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菲的幸福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交易即将经历3个阶段,加法阶段,减法阶段,学会忘记。
我认为做交易需要经历3各阶段,就是先做加法,再做减法,最后忘记一招一式,从而达到真正懂得交易的境界。
首先做加法,需要做好知识储备,学基本技术,阅读经典书籍,参看论坛成名高手的实盘,当然,如果有高手指导,可以直接忽略加法这个阶段,比如有位前辈就说越没有任何经验,越容易走出来,前提是有幸能机缘巧合,遇到这样一个高人指点迷津,否则,我认为常人来讲这个过程还是无法跳脱过去的。每个人的背景知识和资质不通,我认为大概需要,1-3年时间。我属于资质平平的人,停留这个阶段太久,差不多4-5年,一直无法稳定盈利。经常杠精被动做长线一只浅套股,最后导致大亏。吃亏太多,直到现在才长点记性。最近类似的亏损算是少了一些。这阶段,吃亏挨打,成本太高了。估计70%甚至更多的交易者,一辈子就只能停留在这个阶段,稳定亏损,直到最后黯然离场,甚至更为不好的被各种黑心收割。
其次做减法,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善于学总结,从自己学的知识里,深入研究一种技术或者操作模式,做精做细,如卖油翁和庖丁一般,熟能生巧,悟性高的人彻底悟透股票交易的核心。简单如k线均线,复杂到情绪理解,打板,低吸,可转债套利,etf等等任意一个,且是唯一一个,做精细透彻,通过其中的一个方法,做到稳定盈利之后,就说明他已经理解了市场运作的核心,按照一赚二平七亏损的说法,这部分人应该在20以内,有人说,炒了五年都没有赚钱,就可以退出市场了,不过我看好多走出来的知名人物用时5-10年的不在少数,我预计这个阶段需要最少3-5年。我目前正在朝这个稳定盈利的目标前进,这条路,走到现在,才发现,真的很难。但是真正达到了这个阶段,你才能理解前辈高手说过的那些话,虽只言片语,你就能瞬间明白。经历了减法阶段,到最后,你就只知道一种技术和一个方法,赚钱的技术和赚钱的方法。
最后,我想到了张无忌向张三丰学太极拳的经典对答,“还记住吗?” “全都记住。” “现在呢?” “现已忘却了一小半。”“啊,现已忘了一大半。” “不坏不坏,忘得真快,那么现在呢?” “现已全都忘了,忘得干干净净。”道法自然,无招胜有招。炒股到这个阶段,应该已经成为了一方游资大佬或是江湖传说。,对市场上的一切行为,洞若观火,
我觉得自己尚处于70%群体边缘,对我的同类型战力选手,有如下建议:股票操作是这个世界上最难赚钱的行业,没有之一,务必要慎之又慎。在加法阶段,最好的是先模拟盘1-2年 后小仓位练,记录下自己的每笔交易并每天认真复盘总结,周月度总结。分类统计数据,找到共性的东西,从中找到自己盈利最多的一类操作,这类操作背后的逻辑,大盘走势,板块题材属性等等。找到自己亏损最多的交易,亏损的共性是什么,想办法避免这种亏损。
经过统计我自己的交易记录,我赚钱的交易大多发生在大盘向上的阶段,所做个股大多是当时题材内个股,但不敢打板龙头,行情好时,赚点小钱,多数下跌阶段跟着亏钱。赚小钱的笔数多,亏大钱的也笔数不多,但是单笔金额较大,绝对符合所说的小赚大亏。总体亏损了不少。
分析大亏的原因最主要的是2个,其一、小亏后不甘心认输,想做t解套出来,t的结果是小仓浅套到大仓深套,短线变长线,最后大亏出局,亏损20%甚至30%以上的单笔交易,不在少数。另一个亏损较多的典型案例是,凡是我情绪高涨,买票一次超过5只以上的时候,绝对都是亏损的,无一例外。场景如下:某一段时间赚到了钱,窃喜以为悟道,在市场情绪的高潮阶段,一下买入超过3-5支票,甚至有时5只以上,3天内必亏。再者就是偶尔随性交易,冲动打板吃面的次数也不在少数。
痛定思痛,针对以上亏损原因的分析。我现在只做隔夜超短,单次只买一个票。每日收盘后做好计划,次日从计划品种里买入一个票,小仓位尝试的结果,在相对较难操作的4月份,总算艰难取得了盈利,虽然金额不多,但是显示已经战胜95%投资者,却也满足了一点点虚荣,目前,我不再操作,目的就是想保住月度盈利的果实,留待5月再伺机全力出击。
本月最大的进步,是管住了手,计划交易,交易计划,减少了交易频次,全月交易6笔(对比3月份的60笔含t交易,一度感觉无所适从),没有做t,没有2夜仓,全部是隔日卖出。不足之处是没有按照制定的规则买卖,2支票卖在了相对低点,按规则可以卖高3-5%。不过,有2个票靠运气卖在了相对最高点,总体算是中规中矩操作了,较之三月份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