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关于纳指科技ETF触发了证监会的异常监控一直在网上疯传。
大体内容如图:
其实关于这个短线,很多高频交易者应该很熟悉,因为在注册制里面,就有关于100%涨幅的限制,但是那个是针对个股的限制的。大体内容简单说就是,如果一个股票在十个交易日,涨幅超过100%,这个股票就会被证监会列为严重异常波动,那么就要进入重点监控名单。
关于基金的涨幅限制会比个股的要低,但没想到,今年看到第一个触发严重异常的基金竟然是美股的科技基金。这个时候我就有一个疑问了,首先其实我不能主观意义上去贬低这个规则,因为从大一点的格局看,好像限制短期的波动能更好的限制风险。但是当一个基金触发了高频交易,并且还是国外的基金的时候,我就产生了很多怀疑。首先,我天天听到他们说,要耐心持有,拥抱价值,抛弃想快速盈利的心态。但是这种短信却成了一个黑色幽默,首先科技etf的涨幅,是由该基金持仓的成分股决定,而该基金的成份股,大多数是美股里面基本面好的大公司和一些成长性特别好的公司一起组成。这就意味着,这个基金的涨幅并不是由参与的a股股民决定的,而是由美股的资金决定的,因为他这几天的成交量最高也就21亿左右,完全无法影响像
苹果 这种大市值的公司。
由此,我不得不提出两个观点,1. 这种异常限制,提到的炒作现象,是指21亿成交量的a股股民去炒作美股美股一堆万亿市值的公司?觉得非常可笑,即使是炒作过热也应该是美股炒作过热吧 2. 美股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他们的基金成分,能带来这么好的涨幅,竟然在a股被认定为溢价率过高,存在市场操作现象。3. 他们口口声声说的长线持有,难道苹果,谷歌这类型公司不是作为耐心资本最好的选择吗。
这就让我突然觉得这个规则,跟一直以来强调的宗旨是倍道而行的。
另外,关于这个异动的讨论,很多人并没有理解他本质上的含义,很多人是觉得因为是美股,所以证监会才限制了交易,实际上不是的,这个只是一个基金的异动规则,只是国内的基金目前并没有一个基金能触发这个规则,说白了就是不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