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外婆去世,父亲因病住院,让我一直思考我们这一代普通人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我从小并不是生活在外婆身边,对她其实不是很了解,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妇女,没读过什么书,在当地找个人嫁了后,生儿育女,然后再看儿女再生儿育女直到自己死去,她可能也不知道人为什么要活着为什么要生儿育女,只是这是人类繁衍的使命,都是这样过来的那就应该这样做,当她看到儿女们也都组建自己的家庭的时候,她的任务也就完成了,对生活没有很高的追求,没有所谓的思想,整天是生活在柴米油盐以及儿女们的家庭和孙子们的学业当中,她不当家,所以不管什么事情她都没有主动权,而只是被动的接受,让她治病她就去治,让她回家休息她就回家休息,嘴上经常说治病要花不少钱,不治了,反正最后都会无,最后因病去世的时候也是非常痛苦的走了。而我爸,一个刚53岁的人因为常年吸烟,检查淋巴结有问题需要住院,当听到住院随便都得上万的时候,也是极力抗拒,说出的话也是一样,人反正都要死,不要浪费这个钱,我才知道原来看病也是需要讲究性价比的,对于他们来说年轻人看病花点钱没啥,因为病看好了还有几十年的大
好时光,这点钱花的值,可中老年人却又不一样,很多人这个时候已经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光靠农合医保等完全无法覆盖治疗费用,而且这个时候生病就是大病,一时半会还治不好,中老年人就觉得会成为孩子的负担,而我们大部分的父母其实是耻于成为负担的,但他们是真的不想治吗?不是的,我问我爸为啥不想治,他说都50几了混的又不好,没什么意思,不要拖累了我们,你看并不是不想活,而是综合考虑了自身经济条件、子女经济条件、年龄、社会地位、职业等多重考虑得出的一个结论,那就是不治疗性价比更高、更有利于后代,我们看病居然要考虑这么多因素,我没出来工作之前只是简单的以为看病就是身体不舒服去看医生治好身体就行了,如果真随了他的意思,不看病不住院,最后拖成不治之症了,他会后悔吗?我主观的判断“会”,我们的父母更完美的诠释了社会螺丝钉的作用,年轻时努力工作加油生娃然后带,老年了只求不给社会添负担就行了,我们大多数没受过教育普通人都是眼界并不开阔的人,他们固执在自己所谓的世界中,以自我为中心,有一套自己的生存理论,别人其实比不上我,只是我没有那样的机会罢了,但全球几十亿人有多少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呢,大多人都是社会规律运行的载体,正是大多数人的活动与心理变化形成了我们所总结的规律,随着历史的潮流来看我们都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但作为我们个体的人来说我们看不了那么大,历史自有他的发展轨迹,而最终我们作为实际的感受者是需要关注生活中的细节的,就比如普通人就关注: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而上面则要更加顾全大局从整体出发,只要基本盘是稳的,有时候个体是会被牺牲掉的,回到炒股这一点,我们普通人炒股要面对的不仅是大量的同一起跑线的股民,还有上面的大资金、大玩家,他们看的比我们远,想的比我们长,他们没有衣食住行的忧虑,所要选择的只是哪里晒太阳会更舒服,他们有时间、有资金、有人脉、有消息,所以我们不能比,但我们是不是只要比其它散户快一点,是不是就能赚到钱,是的,这就是股市的内卷,不是你割我就是我割你,但归根结底是被上面的割,那为什么还有人持续不断的进来呢,因为即使你只有10%的几率能杀出重围,这个市场也比外边的竞争小多了,一将功成万骨枯,屠龙少年成恶龙,我之前看缠论的时候一直记得缠师的话散户的钱有什么好赚的,要赚就赚有钱人的钱,我深以为然,但还是缺少了十万八千里的层次和境界。以上纯属自己的瞎想,因为我不是他们本人,即使是我外婆、我爸,他们内心真正的想法或者思考的问题都不是我真的了解的,我所说的仅仅是我自己的看法与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