扩大到战场抑制、对地攻击、拦截巡航导弹、空中格斗等领域,应用更加广泛。
2
、无人机属技术密集型行业,行业壁垒高
高技术密集+高研发投入+长回报周期铸就行业壁垒。无人机行业属技术密集型行业及人才密集型行业,技术壁垒和人才壁垒都相对较高。以工业无人机产业为例,工业无人机产业中的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相对较成熟,技术和研发的壁垒主要体现在发动机集成、飞行控制研发和任务载荷深度集成上;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涉及多学科知识,对人才的专业技能要求高。另外,军用无人机属航天军用产品,质量要求苛刻,客户对无人机企业的品牌认可度要求较高,新进企业在进入无人机行业时将受到品牌壁垒的限制。无人机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长时间产品设计和研发,且研发风险较高, 若无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单个企业难以长期承担大规模的研发费用。
3
、复合翼成工业无人机趋势,行业里程碑式产品出现
复合翼构型成为工业无人机主要形式之一。按气动布局分类,无人机主要分为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无人直升机、垂直起降固定翼(复合翼)无人机。由于复合翼无人机具有起降便捷、航时长等特点,具有应用优势,在工业无人机市场中的保有量逐渐增多,市场份额逐渐提高,已成为工业无人机的主要布局形式之一。
民用无人机产品厚积薄发,行业里程碑式产品出现。2024年
3月22日,峰飞航空科技自主研发的V2000CG
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获得由民航华东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系全球首款通过型号合格认证的吨级以上e
VTOL航空器。V2000CG采用复合翼构型,最大起飞重量
2吨,纯电动力,自主驾驶,运载能力等同小型直升机,但在安静环保、运营成本和维护成本方面更具优势。V2000CG主要用于低空物流、紧急物资运输和应急救援,服务于大型物流公司、通航物流服务运营商、应急救援服务提供商和政府部门等客户。
02政策环境
1、无人机及空域管理条例出台,行业健康发展有法可依
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有法可依,促进无人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2023年
6
月,国务院、中央军委等部门印发《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从生产制造、登记注册、运行管理等全生命周期对无人机飞行活动进行了规范,填补了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管理法规空白。该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有望为规范无人机产业发展、营造无人机应用生态提供法规指导和良好环境。
新增无人机产业发展黄金空域,地方政府积极性提升。2023年11月,国家空中交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空管条例意见稿),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空管条例意见稿对空域分类和空域管理机构作出了较大变动:新增了G和W类非管制空域,并明确县级及以上地方政府可以参与协管空域。空管条例意见稿是对低空空域和
通用航空方面行政法规的极大完善和补充,地方政府在空域管理方面自主权大幅提升,将更有动力拉动无人机产业投资。
2、产业政策高举高打,物流配送及应急救援有望率先放量
政策推动无人机物流配送示范应用不断深化。根据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目标到2027年智能电动化无人机将在城市空运、物流配送领域实现商业应用,到2030年“干-支-末”无人机配送网络实现安全高效运行。根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预计,2024年无人机在国内的市场规模将达1600亿元,其中快递物流方面的无人机市场规模约300亿元。政策推动构建量大面广的航空物流配送装备体系,快递物流细分领域的民用无人机有望进入高速发展期。
业内龙头积极探索无人机末端物流配送商业模式。截至2023年12月底,美团无人机已在深圳、上海等城市11个商圈落地了25条航线,配送服务覆盖了办公、景区、市政公园、医疗、校园等多种场景,累计完成用户订单超22万单,配送效率方面,无人机配送可较传统模式提效近4
成。2024年3月23日,顺丰旗下丰翼无人机面向“同城范围2小时达”的需求,推出同城及时送、跨城急送无人机物流产品,现支持深圳宝安区、光明区、龙华区范围内互寄,推广期间一口价12元,服务范围还在不断拓展中。
