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野史篇》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4-03-16 10:33 5752次浏览
半只烟l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每天对着镜子的自己微笑。你好,世上独一无二的你。加油,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希望你不要辜负。眼里有光,心里有爱。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不需要活在别人的眼里,但是我们可以从别人的眼里看到自己,不要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做最喜欢的自己,温善激奋,无愧无悔。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黑格尔曾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从未从历史中汲取任何教训。也对,也不对吧。圣经里说,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历史总是在不断的重复上演。其实都是在其固有的规律下运行演绎。不变的是人心。研读历史的意义应该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的演绎及结果有个思考、评判和借鉴吧。但就好像我们在交易中所遇到的问题一样,世事无绝对,有的只是一个概率问题。水往低处流。符合逻辑的方向总是阻力最小的方向,也是概率最大的方向。但你的逻辑就一定是正确的么?或者说是无缺失疏漏的么?存在即合理。每个人都只能赚他认知范围内的钱。读史,明智。老师推荐给我的最后一本书是《华严经》。有时候会想,彼时假若不放弃人大历史系的保送资格,那肯定走的就是另外一条路了。平行世界里,有那样的一个我么?所有的安排都是最好的安排吧。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打开淘股吧APP
51
评论(50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河小白

24-12-11 12:04

2
-1-
汉武帝刘彻娶了青梅竹马的表姐陈阿娇,后立为皇后。在历史上留下“金屋藏娇”的成语,却没有留下一儿半女。
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比弟弟还焦急。她平时闲着没事,特地选了十多名良家美女,百般调教,饰以盛装,准备献给他的弟弟。
按照宫斗剧的路数,女人都是心机婊。万一哪一个美女被临幸了,又万一哪个生了个太子,那平阳公主的功劳,比天还大。
这一年,某日,刘彻顺路到平阳公主家。
养靓女千日,用在这一日。平阳公主赶紧献出美人,可惜,刘彻一个也没看中。
宴会上,有歌女献唱。
刘彻反倒死盯着一名歌女,姐姐秒懂,立刻马上赶紧安排这名歌女服侍更衣。中间省略500字,用史书的写法,两个字——得幸。
这名意外被临幸的歌女,正是平阳公主府上豢养的歌女卫子夫。
刘彻启驾回宫,平阳公主命卫子夫随行。据记载,临上车时,平阳公主摸着卫子夫的背,说了“苟富贵勿相忘”之类的话。
果然是心机婊。后来,她由卫子夫的大姑子,又变成了卫子夫的弟媳。
事实上,卫子夫入宫后,待遇并不好,像进了冷宫,刘彻很快把她遗忘了。
直到很多个月以后,下令清理后宫,想把那些不入眼的女子放逐出宫。轮到卫子夫,她涕泣求去,一张哭脸又让心生怜意。此处又省略500字,用史书的写法,还是两个字——复幸。
第二次得到临幸后,卫子夫有了身孕,并生下一个女娃。这是刘彻的第一个孩子。
后宫说来说去,就是围绕子宫在作斗争。
子宫争气的卫子夫,恩宠日隆。子宫不争气的皇后陈阿娇,慢慢失宠。
陈阿娇气不过,她妈更咽不下这口气。她妈是汉武帝的姑妈、馆陶公主刘嫖。
刘嫖派人去抓捕卫子夫的弟弟,当时还在建章宫当差的卫青,欲杀卫青,以恐吓卫子夫。
但操办的人太马大哈了,竟然走漏了风声。卫青的好友公孙敖赶紧带领快骑,救出了他。
当时卫青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喽啰。没想到这次死里逃生,竟让他C位出道。
汉武帝闻知此事,不仅将陈阿娇打入冷宫,还提拔卫青做建章宫卫总管,兼任的贴身侍从。卫子夫的哥哥卫长君,也因此显贵,同样当了的贴身侍从。
数日之内,卫子夫的家人,得到赏金累计达千金之多。
卫子夫的子宫,也越来越给力。在生下三个公主后,为汉武帝生下第一个皇子——刘据。卫家借此从世代为仆的卑微家族,一下子跃升为帝国的显贵家族。
卫子夫的大姐卫君孺,嫁给太仆公孙贺为妻。太仆是“三公九卿”之一,而公孙贺因娶了卫家长女,更受亲信。
二姐卫少儿,很有其母风韵,偷情成性。与小吏霍仲孺偷情,生了霍去病,后又与西汉开国功臣陈平的后人陈掌有一腿。汉武帝得知后,找来陈掌,使他显贵。陈掌心想,偷个情还能沾卫家的光,干脆就把卫少儿娶了。
就连与卫家亲近的公孙敖,也得到升官加爵。
汉武帝的态度很直白,谁跟卫家好,我就提拔谁。
只能说,卫家的女人真的不一般。

-2-
现在回看卫家崛起的历史,真的不得不感慨:历史就是一切机缘巧合的产物。
你想,要不是卫家的女人厉害,根本就不会有卫青、霍去病舅甥两个天才战神私生子的降生,也根本不会有汉武帝对卫家的拼命垂青和眷顾。
但是,要不是卫家的男人也厉害,纵有汉武帝的青睐和加持,不过是一群扶不起的阿斗罢了。
最重要的是,时代也刚刚好。
要是早一些,文景两帝时期,韬光养晦,卫青、霍去病纵有大才,也没机会打匈奴。要是晚一些,儒生当道,开始讲文凭讲学问了,这两个没啥文化、连兵书都不看的战神,恐怕也难得有机会当上大将军。
历史,就是这么巧,被创造出来。
汉武帝不愧是一代雄主,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在他之前,中原民族饱受匈奴欺凌,汉高祖刘邦当年迎击匈奴,被围白登山七天七夜,后来只能定下国策,以和亲政策换和平。到汉武帝继位时,汉匈关系已有了重新调整的基础和条件。
简单说,汉朝经过休养生息,储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从汉初以来,马政备受重视,在边郡养马几十万匹,建立起一支可与匈奴相抗衡的骑兵部队。这是改和亲为战争的王牌所在。
公元前133年的马邑之谋,标志着汉武帝放弃汉朝贯彻了60多年的和亲政策,开启了对匈战争的模式。
虽然这次计谋失败了,但那或许是因为,卫青还没出场。
4年后,公元前129年,汉武帝派出四路大军,意欲直捣匈奴的政治中心——龙城,史称“龙城之战”。
四路大军,各由一名将军率一万骑兵攻打匈奴,具体安排如下:
李广由雁门关发兵;
公孙敖从代郡出师;
公孙贺从云中开拔;
卫青从上谷进发。
归来时,作战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名将李广全军覆灭,本人被俘,侥幸逃生;
公孙敖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公孙贺平安返回,没大战绩;
只有首次带兵出征的卫青,打到了长城以外,直捣匈奴龙城,一直冲杀到单于祭天的地方,斩杀700多人,凯歌还朝。
汉武帝大喜过望,还是小舅子靠谱。
从此,卫青成为抗击匈奴的主将。
如果说卫子夫靠子宫上位,那么,她的弟弟卫青,最终是靠军功上位。
卫青连战连胜,一举逆转了西汉对匈奴屡战屡败的局势。最牛的一次,他直捣匈奴老巢,包围了右贤王,如神兵天降,打了右贤王个措手不及,俘虏15000多人。
汉武帝欣喜若狂,提拔卫青为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连他三个儿子都封了侯。一人得道,全家升天。
人生没有定数,如果有,也只有历史上那些神奇的相面术士看得清。
卫青早年很惨,他是母亲卫媪与小吏郑季偷情的结晶(与姐姐卫子夫同母异父,本应姓郑),最初跟父亲回了家,负责放羊。因为他是私生子,兄弟们都看不起他,把他当奴仆使唤。
只有一个类似江湖术士的闲人看到他,竟对他说,你是贵人呀,将来一定封侯。
卫青当时的反应,去去去,没闲钱打发你,不挨打挨骂我就知足了,还封侯呢!
不知道封侯之后的卫青,是否会想起这段云淡烟轻的往事,想起这名四处游荡的先知?

-3-
可以肯定的是,卫青显贵后,想起了他的外甥霍去病。
年仅十七八岁的霍去病,随即以皇后姐子的身份,担任的贴身侍卫。后来加入卫青的军队,逐步释放他的军事天才。
公元前123年,大将军卫青率六将军出击匈奴。在这场战争中,名不见经传的霍去病,自己率800轻骑脱离大军,孤军深入敌区,寻找战机,发动突袭。
此战,别人均表现平平,唯有霍去病功冠全军,斩敌首级2028颗,活捉了单于的亲戚、高官等一堆人,给予匈奴沉重一击。
汉武帝对18岁的霍去病,刮目相看,封为“冠军侯”。
之后,霍去病就跟开了挂一样,打仗比他舅舅卫青还凶悍勇猛。
他经常率领精兵深入敌阵,离开自己的主力大军数百里,仍然纵深切入。有人劝他回师,孤军深入,遭遇敌人,无人接应。
霍去病却从不放在心上,坚信两军相遇勇者胜。
一见到匈奴骑兵,他第一个扬鞭策马冲杀过去。底下士兵哪敢怠慢,一个个奋勇争先,匈奴将士没反应过来,已经死伤惨重。
20岁那年,霍去病率军出陇西远征,扫荡了匈奴六个部落,冲过焉支山,纵深千余里,杀死匈奴两个王,为汉朝拿下河西四郡。
历来骁勇的匈奴人,想不到有一天,也会惨兮兮地唱: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最大的一次胜利,在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舅甥两人各率5万骑兵,追击漠北的匈奴主力。卫青在漫天风沙中与匈奴大战,双方均损失惨重。霍去病则出塞2000余里,直打到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东),对匈奴东部地区实行了一次大扫荡,俘斩匈奴官兵7万余人。
为了庆贺这次大胜,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主峰上建立高台,并在姑衍山举行仪式,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士。后来的2000余年,中国人仍以“封狼居胥”,来表达无比巨大的军功。
史书上说,经此一战,从此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建立盖世功勋的霍去病,年仅22岁。但他就像大汉王朝最璀璨的一颗流星,迅速划过天际,像上天赐予汉家王朝的一名战神,完成任务就归位了。
去世时,他才24岁。
汉武帝曾专门为霍去病修造了一座豪宅,以表彰他的战功。没想到,霍去病婉言谢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也!”
一句话,掷地有声,成为后世无数英豪自我激励、为国牺牲的经典口头禅。

