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玄学篇》黑兔走入青龙穴 欲尽不尽不可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4-02-24 17:03 5280次浏览
半只烟l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哥哥问《画江湖之天罡》是不是很好看,弟弟说它有9.9分肯定是很好看的。还问我是不是评分最高的电影。好吧,不好看的电影能推荐给你们看么?不过印象中确实没见过这么高的评分的,大概动漫片键盘侠们看得少吧,所以一般评分还是都比较高的,过段时间应该评分会下降到9.0-9.5分吧。我如是说。一个月过去了,哥哥忽然说《画江湖之天罡》还是9.9分哦。这下轮到我吃惊了。确是好片。原本就是想让他们了解下袁天罡和李淳风,还有他们的《推背图》。埋下玄学的种子。

看《2012》的时候哥俩问我,玛雅文明预言的世界末日是真的么?我说如果是真的,那你们还会存在么?2012年的12月21日那天我在哪里又在干什么呢?一群朋友在化龙池喝酒末日狂欢,熬过了午夜十二点散棚,然后陪一个女孩子在麻将馆里打两人麻将决战到天亮。奇异版的《天亮说再见》。好吧,我更信《推背图》和《滴天髓》。玄学。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年少时对此不屑一顾。自信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奈何寻寻觅觅,兜兜转转,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最怕问初衷,幻梦成空。空有冯唐李广愿,不遇文帝付西风。悔不早做一闲翁,诗酒琴棋终日里,任岁月匆匆。细雨湿流光。已知天命虽还仍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却大抵只剩不甘的咆哮和自欺的慰藉。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打不过的就加入。想逆天改命就苦研《滴天髓》、《子平真诠》等命理学书籍。只是这天机又岂可轻窥?算着日子,好像也就是这两年了吧。看不到横财,约摸就手心攥着的K线还能指望得上吧。好吧,终还能算圆回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誓言。彼时初闻算命高人所言愤然不信。成名须趁早,一日看尽长安花。老来即便是给你泼天的富贵又有何用?好饭不怕晚。我们以为我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却经常被命运掐的翻白眼。

据不靠谱相关人士统计,世界上有74%以上的人群信仰宗教,无神论者只占26%。不管你是否有信仰,这个世界,都已经被宗教所“攻陷”了。据说宇宙给人类派遣了灵性导师释迦摩尼述《大藏经》、耶稣留《圣经》和默罕默德传《古兰经》,成就了世俗中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实导师团里还有老子和孔子是负责传授大中华区文明的,奈何国人太聪明,道家和儒家也只是为统治者所用,并未成就大气候。而五千年文明唯一传承下来的神州大地现也只有苍生和汗牛充栋的古籍经典,神鬼被打翻在地,扫除一切害人虫。众生皆苦,万相本无,唯有自渡。可自渡又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呐,也只有抱团取暖寻求宗教的救赎和庇护一途了。以光之名,抚平世间的一切忧伤,愿战争不再人间出现,将那刀枪熔炼,变成耕耘的犁;以光之名,照耀你我前行的道路,在认清世界真相后能够摆脱一切不洁净的束缚,让你我在属灵的空间里绽放新的生命!以光之名,对世人沁注怜悯与爱的心境,让感动再次感动,让泪光浸润心田,不再惧怕黑暗,让低频的事物在冰雪消融的大潮中流逝吧。封建迷信都是糟粕,宗教也都是统治者维持其统治的工具。年少时是坚定的无神论唯物主义者。直到一次又一次被命运之手无情的愚弄和嘲笑。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看到牛顿爱因斯坦晚年都醉心于神学。我们比他们更智慧么?谁耻笑我执着谁把岁月蹉跎,谁碾碎了泡沫谁心已成魔?我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寻找问题的答案,直到读到《一个“精神病人”的世界观:你以为这世界是真的?》,我知道我的世界观已赫然出现了一条裂缝,一道光进来了。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似乎,豁然开朗。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盗梦空间》里说,我们做梦的时候总是想不起来我们是从哪里开始的。好吧,我们能想起我们是从哪里开始的么?你有你出生后的记忆么?从什么时候开始记事?四岁还是五岁?科学家告诉我们,人小时候的记忆因为杂乱无序所以在系统升级的过程中被好像我们清理手机内存一样被清除保护了。人生如梦。可你真的就能确定我们现实存在的这个世界就不是一个梦?就好像一晌贪欢梦里不知身是客,我们在梦里却并不知晓我们是在梦里。死亡,而回归天国回归主的怀抱,是不是就是意味着我们又回到上一级梦境?抑或是,现实?印度古卷《摩柯婆罗多》中记载,我们这个世界就是梵天的一场梦,同时期的中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庄子也曾发出这样的天问,究竟是蝴蝶梦见了我还是我梦见了蝴蝶?庄周梦蝶的本质其实也就是对这个世界真实性的怀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周易算命之类的这些玄奥深涩的东方命理学说可能绝大多数人并不能去探究测算验证,我们的命运是否是在一生下来就被注定了的,但是我忽然想起了西方的星座理论。这个是更宽泛而简浅的划分。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用星座去套测一个个熟悉的人的属性和际遇。至少我是最典型的摩羯座。其他星座都套不上。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朋友都是有很明显的星座特性。而且,更精确细化的是,西方也还有所谓的上升星座予以配合。所谓上升星座就是被我们的生辰时间和出生地所决定(其实就是经纬度)。在占星教科书里的官方定义是:我们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东方地平线上正在升起的那一个星座,它是占星学系统黄道十二星座之中的某个星座(不是天文学系统的星座),在星盘中它的符号是ASC。有些人的太阳星座会跟上升星座一致,而大部分人的上升星座跟自己的太阳星座不一致。这是不是西方的星座理论又和东方的命理学说殊途同归了?只是我们的更为高级和精准,当然能解读和勘破命书的也更寥寥,万中无一。