无人机在应急救援领域作用凸显,政策明确加快构建有人无人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无人机在应急救援中可以发挥现场监测与指挥调度、通信中继与搜索救援、物资工具投放与受灾评估等功能。当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将无人机纳入应急救援体系,我国也在《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中指出推动构建有人无人、高低搭配、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
03市场难点与技术突破
1、市场难点
低空空域无人机活动的特点包括设备异构、高密度、高频次、全覆盖、大连接、高时效、高安全要求等。目前低空网络服务面临辅助监管机制不完善、低空网络覆盖仍需优化、低空业务保障有待提高等诸多难题。传统单一的监管及运营服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无人机的监管和服务需求,从单一到体系化转变的趋势逐渐显现。
(1)服务监管机制尚不完善
无人机分类分级复杂,平台构型包含多旋翼、固定翼、混合型等多种。无人机产品的异构化导致对于无人机的服务及管理缺乏有效的规则及机制,造成了目前无人机使用过程中难识别、难监管、难处理等一系列难题,亟需统一的监管机制实现对无人机接入、鉴权授权、飞行业务等有效管控。
(2)低空网络服务仍需优化
蜂窝网络基站的密度不断增加,已经具备了广域覆盖和高速数据传输能力。但现有的大量无人机仍依赖于与地面站的单点通信方式,极大限制了无人机空中作业的灵活性和自主性,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飞行信息无法有效共享,削弱了数据资源带来的经济价值,加大了管理难度。为建立更加开放共享的低空网络服务,需要更加全面的网络架构升级、无线资源优化,同步保障数据链路安全以支撑低空一张大网的落地。
(3)低空业务保障有待提高
无人机需具备高度的智能化能力,包括感知、识别、决策、控制等多方面的技术支持,对网络连接的上下行带宽、业务时延以及网络的链路稳定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信网络需要针对不同的无人机业务类型提供特定的网络能力,包括对不同载荷业务的网络能力适配,以及基于网络状况对无人机飞行路径的优化等。
整体来看,低空无人机发展需要推动行业进行体系化服务及监管能力升级,加速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快速过渡,通过提供高效、可靠的监管及服务通道,推动行业向更加成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2、技术突破
(1)基站通信功能可实现信息回传和飞行控制,助力智慧低空感知业务场景
面向无人机场景,利用基站通信功能实现信息回传和飞行控制;利用基站对一定区域进行感知可识别无人机的飞行状态、检测障碍物、监测气候变化等,提供监管类和辅助飞行类服务,进一步地,利用基站对机上终端的感知功能可针对特定无人机进行监管。具体智慧低空感知业务场景可归纳如下:
无人机监管:针对存在电子围栏的区域,若感知到无人机接近围栏边界或将突破围栏限制时,给出围栏告警;
无人机避障:对空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测并将感知结果提供给无人机,为避障预警提供冗余量,提升避障成功率;
飞行入侵监测:监测特定区域,若感知到非法无人机,则给出入侵告警;
飞行路径管理:感知无人机位置、高度、航向、速度等信息,若发现与原计划飞行轨迹不符,则给出飞行一致性告警;同一区域存在多个无人机时,根据各无人机的位置、高度、航向、速度等信息,预测其航迹,若预计无人机间将发生冲突,则给出冲突告警。
(2)通感一体化相较传统的低空雷达优势明显
对无人机进行有效探测和管控,是产业规模发展的前提。传统的低空雷达方案面临3个困境:部署成本高:需要在敏感空域重新部署低空警戒雷达;频谱资源短缺:目前雷达频段一般主要是24GHz和77GHz;感知范围受限:大多数雷达的EIRP受限导致最远感知距离有限。
相比于传统的低空雷达方案,通感一体化无人机感知方案具有3个明显的优势:部署成本低,可在传统基站上部署感知功能;频谱可以共享,即通信和感知共享频谱,提高了频谱利用率;感知范围广,例如单站感知距离超过1km,依赖
5G基站可实现大范围连续覆盖。
在通信感知一体化的技术发展过程中,通信与感知将分阶段、分层次融合演进,其技术趋势主要包括“业务共存、能力互助、网络共惠”三个阶段。首先原先分立的
通信系统 与感知系统已经集成在同一物理平台中;然后,能力互助作为发展阶段,通信能力与感知能力互助配合,实现感知辅助通信或通信辅助感知,技术方案重点关注波形设计、收发处理算法等。最后,网络共惠作为成熟阶段,通信与感知将实现频谱资源、硬件设备、波形设计、信号处理、协议接口、组网协作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融合,通信网络与感知网络共惠双赢,技术方案重点关注多点感知、协作组网等。
