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琅琊榜的诡计

24-03-30 08:10 1612次浏览
清华女生复盘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很多研究员,大概都在想一个问题,那就是选股,究竟应该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其实在短线领域,也存在这个问题。那就是分析大局观,然后到个股的问题。
我们经常认为,高手是胜在理解力,但我认为这可能是一个误区。
何为理解力,讲白了,就是预判能力。
但你可以去看下那些高手的交割单,只要交易的次数足够多,胜率就没几个能超过50%的。如果有胜率很高的,一般也是以经常空仓为代价的。
所以,谈什么理解力呢。历史和实践都已经证明了,没有人能持续预测未来,那理解力从何而来?

当年炒房的欧神,就提到了他之所以看好房价,就是因为看准了软妹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趋势。他认为,软妹币因为对外升值,必然导致热钱涌入,从而推高M2,国内货币的超发必然需要蓄水池,而没有什么东西能比房地产更能承接住如此大的货币体量,进而全面看多房价。
从结果来看,他对了。
他用的就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分析法,也是无数人yy自己能拥有的能力。这就跟做短线,喜欢先大局观,后板块、再个股一样。我敢说,无数人在思考第二天的策略的时候,都是这么个惯。我自己也在这种惯里走了很久的迷宫,但是我发现,这种思路可能是错误的。
为什么自上而下的分析法如此受人推崇?因为它显得很高大上,而且显得很有逻辑、很有条理。让人觉得很渊博。
但自上而下分析法,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逻辑的演绎中,逻辑传导的链条是比较多的,而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常常倾向于将问题简化。那么我们就必然要忽略一些相对次要的因素,突出主要矛盾。
这么做有两个问题:第一,即便是次要的因素,也对事情的发展有影响。而次要的因素积累的足够多了,完全可能比主要因素还要重要。
比如国内房价的上涨,有M2的影响因素,但也有土地财政、信贷政策、人口红利、互联网红利、经济增长预期乐观等因素的配合。这些原因不可谓不重要,因为这些因素都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接盘侠的预期。
而如果忽略这些次要因素,那就不存在所谓的先预判后应对了,因为你都没有做好全面的预判,谈何应对呢。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事前分析猛如虎,一到操作就是贰佰伍。因为临盘的时候,走势跟他们想的完全不一样,他们就慌了,根本不知道怎么操作。
第二,真正的预测,本身就是要考虑各种因素,然后应对。就像我们在做短线考虑第二天走势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思考这个票高开低开对我们操作的影响,还要考虑盘中可能会有什么走势,期间指数有影响、情绪有影响、板块有影响,其他板块有影响,还有突发消息的影响。如果将每种走势都要想一遍,那就有无数种延伸,我们根本很难预测和应对,我们只能去根据晚上的各种消息去推测第二天最大概率的走势,我们几乎不去想当那种预期之外的走势出现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既然那种走势在我们眼里是不合理的,那怎么应对呢,根本没法应对。

其实这些问题在现实里也存在,但是我们看看那些权谋剧都是怎么处理的呢,答案几乎令你想笑——他们直接略过。
比如在《琅琊榜》里,就经常出现一些片段,那就是某人在跟梅长苏请教他的谋划时,经常会问,如果对手不按照你说的做会怎样。而往往梅长苏会回答:他一定会按照我说的做,因为如果他不这么做,他就是非理性的,或者遭受什么损失。同样出名的权谋剧《雍正王朝》也是类似的处理手法。
梅长苏也好,邬思道也好,他们为何笃定对方一定会这么做呢。答案是,他们都假定对方是理性人。但现实已经无数次告诉我们,人在做选择的时候,往往是没那么理性的,有时候并不是以利益优先,而是情绪优先。宁可自己受损也不让对方占便宜——这就是典型的情绪导向,而非利益导向。而当对方发疯的时候,你根本没法应对。如果你陪着对方一起疯,你就一起死。如果止损,你的损失会小一些,但是终究也是损失。总归,对方没有掉入到你的陷阱中,反而让你很被动了。

