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天把之前写的交易体系总结又修改了一下,删减修改了不少地方,算是2.0版本了。
虽然情绪研究刚刚找到切入点,勉强算入门,但是在回头看的过程中,还是发现之前的交易体系总结的部分不协调之处。
翻看以前记录的一系列待解决问题,其中有几个现在看是没啥问题了。
不知道其他人是从哪些角度切入市场情绪研究的,我耽误的太久了,还有其他不少地方都浪费很多时间,真的走了好多弯路。
真的很感谢那些分享经验的大佬,每次有所获得而沾沾自喜,却又总能回想起以前似乎在哪看过类似的分享,以后睡前要看一篇大佬的经验分享贴。写到这里不禁一笑,大佬们的分享合集有好多,还都是被收集整理好的,可以直接白嫖,也感谢那些收集整理二次分享的老师们。
0
那种账户波动的感觉,真的很容易摧毁一个人的工作热情,它能清晰的告知繁琐而没有价值的工作是无意义的,是在浪费人生。
希望尽快想明白市场情绪的变化和影响,尽快赚钱,这样才能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才能解放自己的精力和时间。
今天晚上不能浪费了,把这段时间的总结再梳理一遍
0
这会躺在床上,不想动,楼下有几个小孩在玩耍嬉闹,小区外车辆行驶轰鸣声,街边商家的广告声等等,它们混杂在一起,听起来竟不觉得烦躁,我也是有点毛病,搁着听了快半小时了。
这会又添加了电动车的报警声、狗叫声、鸣笛声、家长呼唤小孩声,恍惚中,我又想起22年毕业前在操场闲逛的场景了。那种热热闹闹的场景好像也挺好的,置身其中能感受到一种很特别的感觉,平时一个人独处怎么也没有的,我现在很喜欢这种感觉。
年后这俩月赚了5万多,都顶得上我半年工资了,中间有小回撤,也有过大回撤,只要止损,最后总能找到一个不错的机会赚回来。
只是很缺时间,领导需要员工工作量饱和,每天都要做各种无意义的工作,各种会议、学、总结、报告、上级领导的突发奇想被层层布置,重要的工作来不及细做。
我很厌烦这份工作,厌恶极了,工作效率极其低下,一个人的工作几个人一块拉扯。只因领导提了一下,就往下逐级布置,即使查阅资料直到知道行不通,但还是得在错误的方向折腾很久。领导对某个人有意见,于是就会围绕这个人产生很多无意义的工作,或者涉及到这个人的工作推进困难。诸如此类,难以一一述说,我缺时间,非常非常的缺时间,如果工作有意义我觉得还行,没意义又占用我大量时间让我觉得很烦躁。
突然就说了很多,这会很疲惫,如果接下来几个月还能一直赚钱,那么这份工作不要也罢,人生总要做出一些决定,虽不知未来如何,但是不妨尝试。既然不可能放弃交易,那就围绕这个做决定,如果交易又一次失败了,那么再找一份工作就好了。
0
今天中午吃完饭,12:30左右,有点困,本来想着睡1个多小时,结果醒来的时候已经快6点了,迷糊了一会,觉得口渴的很,一口气喝了两杯水,估计有1L,没加热,是凉的。肚子一直胀到现在,不想吃饭,看走势图也没感觉,脑袋很懵。唉,又浪费了一天。
0
通过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板块观察市场情绪变化是行得通的,只是这些板块的选择需要一定技巧,一些热点也应该加进去,随着行情变化切换掉就行。
这段时间本打算持续跟踪所筛选板块的变化,总结规律,结果却通过它们很清晰的感受到了盘内市场情绪的变化。因为目前对情绪研究尚浅,依然无法描述这种感觉,硬是说的话,大概就是能模糊感觉到某些可能要动一动,某些虽然看起来有点危险但好像还会再冲一冲,虽然某些看起来好像还行但是可能需要调一下之类的感觉,这种盘内市场联动的感觉刚出现,描述起来模糊的很。
观察某筛选板块的波动是否被其他的筛选板块跟随,哪些跟随了,哪些没有,力度怎么样,观察了几天之后,盘内突然就有了这种感受波动感觉。因为这种感觉来的突然,没有完整的总结,没敢盘内操作验证。