而人的本质又是什么?人其实是大自然 的一种映射。比如人体有365个穴位, 一年刚好365天;人体有12条经络,一年刚好12个月。脊椎有24节,一年刚好24个节气,人与大自然完全吻合。古代人所说的人体内的小周天,其实代表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这一系统;人的脊椎有24节,随着身体的循环,每一个骨节都会发生相应的感应。而根据对这些微妙变化,古人体会到了一个周期应有的变化节点,于是把中国农历的一年分为了24个节气。所以,人身上每一点都在宇宙之中有着其对应点。通过反观与内视,所有的星系都会在人体之中找到对应的位置,比如五脏之中的28星宿,比如命门之中的银河系。《黄帝内经》研究的是人体的运作原理,然后利用的却是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原理。因为太阳系里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运转,和人体内五脏六腑的协作,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再就以七日节律来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写道,如果外感风寒即使不治疗,一般 7 天就可以自行痊愈,如果 7 天不好,病程就会延至 7 的倍数,14 天或 21 天,这种规律被称为七日节律。动物和人的怀孕周期都是 7 的倍数:鸡孵蛋:7×3 = 21 天;猫怀孕:7×9 = 63 天;兔子怀孕:7×4 = 28 天;老虎怀孕:7×15 = 105 天;人类怀孕:7×40 = 280 天。七日节律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受太阳和月亮的共同作用形成的,阴历一个月有 28 天,一个月存在四次潮汐,28 除以 4 就是 7 天,因为人类祖先来自海洋,人体大部分是由水组成,所以人体七日节律,也可以看成是潮汐律,这就是天人合一。任何一个东西,都既是世界的缩影,又是世界的全部。比如我们可以透过个体窥见整体,例如中医耳穴针灸、都是透过耳朵或手掌来诊断与治疗全身。我们要有一滴水而看到整个大海的能力,这就是整体的意识。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是独立的,世界就象一个大房间,有无数的门,从任何一个门都能进入这个房间,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法门”。比如易经有“象数义理”四大法门,这四个法门就是研究易经的四个途径,图象,数字,道义,理论等等,都是我们探究世界真相的途径。任何一个角度/途径/切入点,都是通向世界奥秘的钥匙。

