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少年!你好!

24-04-17 16:00 180次浏览
心理学战法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你好呀~少年!想从头开始,好好聊聊,陪你一起成长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心理学战法

25-01-01 21:44

0
其实,有很多“定律”前辈们都已经提到过;比如行情好时多做,行情差时多休息,也就是说大部分人的盈亏和行情有着强关联;因为大资金休息,整个市场就会变得“无序”,没有规律就没有定律大多数就是概率而已;

一、仓位控制
即行情好时多做,行情差时少做;对于情绪票可以尝试小仓位感受;
二、预期:买入理由
给予“接盘人”买入的理由(次日预期),不赚最后一个铜板;
注意力资源有限,选择最核心领涨最强的标地;
三、纪律:及时止盈止损
短线交易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盈利
心理学战法

25-01-01 20:37

0
全能幻想与伟人想象
  1.多巴胺:根据神经科学的研究,多巴胺通常与渴望、追求和期待相关,而不仅仅是满足或得到所带来的快感;多巴胺也被称为“期待荷尔蒙”,它与欲望和期待紧密相关,产生的是渴望、期待和幻想,而不是满足感。多巴胺的效用产生于期待奖赏,而不是获得奖赏。它带来的不是满足感,而是大脑“再来一次”的奖励机制在驱使着人们;
  2.全能幻想是一种心理学概念,描述的是个体在潜意识中幻想自己拥有无限的能力、控制力或完美特质,能够应对一切挑战,甚至超越现实中的限制;

  在股市交易中,很多人反应管不住手,不关是买入还是卖出;股市交易是一种决策行为,需要综合各种条件给予决策;正是因为“全能幻想”导致散户沉溺于“幻想”,觉得成功如柚子般容易;反而更容易意识狭窄聚焦于一个影响因素而贸然做出决策;
  其想象来源于期待,因此能够轻而易举的产生快乐的多巴胺,这种非现实的感受与xidu无异;比如想象的目标是柚子(就可以有很多钱做xxxx很多事)会带来巨大的成就感;但是现实与目标之前还有很多路需要走,而仅仅通过与其买了同一个票这一个因素就觉得“他们”也不过如此;其实中间还需要下很多功夫;但是正因为部分散户长期依赖于想象来逃避现实的思维惯性,使其通过压抑或者遗忘等防御手段潜意识的忽略掉重要的真正起作用的决策因素,而只选择有利的自己的有限因素大多是不必要的;这种逃避能够使他们避免接触现实从而继续维持自己的想象(觉得自己很完美,自己的选择绝对正确,并拒绝其他因素的考量,生活中自然也是如此)
  因此,散户要明确决定买入的影响因素,是情绪还是固执的单一因素;其次要找到交易的“定律”,然后阅读盘面在各种要素都具备的时候做出买入卖出动作;
心理学战法

24-05-18 11:02

0
1.很多东西、很多想法都是防御机制,不看代表着没亏,维护着脆弱且虚假的自我;“想象”或者叫心理假设成为了成长道路上自我保护以及自我疗愈的好方法,这种方式似乎一直延续到成年,并且一直奏效,但是却妨碍了自我成长
2.可以通过心理训练以及可视化进行模式化训练;“想象”与现实在某种程度上是感知等价的,是某种神经通路的加强,而不需要实际经历,或者经历少数然后通过可视化心理训练进行加强
3.学会抛却“自动化负面评价”,甚至在集中思考后可以放弃自动化思考或评价;
4.在以往对抗自动化负面评价的适应性方式是“抽离”;另外就是亢奋状态下的"如果";而这两种方式带来的后果是很难解决问题本身,自然也就不会从问题和教训中反思和成长;that is reason!对于少年来说,那是对“灾难”无能为力而自我保护的方式,但是现在可以做出改变了;
5.何为贪婪?何又为恐惧?
贪婪:来股市的大多数是想要赚快钱的,因为现实生活很难稳定,所以想要快速赚钱,赚钱是第一反应;冲天炮就会影响
恐惧:因为亏损是难以承受的甚至很多都是生存
这实际上涉及到大脑的快决策,基本没有理性参与
所以要解决的方式也很简单:“慢就是快”+“小仓位”;逐渐将决策转换为慢系统理性
这样在盘中你就会有更多的股选择,有更多的机会,而不是买了一只后就无所事事;
“怕高”:是因为没有过正确“龙头”的反馈,反而是很多一字跌停带来的影响;

