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大账户交易规则(交易模式5.0版)

24-05-29 16:34 802次浏览
阿旧老师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仓位篇:

1. 盘前确定合理仓位范围(以下仓位均为总仓位),盘中最多允许上浮20%(确定好仓位后,剩余当天早盘直接逆回购,即先锁仓位上限,再用分批建仓或买入)
2. 单票底仓强制定为5%,即中线看好个股在底部区域强制持有至少5%仓位,理论中线仓限定20%,最高可为50%短线仓视情况而定,单票强限定20%
3. 长期、稳健、慢收益

风格篇:

1. 必须是主线或主线分支,为国家级题材(即持续会有消息刺激和进展,且地位无法被忽视,成为核心题材)举例,人工智能CPO算力,低空经济,主线分支为铜互连
2. 超小盘(流通市值10-20亿的个股),国资背景,有基本面,无处罚、无st风险、无问询函,有板块二波可能性,底部拿筹码做t(注意是中线个股),等待下一波主升浪高位卖出
3. 中线个股价格在9-10(可以是高位起涨平台,横盘上下波动)最终价格理论在20-40之间,实际流通盘起涨8-15亿,对应18-35亿结束
4. 同板块间去弱存强,交叉仓位(强基本面个股和弹性个股均匀配比)
5. 能选到股池里的,可以不涨,但是一定要有波动
6. 真正的中线行情,不是借力起来的,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空间极大,不是超短换手就马上就能结束的
7. 688及北交所等流动性极差个股坚决拉黑(连续日成交3亿以下谨慎参与)
8. 股权投资思维做中线账户,坚决不要用投机思维,不在乎日内得失,要能抗波动

超短打野篇:

1.注意定位是打野,只在市场环境非常适合的时候才会出手,且买点应该足够低,注意是非常适合且买点低

2.超短,最核心的还是消息和标的选择。消息决定了你能否第一时间拿到先手,标的选择决定了你第二天赚钱的概率,真正好的票,一定是盘前就已经选好的,一定不是等盘中涨起来了再去追的,提高审美提高审美,如果一个票你竞价都犹豫的,不能无脑上的,那也没你想象那么好

龙空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如果你跟老师的话,龙空龙是有可能性的,因为你只要跟老师确定性比较强的时候,市场情绪比较好的时候,再比如实盘赛连续全体收绿的时候,一般3天全绿,第4天第5天一定会有一次强反弹,这个时候一定要看他们持仓的个股强度

3.日内如果没有新题材,并且这个新题材要强度够,要预判到,或者有主力参与,次主线等等,否则不应该开仓。

最后,时刻牢记,这是不能亏钱的账户!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3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阿旧老师

24-06-07 00:25

0
可以考虑挂单一个大盘股跌停价,快收盘确认不买了再逆回购,这样万一盘中有情况可以反应
阿旧老师

24-06-06 01:00

0
每日剩余资金为国债逆回购+ 不需要复利(定期提取)
阿旧老师

24-06-06 00:37

0
在仓位篇的基础上,新增,以15-20%为单位做中线t,另外短线临时仓最多开10%,可以补10%,单票单板块不超过20%
阿旧老师

24-06-05 20:27

0
选股,辨识度+弹性(涨得最多,跌的最多)+盈亏比,其他的不用太过于纠结
阿旧老师

24-06-04 10:24

0
回测错失的一个细节,上个月新易盛天天竞价往上顶,都有量承接
阿旧老师

24-06-04 02:37

0
中线账户的目标是绝对稳健和储蓄,短线账户的目标是获取超额投机收益
阿旧老师

24-06-02 19:26

0
(文自STDawn老师)

一、浅谈市场情绪量化
(一)、市场情绪
2012年炒股养家大神的《养家心法论股市》首次在股吧提出了市场情绪的概念,随后在2018年下半年后各位大V不断布道"情绪周期理论",经过淘县的不断传播,如今,市场情绪已经成为广大股友指导操作的基础理论。但是呢?即使了解这些理论,绝大部分股友依旧无法准确的判断当前的市场情绪,因为情绪更多的是感受,很难量化。当然本贴提供一个情绪量化模型。
经过这几年的演变,市场情绪基本可分为 短线情绪、指数情绪、板块/题材情绪,其实最开始的市场情绪其实指的是短线情绪,下面就分别说说我对这几种情绪的理解及观察的指标。