-4-
卫青和霍去病建功立业的背后,表面是基于皇后卫子夫的裙带关系,实际上是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以及国策调整。
汉武帝曾对卫青吐露帝王心声:
汉家庶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
意思是说,变更制度和出师征伐是他在位亟需完成的两大任务,二者均指向帝国大一统。
在树立绝对皇权,构建大一统帝国的政治攻略中,虽然称孤道寡,但不可能真的是孤家寡人。纵观历史,皇权不可能独立存在,势必依存于以下四种势力的一种或多种:
1、宗室;
2、外戚;
3、宦官;
4、臣僚。
汉武帝时期,是皇权调整与扩张的关键期。在他之前,有跟高祖刘邦打江山的军功勋贵集团,有吕后为首的外戚秉权,有分封郡国引发的七国之乱,所有这些,都是皇权极易受到挑战的表现。
汉武帝强化皇权,从军队入手,将军权从军功勋贵集团往外戚这边集中。这个过渡过程,恰好在卫青、霍去病身上体现出来。
卫青、霍去病的崛起,一方面是有外戚身份,另一方面战功卓著,是典型的军功新贵。
但他们都很清楚地意识到,对军权的分享,必须以支持与服从皇权为前提。丧失了这个前提,吕后及诸吕的命运就是外戚的下场,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则是开国军功勋贵的结局。
因此,尽管战功赫赫,卫青却以“柔和媚上”受到史家诟病。
卫青的部将曾劝他广招宾客,卫青严词拒绝,说亲附士大夫是“人主之柄”。握在手里的把柄,到时怎么被弄死都不知道。
他以专心征战、回避政治、远离朝政的姿态,表示绝对服从皇权。在他姐姐卫子夫的皇后地位动摇后,他甚至拿出自己用战功换来的奖赏,去讨好的新宠。
但此时,已经没有先知替他卜算出身后的家族命运了。
卫青死后15年,一场巫蛊之狱笼罩帝国。
当时,帝都长安城内盛行巫蛊邪术。在庙堂和宫中,也有很多人妄图用此术加害政敌。这加重了晚年汉武帝的多疑、冷酷和昏聩。
先是卫青的大姐夫、丞相公孙贺遭人诬告,用巫蛊诅咒汉武帝。汉武帝一怒之下,将公孙贺全家灭族。这一下子拉开了卫家覆灭的序幕。
汉武帝使用一个名叫江充的佞臣查办巫蛊之案。
江充等人的目标很明确,矛头直指卫氏家族及其联姻或亲信。
继公孙贺被灭族后,公孙敖也被灭族,随后,卫子夫所生的两个公主,以及卫青的儿子,都被杀掉。
江充连连得逞,好不得意,进一步将矛头直指皇后卫子夫、太子刘据。他自称“于太子宫得木人尤多,又有帛书,所言不道”,把这当做太子抢班夺权的铁证。
结果逼反太子,激起巨变。
太子惶恐无计,遂杀了江充,矫之命起兵自卫。
京城哄传太子已反,汉武帝大怒,亲自回京平叛。在双方斗杀中,京城十多万兵民死于沟壑。
后,太子兵败逃匿,皇后卫子夫自杀。卫氏家族几乎灭门。
汉武帝又下令,搜捕诛杀太子全家。太子刘据走投无路,自缢身死。太子妃以及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全部遇害,只有太子的孙子刘询尚在襁褓中,得到大臣的保护,侥幸逃生。
平息巫蛊之祸后,汉武帝才回过神来,但已无可挽回。他只能再次以屠杀的方式,为太子刘据平反昭雪,帝国功臣诸将再次卷入其中。
自此,皇权与军功新贵两败俱伤,高层权力出现真空。
一个真正的外戚专权时代,来临了。

-5-
汉武帝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几乎否定了自己一生的事业和政策。在颁布轮台罪己诏的同时,他着手寻找能够贯彻他新政策的辅佐大臣。
放眼望去,帝国人才经历巫蛊之祸的洗劫,所剩无几。他一眼就看到了老臣霍光。
霍光也是个传奇。
他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弟弟。
当年,小吏霍仲孺在平阳公主府中与卫少儿私通,有了私生子霍去病之后就离去了,并未带走卫氏母子;而是在老家另娶了一名女子,婚后二人生下一个男娃,取名霍光。
日子一年年过去。等到霍去病封侯拜将,他已查访到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出征漠北之前,途经河东平阳,他特地去探望了素未谋面的亲生父亲霍仲孺。
霍仲孺看见自己的私生子,做到了帝国的顶梁柱,扑通就跪到地上,连说“我命好啊”。
打完胜仗回来,霍去病想请父亲一起到长安居住。霍仲孺不愿意,年纪大了无所作为,但希望哥哥带上弟弟去历练。
霍去病于是将弟弟霍光带走了。
霍光做梦都没想到,自己一个“贫二代”,一夜之间因为霍去病,成了身边的人。他在汉武帝身边服侍近30年,一向以“资性端正”著称,遇大事则“静定凝重”,十分靠谱。史书说他“小心谨慎,未尝有过,甚见亲信”。
有官员偷偷观察,霍光每次进出宫殿,迈出的步子都一样大,步数总是一样多。汉武帝知道这一细节后,暗记于心,趁着上朝给霍光数步子,果然如此。
霍光的幸运还在于,他虽因外戚卫氏的关系而显贵,却与卫氏没有血缘关系。因而,在巫蛊之祸卫氏灭族的劫难中,并未受波及。
反而因为帝国人才凋零,而更显突出。
汉武帝临终前,曾命宫廷画师画周公像,赐给霍光。意思是要年幼的刘弗陵继位后,霍光行周公辅政之事。
这样,霍光成为汉武帝托孤的最核心人选,肩负起代理幼小摄行政务的职责。一同成为顾命大臣的,还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和御史大夫桑弘羊。
但史书记载,汉昭帝刘弗陵继位后,“政事一决于(霍)光”。
从此时起,到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为止,整整20年,霍光虽无之名,却是帝国最有权势的人。
他还与另一名顾命大臣上官桀进行政治联姻,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随后将上官安的女儿、自己的外孙女嫁给汉昭帝当皇后。
霍光由此成为正牌外戚。
后来,上官父子与霍光争权,串通汉武帝的另一个儿子、燕王刘旦谋反。事泄,霍光果断杀掉了上官父子一家,以及支持上官父子的桑弘羊。而另一个顾命大臣金日磾,早已故去。至此,辅政四人组,真正成了霍光的独角戏。
客观地说,霍光当政时期,不遗余力地贯彻了汉武帝晚年罪己诏的思想,使得被掏空的国力得到恢复,人民得以喘息,造就了历史上有名的“昭宣中兴”。他本人也无夺权自立的想法,而是守住一个辅政大臣的底线,所以史家常以“伊(尹)霍(光)”并称。
但是,他太没有当年卫青、霍去病风光时的政治自觉性了。不是用自己的能力去维护和加强皇权,而是相反,强化了“君弱臣强”的政治格局。
秉政期间,他废立不在话下。昌邑王刘贺在汉昭帝早逝后,被立为帝,不到一个月,就因为不听话、过早暴露了铲除霍光势力的计划,而随即被废。
到废太子刘据的孙子刘询(即汉宣帝)被立为帝时,霍家势力已经登峰造极,严重挤压了皇权空间。
以下是部分霍家成员及其所任要职:
霍光—大司马、大将军
霍禹—中郎将
霍山—奉车都尉侍中
霍云—中郎将
霍光女婿邓广汉—长乐卫尉
霍光女婿金赏—奉车都尉
霍光女婿赵平—骑都尉、光禄大夫
霍光女婿范明友—度辽将军、未央卫尉
霍光女婿任胜—诸吏中郎将、羽林监
霍光姊婿张朔—给事中光禄大夫
霍光孙婿王汉—中郎将
霍光外孙女—皇太后
不仅如此,朝廷中许多重臣,或出自霍光门下,或与霍家关系密切,形成“党亲连体,根据于朝廷”的局面。
汉宣帝继位后,见到霍光总是“如芒刺在背”,一直小心翼翼,生怕重蹈昌邑王刘贺被废的命运。
人臣做到让人君害怕,家族危机已经在此埋伏下来了。
更何况,霍光一家,尽出恃权放纵之人。
霍光的老婆霍显,一心想让小女儿霍成君成为汉宣帝的皇后,便买通御医,毒死分娩后的许皇后。
霍光知道此事,但为了家族安全,把盖子捂住了。
汉宣帝应该也知道幕后黑手,但慑于霍家权势,不敢追责。

-6-
公元前68年,春,霍光病重去世。
汉宣帝为霍光举行了最高规格的葬礼,并给霍光的兄孙(实际上可能是霍光的儿子)霍山、霍云封侯。但在一系列礼遇的背后,一张清算霍家的大网,悄悄布下。
用了3年时间,汉宣帝或调任,或削黜,逐渐清理了朝廷内外的霍家势力。然后,许皇后被毒死一案,适时地以告密的形式爆发。
可以收网了。
霍家被彻底灭族。罪名是密谋“废天子而立霍禹(霍光之子)”。
但事实上,霍家谋不谋反已不重要,需要一个的罪名,足以震慑天下,他们家就只能“被谋反”了。
北宋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这样说:
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然卒不能庇其宗,何也?夫威福者,人君之器也,人臣执之,久而不归,鲜不及矣……(霍)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切齿侧目,待时而发,其得免于身幸矣,况子孙以骄侈趣之哉!
意思是,霍光秉权太久,而不知归还权柄,被灭族只是迟早的事。
权力之剑,果报不爽。
这一段长长的历史,讲到这里,我们看到卫、霍两个家族的崛起、极盛与覆灭。作为西汉中期,武昭宣三朝最典型的外戚家族,卫、霍两家的命运,实际上是王朝历史循环中,一个小小的缩影。
帝王将相的历史,永远逃不脱权力得失的过程。
只不过,卫、霍两家出过影响历史走向、重塑民族自信的文臣武将,所以我们复盘这个过程,会更加痛惋,于心不忍而已。
从公元前138年卫子夫怀孕专宠,卫家显贵开始,到公元前68年,一代权臣霍光去世为止,这两个家族,整整影响历史70年。
如同群星闪耀西汉,功过任人评说,而他们的名字,永载史册。
河小白

