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天涯篇》锦瑟年华谁与度 云在青天水在瓶

24-03-09 10:47 12239次浏览
半只烟l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千禧年那会,工作之余较之泡妞更喜欢泡天涯。彼时最POP的论坛。誉为“全球最大中文社区”,拥有超过2000万活跃用户,最火的时候用户超过2.5亿。如日中天。那会能上网的人其实还并不多。那会我们还没怎么见过世面。见过天涯,就算见过了世面。你所关心的能想到的,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什么都有,森罗万象。奇人大神遍地走,也还真都有些货。记得那会最喜欢厮混的是天涯杂谈、煮酒论史和舞文弄墨。书生意气,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笔诛墨伐,纵死侠骨香。都是干货,没点斤两的都不好意思出来走两步。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天下霸唱的《鬼吹灯》、蜘蛛的《十宗罪》、借佛献花的《你不该翻看的X罪案》、慕容雪村的《遗忘在光阴之外》等等,等等。那些年我们曾经追过的连载,你还记得吗?历史的车轮一路向前,滚滚碾过,碾过天涯,碾过你和我。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芳草年年与恨长。一曲肝肠断,天涯何处觅知音?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那是最好的年代。繁花似锦。
打开淘股吧APP
59
评论(100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行者9966

24-03-20 21:41

24
名动江湖,盛极而衰,互联网江湖没有永恒的存在,但是,天涯社区那些记忆,是不能磨灭的。[淘股吧]

年仅15岁。网名“菜霸”黑掉天涯论坛,盗过马化腾的QQ号。

奇拿。用朴实无华的分享,造成天涯社区服务器瘫痪。

天降汝南世家-北纬周公子“北纬67度3分”对决易烨卿。气场和修为,话术碾压。

失地农民,十年砍柴,天下霸唱,暗黑山老妖,慕容雪村,酷酷的法拉利,我实在是太纯洁了,大脸撑在小胸上,天蓝色的毛毛,当年明月,口臭女孩,张宗昌。留几手,燕垒生,蜘蛛、宁财神,小月月,缠中说禅............
半只烟l

24-03-28 12:45

11
2024年3月21日,网飞版《三体》全球上线…[淘股吧]
尽管它的受众并不是中国观众,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得看盗版…
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中文世界里引起巨大波澜。
豆瓣只有6.8分,而一向严格的Imdb却打出7.8分,且有上升趋势,其中第五集更飙升到8.8分。看来,气得跳脚骂娘、排队刷一星,是国内特有现象。痛骂网飞版《三体》,甚至成了某种流量密码…
其中最出圈的一句评论是:为了XX这点醋,包了三体这顿饺子。
连一向不受简中互联网待见的日本人,也被各大营销号争相引用,“支持”国产版《三体》。事实上,小岛秀夫明明也夸了网飞版,他强调的是腾讯版更适合原著粉,并没有明显的踩一捧一。
另一边,同样反应激烈。有人说:开幕暴击,就冲这碟醋,值得5星。
还有人说:看了几个一星评论,我理解了叶文洁按下发送按钮的心情… 

