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野史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4-03-16 10:33 6674次浏览
半只烟l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每天对着镜子的自己微笑。你好,世上独一无二的你。加油,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希望你不要辜负。眼里有光,心里有爱。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不需要活在别人的眼里,但是我们可以从别人的眼里看到自己,不要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做最喜欢的自己,温善激奋,无愧无悔。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黑格尔曾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从未从历史中汲取任何教训。也对,也不对吧。圣经里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复上演。其实都是在其固有的规律下运行演绎。不变的是人心。研读历史的意义应该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的演绎及结果有个思考、评判和借鉴吧。但就好像我们在交易中所遇到的问题一样,世事无绝对,有的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水往低处流。符合逻辑的方向总是阻力最小的方向,也是概率最大的方向。但你的逻辑就一定是正确的么?或者说是无缺失疏漏的么?存在即合理。每个人都只能赚他认知范围内的钱。读史,明智。老师推荐给我的最后一本书是《华严经》。有时候会想,彼时假若不放弃人大历史系的保送资格,那肯定走的就是另外一条路了。平行世界里,有那样的一个我么?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打开淘股吧APP
51
评论(50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河小白

24-08-02 12:42

0
三国隐藏猛将:赵云的师兄,练成百鸟朝凰枪,号称蜀中枪王 

1、蜀中枪王
张任是三国时期的益州蜀郡人,陈寿在《三国志》中评价张任:少有胆勇,有志节。张任是益州刘璋麾下的头号战将,西蜀军大都督。张任在三国演义和正史中的笔墨都不多,但却可是说是一个影响了历史进程的人物。
因为张任杀死了“凤雏”庞统,这就导致诸葛亮只能留守成都,关羽镇守荆州时没有一个高水平的军师来辅佐。如果庞统活着,他和关羽一起镇守荆州的话,刘备也不会因关羽之死而尽起蜀汉大军征讨东吴。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在后世的一些评书和小说中,称“蜀中枪王”张任和“北地枪王”张绣都是武学名家童渊的弟子,而童渊的第三个弟子,就是赵云。他们师兄弟三人,皆以“百鸟朝凰枪”名震四方。张绣,被誉为“北地枪王”,曾智斩大将典韦,长坂坡一战,赵云侥幸抵挡其枪法。而论起武勇,张绣更在许褚、徐晃等名将之上,实乃一流高手。
相比之下,张任虽名声略逊一筹,但其武艺同样不凡。在《评话三国》中,诸葛亮智设妙计,诱张任深入凤鸣山。尽管张飞、赵云等数十将领轮番围攻,张任仍奋战三日三夜,直至因饥渴难耐,中计被擒。此战虽败,但张任之勇猛仍令人赞叹。
因此,有网友戏称张任为“蜀中枪王”,以此彰显他在蜀地的非凡影响力和卓越武艺。
2、斩杀庞统
公元212年,刘备率大军进攻益州刘璋,刘璋麾下勇将不多,张任首屈一指。
开始时,刘备进军顺利,接连攻克了许多城池,诸葛亮带着张飞和赵云打下了江州、白帝、江阳等地,此时庞统率军包围了雒城。面对刘备强大的攻势,刘璋部下将领都人心惶惶,斗志全无。此时张任挺身而出,在落凤坡设计埋伏了“凤雏”庞统。可怜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还没来得及在历史上大放光彩,就被张任率军乱箭射死在落凤坡,时年三十六岁。
刘备为此极为痛惜,本来刘备身边一流谋臣就很少,失去庞统,如断一臂,损失极大。
3、宁死不降
刘备军势如破竹,刘璋军一败涂地,见大势已去,刘璋麾下的很多将领为了活命都投降了刘备。益州将领中,只有张任是条汉子,一腔男儿热血,率孤军抵抗刘备。但张任势单力薄,最后兵败于金雁桥,被刘备活捉。刘备知道张任十分忠勇,武艺了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猛将。
于是刘备就劝降张任,想把张任收入麾下,但张任宁死不降,告诉刘备说:“一臣岂能事二主!”刘备也恨其杀了庞统,于是下令斩杀张任。一代“蜀中枪王”张任,就此淹没于历史的滚滚长流中。
4、张任的战绩表现
刘备入川之时,阵容豪华,庞统为军师,刘封、关平为小将,黄忠、魏延为大将。黄忠可是刘备在长沙之战时收入囊中的猛将,曾与关羽大战“百余回合”而不分胜负,实力不容小觑。
张任的首战,便是在一场宴会上与魏延交锋。当时,刘备与刘璋在涪水关相聚,庞统提议在宴会上解决刘璋,以和平方式拿下西川。尽管刘备以仁义为怀,坚决反对,但庞统还是暗中安排魏延在宴会上舞剑,寻找刺杀刘璋的机会。然而,西川的将领们也不是吃素的,张任见状,立刻拔剑而起,与魏延战得难解难分。这一战,让一向自负的魏延也见识到了西川武将的实力。
原著描述,刘璋手下的将领们见魏延舞剑,都紧张得不得了。张任更是挺身而出,与魏延对舞,场面十分激烈。魏延还向刘封求助,可见他并没有占到便宜。虽然魏延后来在蜀国晋升为第一名将,但在取川之时,面对张任,他显然有些力不从心。
张任,曾与张飞两次交锋,皆未分胜负,实力可见一斑。刘备分兵进攻雒城时,军师庞统不幸中伏,被张任乱箭射杀。此后,张任更是大展神威,与吴兰、雷铜联手,将魏延团团包围。幸亏老将黄忠及时赶到,才将魏延从重围中救出。
张任乘胜追击,刘备人马退回涪关。然而,刘备夜间劫寨,又将张任的人马击退。张任见状,心生一计,令吴兰、雷铜牵制魏延与黄忠,自己则亲自迎战刘备。
刘备正准备退兵时,张任杀到,军中大乱。刘备敌不住张任,只得拨马而逃。关键时刻,张飞赶到,与张任大战十余合。虽然张任在严颜的夹击下败退,但他的智谋并不输于张飞。第二次交锋,张任更是诈败而退,成功将张飞围困。可见,张任不仅武艺高强,智谋也是相当了得。
河小白

