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人性篇》——汝之砒霜 吾之蜜糖 一念地狱 一念天堂

24-04-21 11:11 5055次浏览
河小白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


贪嗔痴慢疑。此五毒也。

所谓“贪”一般指的是贪婪和贪恋。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是有这个“贪心”的,概莫能外。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抛不开五欲六尘,放不下名利权情。“财、色、名、食、睡”,此又谓之五欲也。因为贪念这五欲,所以每天从早到晚为生活奔波,所以才会经常感到烦恼和痛苦,人若想远离烦恼,就须一剑先斩这贪心。贪心越重的人,烦恼就越多,一个贪婪的人,就算物质上拥有再多,他们也不会满足,也不会感到快乐,“贪”就是个无底洞,一山还有一山高,永无止境。即便你得尽这世间所有的富贵与繁华,你又还会奢望其不朽。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就是在这其中打滚,耗其一生。因为我们贪著五欲,所以才心甘情愿被它束缚为它驱使,成为它的奴隶。不贪欲。汝今能持否?

“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想要得到。而“嗔”是遇到不快乐、烦恼的境,我们拼命的想要抛弃它,想要把它丢给别人丢出去,但又丢不掉逃不离。嗔恨、埋怨、讨厌,这些都是属于嗔的心理。很多人遇到挫折或不顺时,就会心生愤怒,容易发脾气,怨恨他人,这种行为其实都是“嗔心”在作怪。嗔心是一种不仁慈的意识心,因为不仁慈,所以才会生出怨恨和愤怒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如果不加以控制,怒发冲冠,不仅会伤害他人,亦会伤害自己。俗话说:“气大伤身。”越喜欢发脾气的人,身体就可能越差,人际关系也不会很好。而“嗔”也并非仅指发脾气的行为,有时候虽然我们表面上不声张面若平湖,可内心却非常的不舒服翻江倒海,这也是“嗔”的一种。其实归根结底,“嗔”本质上还是对自己的无能为力的愤怒。


所谓“痴”就是愚痴的意思,就是缺乏智慧。简而言之,自以为是,不听别人的劝告,过于执迷于自我的一切皆可谓为“痴”。世上有太多不明事理、不辨是非、自以为是的人,总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固化在自己的思维定势中,囚困在自己信息茧房里,总觉得别人不可理喻,其实却是自己太愚痴而不自知。而“痴”其实是五毒当中最难断除的,亦是人生最大的障碍。很多人因为痴心太重,根本就无法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愚痴的,所以这样的人其实是很难被改变的,你会自己颠覆自己自斩己身么?病里头一个知道的知,叫痴,就是无知,自己的智慧有了病态,而自己并不知道。


所谓“慢”其实只是“痴”的一个分支,“慢心”来源于“痴心”,因为愚痴,所以才会生出“慢心”。慢就是傲慢、我慢。自己内心高昂,看不起别人,或目中无人。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能力和物件等,皆可谓之为慢。有些人很有能力或地位或才华,然后看轻别人是慢。有些人虚荣心强,爱攀比,当自己比别人差又不愿认输,反认为他人没什么了不起的,这也是慢。其实凡有自我膨胀的都是慢,比如修行人中也有“慢”,以为自己已有证悟,悟道了,有了一定的智慧神通,瞧不起别人等也都是慢。

所谓“疑”其实就是喜欢怀疑,总是不相信别人,不相信圣贤,只相信自己,甚至有时候连自己都怀疑。怀疑一切。有“疑”这样性的人,就会障碍本性,闭塞视听,很难进步,“疑”其实也是痴的一个分支,也就是因为愚痴,所以才会生出“疑心”。毫无道理和根据就怀疑和否定一切,迷信自己或者怀疑自己的一切皆为疑。有疑而不寻破,便终将受困于斯而再无寸进。

其实“贪嗔痴慢疑”五毒究其根源只有其三,那即是贪嗔痴,而贪嗔痴的根源,其实又只有一个,那就是“痴”。所以其实“痴”是一切烦恼的根源,“痴”也就是无明,因为无明,所以才会贪、嗔、慢、疑。故若想去除“贪嗔痴慢疑”,只需破除无明,而这世上只有一样东西能破除无明,那就是光明的智慧。“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只有不断去学和修行,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和信息茧房,辩证的,客观的,全面的去看待这世间的人和物,事与情。明白了这所有的黑与白,是与非,对与错,可能并不是简单的站在天平的两端,大多都还是有介于两者之间的非黑非白非是非非非对非错的矛盾并存、相互转化和辩证统一。明白了这世间所有的存在都是有其合理性的。增长了自己的慈悲和智慧,“贪嗔痴慢疑”可能才会慢慢减少。而当你的智慧高了,心就可以不随境转,心就能够不随境动了,也就可能可以破除五毒—贪嗔痴慢疑了。