双方的讨论早已超越了剧情本身,演变成“民粹”和“崇洋媚外”的互扣帽子,恐怕彼此早就脑补了无数次“陈桂林式扫射”…
作为原著粉,乌鸦可以先亮明(一个毫无流量的)观点:腾讯版和网飞版,都值得一看,各有优点,也各有遗憾。说谁吊打谁,我认为都不客观。而如何看待网飞版《三体》,更考验一个中国观众是否真的拥有“文化自信”…
什么叫“文化输出”?怎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我想,首先应该宽容地看待“孙悟空变身超级赛亚人”“无间道变成无间行者”之类的改编…在不少中国观众眼中,网飞版《三体》最大的问题是:魔改。
比如选角不符合期待。汪淼角色被拆分、还性转,罗辑是黑人,章北海是印度裔…
这被很多人诟病,为了政治正确,牺牲角色贴合度。
被吐槽最多的是,是叶文洁。腾讯版叶文洁珠玉在前,陈瑾和王子文,演活了外表平静内敛,内心绝望冷漠的“ETO”统帅,被网友评论“犹如从书中走出来”。而网飞版叶文洁,面容犀利,怨恨情绪都写在脸上,这太不中国了。
更离谱的是,剧中还多了她和白沐霖、伊文斯的吻戏和床戏,颠覆原著粉想象,志同道合就要上床? 再比如,网飞版《三体》对时间线做出了较大改动。节奏飞快,略过了大量细节,导致人物塑造普遍不够充分,还有些重要的设定,都没有花时间解释。
而在我看来,网飞版《三体》的改编,目的非常清晰:它面向世界范围内大多数没读过原著的观众,为了让他们更容易、更迅速地感知《三体》的魅力。如果看出这一用意,就会觉得大部分改编可以理解。
事实上,原著第一部的前半部分,作为小说来读尚算有趣,但1:1改成影像,就显得拖沓无聊,这也是腾讯版《三体》前十集被人批评“注水”的原因。网飞版《三体》省略了故弄玄虚的情节,快进到三体游戏,这个操作是很明智的。此外,它还将原著前后几百年间的主要人物,都放到了同一个时代。汪淼、罗辑、程心、云天明、章北海,他们是同一个朋友圈,还彼此谈着恋爱,没看过原著的观众能够一次性认全他们。虽然恋爱有点狗血,但对普通观众确实非常友好,不用被迫接受主角的不断轮换
其次,故事简化了很多设定。比如“宇宙闪烁”直接肉眼可见了…“智子展开”“天空巨眼”也没有任何说明…
过于复杂的天文物理知识,直接不解释,没那么复杂的,就让角色画图来说明。这么做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严谨性,甚至影响逻辑性,对原著的硬科幻部分着迷的读者,肯定会失望。但这也减少了解释科学原理的枯燥,对缺乏知识背景的普通观众降低了门槛。还有个小细节,剧集把原著中三体游戏里的“”修改为“忽必烈”。对老外来说,横扫亚欧大陆的蒙古大军,比仅仅压迫中国老百姓的始更有辨识度,也更具威慑力。
降低故事复杂性的同时,网飞版《三体》加强了视觉效果的呈现,让更多普通观众领略到《三体》故事的精彩奇观。导演、编剧出自《权力的游戏》班底,单集成本高达1000万美元,比腾讯版单集高了六倍,肉眼可见经费充足,在一些名场面的还原上,质感更好,也更富想象力。比如“三体游戏”,网飞版做到了原著中所说的“和真实世界无异”,而腾讯版还是较为粗糙的网游质感。游戏中“脱水”“浸泡”,网飞版都更加细腻…就连进入游戏的方式,腾讯版用的是我们常见的VR设备,而网飞版的黄金头盔,没有屏幕、插孔、充电口,科技感更强。还有,网飞版的“古筝行动”血腥尺度爆表,这也是不得不面临过审的腾讯版难以企及的。