24-12-08 09:09

0
散修一枚

24-12-07 17:02

0
不错不错……都是白月光!
河小白

24-12-07 17:00

1
河小白

24-11-24 19:48

1
其实我很少在生活中跟别人讲什么“高调做事,低调做人”那一套,因为这些其实不是依托于某些具体事件,基本上就是废话和套话。
但是今天来聊汉初名将周亚夫之死,还是用这句话很有道理的空话来开个头吧。
分析和总结“周亚夫之死”,就跟我们很多干过生产、管理的朋友一样,对待一次典型的事故,咱们要写事故分析报告,这样才能形成正确可行的事故预案。在历史上所有给周亚夫这个受害者写的事故分析报告中,周亚夫都顶着一个至今都没有摆脱的罪名——做人做事太高调了。
但是呢?咱们仔细想一想,在几乎所有的事故分析之中,受害者往往都是最大责任者,这难道就没有一丁点不合理的地方吗?
就这件事,咱必须要实事求是地讲,周亚夫平时做人做事不注重细节、有点狂傲,这其实只是这次杀人事件的表面原因,真实的主要责任必须还是要由汉景帝的帝王心术去承担。不管怎么说,人家周亚夫不光自己对你们老刘家有再造之功,他爹周勃也是如此。人家就算态度不好,只要没有干出什么实质性大逆不道的事情来,你想杀就把人家给杀了,有你汉景帝这么对待臣民的吗?你胡乱杀人还有理了?别人对你发一点牢骚你就可以要别人的命?这是把自己权力的体面看得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的体现,属于极度的自私。
过错必须由失败者来全部承担,这是很多人在历史观中所体现的劣根性。周亚夫性格有缺陷,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怎么也是罪不致死的,汉景帝杀他实属有点过分。关键是汉景帝杀周亚夫的方式是属于典型的做局杀人,更让人难以接受,用今天的话来说,汉景帝就是又当又立。
周亚夫他爹周勃是汉高祖刘邦的创业元老,因为老兄弟的逐渐凋零,他慢慢成为了大汉王朝大爷级别人物,是功臣集团的带头大哥,曾当过太尉、丞相等军政一把手。也就是说,周亚夫的出身是相当显赫的。
但不巧的是,周亚夫不是周勃的嫡长子,而是嫡次子,这就决定了他在家族遗产继承上很有可能就是一个千年备胎。后来是因为他哥哥周胜获罪免官,周亚夫才替补上位继承了他爹的爵位。
将门出身的周亚夫性格上比较刚直强硬。周亚夫早年治军细柳营,恰逢汉文帝搞突袭检查,即便是,没有按周亚夫的规定走流程,也是进不去的。然后,汉文帝进营之后,周亚夫又以甲胄在身不便行礼为由,拒绝给汉文帝行跪拜之礼。从这可以看出周亚夫有多么钢铁直男。
但有时候情人眼里出西施,汉文帝就爱直来直去、宁折不弯的这个款式,所以对周亚夫大加赞赏,并予以提拔,临终前还交代儿子汉景帝刘启,说将来国有疑难,周亚夫是可堪大用的。
汉景帝在惹事上是从来不会让他老爹失望的,果然在他老爹去世不久就挑起了“七国之乱”。但汉景帝就跟大多数熊孩子一样,挑事之前胆大包天,遇事之后却畏首畏尾,他把撺掇他削藩的恩师晁错给满门抄斩了,以此来与七国诸侯平息干戈,然并卵,七国诸侯再也不敢赌汉景帝会言出必行了,干脆一条道走到黑,继续进攻中央朝廷。
危难之际,汉景帝想起了他爹留给他的保护符,立马提拔周亚夫为太尉,领兵平叛。
直男癌周亚夫也不含糊,立马便给老板汉景帝提要求、讲条件,这个项目的专业性很强,既然你任命我为项目负责人,那就不能干涉我,得按照我得实施方案来办。已无退路的汉景帝只能同意。
周亚夫的战略方案是啥呢?是让汉景帝的亲弟弟梁王刘武和他的封地梁国为肉盾,吸引敌军火力,为自己的主力部队创造战术空间去抄截敌军粮道。
这事呢,从专业角度上来讲自然是没什么问题,但是从人情世故上来讲,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汉景帝就这么一个亲弟弟,而且还是西汉老佛爷窦老太太的心头肉,甚至一度要被写进宪法作为汉景帝的接班人。就这么一个人,你居然要用他去吸引火力,你礼貌吗?万一出了点什么意外呢?即便不出意外,被人当作工具靶子用的感觉总是不好的,人家皇室一家亲,会对你有好感吗?
更为甚至,后来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梁王刘武承受着轮番的火力轰炸,几度感觉顶不住了,多次要求周亚夫出兵相救,但就周亚夫就是不搭理,连最起码的敷衍都没有。最后,刘武找哥哥告御状去了,汉景帝也亲自下令要周亚夫出兵相救,但周亚夫却表示,咱们事先说好的,一切行动听我的,照样不发一兵一卒。
果不其然,“七国之乱”最后是有惊无险地被平定下去了,但梁王刘武就没说周亚夫一句好,逮到机会就跟老妈和哥哥说,咱家养了一条恶犬,它想咬死我。
不要说什么“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也不要说什么“自己问心无愧”,更不要说什么“大家都明白”,现实就是没有一个人能扛得住长期的泼脏水,汉景帝和窦太后自然知道你周亚夫为了完成救国任务,但是刘武天天说你坏话,她们的心理真的不会产生变化吗?
后来,周亚夫又赶上了汉景帝废太子这件事了。这件事,虽然汉景帝也是很不讲究,但周亚夫也因本位主义再次犯下了大错。
皇储问题一直都是皇家事务的禁区,外人是无论如何不能掺和进去的。因为外臣一旦掺和进去,就有一百种理由去怀疑你的动机不纯。你是不是提前站队了?你是不是跟你的被选举人达成了什么利益协议了?你是不是在操控什么见不得人的阴谋?
但是,周亚夫没想这么多,以“废长立幼于礼法不合,于社稷无益”为由,天天给汉景帝唱对台戏,坚决反对废黜原太子刘荣。
窦婴也反对废太子
这件事,汉景帝虽然明面上没对周亚夫怎么的,但是内心里基本上已经把周亚夫打入了政治黑名单了。你周亚夫连皇储问题都敢干涉,大汉还有什么事情是你不敢管的呢?你是不是围绕太子结党营私了呢?你是不是早已给我的接班人洗脑了呢?你力挺刘荣而坚决反对刘彻,如果不拿下你,刘彻以后能镇得住你吗?
也就说,这件事情之后,周亚夫基本上就被汉景帝列入了死亡名单了。
但是,周亚夫毕竟是功勋卓著的人臣典范,在汉景帝那里的容错空间还是要高很多。对汉景帝来说,其他人改了也不是好同志,但你周亚夫只要改了就还是好同志。
可是周亚夫改了吗?或者他改得了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嘛!
在王娡的儿子刘彻被立为太子之后,大汉皇家和汉景帝自然要为刘彻构建权力护卫队了,所以就窦老太太这个大汉当家人提出,要给王娡的哥哥王信封侯,将来也多帮衬、拱卫一下亲外甥。
但是,周亚夫再次站出来强烈反对。当年高祖和我爹等老一辈就约定过了,斩白马为盟约,非刘姓者不能为王,非军功者不能封侯,当、当王爷那是你们皇室的事,但是当侯爷则是我们军功集团的内部指标,你们不能坏规矩来抢占我们的内部指标呀。
军功集团在当时还是很豪横的,所以汉景帝最后也只能放弃对抗,自己憋了一肚子气去顺了周亚夫的意。
后来,有匈奴王五人投降汉朝,汉景帝想趁机立个政治标杆,吸引更多的匈奴人来降,于是,便立马开出了大价码,要给这五个匈奴人封侯。
又是周亚夫暴跳如雷地站出来了,陛下您这不是瞎胡闹吗?匈奴人这些对我们大汉有多恶心您不是不知道,咱们大汉因为积蓄国力、休养生息而被迫受了他们多少窝囊气您也不是不知道,结果人家从鬼子摇身一变当了皇协军,您就给他们封侯。那如果鬼子们都先当大汉的鬼子再来投降怎么办?那如果咱们自己的同志们犯了错又主动认错了,是该惩罚还是表扬呢?