有人说,人有两心:贪心和不甘心。其实也就是五毒中的贪和痴。人只能赚取自己认知范围内的钱,其实也还是又回到了这个“痴”字。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直面五毒,便是直面自己。而人存世间,尚有他人。他人即地狱?汝之砒霜,吾之蜜糖。一念地狱,一念天堂。人性呐,又实在是太复杂了。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一口气写下来,也有些累了。实在是这个论题也太繁杂深刻,那就再找时间慢慢聊吧。

打开淘股吧APP
21
评论(23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河小白

24-04-24 21:22

2
明太祖朱元璋当上后,残忍诛杀功臣的“黑历史”一直被后人诟病,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朱元璋大开杀戒的呢?
众所周知,朱元璋出身贫穷,幼时曾给地主家放牛,后举兵起义,一步步打下江山,在应天府称帝,建立了大明王朝,很快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打天下期间,朱元璋骁勇善战、仁慈宽厚,四面八方的勇士皆乐于为他所用。让人错愕的是,当上后的朱元璋却逐渐露出残暴、霸道的一面,与之前宽厚待人的形象天差地别。
尤其是“胡惟庸案”与“蓝玉案”两个大案,牵连其中的人数以万计,几乎把当年跟他出生入死的将领全杀光了,其残暴、血腥程度在历史上几乎无人比拟。
关于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有说朱元璋当后疑心病变重,有说是那些功臣居功自傲、行为不检点,有说朱元璋自己因为出身低贱、自卑心理作祟,也有说他是为了自己的接班人扫清障碍......
王溢嘉从心理学角度犀利指出,无论出于哪种原因,归根结底一句话:因为他现在是了,“为所欲为的权利”便是最根本的原因。心理学家金巴铎曾经针对这种“为所欲为的权利”做过一个模拟实验:
6名大学生扮演“看守”,让他们穿制服、带警棍,根据监狱管理规则赋予他们维持秩序的权力;另外6名大学生扮演“囚犯”,穿囚衣、带镣铐,失去个人身份,仅以数字称呼,并被关进模拟“牢房”。
实验才开始了一天,双方就完全进入了状态。“看守”们逐渐扩张自己的权利,想出很多的“酷刑”去惩罚不听话的囚犯,多次出现近乎虐待的疯狂行为;而“囚犯”们在不人道的对待下,也逐渐变得冷漠、忧郁等症状。
实验原计划要进行两周,但因为这种情况的发生,被迫提前结束了。
开展这次实验的金巴铎说:平常看起来斯文善良得大学生,一旦拥有了“权力”,竟可能暴露出连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残酷到令人发指的一面。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性经不起考验,尤其当一个人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后,他的心理和行为都极有可能发生巨大的改变。(当然,也有例外,只是比例不高)
河小白

24-04-24 19:51

6
《天道》:有一个残酷的人际规则:你与他人的关系,并不取决于你的个人状态,而在于你的利益回报,最关键的是你所能提供的价值多少
在人际关系中,利益常常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当一个人不能为他人带来利益时,无论他的态度多么和蔼可亲,都难以得到他人的关注。它既难以捉摸,又很难完全验证,更不用说深入研究了。
人际交往不是单向的赠予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到:“我们期望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夫、酿酒师或是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特别关注。
在人际关系中,单方面的给予并不能长久维持关系,利益的交换才是双方关系稳定的基础。
一个人如果不能为他人提供价值,那么无论他的态度多么友好,也难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和重视。
利益交换最能体现人际关系的本质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需求和期待,而那些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总是能够洞察并满足这些需求。
利益交换揭示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如同俗话所说:无利不起早
一个人是否愿意与你建立联系,往往取决于你能为他带来何种利益。
在生活中,给予是容易的,但实现互惠却很难;单向的付出是简单的,但达到双向的共赢却不易。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是否稳固,关键在于他能否做到“既给予又获得,将单向的关系转变为双向的互动”。
维护人际关系最好的方式,不是甜言蜜语,而是提供价值
在任何时候,人们都不应仅仅依赖甜言蜜语来维持人际关系,而应提供切实的价值。
在电视剧《天道》中,高手丁元英(王志文饰)在德国成功创立了一支私募基金,积累了巨额财富。
当他回国后,资产被冻结,银行卡上仅剩下8万美金。他决定将其中6万美金赠予父母,剩余的2万美金兑换成16万人民币作为生活费用。就在这时,他的老朋友韩楚风的妻子陈茹找他救助。由于陈茹的弟弟卷入了一场斗殴,她急需资金来私下解决问题,而对方要求20万的赔偿金。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丁元英毫不犹豫地拿出了15万给陈茹,只给自己留下了1万作为生活费。