《三体》是为数不多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国故事。
在此之前,我们向世界输出的主要是古代故事,《三国演义》《西游记》…这些作品在海外拥有大量粉丝,外国人“魔改”我们的作品,他们把唐僧、关羽改成女人,让孙悟空谈起了恋爱…但这并没有撼动这些名著的地位,甚至通过这些“魔改”,更多外国人去读了原著,中国文化借由这种方式不断扩大影响力…
而反过来,我们也“魔改”他国的作品,这两年我们有大量的翻拍片,其中不乏优秀之作。
今年春节档《热辣滚烫》,把偏文艺有点丧的日本电影《百元之恋》,改得热血励志。不仅没有惹恼日本人,《热辣滚烫》还被索尼影业买下了全球发行权。这是中国电影的成功,作为原版的《百元之恋》也因此获得了更高的知名度。
“魔改”是文化输出的必然。
今天,《三体》故事走向世界…它不再是娘子关电厂工程师笔记本上一篇笔迹潦草的故事,也不再是《科幻世界》上的连载小说,而是登上世界舞台的科幻巨作,它将要接受全世界观众的喜爱。我们可以用更宽容的态度看待“魔改”。对改编一言不合就跳脚,甚至上升到“辱华”“伤害了中国人民感情”,本质上是自卑。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拒绝接受彼此间的不同,而是怀着好奇,去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在我看来,《三体》的“魔改”中体现出的东西方文化差异,非常有趣,更值得我们关注。
先来说说那碟“醋”。
尽管网飞版的拍摄少了很多限制,有些场景确实震撼,但我不得不说,它对中国动荡年代的呈现,对叶文洁个性的挖掘,并没有比腾讯版更深刻。网飞版删掉了叶文洁在红岸基地的感情纠葛,显然主创并不想过多展开叶文洁的故事,西方人对中国这段历史没有多少切实的感受。西方人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在乎那碟“醋”,最在乎的,还是我们自己。而腾讯版着重呈现了叶文洁和丈夫杨卫宁的结合,以及后来为了守住三体世界的秘密,她割断绳索,令丈夫命丧悬崖底…
叶文洁曾不止一次说,杨卫宁是个好人,但在割断绳索的那一刻,她没有犹豫…我认为这段情节,是叶文洁背叛人类的关键一幕。叶文洁多年来经历迫害、背叛,对人类失望,丈夫是唯一真心待她的人,是她与人类世界脆弱的连结,但她选择了切割…她切割掉了最后的人性,带着义无反顾的偏执,还有锥心的痛…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原著里的一些情节,腾讯版无法正面呈现…但它通过刻画叶文洁的复杂情感,引发观众反思动荡年代对人性的泯灭,这个努力值得尊敬。还有一个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差异,体现在汪淼身上。小说里,汪淼尽管觉得“古筝行动”非常残忍,但没有公然反对,但网飞版汪淼在“古筝行动”之后,拒绝再与官方合作。
中国读者读到“古筝行动”,可能不会觉得不妥,在中国社会,惩恶除奸,是不需要有什么道德负担的。“审判日号”上的人反人类,他们邪恶,他们该死,人人得而诛之,人人杀之而后快。但在西方普世价值里,以正义之名的杀戮,同样是破坏社会秩序,是无法接受的。你说“审判日号”上没有一个好人?你凭什么这么自信?网飞版的改编,得回应这个价值上的分歧。它需要安排一个汪淼视角,引发观众思考其中的正当性。而这恰好也契合《三体》的一个核心命题: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在生存面前,人类的道德底线还有没有坚守的必要?
毫无疑问,《三体》小说是一部诞生于中国土壤的杰作,它有很多只有中国人才能深切体会的精神内核。
在刘慈欣的笔下,三体人受尽了苦难…在长达亿万的时间里,三体文明重启了两百多次,顽强地保存下来,并不断进化,发展到比人类文明更高的高度。
作为一个绵延五千年的古老文明,中国人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我们可能比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民族经历过更多更深的苦难“乱纪元”,也更渴望和平安定的“恒纪元”。中国人,恐怕是最能理解三体人的地球人
但《三体》又不仅仅是一个中国故事,它关乎全人类。它有残酷的设定:宇宙讲的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而绝大多数文明都比人类文明高级。它让读者思考:在零道德的宇宙文明里,我们这个有道德,或者说崇尚道德的人类文明,如何求生存?
很多人说,刘慈欣奉行社会达尔文主义,把丛林法则那一套推及到整个宇宙。
我认为,这是对他的误解。
刘慈欣出生在60年代,赶上了疯狂的岁月,见过人性之恶,经历过冷战时期国与国之间紧张的对峙...他前三十年的人生,对人类的盲目狂热耳濡目染,使得他对人性、对人类社会有了更深的思考。他见过人类社会的至暗时刻,才能做最坏的预设,并书写出了那种可能性。而他也用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存智慧,给出了一个答案:弱者自有弱者的生存之道,虫子是打不死的。
无论如何,《三体》的出海证明了中国科幻正在崛起。
对网飞版《三体》的评价,或好或坏,只要是就事论事、言之有据,只要是真实的感受,都可以讨论交流,可以共存。
它被更多人改编、讨论,总是一件好事。实不相瞒,我已经开始期待网飞版《三体》的第二季,期待腾讯版的《黑暗森林》《大史传》…我甚至开始期待,未来会有《三体》电影,不管是中国人拍,还是外国人拍,我们都能在内地影院里,完整地看到它…
河小白

