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一:资产管理业务
本行坚持以“稳增长,促转型,积极稳妥推进改革”为资产管理业务的经营方针,以系统观念整体推进产品转型,业务重塑,体制再造,全面打造“普惠 财富 养老”的产品布局,建立行业领先的公募化投研体系,推进高标准风险内控体系建设,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的资产增值服务,助力本行零售业务转型升级和财富管理体系建设。2022年是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元年,本行以监管要求为指引,完成了理财业务转型发展任务。截止至2022年末,理财产品总规模8,300.62亿元,净值型产品规模7,796.76亿元,净值化率达93.93%,较上年末提升10.06个百分点,增幅排名行业前列。老产品年内压降规模超千亿,现金产品整改按照监管要求有序开展,实现洁净起步。
要点二:
乡村振兴 本行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各项决策部署,强化科技赋能,双线融合,城乡联动,内外协同,以“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为主线,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为抓手,以“三农”金融集约化运营为支撑,扎实推进服务乡村振兴“十大核心项目”1,协同邮政集团围绕“村社户企店”深入开展惠农合作项目,着力打造服务乡村振兴数字生态银行,推动“三农”金融业务高质高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截止至2022年末,涉农贷款结余1.81万亿元,涉农贷款服务客户数超440万,积极响应国家降低涉农融资成本的号召,新发放涉农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03%,较上年末下降36BPS。个人小额贷款结余1.1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98.40亿元,增速24.02%。
要点三:小微金融
本行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经济大盘决策部署,积极助力小微企业减负纾困,恢复发展。强化科技赋能,持续优化数字化营销体系,数字化产品体系,数字化风控体系,数字化运营模式,数字化服务方式“5D(Digital)”体系,持续提高科技助推能力,不断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深耕小微金融领域,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强化小微金融服务专业核心能力。截止至2022年末,本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8万亿元,在客户贷款总额中占比超过16%,稳居国有大行前列。有贷款余额户数193.44万户,较年初净增22.38万户。积极响应国家减费让利的号召,本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4.85%,同比下降34BPS,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手续费实施减免优惠,切实降低小微企业经营成本。
要点四:绿色金融
本行严格落实国家政策和监管要求,支持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和《巴黎气候协定》,从政策制度,资源配置,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绿色运营和能力建设等方面,大力发展可持续金融,绿色金融和气候融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助力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截止至报告期末,绿色贷款余额3,722.9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2.52%,绿色债券投资余额231.14亿元,绿色债券承销规模68.50亿元。获得
明晟 公司2021年ESG评级A级,位列国内银行业领先水平,获得国际金融论坛(IFF)第二届“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
要点五: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邮政集团
本行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邮政集团。邮政集团成立于1995年10月4日,于2019年12月17日改制更名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依法经营各项邮政业务,承担邮政普遍服务义务,受政府委托提供邮政特殊服务。邮政集团注册资本1,376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甲3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000000000192465,法定代表人刘爱力。邮政集团经营的主要业务包含:国内,国际邮件寄递业务,报刊等出版物发行业务,邮票发行业务,邮政汇兑业务,依法经营邮政储蓄业务,机要通信业务,邮政金融业务,邮政物流,电子邮件等新兴业务,
电子商务,各类邮政代理业务,国家规定开办的其他业务。
要点六: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
致力服务小微企业及民营企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结余户数151.60万户,贷款余额6,531.85亿元,均居同业前列,利率保持合理水平,新发放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稳步提升。以更大力度助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824.56亿元,新增212.59亿元,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涉农贷款余额1.26万亿元。为国家战略发展贡献力量,河北雄安分行开业,京津冀协同发展相关项目贷款余额598.03亿元,服务“
一带一路 ”和
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战略力度持续加大,绿色贷款余额占比保持同业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