通感一体化的工作模式主要区分为:独立感知涉及到单一基站的操作,其中该基站独自发射探测信号并接收从目标反射回来的回波,用以进行感知测量和评估。另一方面,协作感知依靠在移动通信网络广泛分布的多个节点共同协作和相互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一个节点利用通信参考信号充当探测信号并向覆盖区域发射,当目标反射这些信号时,多个方向上的多个接收节点能够捕获来自同一个目标的回波。通过对这些信号进行综合处理,多个节点的数据融合后能够实现增益,类似于在通信过程中采用的空间分集技术,从而增强感知的准确性。
04产业链分析
1、无人机系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产业链较长,中游制造是产业制高点
无人机系统产业链上游为无人机设计研发、关键原材料和关键电子零部件的生产环节,其中关键原材料有金属材料和非金属两大类,包括钛合金、铝合金、玻纤和
碳纤维等材料,关键电子零部件包括芯片、板卡、电机、电池等。
无人机系统产业链中游为无人机系统集成制造环节,关键分系统包括飞行平台系统、地面系统和任务载荷系统三个方面,是无人机系统制造的核心部分。飞行平台系统包含动力系统、导航系统、飞控系统、通信系统和机体制造等环节,是无人机完成起飞、空中飞行、执行任务和返场回收等过程的核心系统。任务载荷系统包括摄像机、雷达、
传感器等系统,是无人机功能实现的载体。地面系统包括遥测检测、地面监控、数据处理和起降等系统,是整个无人机系统的指挥中心。
无人机系统产业链下游是无人机的应用场景,无人机可应用于军用侦察、军用攻击、航空拍摄、灯光表演、农林植保、灾难救援、物流运输、电力巡检、地理测绘等领域。
无人机产业的制高点在于“中游制造”,尤其是对飞控系统、通信系统、动力系统、地面系统以及任务载荷的卡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2、飞控系统:无人机的“大脑”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Flight control system)简称飞控,主要由陀螺仪(飞行姿态感知)、加速计、地磁感应、气压传感器(悬停控制)、GPS模块(选装)以及控制电路组成。飞控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在飞行过程中,分析各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自动保持飞机的正常飞行姿态。多轴飞行器的飞行、悬停,姿态变化等都是由多种将飞行器本身的姿态数据传回飞控,再由飞控通过运算和判断下达指令,由执行机构完成动作和飞行姿态调整。
无人机飞控系统是在有人机载飞控设备基础上继承与发展而来。早在60年代,自动驾驶仪功能进一步提高,并扩展成为飞行控制系统,产生了随控布局飞行器设计
新思路 。70年代,电传操纵系统和数字式飞行控制系统出现,交联与飞机上其他系统,成为主动式的飞行控制系统。80年代以后,飞行控制系统与导航系统、火控系统、推进系统等融合,使其服务于各系统,协调各系统工作,以使各系统更加协调,出色的完成指令任务。在飞控系统控制下无人机可完成悬停、垂直运动、翻滚运动及俯仰运动等动作。
无人机若要实现安全稳定的起降,必须满足飞行、感知、交互三个层次,通过自身的传感器感知周围的环境,识别信息并进行数据智能化处理,规划飞行任务路线,最终成功实现自主飞行。未来无人飞控系统智能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将朝着软件模块化、系统终端化、数据
可视化 、硬件SOC化发展,以实现全自主控制,同时将在自动巡航、自主飞行、群体作业等关键技术上取得新进展。
当前无人机整机厂商/院所基本都有飞控系统设计制造能力,同时也涌现出很多第三方飞控系统设计公司和研究所。
3、通信链路:无人机与地面指挥系统联系的纽带
信息传输分系统是无人飞行器与地面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传输的通道。依据空地间传输方向,通信链路可分为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行链路主要负责地面站发送遥控指令、无人机对其进行接收的过程,有效保证地面控制站实时保持与无人机空中平台的联系,遥控、跟踪无人机的状态、飞行轨迹、任务载荷情况。下行链路主要负责无人机发送数据、图像,地面站对其进行接收的过程,有效保证无人机要将任务实施的情况与结果传送回地面站。而无人机通信链路需要解决远距离传输能力、宽带传输能力,需要具有低功耗、低误码率、高灵敏度和高抗干扰能力。
地面测控分系统是无人机系统指挥中心。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的基本功能是通过任务规划、飞行管理、载荷管理、链路监控、信息预处理、数据记录和回放等功能,实现对无人机、链路设备、有效载荷等的实时监视与控制。无人机虽然没有飞机上驾驶员,但仍无法离开人的参与控制,通过地面测控系统,人有效指挥无人机,协调各分系统,完成制定任务目标。对于军用无人机,地面站还需要具有低截获概率、抗欺骗性、防反辐射攻击能力,以及提供数据加密功能等。