24-04-17 21:31

8
世界的主战场还是中美经济战。[淘股吧]
虽然已经发生了俄乌冲突和巴以冲突,但决定未来世界秩序的主战场还是经济,也就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科技战和金融战,这方面我们分析过很多次了。美国的贸易战已经失败,科技战正在从基本失败走向彻底失败,美国现在唯一还有希望的是金融战。而美国自己的金融问题也不小,其金融战得手的希望更多依靠目标国家的内应制造出足够的机会。
为了这次美元加息,美国已经付出了很大代价。如果没有大的经济体被美国收割,美国这一次的亏空就更大了。
真正能给美国霸权致命一击的,一是中国的产业升级让美国更加彻底地去工业化,二是中国和石油天然气国家一起去美元化。
这个形势我们能看到,伊朗也能看到。所以,伊朗现在还是会以代理人战争为主消耗以色列和美国在中东的力量,在等待中美力量对比发生逆转的过程中,扩大中东的反美反以统一战线,进一步孤立美以。
对伊朗的期待没必要太高,伊朗能够得到俄罗斯和东方大国的支持,维持什叶派抵抗之弧对美以的压力不松动,在中东拖住美国,给中国争取时间,配合中俄,通过中俄伊的配合慢慢收紧勒住美国脖子上的绳索,这就足够了。
河小白

24-04-17 21:25

7
中俄伊谁都不想成为先卷入区域冲突,其实都希望冲突先在远离自己的区域展开,就可以用最小的成本投入获取最大的战略利益。谁先下场,谁的代价最大。谁最后下场,谁的收益最大。[淘股吧]

百年变局俄罗斯最先下场,所以俄罗斯承受的压力和支付的成本最大。要不是旁边有一个东方大国,俄罗斯恐怕都挺不过西方的经济制裁这一关。
当然也不是俄罗斯愿意这么做的。还是因为美国在欧洲找到了乌克兰这个趁手的工具,让美国可以通过代理人战争消耗俄罗斯。美国通过亲美势力在2014年之后就控制了乌克兰,那场政变等于乌克兰被夺舍成功,从此成为美西方的工具,国家利益成为美西方的牺牲品。而美国在中东和西太一直还没有找到像乌克兰这样抗揍又听话的工具,台湾地区和菲律宾现在比较听话,但不抗打。中国现在的军事实力和军事潜力又非俄罗斯可比。
中东经过以色列这个猪队友一顿骚操作,美国在中东越来越没朋友了。
当然,美国在中东出现现在的被动,也是地缘战略出问题的结果。美国同时遏制中俄,已经犯了战略上的大忌。美国原来设计上下半场,先解决俄罗斯再解决中国,本就让自己在中东力量更加空虚。因为俄罗斯在西方的全力制裁面前挺住了,又把美国原来的计划给彻底打乱了,主动权从此就不在美国这边。
这就是中东出现大问题的大背景。没有美国在中美俄大三角处于战略被动这个大背景,就不会有美国现在在中东的被动。

从去年三月份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美国的被动就开始了。为了变被动为主动,美国加速实施亚伯拉罕计划,促成沙特和以色列关系正常化,试图中断沙特和伊朗的和解进程,让中东重新回到什叶派与逊尼派内斗的格局,稳固中东的基本盘面。去年10月7日哈马斯的阿克萨洪水行动,主要是为了打乱沙特以色列和解,阻止亚伯拉罕计划的实施。
这个事件改变了世界博弈的基本面。美国在中东陷入被动的压力,比中俄在欧洲和西太的压力还要大,全球地缘博弈美国从表面的主动转为公开的被动。美国在地缘政治上的攻势还没有完成,就不得不把一部分精力用于防守中东,以防止中东彻底失去控制。中俄从此就有了在中东布局威慑美国核心利益、牵制美国、甚至把美国霸权埋葬于中东的机会。
现在的节奏其实很微妙,因为中俄美都变得比较有耐心了。中东这个大坑已经挖好,但美国就是不肯跳进去。中俄很有耐心,连伊朗都不急不躁,表现得很有战略定力。反正现在中俄伊三线拉扯美国,会让美国的实力流逝得更快。现在中俄伊三方的节奏都慢下来了,就好像形成了默契,拖住共同的对手,不着急动手,以消耗对方为主。
一是美国还有一定的实力,现在还不是动手的最佳时机。

二是中国的实力在快速提高,不用十年,再过个三五年与美国的实力对比都跟现在大不一样。中国努力再延长发展时间,发展的时间越长就意味着实力的对比于自己越有利。所以中国不急。

