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做着做着,又买了模式之外的票,结果就是不断错过,比如今天的
骏亚科技、
汉商集团。
不是自己模式内的票,不看,不买,没有机会就空仓休息,力出一孔,才能利出一孔。
0
关于资金管理(仓位),我此前理解不足。
很多时候买完票就感觉自己做错了,但T+1的模式又不能卖出,只能眼睁睁看着被打,这其实是单一买点导致的问题,单一买点要求准确率比较高,在自己经验不足的情况下,轻仓试错+看对加码才是正确的资金管理方式。
要允许自己犯错,要承认自己会错,那么轻仓试错就是不二之选,这是交易哲学,跟资金大小无关,资金大小影响的是试错和加码的仓位比重。
0
尝试揣摩市场合力,竟然又回到了带量突破的模式。
对于市场,不是越来越明白,而是越来越糊涂,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0
这两天一直在思考心态的问题,结论是通过资金管理。很多时候着急买入,一旦买错就满仓承受错误,而分仓、分批都是办法。 分仓是资金到一定体量需要考虑的事情,小资金不用分仓,但可以分批。分时图上我能找到的合理买入点有多个,可以较大程度的规避追高的单一买点。
0
有人说:交易的最高境界就是等待。 一个完整的交易过程时间分配:70%在耐心等待,20%在坚决执行,10%在技术分析。
要想悟道,要想取得成功,需要像猎人一样冷静思考,锁定目标就耐心等待,信号一旦出现,就必须坚定不移的执行,而不是像赌徒一样盲目冲动。
我明显感觉到现在的瓶颈在于心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技术分析的知识已经够用了,执行而已没有太大的问题,毕竟止损多了,对亏损已经麻木了,但是内心非常浮躁。明明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规则,不管是回测历史的股票,还是近段时间的挑选,都能挑出符合的股票,但经常等不到行情浮现就出手了,生怕错过行情,理智告诉我行情发展需要时间,但就是被股价的涨跌所影响,从而情绪化的操作。
可能是距离盘面太近了,后续可能要定时开机,设定时间窗口,比如9:40,10:00等,等行情先酝酿一段时间,趋势明朗再出手。
也可能是急切的想要盈利,所以对任何的涨跌太过在意,反而容易忽略更大的局,这大概提升自己对更高一层的趋势认知。
也可能是对于规律认知不足,对行情的节奏没有掌握,没有总结出合适的操作节点,根据节奏持股或空仓。
0
早上起来,再看上面的描述觉得有问题,无法自洽。
每个交易系统都包括选股、买点、卖点、仓位这4个基本方面。除了仓位,其他3个方面都有自己的信号, 选股的结果就是发现潜在交易目标,买点的信号就是买入的时机,卖出的信号同样也是舍弃的时机。这样交易,系统才流畅,执行起来才没有阻碍。
复盘交易记录的意义就在于总结信号,小资金实战的意义在于测试信号的可靠度,精简模式的意义在于降低系统的复杂度,提高可操作性,寻求“更少但更好”。
“投资界、棒球界、以及自然界的三个顶级高手,都选择了同一种战略,我称之为“高手战略”:找到高价值区,战略性专注,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 ——古典《跃迁》
0
当信号出现了,是不是就可以买了?
炒股如同捕猎,当狮子、猎豹等发现了目标时,并没有立马攻击,因为猎物可能在追击有效范围之外,所以它们会等待,或者逐步接近,知道它和猎物的距离进入追击圈,才发动进攻。
股票也是如此,信号只是告诉我目标出现了,但它不是买点,需要进一步衡量,至于具体方法,见仁见智。
0
今天重新整理了自己当前的模式,提炼出4种特征,进一步挖掘时发现只有一个特征才是最明显,最容易理解,感觉上还是最稳妥的信号,6月份开始测试,希望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