理是这么个理,但好说不好听。多次被怼的汉景帝终于本色爆发了,劳资好歹也是一个,什么事情都要看你周亚夫的脸色,要照顾你们军功集团的情绪,你们这是真把我当病猫了?要知道劳资年少时因为下棋不愉快就拿棋盘拍死过我堂哥,辅佐我多年的老师我也想杀就杀,我亲生的儿子我想废就废,废了之后还要逼死他……你周亚夫真以为我不敢动你吗?
于是,汉景帝一言堂地强行把那五个匈奴人封了侯!
但周亚夫也是真刚!啥意思?你周大爷说话不好使了是吧?你小子翅膀硬了是吧?你们皇家和我们功臣集团的约定不算数了是吧?那好,劳资辞职不干了,看你怎么玩!周亚夫随便找个理由就请病假回家休息了。
汉景帝眼见周亚夫越来越狂,终于对他动了杀心。于是,便找了一个机会在宫廷里宴请周亚夫,但就是故意不给周亚夫配置餐具。用意很明显,你周亚夫不是狂得没边吗?不是谁都不放在眼里吗?我今天就是要你看着我们吃香的喝辣,当着众人之面羞怒你。
周亚夫强硬惯了,也没把自己当外人,一见自己没餐具就直接问旁边的服务员要。
这就让设局的汉景帝脸上有点绷不住了,于是面若寒霜地说:“这还不满足你吗?”言下之意,请你过来赴宴已经是给你面子了,你还敢在皇宫之内发号施令,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你这反客为主未免太嚣张了吧?
周亚夫这个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妥,才明白这是汉景帝有心布下的羞辱局,于是赶紧起身告罪。然后直接提前撤退了。你们设局来羞辱我,我主动退出总可以吧!
周亚夫刚一走,汉景帝就指着他的背景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啥意思呢?这家伙谁都不服,将来肯定也不会服我的儿子。考虑到我的儿子年龄尚小、根基尚浅,我必须要除掉周亚夫。所以,请广大臣工注意,咱不是刻意针对周亚夫,而是为了儿子的位置稳固着想。可怜天下父母心,有啥不体面,大家多多担待。
咱先不管周亚夫该不该死,单论汉景帝这种帝王心术,那是真腹黑。他设这个局的本质逻辑是啥?
你周亚夫多次伤害了我的自尊和情感,我早就看你不惯了,再加上你地位崇高、功勋卓著、威信厚重,对皇权有巨大的威胁,所以我早就想弄死你了。但是,滥杀功臣这个罪名也挺大的,咱也不想背这个骂名。所以,咱要设局让广大臣工见识你的狂傲,让他们觉得我杀你是情有可原的,是基于一个老父亲的舐犊情深的。不给你餐具,是因为我知道你周亚夫受不了这种窝囊气的,但只要你当众表达了你的不满,我让群臣当个见证人的目的就达到了。后面找个理由弄死你,就合情合理了。
后来,周亚夫的儿子买了500副盔甲,以便将来给周亚夫殉葬用。
但兵器铠甲在那个年代是违禁品,即便你周亚夫有那个级别享受铠甲陪葬的待遇,但这种事是狗掀帘子——全靠一张嘴的事情,别有用心的人也可以把你买铠甲和意欲造反划等号的。
就这样,周亚夫被捕入狱了。
入狱从来都不是司法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最后一个环节是定罪治罪。所以,要杀周亚夫还需要一个审讯结果。
明知道自己是被构陷的,周亚夫也决不妥协,打死也不认罪。于是逼出了中国历史上的又一司法名场面,审讯官为了迎合上意,便对周亚夫进行这样的结案陈词——“你即使在地上没有造反,以后到地下也会造反!”
周亚夫只是刚并不蠢,终于明白这是汉景帝铁了心要置自己于死地才心安,为了自证清白,最后选择了绝食而死。
一代名将就此悲惨落幕!嗟乎?叹乎?
关于周亚夫之死,很多人都分析总结过,关于周亚夫的自身问题大致是统一的——周亚夫属于典型的过刚则易折,太强硬了,从而给汉景帝和皇权太强的压迫感了。但一个巴掌拍不响,汉景帝真的就做得很讲究吗?
咱们仔细去回顾一下周亚夫和汉景帝以及皇室之间的矛盾,难道周亚夫真就很了很大的原则性错误吗?用你弟弟当肉盾是不是经过你批准的?是不是为战略大局需要?反对你废长立幼是不是遵循祖制、合情合理?是不是也在维护社稷稳定?反对你给外戚开口子是不是也有一定道理?反对你给外人过高待遇是不是也有道理?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你爷爷刘邦和军功集团默契定调的,周亚夫只不过是代表军功集团在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而已。
但是,你们老刘家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翅膀硬了就想搞唯我独尊那一套。这也没错,人性逻辑和权力逻辑其实都是这种趋势,但不管怎么说,是你们老刘家不讲究在先。结果,你非要做局把屎盆子全部扣到了周亚夫头上,说他忤逆、说他威胁到了儿子。你这是属于预设定罪呀——感觉你会出轨,所以必须把你打成荡妇。
所以,真实的权力游戏历来的都是残酷的,是交织着各种错综复杂的人情世故的。上位者对下位者的爱和恨很多时候都是不需要理由的,而下位者对上位者只能是要么让他一直爱,要么让他一直恨你却拿你没办法。
有很多人其实是不了解周亚夫的,大家只看到他的莽撞蛮横,却很少有人去换位思考,汉景帝是皇权的代表,他要挖空心思给皇权增加分量,那么周亚夫是相权的代表,他难道就没有竭尽全力去保护相权的责任和使命吗?
很多人把周亚夫之死和韩信之死归结为一个类型的事件,这种看法我是不敢苟同的。周亚夫之死更多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而韩信之死则更多是性格决定命运。换句话说,周亚夫之死必然性成分要多一点,而韩信之死的偶然性成分要多一点。韩信其实只要不那么幼稚,他其实是可以活下去的,而周亚夫代表他爹重掌相权、成为军功集团的旗帜之后,是很难善终的,即便汉景帝不杀他,到了更厉害的汉武帝时期,他也是活不下去了的。
那么,对于周亚夫我们应该持有的现实思考是什么?窃以为是注意和把控阶级斗争的分寸。在名利场,不同阶级的人在原则上都是相互利用的关系,然后背后隐藏着相互敌对的关系。而弱者要想到最后不被强者卸磨杀驴,最好的方法就是时刻保持安全距离,然后功成身退、激流勇退,及时清仓、退出游戏。
恰如一只饿了的老虎绝不会因为一只绵羊的无辜和无助就舍弃一顿大餐,强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对曾经为自己效劳的弱者也不会有丝毫的怜悯和感恩。汉景帝就是如此。
他真的有什么必杀周亚夫的理由吗?随便他给出什么理由都是在道德良知上站不住脚的。他唯一能够混淆视听的解释是没有人性的丛林法则。但是人之所以是人,正是因为人能主动接受道德良知的约束,不然也就跟野兽没啥区别了。
咱们也有很多朋友站在上位者的角度解释过汉景帝杀周亚夫的合理性、合情性,但是如果我们真的能站在道德良知的角度,那是解释不通的。让你不舒服了、让你感觉到不安全了,你就要想方设法杀掉别人?人家立过的功劳你视而不见,但人家对你的冒犯你却记得清清楚楚?做人做事不能这么干!
尽管如此,但是很多时候,社会生存法则确实也发展了这个状态,强者就是在随意虐杀弱者。这固然可悲,但尤为可悲的是,很多弱者因为不是受害者,还在自嗨地为这样的强者鼓掌叫好!
千言万语,凝结成一句话,如果大家不是能打老虎的武松,就不要去跟老虎攀什么交情、结什么恩怨,离老虎远点一定是能够活得更长久一点。
河小白