由于不同类型的无人机重量、平台体积、工作特性均不相同,使得用于控制和回传数据的数据链性能及特点也不相同。
对抗与干扰是电子战的核心手段。无人机数据链系统一方面要面临着来自敌方的恶意干扰,包括欺骗性干扰信号和压制性干扰信号,另一方面又要面临着本方有用信号由于多径衰落造成的码间串扰和多用户干扰等情况。经过技术的迭代,目前可以通过扩展频谱通信、自适应技术、信道编码等手段来实现高速、可靠地信息传输。
国内通信系统相关提供商包括中电科10所、
七一二 、
海格通信 、
盟升电子 、
烽火电子 等。
4、任务载荷:无人机作战装备的重要一环
军用无人机的任务载荷系统通过与地面控制站信息交互,可实现目标信息获取、协同指挥/控制,完成侦察、空空作战、精确打击等作战任务。任务载荷系统包括侦察监视类载荷、通信类载荷、电子对抗类载荷、靶标设备类载荷、武器弹药类载荷等,呈现出复杂化、多任务、智能化等发展趋势。
经营无人机任务载荷系统业务的上市公司主要有
大立科技 、
广东宏大 、
航天彩虹 等。
大立科技是国内少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独立研发、生产热成像技术相关核心器件、机芯组件到整机系统全产业链完整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已有多款吊舱热像仪系列产品配套用于工业无人机、察打一体无人机和直升机等装备平台,是无人机和导弹红外热像仪的重要供应商。
广东宏大是国内矿山民爆一体化服务商,产品包含传统弹药产品、智能弹药产品、单兵智能装备等,在无人机领域,广东宏大开展了机载导弹的研制。2021年1月,公司JK系列某产品在某靶场顺利完成无人机挂飞试验。
航天彩虹在无人机整机研发的基础上同步研制出以射手-1、射手-2等为代表的小型空地导弹,发挥出无人机和弹药的最大协同效能,无人机可为智能弹药研制提供飞行验证平台,弹药的大量应用亦可快速提升无人机的改进研制和性能提升。
5
、动力系统:无人机的心脏,
军工央企和民营企业共发展
动力系统指的是发动机和辅助装置,此处对发动机展开论述。无人机发动机可分为涡扇发动机、涡喷发动机、活塞发动机、涡轴发动 机及电动机几大类。目前,我国无人机推进装置主要以活塞和燃气涡轮发动机为主,低油耗大推力的涡扇发动机可适应长航时高过载的需求,是未来无人机发动机的主要发展趋势。
国内无人机推进装置的供应商包括
航发动力 、
宗申动力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等。
航发动力是我国军用发动机领军上市公司,下属公司生产的AEF50E涡扇发动机用于国产双发云影无人机和彩虹-6无人机,AEF50E涡扇发动机、AEP50E涡桨发动机、AEF20E涡喷发动机可应用于三款出口型无人机。
宗申动力是国内专业热动力机械龙头企业,子公司宗申航发为旋翼、固定翼的通航飞机和无人机提供动力装备,产品C115发动机、C145发动机、航空变距螺旋桨等产品已在翼龙-1、翼龙-1D、彩虹3等15款无人机和多款自旋翼有人机上试飞使用,填补了国产航空活塞发动机空白。
北京动力机械研究所是我国最大的冲压发动机及弹用涡轮发动机研制生产单位,研制的多款涡扇和涡喷发动机,应用于小型飞航导弹及无人机。
6、复合材料:对结构轻质化、小型化和高性能化起关键作用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形态的材料,通过复合工艺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复合材料在继承原有材料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也能够通过复合效应克服单一材料缺陷,提升整体性能。
目前无人机上使用以碳纤维为主的复合材料,约占结构总质量的60%-80%,对无人机结构轻质化、小型化和高性能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人机主要应用的复合材料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和树脂复合材料。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开发的吸波涂层,以及对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机身外形进行减少电磁波反射的优化设计。
国内从事复合材料研制生产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
中航高科 、
光威复材 、
中简科技 、
中复神鹰 等,其复合材料产品增强材料均以碳纤维为主。
6、地面站系统:与无人机相配套,是无人机的地面操控中心
地面站是集实时采集分析遥感数据、定时发送遥感指令、动态显示飞行状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地面控制站包括指挥控制站、视距链路地面站、卫通链路地面站。地面站作为无人机的操控中心,在无人机执行任务的各阶段保障飞行安全和任务成功执行,同时作为无人机系统的数据交互中心,实现无人机系统融入指挥信息系统。