三是美国的实力在加速衰减,现在的美国最怕消耗,最拖不起的是时间,因为越往后自己越力不从心,同时也等于延长了中国的战略发展期。

四是俄罗斯和伊朗都没有力量逆转与美西方的整体实力对比,应该也是把自己摆脱压力的希望主要放在中国的实力增长上。中国的实力增长成为打破力量平衡的核心因素,三方都在等这个时间点的到来。
这就是中俄伊节奏都不是特别快的主要原因。美国现在已经顾此失彼,中美此消彼长之下,再过几年,美国全球的霸权就会在三边扯动下出现大断裂。
这种慢节奏看起来不过瘾,但战略水准其实比一二战欧洲国家之间的那种硬刚实际高很多。
美军已经成为害怕打仗的纸老虎,这一点现在早就被伊朗及其支持的军事组织摸透了。
河小白

24-04-17 21:36

6
有代理人战争模式可以用,伊朗自然不会贸然直接上阵。[淘股吧]
前面说的是大规模军事战争已经不可行,我们接着分析大规模军事战争为什么对伊朗来说没必要。
代理人战争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形式,而且连伊朗这样的地区强国,也能够通过代理人战争的方式打击对手,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仅就这一点,就不能低估伊朗的战略谋划能力。
具备打代理人战争条件的国家,才是手上有主动权的国家。美国为什么在中东陷入被动,因为美国在中东几乎找不到代理人打军事战争了,现在的美国都要直面胡塞武装、伊拉克民兵组织的军事打击。以色列更不用说了,直接对手是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等军事组织。而伊朗完全可以隐藏在这些军事组织后面,通过代理人去消耗美国和以色列。
有更有利的代理人战争模式可以选择,伊朗并不想直接卷入到目前的军事冲突中。所以,伊朗对以色列本土的打击,并不以全面引发第六次中东战争为目标。只要什叶派抵抗之弧存在,伊朗就没必要主动冲到一线。观察伊朗对以色列的反击,首先要明白这一点。
是不是因为怕美国呢?是,也不是。
美国如果集中全力打伊朗,当然会给伊朗以很大的代价,但美国也要为此付出更大的代价。
美国现在根本做不到全力打伊朗,甚至连全力打胡塞武装都不行。伊朗强硬,美国只能选择身段柔软。除非把美国逼到不出手就要失去中东的地步,为了保护其在中东的利益不得不拼死一搏,否则美国是不会在中东大规模动武的。毕竟美国要维护的是全球霸权而不是中东一地的控制权,如果被伊朗拖在了中东,那么美国的全球霸权就维持不了太久。因为现在的美国根本不具备同时打两场战争的能力,连打赢一场局部战争的能力都未必有。如果真的陷入中东的战争还想保住中东,就要放弃西太或欧洲。
美国的主要兵力被中国牵制在西太,现在无法大规模调动兵力驰援中东。欧洲、中东和亚太,美国大规模调动任何一个地方的兵力,都有可能引起本区域主导权的坍塌。这三个地方的任何一处失去了主导权,美国的全球霸权都得崩溃。
美国的工业能力已经不能支持美国继续拥有与其全球霸权相匹配的军事霸权,美国的全球军事霸权已经是强弩之末,苟延残喘。
所以伊朗现在并不怕美国。
伊朗不想直接卷入军事战争,还是因为现在还没这个必要。
河小白

24-04-09 16:15

6
胡塞武装已经沉重打击了美国在中东的控制力和美国的海洋霸权,胡塞武装前不久宣称又具有了高超音速导弹,真正的好戏就在前面不远处。以色列刚又发起对伊朗驻外使馆的攻击,包括以色列在内,各方力量在拖美国下场中东方面,都是一条心。美国正式陷入中东之日,就是在全世界正式收缩之时。[淘股吧]
真正决定世界基本格局变化的还是中美的博弈。中美博弈的重点还是经济,经济战依然还是中美博弈的主战场,金融战是美国现在的重点,几乎承载了美国最后的全部希望。美国自身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也坚持美元不降息到现在,主要目标还是中国。相比较其他,美国现在最怕的是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因为这将意味着美国的硬实力失去几乎所有的物质基础。
美国的贸易战和科技战,事实上都无法阻止中国的产业升级。美国只能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金融战上面。美国金融战的胜利,已经主要不取决于美国的金融实力,而是东方大国买办势力的配合力度。

