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回撤形成体系方可稳定盈利(交易手册总结)
瞬势即为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稳定的盈利大概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体系,想要做到稳定盈利就一定要做到每笔交易都能在自身体系中找到对应的点。虽然说单一的模式非常有局限性,可能失灵时不灵,但是在市场生存就要根据市场的赚钱效应的改变来做出交易模式的改变,比如该追高的时候追高,该低吸的时候低吸,该套利的时候一日游,该波段的时候能捂住股等。1,体系化:形成基于可持续,稳定盈利为目标的交易系统。2,细节化:尽可能提供在交易中遇到的所有的常见或者罕见的等可以被归因的问题,一些常态化应对答案。3,手册化:对所有问题的应对答案,能量化尽量量化,要么逻辑量化,要么数据量化。而其中又分为三大块:交易基本认知交易基本方法常见问题解决办法1,如果想要实现稳定盈利,那么最重要的只有一点:实现账户净值的趋势性,而非波动性。师祖的第一步就是讲的控制回撤,做到账户的趋势性向上,而非短线交易的大开大合,稳定复利才是交易成功之本。我还记得淘股吧里面经常有很多实盘大神,大都采用的是短线接力的交易手法,观赏性特别高,很多单月都是100+的受益率,但是过不了几个月,这些大神的账户都消失了。。。而一直存在成功隐退的大神发出来的曲线图都是趋势向上的,从交易选手的身上,我也感受到了,想要做起来,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实现自身账户的趋势性向上,而非爆发性向上。2,基于账户控制,实现可持续盈利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你会在无数个短线的当下,错过很多你觉得本应该去的大牛股。(这点其实目前不太认同,交易量化是肯定的,但是并不是认为就一定会错过大牛股,大牛股的诞生一定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存在,指数情绪基本面缺一不可,但是当趋势性持续存在的时候适当捂着也是没问题的,大不了趋势性发生改变的时候离场便是,瞎捂的不算哈。)只不过平时盘面上肯定会无数的卖飞,因为假设轮动的行情阶段的时候,吃冲高的那一段即可,后续能否超预期那是小概率事件,不在博弈范畴。3,交易模式太单一,天然波动大。控制回撤的最好方式是风格化选择。师祖举得这个例子恰好是当时我自身的情况,所以我深有感触。刚接触股票的时候是看了淘股吧开始的,当时迷恋的是高位战法,接力战法,所有交易都是打板为主(追高),现在知道适合追高的行情一年也就那么几十次,但是做为一个天天职业盯盘的股虫来说怎么可能天天控仓忍手呢?所以就做到了短时间腰斩再腰斩的惨烈战绩。也就是说做接力的选手,面对一个接力票感觉可去可不去的时候,会怎么做呢?1,接着重仓干2,控仓干3,空仓逆回购。结果是1,重仓干了,结果大亏2,控仓干了,大赚,3,空仓不干,接着大赚。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两次还好,如果每次都是心态直接爆炸,下次无限循环。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就不在要怎么干,而是这个阶段市场最好的选择就不是接力干。去低吸不香吗?就像前几天接力顶一字的行情的时候,接力选择能买进去就是接盘,要不就是一直空仓?但是这个阶段趋势股波段持都新高了。还是自身能力太过单一,极度依赖行情的配合,交易风格选择太过单一。所以在市场中不同阶段,是要拥有选择权的。根据市场的阶段来选择交易的手法模式。养家老师不是这样说过,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也就是一种模式是根本行不通的,得样样精通才行,不要自己把自己圈死。而且这种控制并不单单说是根据市场去控制手法,也要根据自身的曲线来控制仓位和标的选择。比如这个月账户挺顺,那么就可以选择高风险高收益的标的去试试?或者说这个月做的比较差,那就去选择波动比较小的标去参与一下,定定神,过度一下。市场好起来的时候再深度参与。4,不能耍流氓,不能用结果反推我当时该买这个,不该买那个。说实话,炒股三年了,期间一直反思,但是总是结果论的反思。因为生活中我也是一个看结果的人。。。但是在交易上,总会去分析为什么这个能成,那个为什么不能成,主线的题材有怎样的特点之类的。但是也有很多时候,不起眼的题材也能走起来。当然现在发现都是后视镜看法。就拿吧里的北京炒家来讲,他永远专注于首板,卖飞的票数不胜数,卖飞的主线更多,如果一直去用结果发推的话他也走不出来吧。