后来,他靠吃泡面甚至卖唱片为生,但他从未向朋友追讨过债务,也从未向韩楚风提及过此事。
即使在困境中,丁元英也通过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为他人提供了价值。
这恰恰说明了:人的利益与人际关系紧密相连,只有提供价值,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那些能提供价值的人,才能够维护和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在《天道》后续剧情中,丁元英通过扶持王庙村并启动“劫富济贫”的计划,不仅展现了他的利他精神,也赢得了韩楚风等人的全力支持。
就像丁元英所展示的那样,一个人在遭遇困境时,如果能秉持利他之心,那么他就能为他人创造介值,从而维护和拓展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
怎样在人际交往中提供价值?
这几个小方法能帮助你建立互惠关系
1、深入了解需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深入了解对方的需求和期望。
2、主动提供帮助:在了解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应尽自己所能主动提供帮助,以满足对方的需求。
3、建立稳固信任:通过始终保持言行一致,我们可以建立稳固的信任关系,让对方确信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伙伴。
4、追求共同成长:在提供价值的同时,我们也应追求自身的成长和发展,以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和提升。
虽然利益看似现实,但它确实是连接人心的纽带;如果关系足够稳固,我们就能风雨同舟,共同度过艰难时刻。
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仅注重情感的交流,更要重视价值的提供。
河小白

24-04-24 19:45

2
幸甚。
下坡的驴

24-04-24 13:49

0
法无定法,道无常道。观旁道,悟自法。你就是我观的道途之一。
河小白

24-04-24 13:11

1
河小白

24-04-24 12:55

0
河小白

24-04-24 12:52

0
人们对可口可乐的忠诚不是因口味,而是口味背后那个配方故事带给人的神秘感。
人们信任同仁堂,只因其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人们迷恋香奈儿(尽管买不起),很大程度上是对Coco Chanel创业故事的致敬。

在产品越来越多元化,同质化的今天,人们也许没有太多理由专注于你的产品本身,但他们愿意倾听你为他们打造的品牌故事,并为情感溢价买单,因为这些故事里蕴藏着他们的梦想。
讲一个好的故事,找对“母题”很关键。
母题就是根,是全世界人民情感储备里都有的那块东西,是人性中的恻隐之心,而人性这种东西,100万年都不会改变,往后100万年也一样,改变的只是一些表面。你所想的故事脚本要往母题上靠,这样引起共情的几率较高,消费者才愿意为其买单。
找准母题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简单来说,母题的标准有以下三点:
一、必须符合产品或服务的特性
故事与产品在母题上联系密切,是故事营销的第一要求,这确保了我们在讲一个品牌故事时能至少看上去真实。
爱情母题
豪车&爱情
有一个传说中宾利最著名的广告,讲述的是一个修车的小伙,利用职务之便每天都开着同一辆豪车,伪装成阔少接送他心爱的姑娘。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很久,直到有一天,修车的小伙将要退还这辆豪车主人的钥匙时,才发现原来他每天偷骑车子的主人,正是他每天接送的姑娘。
这简直就是天大的玩笑,而就在这一刻,在这样一个意外的相遇中,女主与男主无比尴尬的大笑起来,接着彼此相拥。意外的甜蜜爱情让观众们惊喜又难忘。

