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决定低吸和追涨成功率的不是分时或技术图形。主要是对大盘整体氛围的理解 对板块地位 板块情绪 个股与板块的关系的理解。整体市场环境与情绪是第一位的,这是操作的基础。也是决定何种买法的关键。剩下的才是选板块和个股。在一个飞速轮动或整体情绪的下降期 追涨就是股灾也不为过。在一个单边上涨的行情 低吸就是赚不到钱 买到的都是垃圾。
0
确认后再买,虽然错过了一部分的利润但也过滤掉了自己主观意识上对市场预判错误的风险。这就是尊重市场。
0
不要为了价格低,便宜,支撑而去买 低吸重势。
0
打板是为了什么?确定性! 所有的交易手法都是奔着确定性去的。诚然没有完全的确定性,但是最起码在你买入的那一刻你能看到黎明的曙光,你能有充分的事实情况市场表现来证明。
0
有些时候我的买点 毫无确定性。全是主观臆断,能不能成全靠运气。这样会导致盈亏比并不高,胜率也低。自然赚不到钱。有时候预判完就直接上了,我应该滞后一点 让市场验证一下再上。以后下单前必须思考一下确定性再下单。 养成条件反射的惯。
0
我模式最好的买点应该是在尾盘。盘中就买的条件是必须跌到或者涨到我的预期标准时才去出手。
0
当下的市场如何选股?基本面逻辑➕资金面足够硬缺一不可。 轻情绪重趋势 轮动足够快的市场 明天轮到谁不去猜 也猜不到。蹲在那一两个板块的核心里 保证跌的时候少跌 涨的时候大涨就足够了。先让子弹飞一会 目的是为了让市场替你选出这种股 替你检验这种股。你只需要把节奏放慢,在压力测试后,进去蹲住 按震荡策略做就足够。这就是至简的理解。什么东西至简的理解起来就简单了。
0
指数高位震荡 成交量8000亿附近 无热点且轮动非常快 无持续性 这就会导致市场生态的缺失 追高就是个死 无接力打板生态。也是导致自己卖票非常差的原因。那么今后在遇到这种量价形的环境时就知道如何卖 自己的体系只强调了如何选票 如何买 对于卖票 这种东西目前自己还无法量化。只能提高对指数环境的理解 三周期划分清楚按周期制定不同的策略区别对待。 (仓位 买卖点前后置 )交易落地的策略上理解上要是至简的。越简单越好。
那么问题来了 当下在生态缺失的情况下 指数这里是不是顶? 目前还看不出来 只是操作上比较难做。可上可下的环境里那么操作上第一点就是客观理解 不去猜方向 按自己当下的体系买点继续操作 直到市场出现苗头 第二仓位上半仓操作 直到信号的确定 卖点上 依旧按照震荡周期去面对 别人不追天高 就便宜一点卖。直到环境确立。 因为你很难用已有发生的现象去判断佐证行情究竟上还是下 只能说现在难做。做交易一定要客观。一定要用当下市场发生的事实情况去判断,少有主观想法。即使后面亏钱了 这也是正确的操作。缺的仅是对市场的正确认识。而非操作变形。 就像这段时间的卖点 为什么卖不好 就是缺乏对指数环境的理解 仅仅着眼于板块与票 我的体系对情绪的理解要求不高 对指数的理解很高。后面加强自己对指数的划分理解。
融合之年自己一定要去坚守的就是只去做模式内的交易,盈亏都要去尝试。
建立体系 信任自己与体系 不断填充完善自己的体系 赚体系内该赚的 亏该亏的。其他的不看 不参与 谨防操作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