所以:总结经验选择正确的“模式”+不断心理训练加强神经通路+减少快决策
心理学战法

24-04-17 16:47

0
今天看了一本书,终身成长,突然就想跟少年的你聊聊;不知道你是否会怀念,小学做数学题时的专注以及满分的开心,是否怀念大脑就像发动机似得不停转动,那种清晰感以及掌控感;起初,父母在成长学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干预;少年喜欢那种解题的快乐,少年喜欢那种专心听讲理解一个又一个例题的快乐,逼着自己思考、解释并想通;整整一节课40分钟少年一直沉浸于此很少分心,享受着“理解”的快乐;所以在课后作业中少年总是认真的完成每一个题目,即使做错了,重新思考,确定问题是粗心还是其他(但实际上只要理解、逻辑没问题其结果大多是对的);遇到难以理解的,老师一般都会重新讲题,少年会重新理解;因此就是这样一步一步的,每次考试少年的成绩都不会很差,错误往往是因为粗心(做完一遍后不确定的都会标记,剩下的时间会回过头重新检查一遍),对错判断也是反复思考;所以小学少年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好,因为少年的老师对少年很认可,也可能是因为某次成绩好后的马太效应;
  所以学对少年来说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因为少年的生活只有学;初中就是寄宿学校了,因为近视造成看不清黑板难以跟上;因为暗恋,因为维护同伴所需,因为负情绪舍友的欺压(该舍友学成绩很好,估计是生活的压力转而将负面压力情绪传递给其他人),少年听课的注意力资源变得不够用了,时间也是;所以少年开始寻找其他的方式代尝来维护“学好”的形象(尽管他给少年带来了诸多的好处),自己私下努力结果效率低下,磨不开面子去问自己没懂的东西;面子、形象或者说是荣格的人格面具(他会给少年带来潜在的好处,同伴、异性的好意),如果自己能够“不要脸”,少年想会节省下大量的心理资源去做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听课、理解、反思”,而不是私下自己努力(效率很低,占用了其他资源),所以后期出现一种现象就是少年甚至不听老师的课,而是在课上自学,可少年并没有那种专注,学是一系统,有些时候断掉了一点就很难再接上;为了维持自己“学好”的形象,开始选择性放弃数学,这也跟少年不喜欢的初一老师有关(为什么不喜欢,是因为少年能够读出他眼中的不屑,而少年在寄宿学校对青春期的少年来说需要每天盯着这样一个不喜欢人来说是一种煎熬);为了应付或者逃避上课的大量时间,少年似乎进化出一种能力:就是神游以及一种解释“我不听,私下里我自己去学(但私下里没有时间也不够专注)”;少年不知道的是这种思考逃避的能力竟然固化下来一直延续至今;并且由于它是有效的、是能够保护少年的竟然不被少年真正的意识发现一直延续至今;好在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少年依旧凭借着部分的能力混迹至今;尽管遭遇过一些挫折比如考研时,少年情绪不稳定、逃避思考-拖延-惊醒慌张-幻想白日梦-再逃避;少年竟然如此保护自己,因为少年不想失去朋友、异性、尊重,因为这是他所欠缺的;但是少年想要的尊重与关爱需要更大的目标,于是不停的寻找,就像是捡芝麻露西瓜一样,工作、学都是浅尝辄止都是未完成;可是呀!少年你不能在这样了~放下你的面具(你已经不需要它了,扔掉破碎布丁的它,重新开始吧),不要在逃避思考、不要在白日梦、不要在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放下所有的评价(自己的、臆想他人对自己的),开始像少年小的时候那样,认真听讲-思考并理解(因为所以)-改正并反馈;做到这一步就好了,其他的都不重要~也不要去想。少年~你好!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