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元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人生就是用大把的时间迷茫,然后在几个瞬间成长。虽然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了你的命运。如果你有一些钱,不知道该不该买某样东西,拖着没关系,因为钱还是你的。但如果你有一些时间,不知道该不该行动,拖着是不行的,因为拖着拖着,时间就不是你的了。大多数的觉醒都发生在弥留之际,插着呼吸机的壮志未酬,除了让心电图异常,没有任何意义。
大部分嘴上谈着理想、咬牙跺脚说要改变的人,其实只是发发牢骚,说完又一头扎回现状里。在人生的每一个三岔路口,他们都知道哪条路是对的,但从来不走。因为他们潜意识里觉得,以后还有大把时间,生命还有无限可能,自己“真正的生活”还没有开始,总有一天,自己会打通任督二脉,腾空而起,从天而降。他们始终在等一个契机,盼一个奇迹,等着“苦其心志”之后的那个“天降大任”。
人只要还有那么一条退路,有那么一点余地,就总能给自己找出无数的理由和借口。没有伞的孩子才会在大雨里狂奔。暴雨里最惨的,是那些撑着伞小心翼翼迈着步子,生怕被淋湿又浑身湿透的人。既没有坐进小汽车的出身,又失去了在雨中肆意狂奔的勇气。
在你一事无成的时候,所谓的面子和自尊就像暴风雨中的伞一样自欺欺人。你不对自己狠一点,社会就会对你狠一点,当你狠下心来对待自己,世界反而会变得温文尔雅。反正都要浑身湿透,扔了伞一路狂奔,起码比那些小心翼翼撑伞的人走得要快,遇到雨天堵车,超过那些坐着小汽车的人,也不是没有可能。
有人说,光是生存我就已经竭尽全力,每天睁眼就是车贷、房贷,各种花销,哪有精力去改变?哪有底气去试错?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如何定义生存。人的每一个选择都是在当前环境中权衡利弊得出的“最优解”。所谓造化弄人,很多时候并不是认知的问题,而是人处在某种特定环境下自然而然的选择。
我们从小到大,在没有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之前,就已经接受了各种各样的意见、看法、传统与俗,那么当我们有一天从自己的思维出发时,是不是应该对以前所接受的一切,加以怀疑呢?
今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反思消费主义,坚持储蓄,坚持学。懂得了在能力之外坚壁清野,拒绝一切超前消费,拒绝一切琐事和支配。在朴素的生活中删繁就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毕竟除了阳光、空气、食物,哪还有什么刚需?
——笛卡尔《谈谈方法》
如果你能沉下心来仔细推敲,仔细回忆,自己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进今天的困局的,就会发现,事情从来都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