而是任何一种交易模式,都有自身的局限性和困难性。启动阶段:去干了,预判题材会主升。可能会主升,可能一日游。发酵阶段:去接力,预判成为大题材。难点在于如果只是一波流,那么买就是接盘。高潮阶段:就像目前的地产,盘面高潮,这个时候能看出来是主流板块了。但是能否走成月度大题材?反复上?还是走调整了?分歧阶段:干成了那是主线分歧低吸,失败了,那就是上升期唯唯诺诺,下跌时重拳出击。老师说的,如果总是事后拿结果去反思为什么这样不那样,那炒股永远也走不出来。取自老师分享:我们的交易生涯中,至少70% --90%的时间,预期都是落空的。我们说买入希望,你买入哪个票,不是认为它会暴涨?但是事后,真的暴涨的能有几个?所以,如果你不能应对这种买入之后的预期落空,那么你永远也走不出出来。你买入你认为的主流,80%它后来不是主流。谁不知道要积极干主线,关键就是你什么时候发现它可能是主线的?是启动的时候?发酵的时候?高潮的时候?大涨转分歧的时候?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对应的交易手法和应对落空的办法,这才是关键。就像2022年年底的跨年行情。你事后看到是以西安饮食 为代表的消费走出来了。请问还记的大明湖畔的中字头,国企改革 吗?还记得药吗?哪一个当时不是跨年妖股相?事后拿结果往回推,说是,都是耍流氓。你看到的结果,往回推,一切顺理成章,却忘记了,竞争的时候,同样符合条件的。当年雍正什么八王之乱,凭啥雍正最后胜利?如果其他人胜利了,合不合理?也合理啊。不能把结果当成必然性,结果本身都是综合的,随机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手法和应对。拿现在的强势板块地产来说,当前走到了高潮阶段,也就是转分歧的阶段,那么如果此时分歧买入,那么对应的预期就是会走成月度大题材,那么对应的走势就应该是分歧重新转强,转弱则为失败。如果有持仓者,那么此时高潮对应的手法就是锁仓去博下一阶段或者兑现离场。从目前地产刚开始走的时候的第一个涨停开始,整个板块走了一个标标准准的启动,发酵,高潮,和下一步的分歧。启动,进入一个短暂的小主升阶段,随后震荡分歧走发酵阶段,最后高潮,目前地产成为了最强板块。事后去分析就是如此清晰,但是并不是每一个板块都是这样发展的,所以不要用后视镜看法去看待板块的发展,做好当下的预期以及预期落空后的合理应对即可。5,短线的本质就是赚波动差价,不要有风格歧视和风格优越感。说实话,刚开始做的时候做高位龙头的感觉就是比做低位首板的帅,酷,观赏性高。但是同样的,亏的也惨啊。赚的其实都差不多,但是亏起来那可不一样,做高的比做低的只有一点优势,就是没啥复盘的,盘后轻松,盘中轻松,对理解力的要求低,就那么几个票,翻来覆去的玩,看。能确定涨一个点的票,永远都比可能涨十个点的票香。因为确定涨一个点的票这种票十分难点,而可能涨十个点的票每天都是几十个。6,账户管理最核心的地方在于前置性的知道自己当下该做什么风格的交易尝试。投资主要是一个长线游戏,是一个穷尽一生的事业。控制回撤,45度稳定向上的曲线才是走出来的关键,我也是一直觉得想要这样的曲线需要买什么样的股票,结果现在才知道,想要这样的曲线是根据自身的曲线状态来特意修正出来的,曲线走的好的时候就可以相对激进一些,可以选择一些暴力的方向,比如接力,或者大赚锁仓,或者推仓位等等。曲线平稳的时候就可以找一些那种赌一赌高波动的机会,而曲线向下的时候就需要找一些天然波动较小,亏了也亏不多的机会。所以,哪有什么风格优越感,有的不过是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而已,多风格的精通才能打造出完美的曲线。再次强调,投资是一生的游戏,不是一把定输赢。7,任何阶段,做的好或者做的不好都是正常现象。短线交易,受不受大盘影响?多少是有影响的,但是没有那么绝对的影响。因为短线交易是做差价的,赚的是波动的钱,而指数的好坏,只是决定了趋势波段的好坏,和短线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当然,假如只会做短线,那么大盘好的时候赚钱效应可能不在短,而在趋势,就像现在指数行情一样,短线上的生态并不是那么理想,但是趋势波段会在持续新高,这个时候你就崩溃吗?指数大涨了,但是你还亏钱。其实这也是风格化选择的一种,市场好不好,对应的是交易策略的选择,而不是该不该赚钱。可持续盈利的意思就是适应各种环境,通过手法策略来调整,而不是某一个当下可以赚钱。在提一下短线和趋势的交易不同。短线更多看的是波动强度和差价。低吸追高根据市场阶段板块强度和所选标的属性来进行选择。趋势则更多看的是大势的发展性与标的的逻辑性。手法更多是锁仓波段为主。8,所有的盈利都是来自,模式正确+运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