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本来想下楼吃个饭,可想了想还是想记录一下。长期的按照一个思维方式,按照同一个模式去做,很容易形成惯性,忽略很多东西,甚至形成思维死角,不愿意去想,也没办法去重新想一些很久之前自己就知道的东西,很久以前在认知不足时否决的一些想法,可能因其超前性被认为是缺陷较大的,行不通的,如果在当下的认知水平下重新尝试,可能会发现它居然是一条捷径。
我们总是在很久之后为自己的新发现而沾沾自喜,但仔细回想,却总是发现它早就存在于记忆深处。
0
这段时间最大的收获就是重新理解了概率问题,并依托于此重新调整了一下交易体系,从而形成第二版交易体系的2.0版本。
我最初对概率的理解就是某种形态下,出现涨跌的概率较大,可是后来发现这真的是一个概率问题。出现某种大概率上涨的形态,它并不一定上涨,上涨也不一定有多大强度,我想要快速赚钱,就只能找买入后能快速快速上涨,或者缓慢上涨但持续性很强的。低频率交易的情况下,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等待他显现概率的结果。这不是我想要的概率,依托它的交易我没法满意。
后来随着对市场的进一步研究,了解了很多影响因素,于是我认知中的概率也随之升级,多重套娃,叠加了多重设定之后,出现某种情况下,且被后续走势进一步确认后,成功率果然提高了很多,可是对利润的极度渴望,以及总是担心不能及时买入或者不能及时卖出,以至于盈利反反复复无法快速增长。好像在赚钱,可最后一看还是没有赚到多少,这也不是我想要的。
直到最近,我突然问自己,能不能找到一种相对的确定性,也就是在正常情况下的必然性。从这两周的结果来看,我可能找到了,也可能真的只是短时间贴合市场,运气好罢了。毕竟失败太多次了,我不清楚自己这些天的状态还能持续多久。
不过交易体系的梳理优化工作还是要持续进行,不清楚未来会怎样,但还是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0
6月份换了一个新小区租房子,结果8月底突然被告知新租的房子被法拍成功,需要尽快搬出去,法院的工作人员还亲自上门告知。经过一番紧张忙碌,终于在昨天搬到新地方了。以前租房子一直找中介公司,没有出过问题,也没有看房东的房本等证件,结果这次掉坑里了。
这几天回想过去,突然发现前俩月做的不怎么样,反复割肉止损,没有吃过几次大肉,期间反复自我反思,优化交易体系,有时候甚至连续亏损到有点怀疑人生。不过之前重新设计的第二版交易体系,也在上个月底优化到2.0版本。我上个月底开始重新找房子到搬过来,短短的两周不到,在这种行情下,怎么做怎么对,居然快把这两月的亏损赚回来了,闲下来想想总觉得很神奇。
我有点分不清是被那套法拍房影响了,还是说我最近新升级的第二版交易体系的2.0版本刚好贴合当下市场。我向来只相信自己,而不是玄学什么的。准确点说,我连自己也不相信,只是重复的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想尽办法的优化并寻找出路。可是我现在真的有点动摇,有点分不清了。
0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至于如何解决问题,这根据需求而来。躺床上休息时,想到目前交易中的困境,分仓势在必行。
以前总是不愿意分散仓位,总喜欢重仓,喜欢找一个最合适的做,担心分仓轻仓错过赚钱机会,当然会错过赚钱机会,可也会抓住一些本来会错过的赚钱机会,更会规避一些短时间内能造成大亏损的可能。
为什么不坚持试一试呢,不这样做最后也没赚到啥钱不是吗。
从明天起仓位要分散为3份,觉得再怎样好的票也只能上1/3。为了更进一步的降低风险,3份仓位要分散在不同的题材中,有合适的就上一份,没有就空出来那一份。
0
今天去市中心医院拔了一颗智齿,万万没想到医生是拿锤子和钳子拔掉的,医生的助手敲锤子时,我的脑壳跟着一起震荡。
心理落差很大,技术含量也太低了点,短视频中的切割填充缝合之类的动画演示一点也没看到。
0
这会突然偏头痛了,左边太阳穴一跳一跳的疼。本来还想再写一点的,下次有感觉了再记录算了,得早点睡了。
0
如何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是一个交易体系成功的关键点之一。
为了防止出现管不住手,或者交易时忘了按要求操作等现象,就必须将风险控制变成整个交易步骤中无法跳过的步骤。
这样交易的那一刻,最多出现风险控制步骤有一定弹性,而不是忽视或忘记。
0
我觉得有了大概率赚钱的方法,却赚不到钱,或者赚不到多少钱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使用频率低,另一个就是不能有效控制风险。
当然也有想要通过使用频率低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不过我觉得很难实现,因为觉得可以控制风险的人类可是很贪婪的,会持续的想要更多。
那么最好是在提高使用频率的过程中,能够实现风险的控制。
0
我觉得设计一个交易体系时,应该充分考虑并发挥自身分析技术的特色优势,整合自己最拿手的那些大概率获利方式,并将这些大概率获胜方式,以小概率事件发生时,可以最大程度减小损失的方式呈现出来。
0
刚才打字的时候,半个多小时没啥感觉,发送出去,准备喝口水,突然就疼起来了,于是又开始打字,这会又不怎么疼了,真操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