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AI应用端终于可能将出现现象级产品,刚刚刷到消息,大厂大模型如文心一言等均效仿Kimi推出长文处理。那么kimi优势还在吗?换句话说大家玩玩国内主流各大类chatgpt应用,实际上谁也没有占太大优势。
但是国内应用端市场有个规律,那就是用户体量决定胜率。历史有过这么一幕,
移动互联 网时代曾经有这么一个应用火出圈,那就是米聊,然而在米聊出现后没过多久鹅厂便推出VX最终胜出。鹅厂赢的轻松,我认为是其上一代产品所拥有的用户体量决定的。
我看了华西关于大模型的研报,发现日活第一的依然是抖音豆包,虽然kimi增速很快但是基数低。这让我突然联想到那段历史,各大厂产品如果差不了太多,就算有缺陷通过不断迭代都是不会拉开太大差距。那么用户体量就是唯一的优势。
翻看最近的信息发现字节的云雀大模型下个月将有重大升级。将巩固抖音豆包目前用户体量领跑优势。
$润泽科技(sz300442)$$天音控股(sz000829)$$中广天择(sh603721)$$掌阅科技(sh603533)$$华策影视(sz30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