24-07-30 21:07

0
河小白

24-07-30 14:06

0
河小白

24-07-30 14:06

0
河小白

24-07-30 14:05

0
河小白

24-07-30 12:39

0
最近我在看时下一部热播的悬疑探案剧,其中有个“仵作之死”的案子。仵作独孤羊为什么会死,其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他手上有一个价值连城的宝贝——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正是因为这个宝贝,仵作独孤羊才成为各方势力间的焦点,遭遇了无数的麻烦和危险。
可即便家中如何清贫,妻子如何不解,自己也陷入了困境,深知这枚印信的价值和意义的独孤羊,都不舍得出售这枚印。只因这枚印的最初主人是独孤信,这是他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宝贝,也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一件文物。这枚印共有26个面,每面上都有不同的印文,涵盖了独孤信在不同职务和事务中的各种需求,足见独孤信的地位和权威。通过这件宝物,也让我们对独孤信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独孤信是汉化的鲜卑人,其祖上是出镇武川镇的良家子,在武川安了家。他父亲则是一个部落的酋长。
独孤信从小善于骑射的同时,还喜欢捯饬自己,加上本身就长得帅,因此有“独孤郎”的美称。据说有次他出城打猎忘记时间了,回来时快到宵禁时间了,他便快马加鞭赶路,没太注意帽子歪了一点。结果这一幕在别人眼中简直帅呆了,于是全城的人都学他这般戴帽子,这便是“侧帽风流”之事。其实就是独孤信颜值滤镜太高了,才引起这么大的轰动。