24-11-20 12:21

0
河小白

24-11-10 12:21

2
说句实在话,在职场混了几十年,类似于韩信这样的人,咱真是见过不少。
这种人的典型共性是啥呢?能力上、技术上都没得话说,但很幼稚单纯、倔强纠结,他们做事必须要同时得到利益满足和情绪满足的,否则,会给公司和单位很多负面价值的。通俗点地讲就是会做事,但不会做人,拎不清人情世故、利害得失,但又骄傲地固守自我。
这样的人呢,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品德败坏的小人,但却跟小人一样,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怒。
一般地,很少有领导者能真正容得下这种人。除非是李世民那种全方位压制下属的领导者,或许才有可能容得下。
所以,历史上对于韩信之死有诸多争议,大多数人都在批评刘邦和吕雉卸磨杀驴,也有一部分直指韩信为人处事有重大缺陷和过错。
其实真正了解那段历史的朋友,应该不会有太多疑虑,韩信死于非命一方面确实是刘邦和吕雉对他心存忌惮和不满,另一方面确实是他自己过于不讲究,引火烧身。
韩信在被刘邦幽禁于京城之后,确确实实是密谋造反了的,他勾结陈豨,准备里应外合地发动政变,趁刘邦外出平叛的时机控制朝廷中枢,这是不争的事实。
只不过玩了一辈子政治的吕雉还是技高一筹,提前收到了风声,联合萧何把韩信骗到了宫中,让一群宫女用竹签子把一代兵仙韩信给活活扎死了。
韩信死前,十分的愤怒与不甘,歇斯底里地叫道,说自己后悔当初没有听信蒯通之言。一个“悔”字把韩信那种遗憾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从而也让大家对“蒯通之言”充满了好奇——“蒯通之言”到底是什么内容?它真的能拯救韩信的命运吗?
蒯通原名蒯彻,后来是因为避汉武帝刘彻的讳,被人改称为蒯通的。
蒯通有说是范阳(今保定定兴)人,也有说他是齐人,这已无从考究。但是他首登历史舞台却是在赵国。
陈胜引爆秦末天下大乱后,派武臣去攻掠赵地,然后武臣自号武信君,并逐渐打到了范阳。
蒯通便跑到范阳县令徐公那里去搞投机敲诈,他对徐公说,我是范阳百姓蒯通,可怜您快要没命了,当面来哀悼您。但您又幸好遇见了我,因为我能救你一命。
徐公被这一惊一乍吓得六神无主了,赶紧请教自己怎么就大祸临头了?蒯通解释道,您是秦朝的官,施行的是秦朝的严刑峻法,平时没少拉仇恨。现在武臣带人打过来了,那些平时跟您有冤有仇的人,不得趁机找您报仇?弄死您既可以出口恶气,还能到武臣那里卖个好价钱,您觉得您还能活下去吗?
徐公又赶紧问蒯通有什么办法救自己?蒯通继续解释,武臣他并不知道我的底细,我可以去跟他说说战争成本的问题。如果他逼范阳太紧,大家会跟他鱼死网破,他的战争成本会增加。如果能用高官厚禄招安您,成本会最小化。而且还能把你当成政治样板去其他地方招安。他一定会按我说的做的。这样您就被救活了。
徐公于是赶紧准备马车送蒯通出城,蒯通跑到武臣那里也果然把武臣给说服了。然后,徐公也果然被武臣当成“秦奸”榜样给养起来了,燕赵之地也因此有很多城池背叛了秦朝而投靠了义军。
咱为什么要介绍蒯通的这点往事呢?因为看人首先要看他的行为逻辑。看完蒯通的这点故事之后,大家大致知道蒯通是什么人了吗?他就是苏秦、张仪那样的人,讲好听点是纵横家,讲不好听点就是专业诈骗犯。
大家要记住,这种人永远会给人一种动机不纯的感觉的。他们行事的目的性太强了,且基本上不会讲什么道德规矩,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来,谁能满足自己谁就是爹,不能满足自己那就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巴不得你早点死。
后来,蒯通兜兜转转变成了韩信的属下,过程不详,但大抵可以推断是后来韩信背水一战灭赵,收拢赵地的一部分精英阶层,蒯通作为赵地的老牌游士被韩信给招揽了。
汉四年(前203年),韩信破魏、亡代、灭赵、降燕之后,便想一鼓作气地灭掉东边的齐国。但当韩信率军尚未过平原县的时候,刘邦手下的铁齿铜牙郦食其便抢先一步地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降了齐国。韩信也因此失去了用兵理由,便想就此作罢。
但这个时候,蒯通出来给韩信出点子了,他说:“郦食其就是一个耍嘴皮子的,现在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整个齐国,这是天大的功劳呀,以后势必位列将军之上。您是当世的军事神话和标杆,被一个腐儒骑在头上,这能忍吗?再说汉王派郦食其去游说齐国这事,又没有公文通知您。您完全可以假装不知情呀!打赢了,武装拿下齐地的功劳必须给您记上;打输了,也没关系,齐地现在已经自己人了。更何况,齐国上下现在已经卸下防备,现在去打他们,简直一打一个准呀!”
蒯通的这番话意思很通俗,道理很浅显——在利益面前,你永远只能代表你自己,永远只需要考虑你自己的感受。啥老板那盘整体的棋,啥要跟同事互帮互让,都是扯淡。自己把功劳、利益牢牢拽到手里才是王道。
蒯通这个主意其实是典型的腹黑,但对当时的韩信来说,其实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因为刘邦之前已经多次表达对韩信的不满和戒备了,最严重的一次就是他彭城之战后偷偷跑到韩信的军营中夺走了韩信的军队。不是说刘邦不该调走韩信的军队,而是刘邦这种突然下黑手的方式很恶劣,这说明刘邦对韩信是极度不信任和排斥的。刘邦不仁不义在先,你韩信要是还困于良心和道德绑架,代价是可想而知的。
韩信只是痴,但却并不傻,他被蒯通点醒了,于是继续往齐地进兵,很是轻松地武装占领了齐地,但同时也害死了同僚郦食其。而且,郦食其不光死得很冤,还死得很惨——被齐王用大锅给煮了。
混职场的朋友应该都能意识到,这事搞大了。不管出于哪种考虑,刘邦最后都会就此事问你韩信要个说法的,是必须要追责的。
但是,当时的齐国并没有死透。齐国的残余势力展现了祖传的顽强气质,一边东躲西藏跟韩信打游击,一边向西楚霸王项羽求救。
可项羽此时正被刘邦托在了荥阳一线,还有当时的游击之王彭越不定时地出来捣乱,所以一心想要弄死刘邦和彭越这两只恶心的大苍蝇,就并没有亲自率军去救齐,而是派了手下大将龙且带十万精兵去救齐。
站在上帝视角来看,项羽这次的决策还是失误了,他这是被动陷入了兑子陷阱了。刘邦和彭越拖住了最能打的你,然后韩信对龙且进行降维打击,他被田忌赛马了。他最正确的决策是让龙且牵制住刘邦和彭越,龙且也有这个能力。然后自己亲自去会一会兵仙韩信,霸王对兵仙嘛,这才是相互匹配的安排。
结果,龙且和那十万大军果然成为了韩信的盘中餐。
遭此重创的项羽终于开始向现实妥协了,他派手下武涉主动去跟韩信这个老部下搞外交联盟。
武涉其实已经把任务完成得相当好了,他对韩信说,刘邦肯定是容不下你的,所以你还不如趁着目前谁都拿你办法,在齐地自立,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这样在三方牵制之下,大家都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但是,韩信一想起项羽当年没有重用自己,而刘邦尽管不情愿却终究是让自己当上了大将军,一方面是不愿意配合项羽,另一方面是感念刘邦的知遇之恩,便一口回绝了武涉,说汉王是自己的恩人,自己不可能背叛他。
看到这,大家真的以为韩信是知恩图报、克己守礼的谦谦君子吗?他只是惯性地任性而已!他一方面表达了自己要好好打工来回报刘邦,另一方面又侵犯性极强地自封为齐王,把自己抬到跟项羽、刘邦一个级别。这真是谜一样的操作呀!
旁观者清的蒯通看不下去了,于是拐着弯地再次劝韩信。他称自己会看相,说韩信从正面看,只有封侯的命,且还透露出巨大的危险;但是从背面看,却贵不可言。啥意思呢?你韩信要是选择恪守本分,那就不要想着当齐王的事,更不能自封为齐王。但是,你真要敢赌,其实你的机会还是蛮大的。
韩信也被蒯通这番话吸引了,赶紧问此话怎讲?
蒯通便顺势把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和盘托出:楚汉两家对峙已久,谁都没捞到好,都已快到强弩之末了。将军您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现在又坐拥齐地,你帮谁就谁能取得最终胜利。但不管是刘邦还是项羽,谁取得最终胜利后,都不会对你放心的。所以,我觉得将军目前最好的选择就是谁都不帮,宣布独立,震慑刘项两家不敢鱼死网破,从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的情况下,就都有生存空间。
韩信听后,又一厢情愿地给自己进行道德绑架,说刘邦对自己如何如何好,咱不能忘恩负义,所以不想背叛刘邦。
蒯通就差没直接骂韩信糊涂了,耐着性子继续跟韩信解释。您这种单方面认为自己和老板关系好的思想很危险。当初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馀是不是生死之交?然后是不是说翻脸就翻脸了。因为人心各异、欲壑难填。你和汉王关系再好,能好得过张耳和陈馀吗?并且你跟汉王的利益矛盾更大,你还敢相信汉王不会和你翻脸吗?还有越国文种的前车之鉴,人家文种可比你更加忠心。关系更亲密的张耳和陈馀反目成仇了,更加忠诚的文种也被勾践杀了,你很危险。再说你有扫平整个北方的齐天大功,功高震主、封无可封,刘邦能容得下你吗?你刚刚杀了楚军大将龙且,楚人是不可能信任你的;你太能打了,汉人又忌惮你。除了自立当第三方,你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但不管蒯通怎么苦口婆心地劝,韩信最后还是敷衍地回了一句“容我再想一想”。蒯通一见如此,也知道自己怎么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为了避免受韩信的牵连,装疯跑了,转行当巫师去了。
上述便是“蒯通之言”的全部内容,韩信悔不听蒯通之言主要是指第二次建言。之所以要把蒯通这个人的其他事迹也放进来,是为了大家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蒯通的背后动机。
很多人喜欢把蒯通理解为一个尽心为主出谋划策的谋士,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蒯通这个人其实有很大的政治投机嫌疑,他“敲诈”范阳县令徐公到武臣那边去变现,以及他怂恿韩信背后捅刀齐国,包括他最后不停地劝说韩信自立,都是有这种目的在里面。一句话,只有韩信自立了,他的利益才能最大化。反之韩信不接受他的意见,他就成了不成功的脏手套,必须赶紧辞职保命。
但是,从显示逻辑或者从人性之恶来看,蒯通对韩信的两次建言其实都是合理的。第一次建言韩信已经接受了,咱们就不分析了。重点说说第二次建言。
首先,你韩信也不别老说你这个人很纯粹,你接受了蒯通的第一次建言,其实就已经证明了你这个人内心也是有想法的,至少可以说明你对刘邦的忠诚感恩是不坚定的,或者是你只忠于刘邦的恩情而不忠于刘邦的事业,刘邦集团的人,只要不是刘邦本人,你是可以背刺任何人的。你这样的人,除了自己当老板,在职场的容身之地不会太多。
其次,刘邦自始至终就对韩信极度防备和不满。你那个大将军是怎么来的?是萧何用他跟刘邦的感情担保争取来的,是刘邦被困汉中的恶劣形势逼出来的死马当活马医,刘邦心里一直是不痛快的。而且,刘邦之前已经阴过你一次,悄无声息地跑到你的军营里,然后派人偷了你的虎符,立马把你变成接近光杆司令。这是信任你、重视你还是算计你、防备你呢?再加上你随后又阴死了大功臣郦食其,又要挟刘邦要当齐王,刘邦能容你吗?
最后,当时的局势确实如蒯通所分析的那样,项羽和刘邦确实厉害,但是他们相互消耗这么多年,又长期处于僵持状态,确实是谁也无力对你进行追责,还都得想方设法地拉拢你、团结你。你自立一点问题都没有,因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
这个时候,很多朋友会说,刘邦在韩信身边安插了很多自己人,比如之前刘邦能够悄无声息地夺了韩信的兵权,其实就是有人帮刘邦偷虎符嘛。还有像曹参、灌婴、周勃、樊哙这些韩信军中的骨干将领都是刘邦的铁杆,所以韩信但凡敢自立,就是在自寻死路。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这么去看!说句真心话,咱真不敢太相信巨大利益考验下的人性,也就是曹参、灌婴、周勃、樊哙等人对刘邦的忠诚能经受多大的利益考验,这是一个疑问号。而且,如果韩信真的要自立,必然会对自己的队伍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洗,只要跟打仗有关的事情,咱们就无需怀疑韩信的能力。
韩信当时拥兵30万,又远在齐地无人压制,再结合他的功劳与威信,说实话他自立的成功概率还是蛮高的。
也有人说韩信这人不善于政治,又没有萧何那样的超级大管家,所以自立就是找死。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这是另外一个问题——韩信能不能成为最后赢家的问题,而本文讨论的问题是韩信能不能三分天下的问题。
参考项羽,韩信应该也是能成功三分天下的。站稳脚跟其实是可以靠个人能力的,但长远发展却必须要依赖先进体系,就是这么回事。
至于韩信自立之后能否笑到最后,这个问题就只能讨论而无法给正确答案了。个人觉得他是没有机会的,毕竟他这个人除了军事方面,其余任何方面都是短板。那么,最后的赢家会是谁呢?项羽的机会应该是最大的。
满血状态的项羽已经无需过多解释,那就是天下无敌的。项羽后来垓下之战吃了败仗,一方面是因为以少敌众,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刘邦和彭越一直缠着他打,把他们的供给给消耗得差不多了,将士们也被缠得相当疲惫了。如果三方博弈的情况下,项羽通过一段时间的回血,真的没有谁能制得住他。
而刘邦同志,不是说他会因能力出局,而是他有可能倒在年纪上。刘邦还有多少年寿命?他能在这几年相继消灭项羽和韩信吗?他大概率会被活活熬死。
当然,这些假设其实在既定的历史事实面前,意义不大。咱们需要从韩信的抉择逻辑和心理中去提炼一些对我们工作和生活有实际意义和价值东西。
韩信这样的人毫无疑问是不太适合混职场的,所以我们在工作生活之中千万要对他引以为戒。大家有没有发现韩信活得相当任性又纠结,什么事情该干,什么事情可以干,他其实是毫无概念的,他干什么完全是凭着一厢情愿的主观情绪来的。
刘邦那么明显地侵犯,他不以为意;项羽当初无心冷落,他却记恨终生。
你说他死忠刘邦嘛,冒犯刘邦的事情他又没少干;你说他忘恩负义嘛,他又时时刻刻记得刘邦的恩情。
你说他恪守本分,对名利没有太大的欲望嘛,他又非常愚昧地自封为齐王;你说他权欲熏心,对权势贪得无厌嘛,他又拒绝了三分天下。
你说他从未想过要造反嘛,他最后又确实跟陈豨勾结,密谋造反了;你说他真有反心,他又多次放弃了更好的造反时机。
总之,韩信这个人活得相当的矛盾。这一切一切的根源可能还是在于他的阶级属性,他是一个士,既讲究士为知己者死,又特别清高不愿和光同尘,既追求问心无愧的率性而为,又不愿意接受现实的任何委屈……
悔不听蒯通之言,其实悔就对了,不悔,你韩信就不是那个韩信了,就不会让人时隔两千年还能感觉到一股浓厚的书呆子气。
散修一枚