通常无人机系统销售与地面站系统销售,搭配比例为1:1或更多。在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领域,无人机系统中指挥控制站与飞机平台的搭配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不同的无人机系统在技术上能够实现地面控制站对无人机平台的1对1甚至1对多的同时控制。例如,根据
中无人机 公告,销售订单中指挥控制站与无人机平台的搭配比例介于1:1到1:4之间,个别合同无指挥控制站。
相关公司包括航空工业成飞所(翼龙-1、翼龙-1D、翼龙-2指挥控制站)、中无人机、航天彩虹、
航天电子 等。
05相关公司
1、航天彩虹:无人机和机载武器齐发力,军民用市场两翼齐飞
航天彩虹2010年上市,前身为浙江南洋电子薄膜有限公司,2017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成为中国军用无人机第一股,形成无人机和新材料双主业的发展模式。
依托航天气动院,公司是国内唯一兼具中大型无人机和机载武器研制能力的单位。已经构建起远中近程、高中低空、高速和低速相结合的无人机应用体系,旗下“彩虹”系列无人机是国内首个实现批量出口的无人机品牌。
成熟产品包括彩虹8系列旋翼机/直升机、彩虹-3中空多用途无人机、彩虹-4中空察打一体无人机、彩虹-5中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彩虹-804D复合翼垂直起降无人机等,大部分获得出口立项批复。2004年起,公司实现批量出口,远销非洲、亚洲的十余个国家;多款产品已装备国内,彩虹-4型无人机首批入围我国军贸名牌精品工程,彩虹-5实现产品出海,进一步扩大彩虹无人机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
在研型号产品丰富。在研产品主要为瞄准未来作战场景和用户实际需求展开,包括彩虹-6大型双发高速多用途无人机、彩虹7隐身无人机、彩虹-10无人倾转旋翼机、彩虹-101无人自转旋翼机、彩虹-817微型攻击无人机、彩虹-805高速隐身靶机、智能集群无人机系统。
2、中无人机: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领军企业,翼龙打造中国制造名片
中无人机是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领军企业。2022年6月于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公司专注于大型固定翼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成体系、多场景、全寿命的整体解决方案。
依托成飞集团优质平台,公司的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名片,产品及其相关技术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翼龙系列无人机系统已出口“
一带一路 ”沿线多个国家,是我国军贸无人机出口的主力型号。
受无人机军贸拉动,公司业绩快速增长。2019-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由2.5亿元增至27.7亿元,复合增速为123%;归母净利润由-0.1亿元增加至3.7亿元。
3、航天电子:无人系统装备填补高速无人系统领域空白
航天电子是从事航天电子测控、航天制导、航天电子组件等专业的高科技上市公司,是中国
航天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关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重点领域打造的现代产业链链长单位,是全军无人机型谱项目研制总体单位及无人机系统集中采购合格供应商名录单位;“飞腾”系列精确制导产品是航天科技集团唯一总体单位。
子公司航天飞鸿公司的多个型号无人系统装备成功中标,并填补了高速无人系统领域的空白;航天飞鸿公司作为无人装备系统总体单位,与东风越野、重庆308厂、兵器202、兵器207等军工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带领多家产业链企业扎实推进现役装备能力提升专项建设任务,以满足复杂战场需求。
4、
纵横股份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龙头,低空技术积累深刻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体系全面,新产品研发持续推进。纵横股份为国内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领导者,拥有垂直起降固定翼、多旋翼、大载重无人机系统、无人值守系统等全谱系工业无人机产品,以及各类数据处理软件与云平台。其中,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系列产品最大起飞重量涵盖6.8-110kg,载荷0.8-25kg,航时1.5-10h,产品涵盖纯电动无人机、油电混合无人机及以氢燃料为代表的新能源无人机系统,当前的重点销售机型为CW-15、CW-25E、CW-40、CW-100等产品。此外,公司配套开发多个型号PH系列工业级多旋翼无人机,2023年