北魏末年,因镇守边镇的鲜卑将领没得到该有的地位,于是爆发了著名的“六镇之乱”。时势造英雄,独孤信在这过程开始了他的崛起之路。最开始让他在战场上扬名之事便是与贺拔度和贺拔岳等人,斩杀了起义军大将卫可孤。
后来他来到了葛荣帐下效力,随着葛荣被尔朱荣打败,独孤信审时度势转投尔朱荣麾下。在尔朱荣军中,他凭借着自身的英勇和智慧,多次立下战功,成为一颗璀璨的将星,因此也一路升迁,干到了荆州等地的地方大员,深受孝武帝的赏识。尔朱荣死后,当时朝政大权由权臣高欢掌控,孝武帝不甘被权臣高欢操纵,便一路西行。独孤信忠心护驾,一路相随,因而获封浮阳郡公。孝武帝逃到了宇文泰的地盘,简直就是才出虎穴,又进狼窝。宇文泰挟天子以令诸侯未果后,索性就将孝武帝杀害,扶持了幼帝即位。由此北魏一分为二,分别由高欢和宇文泰把控。好在独孤信和宇文泰关系比较好,所以他并未受到波及。此后独孤信在抗拒东魏的强敌,还是平定内部叛乱,都立下不少战功,为西魏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一路加官进爵。独孤信不仅打仗厉害,理政同样出色。在他任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时深入民间,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积极解决民生问题;大力整顿吏治,使得官场风气为之一新;开办学校,培养人才;注重商业发展,繁荣了当地经济……在他数年的治理下,秦州公私皆富贵、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凭借着在战场上的赫赫战功和治理地方斐然政绩,独孤信的地位不断攀升,权力和影响力日益增强,一路干到了大司马。宇文泰死后,权力格局发生变化,宇文护作为北周的权臣,独揽朝政,对手握重权的独孤信心怀忌惮,二人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宇文护独擅专权的做法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勋贵赵贵便想拉拢独孤信铲除宇文护。只是不知为何在行动之际独孤信却阻止了赵贵,导致计划败露。最后独孤信被宇文护逼的在家中自尽,享年五十五岁。独孤信的一生,虽战功赫赫,却在权力斗争中未能得以善终,连取个谥号都是恶谥:戾。虽然独孤家族这次遭受到重大的挫折,好在独孤信有几个好女儿,使得独孤家后来又焕发了生机。

当时的男女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所以门阀士族间互相联姻。独孤信七个女儿中也因此出了三位皇后!独孤信的长女独孤氏嫁与宇文泰庶长子宇文毓。宇文毓才华横溢,宇文护废孝闵帝后,立其为天王,后登基称帝,独孤氏获封皇后。怎奈命运无常,她在位仅三月便因病离世,宇文毓深情追封其为明敬皇后。
独孤信四女嫁李虎之子李昞,此人虽在北周未显卓著,但他有个好儿子李渊,李渊有个好儿子李世民。李渊父子终结隋乱,开创大唐盛世,独孤氏亦因之荣享追封,独孤氏被追封为元贞皇后。

独孤信七女独孤伽罗与杨坚喜结连理。独孤伽罗睿智且具政治谋略,于杨坚建隋大业中居功至伟,被册封为文献皇后,与杨坚并称“二圣”。她不仅协助杨坚治国理政,为“开皇之治”贡献良多,而且与杨坚伉俪情深,坚守一夫一妻之约,堪称帝后典范。在周、隋、唐连着三个朝代自己的女儿都出了皇后,独孤信能当上三朝国丈,这在历史上属于“蝎子的粑粑——独一份”呀!也难怪后人称他为史上最牛岳父。因为这个关系,北魏给独孤信那个恶谥自然就没有了。隋朝时独孤信被追封为太师、上柱国、赵国公,谥号为景。唐朝时追封其为梁王。
河小白