婚纱&爱情
Vera Wang的创始人王微微是一个典型的生活艺术家,在巴黎留学时,即对时装设计产生浓厚兴趣。1989年,王微微与高尔夫球商结婚,对婚纱有苛求的她访遍美国各大婚纱店,都未能找到一款中意的婚纱,无奈之下,她选择亲自为自己做嫁衣,正是这件婚纱,让所有婚礼宾客大为赞叹。1990年,Vera Wang在曼哈顿开设第一间门店,将艺术思维融入品牌。她说:“对一个女人来说,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刻就是举行婚礼,那是女人梦想开始的地方。我梦想成为一名杰出的艺术家,让婚姻成为艺术品。”这就是Vera Wang品牌故事的爱情母题:爱情应该被当作一种艺术,婚纱则是解说爱情的高贵艺术品。
将婚姻与艺术结合的美好理念,让明星们对Vera Wang婚纱青睐有加,这当中包括了许多好莱坞明星和上流社会名媛,比如莎朗斯通、凯特哈德森、乌玛瑟曼、桑普拉斯的爱妻威尔逊,还有不少中国明星们。
2008年的不丹,刘嘉玲身穿Vera Wang婚纱与梁朝伟结束二十年爱情长跑步入婚姻殿堂。
Vera Wang婚纱基本是中国女星结婚的不二之选,一张张美美哒婚纱照免费为它打广告。

美德母题
水&慈善
与偶尔投身公益事业来打造美誉度的品牌不同,矿泉水品牌Ethos Water创建伊始的目的就是为了社会的公益事业。在令人咂舌的发展速度背后,开辟全新的故事母题:赚钱行善。
创始人彼得·图姆有一次出差南非,亲眼目睹了当地人们因没有洁净的饮用水而痛苦的生活,彼得受到触动,非常希望能做些事情,对这个庞大的群体有所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彼得决定创办Ethos Water,意思是精神、道义之水。在做产品推广时,没有诉求水的纯净度没有诉求水源地的优秀,没有诉求所含的微量元素,瓶标上只有一句简洁有力的logo:
“Buy Water, Help Children”
即“帮助孩子获得洁净饮水”。故事母题由此而出,他们把每瓶水中盈利的一部分,拿来捐赠缺水地区的结晶水项目。水和美德母题被联结在一起。
在美国近800个矿泉水品牌的市场上,Ethos Water超越了其他品牌,不是诉求“水”本身,而是走向更远的地方。彼得说:“让人们加入你的事业比让某个响亮的冰川峡湾给你制水要可取得多”。不知是否受了Ethos Water的启发,中国矿泉水品牌“农夫山泉”效仿其思路,在2012年发起“一分钱” 阳光工程,支持中国贫困地区学校基础体育建设,又于2014年延续主题发起“一分钱——饮水思源”活动,建立“饮水思源助学基金”,帮助水源地的贫困孩子们完成求学理想。
不得不说,这招有奇效,农夫山泉的销量从此噌噌噌往上涨。农夫山泉的效仿能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咱们善良淳朴的中国人民对道德精神产品的积极性:每个消费者选择融入社会,通过简单的购买行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个性母题
摩托&不羁
像大家都知道的一样,哈雷摩托并不是一款实用的代步工具,它的性能远远不及日本的丰田,但等同于中档轿车价格的哈雷竟能让年轻一族趋之若鹜。你要是去问哈雷一族为什么,他们可能会说:哈雷不是一辆摩托车,而是一个宝贝,一个高级玩具。吸引他们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品牌故事里传达的精神母题:个性。
哈雷将传统的购车行为变成个性定制的模式,让消费者来制造产品,也就是说,车手们在购买原厂车的同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创意,购置自己喜欢的零部件,当场改装,推出店面的哈雷将是独一无二的。二、必须符合读者的心理需求
故事是用来打动人的,从而激发人的行为,所以要确保故事的母题是消费者在意的、感兴趣的。
尊重母题
汽车&绅士一样的生活
最初的绅士是一群依据血统的世袭贵族,他们穿着、举止极为讲究,他们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们崇尚谦逊、低调、细致、从容。几个世纪的沉淀,英国绅士文化体系变得清晰而受到世人关注,成为普遍认可的上层生活准则。2006年,准备上市的荣威找到了这个属于它的母题,于是开始讲一个关于绅士文明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出现,第一次把英国贵族文化系统地带进中国的新富阶层。27万的定价(2006年)成为它尊贵的背书,这辆车给消费者带来的除了卓越的动力系统,还有英国绅士的文化体系。每一个荣威车主都获赠英国著名作家爱德华·伯曼的书——《像绅士一样生活》。在第一页写上:谨以此书献给荣威车主。
逼格不可谓不高……生命母题
家居&生命代代相传
一间十几平米的店铺,4个儿女,2个孙子。对于张阿姨来说,她的槟榔摊的意义不只是生意那么简单,更是一种关于生存的梦想。
这是宜家发起的以“小空间大梦想”为主题的广告故事,讲述了一个平凡人家的生活,就像我们身边每天都能遇见的人、发生的事那么平凡,那么亲切。在这支广告里,通过宜家团队的精心设计,改造后的槟榔摊多了很多温馨的小创意,如折叠的台桌,抽拉式百叶窗等,不但将宜家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最直接地展示在了大家面前,也让人心里暖暖的。
三、母题应当是足够新颖、独特的
在信息爆炸的社会里,为了拯救产品同质化、我们开始建立品牌,逐渐品牌开始同质化,我们又开始为品牌讲故事。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故事也将会走上同质化之路,新生代的作家中已有不少不被指责有抄袭之嫌,他们抄袭的就是故事的母题。
像《阿甘正传》的反智主义(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Ethos Water的赚钱行善、还有年初比较火的麦当劳的同志出柜广告,都是挖掘新母题的成功尝试。简单说就是,母题也要有创新,天天听腻歪的花式爱情故事也会腻,何况如今观众的口味都辣么叼。
国俊

