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人性篇》——汝之砒霜 吾之蜜糖 一念地狱 一念天堂

24-04-21 11:11 3917次浏览
河小白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贪嗔痴慢疑。此五毒也。

所谓“贪”一般指的是贪婪和贪恋。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是有这个“贪心”的,概莫能外。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抛不开五欲六尘,放不下名利权情。“财、色、名、食、睡”,此又谓之五欲也。因为贪念这五欲,所以每天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所以才会经常感到烦恼和痛苦,人若想远离烦恼,就须一剑先斩这贪心。贪心越重的人,烦恼就越多,一个贪婪的人,就算物质上拥有再多,他们也不会满足,也不会感到快乐,“贪”就是个无底洞,一山还有一山高,永无止境。即便你得尽这世间所有的富贵与繁华,你又还会奢望其不朽。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就是在这其中打滚,耗其一生。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才心甘情愿被它束缚为它驱使,成为它的奴隶。不贪欲。汝今能持否?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想要得到。而“嗔”是遇到不快乐、烦恼的境,我们拼命的想要抛弃它,想要把它丢给别人丢出去,但又丢不掉逃不离。嗔恨、埋怨、讨厌,这些都是属于嗔的心理。很多人遇到挫折或不顺时,就会心生愤怒,容易发脾气,怨恨他人,这种行为其实都是“嗔心”在作怪。嗔心是一种不仁慈的意识心,因为不仁慈,所以才会生出怨恨和愤怒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如果不加以控制,怒发冲冠,不仅会伤害他人,亦会伤害自己。俗话说:“气大伤身。”越喜欢发脾气的人,身体就可能越差,人际关系也不会很好。而“嗔”也并非仅指发脾气的行为,有时候虽然我们表面上不声张面若平湖,可内心却非常的不舒服翻江倒海,这也是“嗔”的一种。其实归根结底,“嗔”本质上还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的愤怒。


所谓“痴”就是愚痴的意思,就是缺乏智慧。简而言之,自以为是,不听别人的劝告,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皆可谓为“痴”。世上有太多不明事理、不辨是非、自以为是的人,总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固化在自己的思维定势中,囚困在自己信息茧房里,总觉得别人不可理喻,其实却是自己太愚痴而不自知。而“痴”其实是五毒当中最难断除的,亦是人生最大的障碍。很多人因为痴心太重,根本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愚痴的,所以这样的人其实是很难被改变的,你会自己颠覆自己自斩己身么?病里头一个知道的知,叫痴,就是无知,自己的智慧有了病态,而自己并不知道。


所谓“慢”其实只是“痴”的一个分支,“慢心”来源于“痴心”,因为愚痴,所以才会生出“慢心”。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昂,看不起别人,或目中无人。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能力和物件等,皆可谓之为慢。有些人很有能力或地位或才华,然后看轻别人是慢。有些人虚荣心强,爱攀比,当自己比别人差又不愿认输,反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的,这也是慢。其实凡有自我膨胀的都是慢,比如修行人中也有“慢”,以为自己已有证悟,悟道了,有了一定的智慧神通,瞧不起别人等也都是慢。

所谓“疑”其实就是喜欢怀疑,总是不相信别人,不相信圣贤,只相信自己,甚至有时候连自己都怀疑。怀疑一切。有“疑”这样性的人,就会障碍本性,闭塞视听,很难进步,“疑”其实也是痴的一个分支,也就是因为愚痴,所以才会生出“疑心”。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和否定一切,迷信自己或者怀疑自己的一切皆为疑。有疑而不寻破,便终将受困于斯而再无寸进。

其实“贪嗔痴慢疑”五毒究其根源只有其三,那即是贪嗔痴,而贪嗔痴的根源,其实又只有一个,那就是“痴”。所以其实“痴”是一切烦恼的根源,“痴”也就是无明,因为无明,所以才会贪、嗔、慢、疑。故若想去除“贪嗔痴慢疑”,只需破除无明,而这世上只有一样东西能破除无明,那就是光明的智慧。“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只有不断去学和修行,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和信息茧房,辩证的,客观的,全面的去看待这世间的人和物,事与情。明白了这所有的黑与白,是与非,对与错,可能并不是简单的站在天平的两端,大多都还是有介于两者之间的非黑非白非是非非非对非错的矛盾并存、相互转化和辩证统一。明白了这世间所有的存在都是有其合理性的。增长了自己的慈悲和智慧,“贪嗔痴慢疑”可能才会慢慢减少。而当你的智慧高了,心就可以不随境转,心就能够不随境动了,也就可能可以破除五毒—贪嗔痴慢疑了。

有人说,人有两心:贪心和不甘心。其实也就是五毒中的贪和痴。人只能赚取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其实也还是又回到了这个“痴”字。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直面五毒,便是直面自己。而人存世间,尚有他人。他人即地狱?汝之砒霜,吾之蜜糖。一念地狱,一念天堂。人性呐,又实在是太复杂了。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一口气写下来,也有些累了。实在是这个论题也太繁杂深刻,那就再找时间慢慢聊吧。

打开淘股吧APP
21
评论(23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河小白

24-06-05 22:04

0
河小白

24-06-05 19:51

0
河小白

24-06-05 16:09

1
聪明人烂在肚子里的3句话,糊涂人却逢人就说! 