1.短线情绪
反应超短投机资金的博弈。主要分为赚钱效应、亏钱效应、容错率三类指标去观察,
(1)、赚钱效应
a.市场高度
b.涨停家数
c.连板家数
d.昨日涨停表现
e.昨日连板表现
f.连板进阶率
g.题材前6强度平均值

(2)、亏钱效应 (反向指标)
a.跌停家数
b.大面家数
c.大幅回撤数
d.跌幅>=10%家数

(3)、容错率
a.封板成功率 = 1 - 炸板率
b.炸板平均回撤 (反向指标)
c.昨日炸板表现
d.前日连板昨日断板表现

2. 指数情绪
反应整个市场的资金博弈。指标如下:
a.指数涨跌幅
b.上涨家数占比
c.市场成交额

3.题材情绪
反应题材持续性、题材的分散性。指标如下:
a.昨日最强题材今日进阶率
b.昨日前3题材出现在今日前6的概率
c.题材前3强度均值
d.题材前3涨停数e.题材前3连板数

(二)、量化
量化:把某范围内的变化用数值表现出来的过程。
根据上面的各项指标,我根据我对它们的权重及取值范围理解,添加一些参数进行量化,并最后把短线、指数的常规值转为0-100,题材的常规值转为0-50。(注:市场高度 * 10 [10:80] 表示市场最高板数常规在1-8板之间,所以乘以10值为10到80,其他的指标一个道理)

1.短线情绪量化 (以下数字之和,范围[-710:960])
a.市场高度 * 10 [10:80]
b.涨停家数 [20:100]
c.连板家数 * 2 [0:60]
d.昨日涨停表现 * 1000 [-70:70]
e.昨日连板表现 * 1500 [-120:120]
f.连板进阶率 * 100 [0:60]
g.题材前6强度平均值 / 100 [
10:100]
h.跌停家数 * -4 [-100:0]
i.大面家数 * -4 [-100:0]
j.大幅回撤数 * -1 [-100:0]
k.跌幅>=10%家数 * -2 [-100:0]
l.(1-炸板率)* 100 [30:90]
m.(0.1-炸板平均回撤) * 1000 [0: 90]
n.昨日炸板表现 * 1000 [-70:70]
o.前日连板昨日断板表现 * 1500 [-120:120]

2.指数情绪量化(以下数字之和,范围[-110:210] )
a.指数涨跌幅 * 2000 [-80:80]
b.上涨家数占比 * 100 [10:90]
c.(市场成交额 - 0.9万亿) / 1e10 [-40:40]

3.题材情绪量化(以下数字之和,范围[26:390])
a.昨日最强题材今日进阶率 * 100 [0:60]
b.昨日前3题材出现在今日前6的概率 * 100 [0:100]
c.题材前3强度均值 / 100 [10:100]
d.题材前3涨停数 [10:80]
e.题材前3连板数 * 2 [6: 50]

怎么把这些不同范围的值转为0-100呢,公式如下
= (值-范围最值)* 100 / (范围最大值-范围最小值)
例如:指数情绪值为100,则转为0-100为 ((100-(-110)) * 100 / (210- (- 110)) = 63.64
阿旧老师