24-11-06 21:19

0
现在还忘不了高中一女同学和我说的,你很像个文人,可是自古文人悲寂寥!
河小白

24-11-06 18:43

1
很多朋友都会奇怪,为什么每一个成就非凡功业的帝王身边都必然会闪耀着各种文人光芒?比如刘邦身边的萧何和张良;刘秀身边的邓禹;曹操身边的荀彧;刘备身边的诸葛亮;石勒身边的张宾;苻坚身边的王猛;拓跋焘身边的崔浩,李世民身边的房谋杜断,朱元璋身边的李善长和刘伯温……其实这些文人都是出色的战略家,他们是争霸天下必备的冠军拼图。
其实很多后世人对中国文人有很多先入为主的厌恶感,因为有些文人确实喜欢搬弄是非、颠倒黑白。但其实历史文化的稳步向前,文人比武将的功劳是更大的。文人因为饱读诗书,更能代表先进生产力,对体系的构建和梳理也更能匠心独运。
咱们在聊楚汉相争的时候,谈及项羽输给刘邦的各种原因,其实也包含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项羽身边没有聚集萧何、张良、郦食其等等这样的文化人。不要觉得文人手无缚鸡之力,不能冲锋陷阵,看起来就是吃干饭、耍嘴皮子的,真正一个好的文人是胜过千军万马的,而且有些事情还真的只有文化人能搞得明白。所以,只有在战争年代,武将或许还能冒一下头,其余的时代,武将往往都会被文官压制得死死的。以武定国、以文治国!
像刘裕这样的寒门霸王,他其实很多时候跟三国时期的孙坚、孙策父子一样,凭借非凡的武力去血腥扩张,问题并不大。但是他真的想把扩张下来的地盘稳定下来,把获取的权势平稳地发展和传承下去,他是急需一个能给他当好总经理的文人作为左膀右臂的。
随便举一个例子,假设刘裕凭武力拿下江东之后,怎么去运转一个国家的财政系统?怎么进行资源的集中再投放?怎么去平衡各种地方冲突矛盾?怎么去通过合理的奖罚措施和谐阶级矛盾?这些事情真不是那些只知道打打杀杀的糙汉子能解决的。
刘裕出身寒门,按照正常情况,他其实是结识不了也笼络不了这样的大才的。因为东汉末年的阶级固化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了。在刘裕未发迹之前,也就王谧曾经对他高看一眼,这也是他赶跑桓玄之后,对王谧相当友好和尊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刘裕是非常幸运的,他的低配版诸葛亮在他京口起事的时候,就有人送到他跟前了,不然估计他还得当好多年的高配版刘备。
京口政变的当天,刘裕对想法特别多的何无忌说,咱们现在万事俱备,就差一个给咱们运筹帷幄的总管,这可如何是好?
裕问无忌曰:今急须一府主簿,何由得之?
何无忌一直在撺掇刘裕搞事,因为刘裕不搞事,他舅舅刘牢之基本上也就白死了,而且他自己也基本上没什么人生希望和前途了。所以赶紧表示,领导,这样的人我早有准备,您面试一下看合适不合适。于是,便向刘裕推荐了世代居住在京口的刘穆之。
这里插一句,现在很多人到处在宣扬什么混圈子,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很多资源确实只会在小圈子内部流通。但是,这也不是什么金玉良言,因为圈子都是自带极厚的壁垒的,一般人进去挤破脑袋进去以后,也是会被边缘化的。
当时的刘穆之在干什么呢?在给建武将军、琅邪内史江敳做主簿。
世居京口。少好《书》、《传》,博览多通,为济阳江敳所知。敳为建武将军、琅邪内史,以为府主簿
这相当于什么呢?相当于何无忌给单身汉刘裕介绍了一个对象,但是一个已婚妇女,且人家当时还没有离婚。但是刘裕也确确实实听说过这个人,知道这是一个大美女。
所以刘裕当即表态,你们赶紧派人带我的情书去,这个人我很喜欢。
刘穆之接到刘裕的示爱信之后,再三想了想,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自己也不必跟传统的三从四德去犟,还是跟刘裕轰轰烈烈地爱一回吧,所以便私奔来找刘裕了。
刘裕见到刘穆之之后,立马表示,现在形势比较严峻,所以您也别休息了,赶紧进入状态、加入紧张的工作当中来,目前我们正准备高举义旗,急需一个后勤部长,你觉得谁比较合适干这个?
刘穆之也不啰嗦,你们请我过来不就是指望我来帮你们擦这个屁股吗?于是说道:你的军府初建,实属百废待兴,各个岗位都必须量才而用,马虎不得。目前后勤部长仓促之间也找不到比我更合适的人了,所以就交给我吧。
穆之曰:贵府始建,军吏实须其才,仓猝之际,略当无见逾者
刘裕听后,喜笑颜开,说自己之所以这么问,就是怕刘穆之还有什么其他想法,既然刘穆之愿意当此重任,那是最好不过了。有刘穆之给自己背后运筹,自己大事可成。
裕笑曰:“卿能自屈,吾事济矣。”即于坐署主簿
这个时候必须要心疼一下我们的刘备同志,想当初,刘备颠沛流离20来多年才在荆州遇到了自己的孔明,大好的时机就在各种无可奈何之中蹉跎了。刘备如果像他的老祖宗刘邦那样自带萧何那样的人才起义、或者像东汉刘秀去经营河北时能得到邓禹举家北上追随、又或者像他的后辈刘裕这样谋划举事之时就能得到刘穆之这样的冠军拼图,他的成就其实会高很多。
咱不是埋汰刘裕的个人能力,但他之所以后面能够走得那么远,有一半的功劳在这位帮他足兵足食还总理政务的刘穆之身上。
一个好汉三个帮,甭管咱们自己多么厉害,但是咱们浑身是铁也打不了几根钉,强如篮球之神乔丹也需要皮蓬的辅助才能两个三连冠。咱们搞事业的人啦,除了需要自己把场子撑起来外,需要自己去风吹雨打扩张市场外,总是需要人给你提供驱动力的,总是需要人给你牵线搭桥的,总是需要人帮你捋清内部运转系统的,也总是需要人帮你搞明白法务、财政、股权分配、绩效考核等一系列复杂模块的。
咱们的丞相诸葛亮为什么永远值得我们膜拜?诸葛亮跟随刘备之前,刘备是啥状态呢?跟个无头苍蝇差不多,今天在曹操那里混一下,明天在刘表那里混一下,搞了大半辈子连个空客公司都没有……但是丞相出山之后,刘备一遇风云便化龙,得荆州、取益州,三分天下,让曹操、孙权无不心生忌惮,凭一州之地打得曹魏九州震荡……
所以,咱们干大事的人,一定要提前学会做好自己的人才储备。跟小孩子玩拼图游戏一样,首先都保证每个小模块都在,才能慢慢拼出自己完美的图案来。否则,拼到一半,发现少这少那,那注定是一个残缺的结局。
从另一个角度去想,如果我们长期发现自己总是结识或者笼络到让自己心仪、满意的高水平人才,那就是要反思一下自身的原因了。是不是自身的能力素质不够高,所以入不了那些大才的法眼?是不是自身构建的这个初始平台和创业方向潜力不够大,让大才们不看好?是不是自己做人或者背景有问题,导致大才们宁愿默默无闻也不愿意帮你?
总而言之,刘裕是极其幸运的,创业之初就能得到刘穆之这个大才便是其幸运之一。
在占领建康之后,刘裕本人镇抚建康,掌握了绝对的军事控制权。然后,极其信任地把几乎所有文书事务的具体性工作都托付给了刘穆之。啥意思呢?刘裕是一把手,刘穆之是二把手;刘裕主外,刘穆之主内;刘裕是君王,刘穆之是总理……
裕始至建康,诸大处分皆委于刘穆之,仓猝立定,无不允惬。裕遂托以腹心,动止咨焉;穆之亦竭节尽诚,无所遣隐
被委以重任的刘穆之投桃报李,立马就扎进了紧张的工作。他以惊人的才干对对自司马元显时代就已经宽驰不立的朝纲进行的整肃,相当于系统的重装。刘裕也很给力,用自己的绝对权威给刘穆之保驾护航,有点类似于秦孝公对商鞅变法的态度。
时晋政宽驰,纲纪不立,豪族陵纵,小民穷蹙,重以司马元显政令违舛。桓玄虽欲厘整,而科条繁密,众莫之从。穆之斟酌时宜,随方矫正;裕以身范物,先以威禁
松散、怠慢已久的东晋百官,自桓温之后,又一次被强行拧成了一股绳。朝廷的向心力、中央的权威、新政府的活力开始走向了正向激活的轨道。
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不盈旬日,风俗顿改
刘穆之的故事和功能,咱们后面还会聊到,暂行按下。
咱们接下来要聊一个更深度的问题,刘穆之之前一直声名不显、工作履历也仅仅限于一个小郡的主簿、功曹,怎么一上来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总理呢?相反像西晋末年琅玡王氏的大才王衍还有东晋中期被誉为“江左孔明”的殷浩为什么一旦被重用就是各种丢人现眼?
真实的原因其实就只有一个——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咱们仔细去看看自己的周围,应该是从来不缺那些侃侃而谈的理论家、砖家的,甚至很多口若悬河的人还能让大家感觉他说的很有道理。但其实他们并不是在说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而是在凸显他们自己潜在的优越感,也就是自嗨。
现在很多人各种给“魏晋风流”唱赞歌,说那是崇尚自由,是率性而为,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洒脱豁达……事实就是两晋南北朝的几百年天下大乱,那么空谈的士大夫们至少要占一半的责任。
咱为什么对东晋的桓温和陶侃自始至终都保持着较高的敬意呢?要知道,桓温可是东晋著名的意欲篡国的权臣,陶侃也在晚年的时候动了清洗世家大族王家和庾家的恶念。因为这两人虽然也有一定的欲望贪念,但他们总体上都是务实求真的实干家,他们是为国家、为人民做了很多实事的人,他们的所得是他们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不像那些世家子弟十指不沾阳春水,吹起牛皮来爱谁谁。
刘穆之为什么能成为即插即用的人才?其实就是跟他在基层的从政经历有关系。人家是有扎扎实实的工作经验的,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不虚妄、不漂浮、不忘乎所以、不自鸣得意。当时是实行郡国制,治郡比起治国,虽然是属于更狭隘的有限空间作业,但体系、理论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有治郡经验的刘穆之是能够一定程度去按图索骥的。
朋友们,不管大家的理想有多么的远大,请记住,基层锻炼永远是一件能让大家受益终生的事情,千万不要一开始就盲目去抵触它。
请大家记住,刘穆之这个人其实暗中决定了刘裕的人生天花板,就如王猛决定了前秦天王苻坚的天花板一样。后来,刘穆之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刘裕干啥都感觉差点劲道,就是这个原因。
河小白