在人际交往中,聪明人和糊涂人对待话语的态度和方式往往大相径庭。聪明人懂得何时该说话,何时该保持沉默,而糊涂人则往往不假思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有时甚至不计后果。以下是聪明人烂在肚子里的3句话,而糊涂人却逢人就说的典型例子。
1、批评他人的话
聪明人知道,批评他人的话往往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敌意,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或不适当的时机。他们会选择在私下里,以建设性的方式提出意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选择保持沉默,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而糊涂人则可能不考虑场合和时机,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批评,这不仅可能伤害到他人,还可能损害自己的形象和人际关系。
2、关于自己的成就和财富
聪明人懂得谦虚,他们不会到处炫耀自己的成就和财富,因为这可能会引起他人的嫉妒和不满。他们更倾向于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成就来展示自己的价值,而不是通过言语。相反,糊涂人可能会不断地谈论自己的成功和拥有的东西,希望得到他人的赞扬和羡慕,但这种行为往往适得其反,引起他人的反感。
3、个人隐私和秘密
聪明人非常重视个人隐私,他们知道哪些信息是私人的,不应该随意分享。他们理解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并且会谨慎地处理与他人的信息交流。而糊涂人可能会在不经意间透露自己的隐私,或者在不恰当的场合分享秘密,这不仅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还可能损害到与他人的信任关系。
聪明人和糊涂人在处理话语时的差异,体现了他们在社交智慧和自我控制方面的差异。聪明人通过谨慎的言语选择,能够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形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并且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而糊涂人则可能因为不恰当的言语表达,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河小白

24-06-05 11:41

0
河小白

24-06-04 12:42

1
河小白

24-06-04 12:02

1
有的时候自己在购买一个产品时,并不是买的产品本身,而是买的是这个产品带给你的感觉。
就像是你去买劳力士的手表,并不是为了看时间,而是想戴着这块表体现你身份的象征,可以凸显你的逼.格,体现你的实力和生活品质。
要想卖好产品,就要先从研究人性开始,懂得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如果你是做产品的,这篇笔记将教你怎么把产品卖断货,怎么让客户抢着买单。比如:“三棵树,马上住”,卖的不是油漆,而是马上入住的刚需。比如:“一晚低至一度电”,卖的不是空调,而是省钱的欲望。比如:“怕上火,就喝王老吉”,卖的不是饮料,而是对上火的恐惧。
你会发现,销量好的产品,从来不卖产品本身,而是站在人性的高度,售卖人性的弱点,3分钟学会拿捏人性,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产品。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营销高手,就需要准确把握客户的心理需求和弱点,将你的产品与这些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以吸引客户的注意力。了解人性弱点,是一个成功的营销高手必备的技能。因为客户在购买决策时经常会受到情感、欲望等弱点的驱使,如果你能够抓住这些弱点,就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营销。记住,大多数人都离不开这5大欲望:
1、虚荣心:人们都希望被人赞扬和认可,满足身份认同,如果你能够通过产品或服务满足消费者的虚荣心,就可以增加购买意愿和下单速度。
2、便利性:越简单,行动力越强。就像是网购产品,很多人认为退换货麻烦,如果你推出足不出户,无限免邮,一键搞定退换货,一定会增加你购买产品的次数。
3、怕:人们往往对未知和不确定因素感到害怕,如果你能够提供可靠的产品和服务,就可以建立起她的信任和忠诚度。
4、爱美:颜值经济时代,客户更喜欢视觉上的享受。比如,做茶果子的学员,她的每一篇笔记的产品图片足够美,手把手教你做出同等食品,你就会有代入感,获得感而向她付费。
5、情感共鸣:人们通常会更愿意购买那些与自己产生情感共鸣的产品或服务,如果你能够通过品牌故事等形式传递出符合消费者心理的情感信息,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客户。比如,喜茶在其品牌10周年和520之际,通过一个幽默又感人的婚礼故事片,将品牌和幸福联系到一起,塑造了品牌和情感的绑定。
用好这5大人性的弱点,你就抓住了客户的痛点,也就打开了客户的钱袋子。
成交就是搞定人,营销就是卖人性。
河小白

24-06-04 11:54

1
人性本无善恶之分,如同素丝,而逐渐有着善恶之分,所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染,不可不慎也”(语出墨子)。这与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也,相远也”,可谓异曲同工。人性的分化,在早期,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心智成熟后,则受自身与环境的双重影响。若人成长于完全相同的环境,则性格不会有丝毫差异。即便是同卵双胞胎,所处的环境,也有微妙的区别——这足以诱发两者性格的差异。《菜根谭》有云:“把握未定,宜当绝迹尘嚣,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圆机。”又云:“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见心体之真机。”所以,心性未定,要守好门窗,入善拒恶,以自澄静;心性稍坚,又当逐渐纳小恶而拒大恶;若外恶不足以乱于内,便可混迹风尘,于动中取静,在苦中作乐。
居家忌奢,而尤忌太俭;治家忌宽,而尤忌太严。(化用于《格言连璧》。)教育子女,当宽严互存:太宽,则心性乱;太严,则真性失。环境愈是杂乱,愈要注重渐正其心,渐任其行;生活愈是优渥,愈要注重贫养其身,富养其心。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欲人向善,己必先善——不能正己,焉能正人?
河小白

24-06-03 15:52

1
1、喜欢表达总结的人,大多自以为是。  
2、丑话说到前面的人,大多比较靠谱。  
3、酒局上最会敬酒的那个人,最不能信。  
4、爱翻白眼的人,容易记仇,报复心较强。  
5、承认别人优秀的人,都会有好人缘。  
6、善于道歉的人,拿得起放得下,知道轻重,目标明确。
7、说话前后不一的人,人品也好不到哪。  
8、气场弱小的人,容易从众,大多是随波逐流,取得成就较难。  
9、表面斯文的人,大多有一颗闷骚的心。  
10、见谁都微笑的人,不一定有真正的朋友。
河小白

24-05-29 12:19

0
河小白

24-05-29 07:54

0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