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汇总监管规则
常见的是10个交易日内涨幅偏离值达到100%,30个交易日涨幅偏离值达到200%。我们就以10个交易日涨幅偏离100%为例来分析,由于以1.1为底的2的对数约等于7.27,也就是说10个交易日内7连板就会接近触发异动(还要考虑连板启动前几日的涨幅,以及指数涨跌幅),8连板会必然触发异动。这与以前10日4异动(8—12板)触发监管的规则相比,天然限制了高度。
其次,我们还要了解衍生规则,已经触发严重异动的个股,一般自动进入监管池,然后默认会有10个交易日的监管期,这10个交易日内不能触发3日涨幅偏离20%(这个是老规矩),否则监管会判定异动,从而可能延长监管时间(重新开始10个交易日),而且据小道消息,出监管后10个交易日还是不能触发3日涨幅偏离20%,也就是说一旦进入监管,20个交易日内只要触发异动都有延长监管的风险,明显就是要限高。
所以,现行的规则总结一下就是,异动偏离值新规,限制第一波高度,出监管的管理加强,限制第二波高度。虽然指数弱势行情寡淡,A股暂时丧失了投资价值,但是对于投机,管理层还是坚持适度而非过度,这个大概率还是监管的大原则,改变不了就要想办法适应。
针对以上情况,如何破局?大概思路如下:
1)第一波高度卡在7板以内,不触发监管,然后横盘整理(高抛低吸)或者调整(N字),等度过异动区间后,再启动二波,继续打高度,由于二波行情后,个股走势基本结束,所以二波行情对于严重异动的敏感程度会减弱,也就是说第一波行情躲着严重异动走,第二波行情可以无视异动,拉到顶部博弈为止。
2)第一波打出绝对高度和辨识度,理所当然会进入监管,然后监管期间和出监管10个交易日内不触发异动,等到20个交易日过去,凭借第一波的高人气和辨识度,启动二波。这种适用于大周期的龙头,板块要保持长期的热度。
3)趋势走势,时间换空间,不触发异动,不受监管压制。
像2024年4-5月份的
正丹股份 比较特殊,从4月9日5.5元到5月7日24.17进入监管停牌,涨幅达到5倍,期间4月15日已经涨幅111%,触发严重异动,5月14日复牌大涨后向下震荡,今日15日又涨停,收盘27.6元,因此可以看出个股监管也看上面介入情况,大多数涨幅一倍以后是券商限制买卖,没有停牌,正丹股份试验出了上面的最大倍数限制。
退市和ST新规2024年4月30日,在新“国九条”对加强退市监管的指引下,沪深证券交易所修订完善并正式发布相关退市规则(统称“退市新规”)。
一、退市规则
A、净利润方面。
1、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收<1亿(双创)
2、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负值且营收<3亿(主板)
B、收盘总市值。
1、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总市值<3亿(双创)
2、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总市值<5亿(主板)
C、财务造假。
1、造假行为持续三年及以上。
2、一年>2亿且>30%。
3、或连续两年>3亿且>20%(注:适用于2024年及以后)
D 、占用资金。
1、占用资金>净资产的30%或占用资金>2亿元
E、财务报告。
1、会计师事务所连续三年出具的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报告
为了充分考虑市场平稳过渡的客观需要,减小对市场的冲击,新老划断,对相关指标给予一定改善期限。
二、ST规则。
1、大股东占用资金>1千万或>净资产的5%;
2、公司无故对外担保(除自己控股的子公司外);
3、董事会、股东会无法正常召开也不能表决意见;
4、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否定有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5、公司业务受到影响,未来起码三个月内公司不能正常经营;
6、银行账户被冻结;
7、连续三年净利润或扣非净利润总有一个是负数且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8、公司被认为是失信人。
9、分红不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