24-04-23 21:37

0
国俊

24-04-23 21:35

0
文章很有厚重感
河小白

24-04-23 20:54

2
人人都夸“二舅”,但不想做“二舅”,人人都骂“周劼”,但又都想做“周劼”。
说天堂很美好,就是没人去;
说金钱是罪恶,都在拼命捞;
说美女是祸水,都想要;
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
这就是人性。
人一旦把人性看透了就会变得冷漠,不是失去了与人相处的能力,而是没有了逢人作戏的兴趣。
离人性越近,离人就会越远。
大多数人会希望你过好,但是前提条件是,不希望你过得比他好。
面具戴太久,就会长到脸上,再想揭下来除非伤筋动骨扒皮。
世间许多人需要的其实不是实用的忠告,恰恰是充满善意的附和。
人最大的毛病是,爱以自己的喜好度量其他事物。
人有一种天生的、难以遏制的欲望,那就是在理解之前就评判。
世上的人大半不会用自己的脑袋思考,而且越是不思考的人,越不愿意倾听别人说话。
看一个人的品行,就看他是如何对待地位比他低下的人;看一个人的三观,就看他如何面对地位比他高的人。
日久生情的爱情,虽然平淡无奇,但是大概率能长久走下去,一见钟情的爱情,虽然让人怦然心动,但是大概率会分手。乍见之欢,不如久处不厌。
如果你每天给他一元钱,只要一天不给,他就会恨你。如果每天给他一巴掌,只要一天不打他就会跪谢你!
不计较的帮助别人,就是在培养仇人,等价交换才是长久的关系。
有些人你帮他七分,他反而觉得你还欠他三分。善良可以免费,但不能廉价,付出不讲究回报,只会适得其反。
对一个人无条件的好,因为时间久了,那个人会认为这都是理所当然。
善良过了头,就缺少心眼,谦让过了头,就成了软弱。
人性真的很凉薄,用你的时候,有多热情,不用你的时候,就有的冷淡。最凉不过人心,最贱不过感情。
人性最大的恶,就是消耗别人的善良,诚然如此,世间万物,最难填的就是欲壑,最难测的就是人心,不是所有的人都值得善良以待。
撒谎是人之本性,在大多数时间里我们甚至都不能对自己诚实。
看似强势的父母,大概率会教出懦弱、不自信的孩子。相反,那些祥和安静的父母,往往能教育出内心强大的孩子。
内向。心思细腻的人往往比较长情,认定了就去坚守。外向、张扬的人,虽然很容易跟人打成一片,但是内心往往冷漠,在关键时刻往往最先退缩。
人心换来的不一定是人心,可能是套路。别轻易把自己的伤心事说给别人听,这只能证明你的轻浮,而且大多数人都是看笑话的。
善良的人,总觉得拒绝别人像是自己做错了事。有些人你帮他七分,他反而觉得你还欠他三分。
很多弱者也是一个恶人,但是因为弱,他的恶才没有破坏力,但是一旦这样的人翻身,往往就会变本加厉的使坏。
很多老实人也是一个坏人,但是因为没有见过世面,他们才活的胆小如鼠,但一旦他们有了仗势,马上就变得肆无忌弹和贪得无厌。
越懂事的人,越是没人心疼;越脾气好的人,越容易被欺负;越善解人意的人,越容易受委屈。反倒是会哭闹会拒绝会翻脸的人,往往越是没人敢惹。你越蛮横无礼,大家反倒都来讨好你。
具有渣男特征的男生,看上去风流博爱,但是往往内心缺乏爱。具有「吸渣」特征的女生,大多受过原生家庭的伤害,更是极度缺爱,以至于渣男随便抛点诱饵,就可以将他们俘获。
人的两只眼睛是平行的,却不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长在两面,却总爱听一面之词。
单独的每一个人都是理性且聪明的,但是他们只要聚合在一起就会变得盲目又不理性,成为一群乌合之众,产生各种”羊群效应“。在这个你看我,我看你的社会里,所谓的正确不过就是与他人相似而已。
任何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的举止背后,都有一种亟需隐藏的自卑感存在。
人们相互蔑视,又相互奉承,人们各自希望自己高于别人,又各自匍匐在别人面前。
退让带来的基本都是得寸进尺,别妄想能换来什么尊重和心疼。
人有千面,心有千变,知道的不要全说,听到的也不要全信,在这薄凉的社会,你永远都不知道谁在玩谁。