24-06-02 11:12

0
(转唐史主任)
周末和做量化的小伙伴交流了一下,文字总结出来。
我们的市场在量化成交占比还不大的时候,不管当年行情多差,买方和卖方为了行业能维持下去,都会默契做多一两次。
以往这种全市场协同做多,我们也称之为“吃饭行情”。通常时间节点在春秋两季,年景好的时候,能从年报持续到开春,叫做春季攻势。而后走年中流动性不足的五穷六绝七翻身,再交易中报后的确定性。
最差的时候,一年里也会至少有一次全场协同。
这种协同做多,好的时候反馈为“机游共振”,机构和活跃资金互有策应,最为典型的是交易赛道。如果行情不好,也会各有抱团,机构抱团核心票,游资抱团连板妖股。
以上这些描述,概括为“做多动能”。
那么当随着量化成交占比越来越大,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的第一点是,量化的交易策略和上述描述的“做多”不同。上述做多是交易一个或者几个确定性因素,然后赚取10%-100%的盈利。如果一个票连10%的空间都看不到,我们是不会买它的。
但量化策略不同,他只要能赚就会动。看官会说,那不是提供了流动性吗?确实,从这个角度看是提供了流动性。但问题在于,量化是有赚就行,收割的频率远远大于我们,甚至不赚钱的背景下,也会卖出前面拿的筹码,恢复底仓平衡。这就导致了一个个股或者板块,本来有希望走好的,直接被收割在萌芽状态了。
对于游资来说,日常做的事情,很多便是去试试“有没有量化”。有的话,做多就要买到量化策略转向,但往往这么干时候,成交占比等等,便很容易触发监管。原因也很简单,量化可以卡着监管规则毫秒级响应,人不行。更为直观的感受是,我们追一个票或者卖出一个票,会连续几次挂到笼子边缘而无法成交,只能撤单再挂。
对于机构,尤其是卖方来说,这个苦恼也大。比如开了一个电话会,逻辑为与会人员接受了。然后开盘,机构开始沿着均线买,量化开始倒了,买不完买不完,完全买不完。然后猜疑链开始了,正在买的怀疑卖方逻辑和自己验证的是不是错的?在旁边观察的会怀疑,卖方是不是提前带了别的资金。总之猜疑链越来越长,甚至围观的散户都会磕完瓜子拍拍手说:这什么白金研究员,什么机构调研,你看一样不是诈骗?
这种猜疑链扩散了几年后,全场都被PUA为内卷交易,向下交易。是的,不是所有的砸盘都是量化做的,但每个人都担心量化会先砸时,趋利避害便会发挥作用。看官会说,那量化也会抢筹啊,是的,确实会,甚至在集合竞价时间,看穿了全场决策的量化会在最后时刻完成加单和撤单。盘中抢筹更是可以顶着笼子扫。这并不能说明量化会做多,而是说明,这是另一种交易上的不公平。
看官会说,那既然量化这么厉害,那你也量化啊?
确实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量化辅助交易,但一种作为公共服务提供出来的算法,总是会被有自主因子编辑能力的量化干的,这条路最后会走向高薪诚聘数学天才,然后超级计算机对轰。美国也是这个样子,才有“人民性”的游戏驿站
看官还会说,你说得量化这么厉害,那为什么看不到业绩呢?
这个市场原来大家都一起种地,吃冬储大白菜,没有人能吃特别多,但大家都不至于饿死。后来改成吃娃娃菜,一年吃两三回,单产自然下降,有些人吃得好,就要有些人快饿死。现在改成了吃鸡毛菜,小菜苗就割了吃了,一些人要吃饱,大多人就要挨饿。
量化是没有赚多少,但做多动能被他割太早,导致多数人都只能去土里刨根吃。
还听不懂?量化在鱼塘里用绝户网,整个鱼塘的生态都将受损,手艺再高明的钓鱼佬也只能白打窝。
那么量化从业也会说,你不能污名化我们整个行业,那只是一部分人,是高频量化是DMA,不是我们指增,也不是我们低频。
确实是这样的,但业内懂的不出来说,那钓鱼佬们便会把鱼竿挥舞成皮鞭,在那骂街,骂每一个撒网的人。
如何区分量化,如何监管量化,如何让量化不过度助涨助跌,是监管的问题,也是全市场的问题。
市场再猜疑链扩散,再重心向下,都不用说金融人民性这种宏大视角了,流动性也会重心下滑,而流动性是血脉这句话,应该没有人会再去挑衅了吧?股灾也只是两三个前的事情。
综上,我们这个市场,最终要面对的问题不止是量化,而是量化成交占比越来越大后的市场生态问题,既是量化监管的问题,也远超量化监管本身。
基于猜疑链的博弈导致做多动能持续减弱,那么市场的流动性和估值水平,也会不断衰退。
量化已经坐上牌桌,且面前的筹码越来越多。我们已无法把他赶下牌桌,那么接下来就要考虑,这张牌桌不能因为他坐上来,而成为老千竞技场。出千互相掏兜的市场,无法被信任。金融的本质,是信用!
阿旧老师

24-05-30 17:04

0
选择的中线个股最好长期人气位于前500
marry

24-05-30 11:23

0
兄弟姐妹们,昨天进的中一科技,今天赚了1.5个点,大概赚了10元左右,没卖,以为还涨的,后来跌了2.4个点卖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