24-11-06 13:49

0
“朵颜三卫”,一个明朝历史中神秘的名号,曾经是明朝北境一支无往不利的蒙古精锐,明史记载:

“(大宁卫)带甲八万,革车六千,所属朵颜三卫骑兵皆骁勇善战。”

这些归诚大明王朝的蒙古勇士在新王朝中被作为重要的军事力量而礼遇有加,甚至一度成为影响大明王朝征战的胜负手。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第一步,便是借兄弟情义从北平进入大宁卫(今内蒙古宁城,管辖今河北长城以北,内蒙古西拉木伦河以南与辽宁西部三省交界地带),在挟持宁王的同时一举收获“三卫彍(guō)骑及诸戍卒,成祖复选其三千人为奇兵从战”,获得了与建文帝南下叫板的核心力量。



这样一支强大的精锐力量,为什么在靖难之役后便逐渐淡出了明朝历史,他们的消亡又如何同时敲响了大明的丧钟?
瓦剌崛起前后朵颜三卫的南迁
朵颜三卫的归附起源于一场明代的捕鱼儿海之战。明朝军队占领大都之后,逃到漠北的大元朝廷并没有马上崩溃,而是依旧占据漠北、西北等地与明朝南北对峙,成为明朝这个初生王朝的边患。于是,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策划了一场堪比卫青霍去病曾经的那次绝漠远征,大将军蓝玉、王弼等率军十五万,趁北元汗廷驻牧捕鱼儿海(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贝尔湖)之际发动突然袭击,将北元太尉蛮子当场斩杀,除北元可汗脱古思帖木儿与其子天保奴等数十人骑马逃脱外,七万多北元士兵、宗室贵族均被明军俘虏。
此战之后,北元汗廷的基本力量消亡,忽必烈之弟阿里不哥后裔主导的瓦剌部落与东部蒙古部落开始了对大汗权力的争夺,蒙古草原再一次分崩离析。丧失了漠北靠山的东蒙古各部开始大规模投靠明朝。《明史》记载:
高有天下,东蕃辽王、惠宁王、朵颜元帅府相率乞内附,遂即古会州地置大宁都司营州诸卫,封子权为宁王使镇焉。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泰宁、朵颜、福余三卫指挥使司,俾其头目各自领其众,以为声援。
当时,元朝末代辽王阿札失里率部归降,其所领地朵因温都儿兀良哈千户所(朵颜元帅府)、台州等处怯怜口千户所,和灰亦儿等处怯怜口千户所,也就演变为了“朵颜”“泰宁”(台州在元代归泰宁路)和“福余”(即灰亦儿)三卫。明朝统称三卫为“兀良哈三卫”或“朵颜三卫”。

三大部落基本分布于今天大兴安岭东麓一带,处在中原、漠北与东北三大地缘力量的交汇处。
永乐初年,明成祖重建朵颜三卫。由于当时朵颜卫脱儿火察对明忠诚无二,遂以朵颜卫居首。明成祖朱棣为酬劳朵颜三卫的功绩,册封“余三百五十七人,各授指挥、千百户等官,赐诰印、冠带及白金、钞币、袭衣……自是三卫朝贡不绝”。从而使朵颜三卫继续成为横亘在漠北与东北之间的明朝的重要军事帮手。
然而,好景不长,进入15世纪后,历史时期最后一次小冰期开始直接影响整个北方地带,自明初开始的寒冷气候达到了顶峰,游牧民族的南迁侵袭欲望愈加强烈。
明宣宗宣德初年,一直在远处游牧的朵颜三卫的兀良哈人开始从大兴安岭一带南下,进入原大宁都司一带的滦河两岸放牧,虽然刚开始遭到了明朝边将的阻止,宣宗亦下敕谕禁止之。但曾经辉煌的大宁卫那时已然是一座空城,整个大宁都司属于荒废状态:

“大宁诸卫官军多逃,于口外相聚刦掠,罪本难容……后出于一时畏罪逃聚,衣食无资。遂至劫夺,陷为盗贼。”
于是,大宁都司所在的长城以北一带逐渐成为朵颜三卫躲避寒潮天气的好去处。
与此同时,蒙古高原上瓦剌部落在与东部的竞争中崛起,以马哈木、脱欢、也先祖孙三代为首的绰罗斯家族成为草原上的新霸主(这个家族后来成为准噶尔部的王族,诞生了清代准噶尔部的名人绰罗斯·噶尔丹)。同时,瓦剌部在与部争夺漠北控制权的过程中不断向东北一带扩展自身势力。“土木堡之变”前后,瓦剌对明朝开始大规模进攻,当时作为三卫中实力较强的泰宁卫都督拙赤被杀,脱脱不花出兵辽东时,兀良哈头目也多死于战火,福余卫人马逃奔恼温江(嫩江),泰宁、朵颜二卫降附瓦剌部,并受其驱使与明作战。
于是,曾经风光无二的朵颜三卫一度成为瓦剌集团攻略明朝边境的马前卒,站在了明朝的对立面,同时也因被战争裹挟驱赶而继续向南迁徙到距离明朝边境更近的区域。到15世纪中期以后,朵颜三卫已经逐渐由嫩江、洮儿河流域与大兴安岭南麓,迁至开原至喜峰口以西地区,游牧于明蓟辽边外。

自此,朵颜三卫成为完全毗邻明朝边境的游牧部族,也从有距离感的军事盟友变成了战和不定的邻居。

朵颜三卫亡于左翼蒙古

瓦剌部在与明朝的冲突后,逐渐撤回了其军事行动,并开始向明朝朝贡,以示和平。与此同时,朵颜三卫在解除了北部边防的紧张状态后,也开始寻求与明朝恢复正常的朝贡关系。明朝考虑到朵颜三卫在地理上的重要性,以及其作为北方防线的一部分,对明朝的安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决定对朵颜三卫采取和平扶持的政策。尽管朵颜三卫有时会有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但明朝从大局出发,依然保持了与朵颜三卫的和平关系

在15世纪末期,达延汗即位并统一了东蒙古的各部落,成功将分散的领地整合为六万户。达延汗将这些部落分为左右两翼,左翼包括察哈尔、喀尔喀和兀良哈三万户,驻帐于察哈尔万户;右翼则由其一子济农统率,涵盖鄂尔多斯、土默特和永谢布三万户,驻帐于鄂尔多斯万户。达延汗对蒙古高原的整合自然波及了朵颜三卫:

“成化二十三年(1487),朵颜三卫为虏酋那孩等率众驱逐劫掠,各携人畜入关避匿。北虏那孩领三万人马至大宁金山并老河等处。将尔部下伯颜等抢杀。并掠去畜产万计。尔俱挈家于近边藏匿,又被北虏追杀。有遗弃老幼,不相顾藉者。事下兵部言:三卫夷人,实为边蔽,今其为虏迫胁不已。不及时绥怀,恐失其内向之心。仍遣译谕三卫,听其暂驻近边。虏退还收部落,勿为虏所吞并。”
明廷称朵颜三卫为“夷”,而称蒙古为“虏”,显然是将朵颜三卫视作“羁縻属部”来对待,并深切知道他们作为边蔽的重要性,甚至明廷关于蒙古的信息,主要也来自朵颜三卫的报告,于是明朝专门下敕书曰:

“其有伶仃孤苦者,量给米布赈恤。遗弃人口,遇有亲人认领。给还完聚,待事宁之日,尔等仍回原卫。保尔家业,收尔部落,各守臣节,忠顺朝廷。”

在朝贡贸易中,兀良哈三卫随同蒙古部一起朝贡,明朝明确告知蒙古部使臣,兀良哈(朵颜)是 “我朝设立属卫,彼之朝贡自有常例,今尔无故纠引而来,甚非所宜” 。为了满足朵颜三卫的请求,明廷将朝贡人数由五十人增加到一百人,其目的就是希望兀良哈人能够感恩明朝,为明朝防护边疆。
尽管明朝始终将兀良哈三卫视作自己的肘腋藩篱,但是蒙古高原上各部落的纵横捭阖是明王朝始终难以预料和把控的。
十六世纪中期,蒙古高原上的左右翼六万户发生分裂,达延汗长孙卜赤作为蒙古部落的新继承人,其威望仅仅能维持其在左翼蒙古(东部喀尔喀、察哈尔与兀良哈)的统治,右翼蒙古部落的实际权力被掌握在达延汗的另一个孙子俺答汗手中。这位俺答汗带领土默特部众迁徙到逼近大同门户的大青山麓丰州滩地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建立了呼和浩特的前身归化城。

这位掌管右翼蒙古的首领从1532年开始便迫切想要得到明朝的“通贡”待遇,然而当时的明朝却屡屡严词拒绝这位右翼“大汗”的申请,甚至悬赏捉拿俺答汗入关。随后,恼羞成怒的俺答汗便在1542年六月大举进攻山西。仅两个月,就“掠十卫、三十八州县,杀掳男女三十余万、牛羊豕畜二百万,衣袱金钱称是,焚公私庐舍八万区,蹂田禾数十万顷”,随后又入侵宣府(今河北张家口)与明军激战,最终在嘉靖二十九年(1550),俺答率十余万铁骑围北京三日,明主将仇鸾采取坚壁之策,任凭俺答劫掠京郊,俺答在饱掠之后扬长而去,史称“庚戌之变”,也被人戏称为第二次“土木堡之变”。
在明朝将重心集中在河套地区之时,蒙古高原上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公元1546年,蒙古大汗卜赤(达延汗)去世,其子打来孙(达赉逊)继承了大汗之位。打来孙统领的直属大汗察哈尔部原本长期游牧于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塞外(即今锡林郭勒盟一带)。随着右翼俺答汗势力的迅猛增长,打来孙的部落担心被吞并,在卜赤的授意下向东迁徙,进入大兴安岭地区。

当时,蒙古方面的通事小四汉等四人带着右翼蒙古俺答、吉囊、把都三个头领的“番文三张,到墩说称:前会小王子(左翼蒙古大汗),他不肯来,要去抢辽东。俺们是与他不和了。”这表明了左右蒙古的分歧已经摆到明面上了。

此次迁徙规模浩大,不仅有蒙古大汗直属的察哈尔部,还有罕哈(内喀尔喀)和尔填(科尔沁)共三大万户。这一次,蒙古左翼部落所要求的不再仅仅是朵颜三部的臣服,而是彻彻底底地兼并征服。

万历年间明代冯瑗的《开原图说》记载:

“自嘉靖二十五年元小王子苗裔打来孙者收复三卫属夷,举部东移,驻潢水(今西拉木伦河)之北,西南犯蓟门,东北犯辽左,而辽左始有虏患。当时打来孙部落有虎刺哈赤者,骁勇善战,所部兵甚精,为泰宁、福余夷勾引入辽河套游牧,遂为广宁、辽沈、开铁大患。至今五六十年,其遗孽乃更猖炽。”

蒙古左翼此次东迁南下征服朵颜三卫,首先是要夺取其手中有明朝官方认证的通贡“敕书”,从而获得与明朝重开贸易的权利。此外,在达延汗分封子孙后不久,东蒙古社会便陷入了“有限的人口与牧地被无限地分封”的恶性循环,黄金家族内部各种势力间属民与牧地的争夺随之出现,所以此次迁徙也是为了缓解漠北驻牧地过于拥挤而出现的紧张状况。
从嘉靖二十五年(1546)开始的二十年间里,蒙古察哈尔部与右翼蒙古共同瓜分了朵颜卫,罕哈(内喀尔喀五部)主要占有泰宁卫,又与尔填(嫩科尔沁部)一起瓜分了福余卫。

嘉靖初年,朵颜卫首领花当及其后裔几乎完全控制了三卫,盛极一时,而根据万历年间的《卢龙塞略》记载,嘉靖年间的朵颜卫首领花当次子至十一子及其子孙,全部附属“东虏”土蛮汗、黑石炭等察哈尔各部首领。

而执掌内喀尔喀五部的首领速把亥进入辽东后,便将妹妹许配给泰宁卫都督把班长子花大,使其成为本部的塔布囊(驸马),从而利用军事与联姻双重手段控制了该卫,其带领“部泰宁人抄木、花大、把儿都、红脸孛罗等引弓之夷万余人,颇虓勇,东西到锦、义一千五百里,所在皆可直入犯,无险阻”,所以称其为“泰宁酋”或“泰宁部长。”

速把亥之后,按照蒙古“幼子守灶”的俗,炒花继承了父亲虎尔哈赤去世时留下的全部财产其领有的乌济业特部是在进入辽东后才形成的,成员包括许多兀者人(即福余卫),占领了泰宁卫与福余卫领土的炒花最终成为内喀尔喀五部的盟主,与明朝边军对抗长达半个多世纪。
与内喀尔喀部进入辽东同时,科尔沁万户左翼在魁猛克塔斯哈喇的率领下越过兴安岭,游牧于嫩江流域,以后称为嫩科尔沁部。在东进过程中,科尔沁部与内喀尔喀弘吉喇特部共同瓜分了福余卫的两个大支,还悄无声息地占领了朵颜三卫的北部地区。

至此可知,北元汗廷率领东蒙古诸部大举移牧明朝蓟辽边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瓜分了原来在此驻牧的朵颜三卫(兀良哈三卫),从此直接与明朝蓟州和辽东的边军对峙,曾经作为明朝在辽东藩屏的朵颜三卫至此彻底沦为左翼蒙古人的马前卒。

大明末日的降临

朵颜三卫被瓜分后,其部众成为东西蒙古各宗主的阿勒巴图“属民”,原本作为明朝的忠诚附庸,能够为明朝提供蒙古情报的朵颜三卫,短期内转变为“北虏”的仆从力量。随着东蒙古各部将战略重心转向蓟辽边外,他们的野心与实力完全脱离了明朝的掌控。他们在边墙和堑壕外牧放畜群,繁衍生息,使得明朝的蓟辽防线感受到了自土木堡之变后前所未有的压力。

从嘉靖三十一年开始(1552),整合了朵颜三卫的打来孙汗便率领十余万骑从蓟镇和辽东两个方向进攻,声势空前浩大,明军损失惨重。另一次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冬,“北虏打来孙等率众十余万骑,深入辽东广宁等处,总兵官殷尚质率游击阎懋官等御之,虏众不敌,尚质等死之,亡其卒千余人”,足见战事之惨烈。
从此时开始,明朝“九边”防御中东部蓟辽两边面临的局势空前严峻。左翼蒙古诸部的入驻,使明朝辽东地区防御线面临西、北、东三面合围的巨大压力。据嘉靖三十七(1558)年户部报告,“京边岁用之数”的“岁出”已经较以往成倍增加。蒙古土蛮汗即位后,蒙古左翼对辽东的侵扰更是连岁不断,仅明史记载的就有十余次之多,蒙古铁骑出没于沈阳、抚顺与辽阳之间,甚至在隆庆元年(1567),“(朵颜)三卫色土蛮同时入寇蓟镇、昌黎、抚宁、乐亭、卢龙皆被蹂蹸,游骑至滦河,京师震动”,从而让明朝京师时刻处在威胁之下。蓟辽这一危险局面直至明万历年间李成梁主政辽东、戚继光统辖蓟镇后,才得以短暂缓解。

到万历后期,进入辽河上游的左翼蒙古对辽东的压力持续增加,明朝在辽东的疆域被压缩在山海关-宁远-锦州-广宁与辽沈这一条狭长的沿海地带,持续的劫掠与战争让辽东一带的明朝土地仅能以堡镇等军事点位的形式存在,广阔的辽土与辽民根本无法形成具有自给能力的核心领地,从而让整个辽东成为一块无限投入的死地。

而随着明朝边疆将领与军队素养却大不如前,不仅对来自西北方面的左翼蒙古部落(北虏)疲于奔命,更需要应对来自崛起于东面的建州女真(建奴)努尔哈赤的咄咄紧逼,因此产生的“辽饷”与无休止的边患让大明王朝持续休克性放血。

公元1598年,当努尔哈赤奋力征服白山黑水见的海西女真四部之时,蒙古左翼内喀尔喀五部首领炒花,联和布延汗诸部寇辽东,让在朝鲜战场上血战日寇的总兵李如松(李成梁之子)陨落沙场。
万历四十三年(1615),左翼蒙古的林丹汗亲率数万军队三次抄掠明边,自广宁至锦州长达数百里的战线上频繁出击,声势浩大,从而让明朝方面惊呼“虎墩兔憨为虏中名王,尤称桀骜”的三个月后,努尔哈赤正式登上御座,四大贝勒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及八旗贝勒大臣率群臣集殿前、分八旗序立,女真人的大金国正式建立。

当左翼蒙古与明王朝在曾经的大宁卫旧土上厮杀不止时,努尔哈赤的羽翼早已丰满。当蒙古察哈尔、科尔沁与内喀尔喀诸部联盟在无休止的侵袭战中日益碎片化,当拖着疲惫身躯的大明王朝无奈东望之时,两者惊异地发现,一个整合了建州、海西与东海诸女真部落的强大女真八旗军政怪兽已然蓄势待发。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