鬼有什么可怕的,去看看人心,身边都是戏精,人人一张百变脸,今天你跟别人掏心掏肺,明天一定会后悔的撕心裂肺。
大部分人都认不清自身的问题,却长着一张爱说教的嘴。人们明明自己揣着私心,却苛求别人大度。
人生就像是在玩超级玛丽,在你没有吃蘑菇变大的时候,连一只小王八都能秒杀你。
你以为,那些你曾经帮助过的人,至少会在你落难的时候展现出怜悯之心,但是,往往这些人就是最容易落井下石的人。
过于牵就他人,对自己就是慢性自杀,善良可以免费,但不能廉价,付出不讲究回报,只会适得其反。
不要对一个人无条件的好,再爱也不要。因为时间久了,那个人会惯,然后理所当然。
得不到回应的热情,要适可而止,因为这种付出,感动往往只有自己。
说真话的人,总是要像小人那样小心翼翼,而说假话的人,总是像君子那样义正言辞。
没钱的时候,先把人做好;有钱了,要把事做好。可惜大多数人刚好相反,没钱的时候不把自己当人,有钱的时候不把事当事。
突然有一天,你感觉所有和你亲近的人都像装的,不要担忧,不要害怕,这说明你已经成熟了,没什么大惊小怪。
耀武扬威的人,内心往往自卑。水性杨花的人,内心往往缺爱。光鲜到极点的人,心底往往脆弱不堪。
在这个社会,真正骄傲的不是在你辉煌的时候,认识了多少人,而是你落难的时候,有多少人还认识你。
自古真情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慢慢你会发现,一颗好心,永远比不上一张好嘴。
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显摆;难过分享错了人,就成了矫情,甚至一个笑话。
非让现实给你一巴掌。你才知道社会有多虚伪;非让所谓的朋友把你伤的什么都不是,你才知道人心可畏。
永远不要怪别人不帮你,也永远别怪他人不关心你。活在世上,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痛苦难受都得自己承受。没人能真正理解你,石头没砸在他脚上,他永远体会不到有多疼。
凡事适可而止,善良过了头,就缺少心眼,谦让过了头,就成了软弱。如果事事太大度和宽容,别人也不会感激你,反而会变本加厉。过分善良也是一种傻。
绝大多数人的幸福,都是因为过得比身边的人好;绝大多数人的痛苦,都是因为看到身边人比自己成功。
人们总喜欢恶评那些优秀的人,议论他们的成功都是偶然或者变坏的结果,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庸俗不是孤立的,并为自己的“不成功””找到理由。
无论你活成什么样子,背地里都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不申辩不计较一笑了之,其实就是最好的蔑视。
很多相遇都是一见如故,再见陌路。
你对一个人好,对方不见得记住,但你对一个人坏,对方也许记一辈子。不奢求与人为善,但切莫惹是生非。
心怀希望的人,处处能发现阳光。内心丑陋的人,处处会看到黑暗。多数时候,你是个怎样的人,你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样的。
对少部分人和蔼可亲,叫聪明。对大部分和蔼可亲,叫善良。对任何人掏心掏肺,叫傻X。
生气,是拿别人错误惩罚自己;苦恼,是用自己过失折磨自己;忧虑,是用未知风险吓唬自己。
落难时,你认识了朋友;得意时,朋友认识了你。大喜大悲看清自己,大起大落看清朋友。
这就是人性,社会经不起细看,人性经不起细究。

我忽然明白鲁迅在《狂人日记》写的那句话了: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四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初读不解曲中意,再读已是曲中人。
小时候读不懂鲁迅,成年后再读鲁迅泪流满面。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