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防务机构调研会议纪要:问 1、公司在低空方向是如何布局的? 答:公司以军用、民用需求为牵引,布局有低空方向相关业 务,在
军工装备业务方向,布局有低空近防、智能立体边海防、 要地防空、战场环境综合感知等业务,核心产品包括:便携式防 空导弹作战指挥系统系列、野战通信指挥系统系列、雷达与作战 指挥系统、智能边海防立体侦察指挥系统装备系列以及低空目标 指示雷达及地面等系列产品。在低空空管保障业务方向,布局有 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航空应急救援等业务,核心产品包括:对空 监视指挥的低空雷达、通航综合运行支持系统、通航飞行服务站、 通用机场移动塔台车、通航公司运营平台、
无人机飞行协管系统 等系列产品。 问 2、面对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布局有低空空管保障 业务,在这个方向公司如何推进发展? 答:在低空经济方面,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今年有 20 多个省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都提到了发展低空经济。低空经济具 有产业链条长、辐射带动面广、成长性好、市场空间大等优势, 且涵盖场景丰富。低空经济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以原材料与核心零 部件研发制造为代表的上游产业,以低空制造、低空飞行、低空 保障与综合服务等为代表的中游产业,以及聚焦于应用场景、通 过低空飞行活动获取服务或创造价值的下游产业。公司所布局的 低空空管保障业务正是针对低空经济建设的中游市场,是低空经 济发展的必行之路。在国家推动低空经济政策的加持下,为公司 低空空管保障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力的支持。 公司早在 2001 年就承担军委某部城市和要地防空型号研制 任务,在低空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和科研实力。2010 年,公司由军事技术牵引向民用方向拓展布局低空空管保障业务领 域,在中国民用航空局领导下,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 目“中国民航协同空管技术综合应用示范”之“
通用航空综合运 行支持系统”课题,至此,公司按照空管空防一体化思路,深入 开展低空领域与空地安全方向的技术、产品研发,探索实践基于 军航、民航、通航协同运行“生产安全”“空域安全”“公共安 全”协调保障的运行典范标杆建设,围绕低空(无人机)领域产 业需求,着力实现低空目标“看得见、管得住、管得顺畅、管得 高效、管得有效益”的低空运行管理模式并进行了长期布局。2015 年公司已初步形成低空监视雷达、场面监视雷达、光电监视系统、 基本型飞行服务站、应急型飞行服务站、增强型飞行服务站等通 航产品系列,部分产品取得了通航、民航领域的意向性协议,为 公司进入民航、通航市场打下了良好基础。但受制于军民航低空 管制体制等政策因素影响,通航以及民品市场的发展尚需时日。 现阶段,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已拥有满足低空飞行服务保障的软 硬件产品,并立足航空应急救援需求,着力云平台、
大数据、
5G 等新技术应用,形成了北斗/ADS-B/4G 机载终端、航空应急移动 塔台车、航空应急服务平台组成的军民两用、空地协同、实操可 用的航空应急救援平台,解决航空应急的指控难题,有效提升应 急救援空地一体化能力。核心产品包括:对空监视指挥的低空雷 达、通航综合运行支持系统、通航飞行服务站、通用机场移动塔 台车、通航公司运营平台、无人机飞行协管系统等系列产品。伴 随着我国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应对快速发展的低空经济市 场,公司将从自有技术优势出发不断打磨自身产品,向外吸收新 兴技术,向内提振研发能力,聚焦高效协同、新质战力,致力于 服务保障低空飞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