以前只要有时间,也会盘内观察,但是这会回想,突然就忘了以前盯盘都是在干啥了,也有点理解有些短线大佬为什么说盘内临时决定操作,盘后不复盘了。我觉得如果这种我还没法清晰描述的感觉能被整理成体系,如果只做短线,那么好像盘后的复盘重要性就降低很多了。
大概需要两轮完整行情才能很好的总结并验证这种盘内波动的感觉,我这应该算是找到情绪研究的切入点了,不知道算不算入门,希望能够尽快在情绪研究尚取得进展。
0
我想了想,如果细分归类板块的分歧与共振情况,就会走到以前的老路,太过于侧重预判,没法发挥情绪对现阶段可操作分析的优势。
这一块的补充应侧重于分析当下的可操作性,只需要判断是否出现分歧,以及分歧的影响程度即可。如果这样的话,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技术分析中预判出错的缺陷。
0
简单翻看了历史走势,大多都对得上,而且思路变了一下,又看到不少以往未曾注意到的很多细节,这个思路绝对新的通,或者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原有的交易体系。
这会很上头,兴奋到难以自制,洗了个脸,还是很兴奋,看走势图有点难以集中精神,但是又想再看会,这种状态简直难以描述。先歇一会,如果待会精神还是亢奋到难以冷静,就洗个澡,然后出去吃个饭。
0
刚才我突然想到一个研究市场情绪周期的切入点,那就是有一定影响力的板块之间的共振和分歧的运动。热点题材的炒作一定会反过来影响相关板块走势,那么就可以通过筛选出来具有代表性的板块去反向推测及观察当下阶段的市场情绪。
市场的情绪高涨,即场内交易者上头了,敢于承担更大的风险,也就是赚钱效应较好。这时的市场容错率较高,也就是对大部分交易者是友好的,即具有代表性的板块共振向上运动,也即是可挖掘题材相对较多且持续。
当运行至一定阶段,可挖掘题材减少,持续性也不如之前,炒作强度减弱,以至于能影响继续向上运动的具有代表性板块数量减少。此时虽然代表性板块中出现分歧现象,但是当下市场主流仍没有明显变化,使得市场具有较强修复能力,能够较快处理刚出现的分歧。
当市场进一步运行后,具备代表性板块之间的分歧进一步扩大,已经能看出明显的走势不同步,分歧的影响已经扩散,赚钱效应衰减。题材的挖掘和受市场认可的难度进一步提高,轮动速度加快。
市场如果没有新的受认可的持续题材引导,使得分歧的板块重新走向向上的一致,那么亏钱效应显现之下,试图引导市场向上进攻的板块就会逐渐和那些向下的板块共振同向运动,此时亏钱效应越发剧烈。
但是市场走势非常复杂,如果各具备代表性板块的走势下方存在强力支撑,市场又对上方又存有想象力,那么共振向下的各板块又会在下方强力支撑处逐渐同步,形成震荡。如果上方想象力不足,或者有利空,则各板块会突破支撑向下。
刚才突然冒出这个想法,写着写着就控制不住的写了很多,写的杂乱无章,就到这里了,我的对比历史走势完善思路了,如果成了那么就可以在较小改动的情况下,把情绪分析加入原有体系了。接下来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这个了。
0
有一定盈利能力时,大赚之后有大亏,往往是忽视了市场的情绪变化,依然按照自认为的行情,延续之前的操作思路所致。
连续的大赚使自信心爆棚,舍我其谁,忽视市场的情绪微小变化,直至大亏方能及时醒悟纠正。
操作方法没有问题,执行力也没有问题,但是忽视市场情绪变化,没注意到自身情绪狂妄到不正常,思维没有及时跟得上转变,于是原本算不上问题的问题都是问题了。
交易太难了,这是一个多维度的东西,公式化的东西不存在,经验性的东西会失效,对的东西到了自己手上就不一定对了,自己觉得错误的东西,别人就是能赚钱。
混沌又不可预测,充斥这绝望与希望。
0
越往前走,越是觉得那些大佬真牛逼,现在信息传播这么快,知识分享这么多,尚且这么艰难,那个信息传播不足的年代他们是想走出来又是何等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