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真的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圣人明势,智者知止,不知止而不投资。投资如打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就是得先看清市场,其次认清自己的能力圈,然后去匹配出手时机和个股,这一轮出清的过程必是痛苦的,也会淘汰不少人,但危和机是并存的,静待花开。
大部分的人都是涨起来才开始相信,缺乏深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如同你们提艾艾那会,我在悦悦和丰丰也没觉得有何不妥,小票买个几百,翻倍又如何,上不去量啊,大资金之所以成为大资金,各中缘由细品一下。
炒股于我而言最大的魅力之一就是扩大了个人认知的边界,对不断涌现的新生事物可以保持不断学思考的能力,人类发展进程的每个阶段,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每段进程,都在映射,历史无数次证明落后就会挨打,那哪怕是细分 。
昨天在
低空经济拉升,kimi调整之际,看多kimi,正如半个月前看好低空的时候,一堆老师说没人敢坐飞行汽车,纯概念无法落地一样,涨了2周后全都是看多的,有人不看好就是最好的。
市场需要预期差,对事物认知的差异导致结果的差异,国产当自强。
一般能看到持续性的方向才会提,至于标的,方向对,按各自资金量审美选就行,海阔凭鱼跃,不滞于物,不困于形,今年注定不凡。
这都是亏出来的经验啊,时间轴回到几年前,就是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我并不想以我的经历给大家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事实上以果推因本就有些本末倒置,这些年我也在思考为什么能走出来,除了努力之外,性格应该是个很重要的点,我在前期收益已经很不错的情况下也没辞职的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因为对市场充满敬畏之心,担心自己只是踩中了几个题材风口,做对了几只龙头股,害怕那就是我账户的高点,后面无法复制,毕竟17年才入市的我经历的确实太少了,后面经历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北交所,到去年的全面注册制,信心都是在实践中一点点建立起来,收益也是,真正平均到每一天的收益很多人不一定看得上呢。
我之前说过,我看到的在市场做的好的人不论何种模式都有个共性,就是都非常擅于总结阶段市场特征,并基于此不断修正选股审美调整策略无限接近市场真相,如此长期反复,自身认知得到提升后会直观反映到收益曲线上,短线尤其如此,除了受情绪节点题材的影响外,还会有外力(jianguan)等因素干扰,博弈之道既要有主观判断(即预判)又要做到无我(即盘面客观呈现),终究只能自渡。
————蜜蜜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