大家可以看一下,中国在地缘政治方面的博弈最出彩,这与中国研究国际关系的学院是民族主义者主导有很大关系。中国制造业领域与美国的博弈也很出色,一方面是因为有华为这样的优秀企业,另一方面也是被美国的贸易战及科技战打醒。中国应对金融战的能力就弱一些,看看金融财经账号的逆向民族主义的高含量,就让人多了不少担心。
中国还有一个重要短板就是话语权,因为中国的媒体、文艺圈逆向民族主义的含量可以和金融财经账号媲美。美国打金融战从来都离不开话语权的配合。而我们的很多媒体人和金融圈人士,他们的话语权用来配合美国对中国的唱衰方面,力度不比美国的主流媒体差。
无论如何不能输掉金融战。我们都承受不起输掉的后果。
中国在制造业的攻势越来越猛,让美国感受到很大的压力。经济学家出身的美国财长耶伦,违背自由市场经济原则,说中国加强能源生产是不公平竞争,“扭曲了全球价格”,这是美国制造业“输不起”的表现。
去美元化已经有不少成果,但还需要加大力度。中俄贸易本币结算已经超过90%,在全球美元体系的地盘上建立了最大的一个人民币根据地。美国自己的制造业越来越拉跨了,美元的地位很大一部分建立在中东的石油和以中国为主的制造业体系上。去美元化就要针对美国的这两个主要基石而展开。

2022年全年,我国货物贸易的人民币跨境结算金额同比增长37%,占比扩大至19%。2023年的数据还没有出来。中国这个数据什么时候提高到50%以上,对美元地位的打击力度就比较可观了。

中东的去美元化则取决于美国在中东的控制力下降程度,巴以冲突已经给去美元力量送来解决的机会。跨境支付不从美元体系中走出来,美国就对中国巨大的美元储备有觊觎之心,利用金融打击中国的想法也不会停止。
河小白

24-04-09 16:14

6
一个完成中央集权化的印度,一定会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只有一个碎片化的印度才不构成对中国的威胁。[淘股吧]
中国应该加速解决美国的问题,现在有一种论调,是中国不能让美国衰落得太快,但这种说法我认为值得商榷。
美国是中国现在最主要的外部对手。因为美国是世界最强的国家,美国又把中国当成最主要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调动最多的资源用来遏制中国。这都决定了中国不能通过单方向的妥协让步来维持中美关系的稳定。美国又是一个能不讲理就不讲理的国家,只有让美国没有遏制中国的实力,美国才能停止对中国的遏制。
加速解决中美矛盾,为提前解决中印矛盾,争取时间。解决印度的问题要在印度完成工业化以及莫迪的国家集权化改造完成之前。未来的中印矛盾一定会跟今天的中美矛盾一样,成为中国外部要面对的主要矛盾。
现在的时机很关键。美西方联手把俄罗斯从西方经济体踢了出去,也把俄罗斯暂时推向了东方。

中国应该加快俄罗斯的能源和大宗商品对接中国经济体的进程,克服亲美势力的牵制,加快中俄能源管道和交通线路的对接。只有俄罗斯的重要能源出口对接到中国,中俄的关系才能真正保持稳定,而不是随着美西方的对俄政策变化而出现变数。无论是亚洲大陆一体化,还是打通与中东的互联互通,都需要中俄的战略协作关系。
因为巴以冲突,让美国不得不面对中俄伊的三线拉扯,实力更加捉襟见肘。变内线防守为外线进攻,在中东牵制美国,在中东解决美国,在中东终结美国的全球霸权,对中俄都是最好的方案,不但可以威胁到美国的核心利益,而且可以以最小的代价给对手造成最大的损失。

用中东对美国的牵制力度还应该加大,对美国不应该再有什么幻想,也就无需太多顾忌。只有在中东把美国打痛了,美国才能放松在亚太的布局。美国是否从亚太抽调兵力驰援中东,是检验用中东牵制美国力度是否足够的一个标尺。
河小白

