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认知层级足够高的时候,就选择交易自己的认知就好了,左侧玩的就是这个,还有行情确定性的拐点和节点出手,如果没有性价比的左侧便没有太大的意义。
右侧那就多买确定性和有盘面效应的博弈点,比如下午三胎已经都足够强势,
信隆健康地板去撬开是我的模式买点,却因为没有仓位遭受束缚,为什么一定要把预判的仓位全部买满?感觉没有太大的必要,可以再调整一下,每个就先固定仓位出击就好,慢慢买回去自己的舒适圈和找到自己的正确节奏相对最重要。
首先,不论是前面的消费还是电力的异动,早都是自己左侧预判内的,但奈何都没有参与,一直在主线AI挨打,做主线也便罢了,却没赚到钱,没有好的低吸高抛的节奏,吃了节点的异动追高,主管赌二波的亏,还是心态上急切想赚钱惹的祸吧,该亏,也应该改。
其次,昨天盘后的呼和浩特生育政策足够给力是我比较重视的,只因为好像没有太关注消息面的发酵,没看多少资金去吹,只想着呼和浩特只是一个人口密度相对低的城市,大部分城市无法效仿就把自我的逻辑否认了,开盘也没有即刻关注一些前排的走势其实非常强劲,还有要改进的地方吧,还是需要多总结,避免下一次重复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