24-07-30 08:36

0
河小白

24-07-29 17:59

0
河小白

24-07-29 16:42

0
河小白

24-07-29 08:34

0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明朝的各位话题还是比较多的,因为他们都比较有“特色”。明熹宗朱由校沉迷木工不可自拔,被人称为“木匠”;明世宗朱厚熜沉迷于炼丹修行,堪称修仙达人;明神宗朱翊钧三十年不上朝,简直就是宅男王者;还有“蟋蟀天子”朱瞻基、“叫门天子”朱祁镇、“恋母狂魔”朱见深……还有今天的主角,任性天子朱厚照了。
朱厚照出生于 1491 年10 月 27 日,他的父亲是明孝宗朱佑樘,母亲是张皇后。明孝宗朱祐樘不仅是一位勤勉且有作为的,而且还是一位痴情,一生不纳妾不娶妃,与他发生关系的只有张皇后一人。放眼整个古代,能做到这个份上,他也算是独一份了。明孝宗和张皇后生有两子一女,长子就是朱厚照,其他两位都不幸早夭。朱厚照作为嫡长子,又是孝宗唯一的皇子,那是天选之子,不争不抢那皇位铁定没得跑。
1505 年,明孝宗去世,年仅 15 岁的朱厚照即位,成为了明朝的第十位。孝宗是贤君,按理说有父亲言传身教做模范,朱厚照应该也不会“太差”。大臣们起初对这位年轻的寄予了厚望,期望他能继承父亲的遗志,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然而,事实却与大臣们的期望背道而驰。
朱厚照没当前,就喜欢玩,即位后玩的更疯,而且喜欢做一些斗鸡走狗、骑马射猎、吹拉弹唱等离经叛道之事,这让大臣们头疼不已。而朱厚照也不想听朝臣们唠唠叨叨,也不想被各种复杂繁琐的条条框框束缚,便在以刘瑾为首的“八虎”太监的蛊惑下,在皇宫西侧筹建豹房。
整个豹房历时五载修建落成,耗费国库白银二十四万多两,有室两百多间,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宛如现代的一座豪华娱乐城堡。而且还有一个动物园,园内养着大量凶猛的野兽,尤以豹子为最,因而得名“豹房”。这些凶兽,时不时表演一场血肉横飞的争斗,令朱厚照却越看越亢奋。毕竟朱厚照骨子里还是比较崇尚武力的。边塞有敌军入侵时,他自封大将军御驾亲征,取得了应州大捷,让蒙古30多年不敢南侵。据说他亲身参加了大战,还手刃了敌军。
后来宁王叛乱时,他也御驾亲征,只不过还没等他到,宁王就已经伏法了。
能得到“武宗”的庙号,在某些情况下,可是对军事功绩的褒奖,只是一般缺乏文治。只是明朝后期主要是文官把持朝政,文武本来就看不顺眼。故而朱厚照不是那种安分守己,文官眼中的好。那些官员每天在他耳边唠叨说该怎么做好,这很容易让本就年轻好玩的朱厚照产生逆反心理。
为了满足朱厚照日益增长的享乐需求,太监们不断扩建豹房,使其规模愈发庞大。如此庞大的宫殿,自然需要众多的人来伺候。于是他们开始四处搜罗美女,无论是已婚还是未婚,只要稍有姿色,便被抓入豹房。
这些女子被迫离开家,来到这个充满危险与恐怖的地方,每日面对猛兽的咆哮和的荒淫无道,无不心惊胆战,痛不欲生。因此,每当“豹房”两字在京城及附近百姓中传开时,无不令人闻之色变,避之唯恐不及。
明武宗朱厚照建立豹房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一方面,他年少即位,自幼又是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缺乏足够的自控力和成熟的心智,喜欢追求新奇和刺激的东西,就很容易被刘瑾等太监的谄媚和诱惑所迷惑。另一方面,朱厚照或许是想要摆脱宫廷的种种束缚和规矩。宫廷中的礼仪和规范繁琐而压抑,而豹房则成为了他可以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地方。此外,豹房也成为了朱厚照避开朝堂上大臣们的劝谏和约束的场所。在这里,他可以不听那些关于国家大事、民生疾苦的唠叨,只专注于自己的享乐。
一次,寝宫乾清宫意外失火,火光冲天,然而朱厚照却并未露出半点惊慌与失落,反而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这不禁让人怀疑,这场火灾或许正是他心中所愿。毕竟寝宫被烧毁,无疑让他能够名正言顺地住在豹房,继续他的欢乐时光。或许是朱厚照的“荒诞行为”、长期的放纵和无度的享乐,给他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损害,使得他的健康并不是很好。在平宁王之乱回京的路上,他不幸落水,感染了风寒,身体每况愈下。最终,在 1521 年 4 月 20 日,年仅 30 岁的朱厚照在豹房去世,结束了他荒诞不经的一生。
只是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朱厚照其实并不是想象中那般荒淫无道,反而是具有一定才能。他的很多“荒诞”举动,只是为了摆脱文官集团的控制而已。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