看到没,尽管我们理想的预判是脑袋里构想无数种可能,但我们其实都会臆想可能性最大的那一种,并据此做出规划。因为现实只允许我们把资源放在一个地方。如果你要把所有因素都考虑进来,你的CPU根本不够烧的,而且关键是,因素太多,系统不够稳定,效果也未必多么好。
比如说,3.28宁科生物 的走势。3.27行情已经很差,而且晚上还发布了很多利空消息,那么是不是正常来说,第二天也就是3.28宁科生物应该低开呢。那么很多人可能想的就是,低开我是不是应该低吸。结果是高开,然后迅速下杀至绿盘,再拉升至涨停。
很多人事后可能会解释,下跌是因为出了利空,既然给溢价很多人都会跑,拉升是情绪转暖或者被次高标华生科技 又推了一把。
那么我想问,既然情绪有转暖,为什么不可以理解为高开是顶着利空弱转强呢。如果你说下杀是因为利空,那为什么当天还要高开9个点呢。
所以低开才是正常,高开根本不正常啊,也是很多人很难参与的情景。
如果你要做详细的事前分析,那你还得把次高标华生科技的走势考虑进去,因为这里它有了题材加持,的确是有卡位的可能。那你又得分析下华生科技可能的走势,一个票都没搞明白,又得去想另一个票,这不是太乱了吗。
宁科生物的低吸,只有一类人真的看懂并且能够参与,那就是他看好今天的情绪,只要宁科生物给分歧机会,他就会上,而不管什么高开低开。

而这类人,其实都采用的是自下而上分析法,也就是他们先确定,我的目标就是这个票,然后再去考虑买这个票的因素是否成立。如果因素不成立,那么他们就倾向于不买、空仓。
其实就是先模式,后大局观。但你不能说这波人不懂大局观,因为不懂大局观凭感觉是很难长期制胜的。只不过他们的考虑因素相对简单,那就是宁科生物作为最高标,没有题材优势,博弈的是情绪。我只考虑情绪是不是有回暖预期就可以了。
相信说到这里,你已经明白了,其实在操作层面,他们是先模式,而不是先大局观。因为,没有人能单凭大局观就能落实到个股的操作。这样是极其复杂、且不稳定的。
欧神在炒房赚到钱以后,主要的配置也是围绕房产,而不是其他。不管这期间有多少其他行业赚过钱,也并没有听他说有重仓参与过。当初他为何看好房地产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一直在这个行业,而不是其他。他并未再来一套自上而下的分析,说房地产不好了,应该炒骨或者炒币了。他的主阵地仍然是房地产,只要有机会就会伺机而动。
说了这么多,就一句老生常谈的话收尾:你想赚到大钱,先让自己赚到小钱再说。一个模式都搞不明白,谈什么别的模式呢。
打开淘股吧APP
19
评论(1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麦校尉

24-03-30 10:16

2
大局观是道,模式为术,大局观从大说到小,比如全球经济形势、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趋势、个股中长线趋势、大盘近期或当日走势、短线炒作情绪。模式就是买卖的手法啦,潜伏、低吸、追涨、打板、龙头。道和术的综合论述,前辈大佬们说的很多了,不应该割裂开。大局观我理解为是对周期(或者说趋势)的合理运用,不同周期应采用不同的模式,比如牛市或者个股主升期应坚决持股,调高收益预期。振荡盘整期采取高抛低吸,逢高卖出,逢低买进,等等。当然能融会贯通的这是一流高手,可以说领悟了投机的真谛,基本任何时候都能赚钱。能做好一种模式的已可称为高手。但高手是术的匠人,离真正悟道总差点意思,一着不慎有可能被打回原形。
孤沐清风

24-03-30 11:36

1
3月28日高开,是因为持币者先出手,持筹者未出手,集合竞价9%,那持筹者就很乐意出手了,因为当日已无利润空间,可以抛了去买别的,获取更高的盈利,上1日竞价涨停,当日竞价不及预期,那么对次日也就更不可能会有预期,当持筹者把股价砸下去以后,持币者一看,比上一日的成交价还低,前面砸盘的人也看到了价格低,纷纷出手承接,一旦股价转头向上,辨识度高标,即是弱转强开始,跟风资金蜂拥而至,来不及卖的持筹者也不卖了,又再次一致向上,形成弱转强态势,吸引到更多资金,最终回封成功
贝塔2014

24-03-30 11:24

1
承认自己的局限性,缩小关注范围,抓重点标的,然后运用技术形态实时分析走势,配合模式操作就是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