24-04-09 15:53

6
2024年具有不同于以往年份的特殊气象,因为这个世界的变化到了一个关键点了。[淘股吧]
在2024年到来之前,2022年发生了俄乌冲突,俄乌冲突又变成了俄罗斯与整个美西方的一场决斗。2023年又发生了巴以冲突,因为以色列针对平民大开杀戮,美国与其紧紧捆绑在一起,巴以冲突正在一步步从什叶派抵抗之弧与美以之间升级为中俄伊对美以之间、中俄加整个伊斯兰世界与美以之间的博弈。美以因巴以冲突而陷入空前的孤立,未来还有可能变成美以和整个非西方阵营的博弈。
巴以冲突比俄乌冲突对现有世界秩序的冲击力会更大,因为巴以冲突让美国的软肋暴露在对手面前,美国在巴以冲突处于全面的被动,只能采取守势。因为巴以冲突,美国在俄乌冲突上的攻势也减弱了。
这一切的发生就如电光火石一般,体现了世界局势变化的加速度。俄乌冲突之前,世界还整体上是处于大变局的量变阶段,以俄乌冲突为分界点,世界进入大变局的质变阶段。
2022年突然加速,地点是欧洲。2023年继续狂踩油门,地点是中东。那么2024会不会在亚太发生更具决定意义的冲突事件呢?很多人都在把目光投向亚太,具体是三个引爆点:朝鲜半岛、台海和南海。
这种冲突被认为是军事冲突,我认为可能性不大。原因很简单,美国无力在亚太动手,中国也不想自己旁边生变。亚太爆发军事冲突,美国是必须要下场的,但是美军现在根本下不了场,因为美国的制造业不行了,根本不支持美军参与任何一场中等规模以上的战争。否则,美军的真实实力和内部腐朽不堪的问题就露馅了,美元还需要美军维持表面上的威慑力。

美国人在这个问题上是讲政治的,而且它也不得不讲政治,美元利益高于美国利益,因为美国是金融资本说了算,美国不是美国人的美国,而是金融资本控制的美国。美国现在在中东面对胡塞武装都表现得没有办法,它会有能力在上面几个矛盾敏感点,面对中国的军事实力?
所以,我们还是认为2024年在亚太中国周边不会出现失控的军事冲突,不太确定的是印度那个方向。
因为中国现在的安全战略重点还不在印度那个方向,印度搞事端的概率还是不低的。美国现在不太指望能够在东北亚、东海和南海方向跟中国摆开决战架势,美国需要的是在亚太保持对中国的威慑,牵动中国减少在其他战略方向的资源投入。

美国特别警惕中国在中东发力,最期待的是中印起冲突,这样就可以实现多重目标:一是让中国东西两线自顾不暇,二是印度的体量更适合做亚洲的乌克兰,三是印度的区位优势能扼制中国最重要的印度洋航线,美国通过印度打击中国的海上运输线。四是冲突扩大可以堵塞中国向中东方向力量投入的通道。
河小白

24-04-07 20:03

6
河小白

24-04-07 19:30

6
小学生要继承农发行家产的事情已经发酵了好几天了,现在各路人马依然没有放过他家,还在继续深挖。这个消息不是什么网友扒出来的,而是有央广网认证的消息,那么自然真实度拉满了。[淘股吧]
那么基本上可以盖棺定论了,小孩子讲的话完全属实,家族三代传承,印证了周公子那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家族传承吾辈责”
我看大家都很激动,但大部分人的观念还停留在“好的工作像艾滋,通过母婴,血液和性传播”,“去查一下他家有没有贪污腐败的行为”等等。
一开始我跟大家的认知层面是一样的,直到央广网出面帮着揭老底,我感到有点顿悟了。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引发官媒和自媒体同时针对的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涉事人的级别普遍较低,撑死也就是个处级干部。最近两年闹得比较凶的三个舆论事件,第一个江西周公子事件,他父亲主任科员,母亲副经理,大伯工会主席,二伯普通职工,三伯党委副书记;第二个北极鲶鱼事件,爷爷是深圳交通运输局局长,处级干部,但是父母的情况始终守口如瓶,至今未知;
第三个小朋友继承农发行事件,父亲支行行长,母亲副主管,外公也是支行行长。
这三个人,你说他们做了什么罪恶滔天的事情吧,似乎也没有,只不过祸从口出,查了一圈,甚至没找到违法犯罪的事实。
可能鲶鱼家的稍微重一点,爷爷被取消了处级干部的退休金,变成普通公职人员,但一个月至少也能有8000的收入。
然后呢?
大不了时不时你们在网上调侃几句,但从来不会影响“吾辈传承”的现状。
因此,你能看到的,都是想让你看到的,各位终究是信息茧房里的蠕虫罢了。
我们之所以可以看到这些传承的负面事件,正是因为有这些小卡拉米的自爆,让不满的情绪得到了宣泄,让公众的情绪达到了一种微妙的平衡。只要把高压锅里的气放了,锅里的肉就可以煮烂。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