5月,公司立项研发最大起飞重量800kg级别的固定翼无人机系统成功完成首飞测试,该产品最高航时超过24小时,最大载荷能力超过200公斤。2021/2022/2023年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50/2.87/2.97亿元,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23/-0.26/-0.60亿元。
积极拥抱低空经济,技术应用场景拓宽。工业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无人机的应用,为
智慧城市管理、
乡村振兴等领域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公司在飞行器平台研发、软件与云系统开发等形成的完善的技术人才基础,深度参与智慧空管、空中交通服务、低空智联安全管控等项目研究以及多项行业标准编制。当前公司大力推进无人值守系统、大载重无人机等产品在应急、
安防、防务等市场的销售与服务,力争发展成为低空经济新时代的行业引领者。此外,在eVTOL领域的相关技术储备方面,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对多类别飞行器系统、飞控与导航系统、航电、材料、结构、动力等领域的技术积累,现已具备开展相关产品研发的人员团队与技术基础,探讨在时机成熟时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相关业务布局。
5、
观典防务 :国内领先的无人机服务提供商,业务覆盖全产业链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无人机服务提供商,也是国内最早从事无人机禁毒产品研发与服务产业化的企业。公司在无人机整机、单项技术、行业应用等多方面,形成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覆盖无人机设计、开发、生产、应用与服务等全产业链,能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产品服务-战略推进”的系统服务。
飞行服务与数据处理方面,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并依托多年来自主创建并积累的飞行数据库和专业的数据处理技术,为客户提供项目策划、数据获取、数据解译、督导核查、情报研判等一体化解决方案,业务涵盖禁毒、反恐、资源调查、环境监测、应急救援等领域。其中,公司以禁毒飞行服务为核心,建立的完善的飞行服务体系,具有明显优势。
无人机系统及智能防务装备方面,公司研发了多款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垂直起降无人机等系列化无人机产品,建设了高标准的生产线,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设计生产及服务。在军工领域,公司参与了多个项目的产品开发和测试工作,为客户提供定制的无人机飞行平台、飞控系统、任务载荷、火控系统、模拟仿真系统、指挥系统等产品。
06市场空间
1、无人机物流配送优势明显,有望开启千亿级市场空间
(1)短距:减少配送距离,突破陆运限制
无人机运输可以突破山区、河流等特殊地形限制,有效缩短物资运输距离。相比于传统的公路、铁路等陆基运输方式,无人机能够突破地形对航线的限制,有效缩短航线距离,从而大幅提升物资的运输效率。
牡丹江 市-延边市路线:传统快递包裹的运输路线为牡丹江—哈尔滨—长春—延边,全程陆运距离可达986公里,陆运直达运输距离缩短至271公里,采用支线航空直飞后运输距离可进一步缩短至183公里。
衢州-景德镇路线:传统运输路线为从衢州出发,先向反方向运输至金华,后再沿原路线返程直到南昌中转站,最后再沿返程方向运输至景德镇,全程757公里,而陆路直达的总路程只有204公里。采用支线空运直飞后运输距离缩短至165公里,不到路由中转路程的四分之一。
(2)高效:减少配送时间,提升配送效率
无人机飞行速度高、航线短,能够大幅缩短物资配送时间。在省内跨城市间的支线物流场景中,中大型固定翼无人机的巡航速度在200km/h左右,而火车、汽车的平均运行速度仅有100km/h左右,无人机配送速度明显优于地面运输工具。在城市内的末端物流场景下,多旋翼无人机的速度可达40-60km/h,而传统快递车辆的速度仅有20-30km/h。据中通研究院数据,得益于更快的运输速度以及运输路线优化,无人机物流的配送时间相较于传统陆地运输可减少60%。
深圳等地已推出无人机配送服务,配送时效明显提升。据深圳特区报报道,美团无人机2022年平均配送时长为12分钟,较传统配送模式30分钟左右的平均配送时长提效近150%。凭借短距、高效等特点,无人机物流在同城即时配送等对时效性要求较高的物流场景中更具优势。
