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动人:
有很多老师问学生选股方法,学生选的其实就是题材,只不过是题材里可能最有性价比的股票。一般情况下学生把选股分3个等级。
1、最高级就是题材属性;
2、市场风格(最小流通,最低价,股性, 业绩,地域,名字,代码);
3、图形,筹码,大单净量;
先说题材吧,也分为4种情况
1、新题材,新事件驱动。
2、新题材,分支轮动。
3、老题材,新事件驱动。
4、老题材,轮动。
学生一般5仓均仓,第一种情况可能两仓同时进。其他情况一般是进完一个,板了之后再进第二只股票。学生把仓位控制对应着盘面,盘面无聚焦题材,学生就5仓不同板块。盘面有聚焦时,学生的仓位也会稍微聚焦。总结起来就是聚焦--分散---聚焦—分散。对应盘面就是,聚焦—轮动—聚焦—轮动。
一般做客观套利策略很难有超预期的收益,从面到点比较简单,不需要预判,哪个板块强就打板块后排,但是如果是轮动行情那就是冲高回落,很难把浮盈落袋。主观策略的精髓只能是预判,难点就在这里。
以新题材为例,经常收集事件驱动的小表格并建立自定义板块,就像这种:
然后是等待个股异动,看板块中其他票的表现,选择最有性价比标的。
再就是老题材,主观策略的预判必须是从大的角度到小范围。学生一直也研究其他优秀的老师以前的文章和晓宇老师的周期论。情绪追价格,学生是深有体会的。学生把价格(指数)和情绪分为4个阶段,
1阶段、共振上涨这个就不用讲了,闭着眼睛买都赚钱。
2阶段、价格高位震荡,情绪意犹未尽,盘面表现就是情绪慢慢恐高,低位大面积补涨,这时的应对策略也不难,选股偏辨识度偏低位,就是日线低分时高。题材选择就是偏逆势,偏防守。
3阶段、有两种情况:1指数安全,情绪恐慌。这时的资金偏大票并不好操作。 2共振下跌,最好不操作。
4阶段、价格先涨,情绪再追。
这届比赛中学生自认做得好的交易应该是
凯众股份,离小米发布会一个礼拜的窗口期是分时逆势异动进场,做t两天,首板当天就有28个点浮盈。逻辑也简单,明牌炒作一般就是一个礼拜窗口期,分时逆势就是资金信号。深成交和
苏交科的交易比较简单,参照物万丰和
中信海直的均线支撑,板块里的资金一直在寻找共振的节点。
综合来说学生的交易还有很多瓶颈需要突破,比如对题材认知,对仓位控制,对持股标的的场内外资金想法。希望能与老师们一起进步。
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