(3)低成本:规模化应用叠加人员使用减少,无人机有效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无人机规模化应用可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并提升经营效率。无人航空物流网络具备灵活性和经济性优势,据中通研究院测算,采用“末端+支线”无人航空物流的模式,可为物流企业降低综合经营成本达30%以上。
固定翼无人机支线运输能有效提升物流效率并保持合理成本水平。据中通研究院测算,某型无人运输机在200km典型航段中的单航段运行成本约1161元,该机型规模化生产后成本可进一步下降5%-10%。固定翼无人机能够在合理成本水平下有效提升运输效率,在支线运输等场景下较传统物流模式具备成本、效率优势。
多旋翼无人机的末端配送成本低于传统物流模式。若仅考虑无人机自身成本,以中通海燕系列电动六旋翼无人机为例,中通研究院测算其生命周期的运行总成本为8.58万元,合计运送包裹7.50万个,无人机配送成本约为1.14元/件,成本低于传统物流模式。
(4)物流需求稳步扩张,无人机物流有望开启千亿级低空市场
全国物流需求稳步扩张,无人机物流或是物流企业对冲客单价下行的有效途径。国内快递业务量稳步增长,2023年国内同城及跨城快递业务量分别达136/1154亿件,同城快递/跨城快递业务量近五年复合增速分别为5.4%/23.6%,物流业务需求稳步扩张。据国家邮政局数据,国内快递客单均价由2017年的12.4元下降到2023年的9.1元,随物流规模增长客单价或将进一步下行。中通预计相较传统物流运输模式,无人机物流能够降低30%的经营成本。无人机物流凭借其低成本、高效率优势,或将成为物流企业对冲客单价下行的有效途径。
美团、
京东 、顺丰等公司均已发布物流无人机产品,物流无人机应用场景有望全面打开。其中顺丰通过丰鸟科技的大型无人机解决区域枢纽间的支线运输,通过丰翼科技的中小型无人机解决城市枢纽及营业网点之间的末端配送,正形成“大型有人运输机+大型支线无人机+末端投送无人机”共同构建的三段式航空运输网络,从而实现快件最短时间通达全国;美团无人机主要定位商圈-社区的低空外卖配送,将外卖配送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5分钟;迅蚁无人机定位市内快递配送的小型无人机,2019年2月获得民航局《特定类无人机试运行批准函》和《无人机物流配送经营许可》,是全球首个获得城市场景无人机物流试运行批准的项目;大疆2023年8月已发布多旋翼物流无人机产品,正在获取物流配送经营许可。
无人机物流空间广阔,经测算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根据深圳市无人机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物流无人机的数量为2.6万架,市场规模69亿元,预计到2024年我国工业级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可达1600亿元,其中在快递物流领域的市场规模约300亿元。假设中国同城快递/跨城快递业务量保持1.5%/5%复合增速,参考L.E.K.咨询估计2040年无人机配送渗透率为30%,假设无人机物流2030年的乐观/中性/悲观渗透率分别为15%/10%/5%。预计随无人机物流客单价随规模化应用有望进一步降低2030年的8元/12元,测算得2030年中国无人机配送的乐观/中性/悲观市场规模分别为3104亿/2069亿/1035亿元。
2、“无人机+”赋能众多行业,整体市场空间广阔
(1)“无人机+”赋能众多行业,工业级市场规模先行快速增长
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主导产业,工业级市场规模先行快速增长。根据纵横股份招股说明书,预计到2025年,我国消费级无人机理论市场需求规模有望接近600亿元。而工业无人机在农林植保、巡检、测绘、安防、物流等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深入。预计到2025年我国工业级无人机理论市场需求规模有望突破1500亿元。
除了传统意义上民用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外,低空经济时代“无人机+”也在赋能应急抢险、医疗救援、城市管理等其他领域。
(2)军民用无人机市场增量可观,前景广阔
无人智能作战大势所趋,军用无人机市场广阔。无人智能作战的独特优势使其能够在高动态、强对抗的复杂环境中,更加有效地与其他作战力量联合遂行作战任务。近年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规模激增,在“加快无人智能作战
力量发展 ”背景下,我国军用无人机市场前景广阔且将保持高速增长。
民用无人机应用场景也逐步挖掘。随着技术逐渐成熟,叠加政府政策支持,民用无人机下游应用区域也逐渐打开。根据央视网数据,2023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规模超过1200亿元,稳居全球首位,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突破2000亿元。
$宗申动力(sz001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