万物皆有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道三千,然殊途同归。终究又归为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从宏观到微观,概莫能外。可这一,可这道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冥冥中,我们都只是命运长河中的一尾小鱼,很少的一些,强壮的,偶尔跃出水面以为看清了方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其实也都是命运的安排。躺平是命运,抗争也是命运。
打开淘股吧APP
59
评论(30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河小白

24-07-29 11:40

0
作为银河系数千亿颗恒星之一,位于猎户座悬臂上的太阳系,其实还被一个气泡包裹着,它被称为本地泡,直径达到了1000光年,就像一个屏障一样,隔绝了太阳和周围几十颗恒星,跟银河系星际空间的交流。
更巧合的是,太阳是在500万年前才因为绕银河系中心公转,而进入这个区域的,500万年后的今天,太阳刚好位于这个泡泡的中心,刚好被天文学家观测到。
和我们经常看到的星云不同,本地泡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场超新星爆发后的产物,大约1400万年前的一次超新星爆发扰动了附近的尘埃云,让它开始不断稀释不断膨胀,从最开始的4光年到现在的1000光年,然后才是太阳系闯入这个区域。

考虑到太阳一直在以每秒220千米的速度绕银河系中心公转,天文学家认为再过500万年太阳系就会脱离本地泡,进入真正的银河系空间,至于前方是否存在即将爆发的超新星,还是危险的流浪黑洞,这些我们都不知道。
放眼整个宇宙来看,所有的天体其实都在不停的运动中,银河系此时正在以每秒550千米的速度,靠近宇宙中的巨引源,在几百亿光年尺度上,数万亿个星系正在暗能量和暗物质的驱动下,不断膨胀并且沿着宇宙长城流动。

引力和光速一样慢,天文学家认为很多大型天体结构,早已经因为宇宙超光速膨胀而被撕碎不存在了,但它们所牵引的星系们都还不知道,还在沿着固定的轨道运动,比如银河系靠近巨引源就是一次注定没有结果的过程。
有理论认为,我们迟迟没能找到外星文明,也没收到外星文明发射的宇宙电磁波信号,就是因为奥尔特云或者本地泡的存在,它们就像一个过滤器一样,能屏蔽宇宙中所有智慧文明发出的信号,只把杂乱无章的宇宙电磁噪音放进来,而这种特殊的机制,也许就是宇宙中高级文明对低级文明的保护机制。
就像地球上的土著人类自然保护区,严禁现代科技靠近一样,宇宙中可能也存在着很多低技术文明保护区,直到人类文明掌握光速飞船技术,有能力快速离开太阳系后,也许外星文明才会现身被我们发现,在那之前不论是旅行者一号还是从地球发射的电磁波,都会因为太慢或者功率太弱而变成宇宙中的垃圾噪声。
总体来看
不论是本地泡还是奥尔特云,它们都属于我们现在无法到达的区域,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类文明的主要活动范围就是三颗星球,地球,月球,火星,仅仅是这三颗星球的改造和开发,可能就需要数千年时间,完全开发太阳系则要数万年后了。
至于未来会不会发生新的技术爆炸,让人类文明在几十年里获得的科技成果,超过以往数千年的总和,这个就没人知道了,具体要看现阶段的物理学什么时候触及瓶颈才行,只有这样才能出现下一个爱因斯坦,开启新的物理学时代,以及科技时代。
河小白

24-07-28 08:30

0
宇宙的最上级是什么?天文学家称它为长城,银河系只是一粒沙子 


太阳系的上级是银河系,银河系的上级是本星系群,再往上是本星系团,超星系团,但你否想过,宇宙最高层级的天体系统是什么呢?

根据哈勃望远镜和韦伯望远镜的观测结果,天文学家在统计归纳了数千亿个星系后,发现这些星系在几十亿到几百亿光年的尺度上,呈现出了复杂的纤维网状结构,这张网里的每一个亮点就是一个超星系团,亮点和亮点之间的细丝则是由数百亿个星系组成的,被称为宇宙长城的超级结构,而银河系只是宇宙长城中的一粒沙子。

最近的一项射电望远镜观测结果还表明:若干条横跨数百亿光年宇宙长城之间,还存在着一种神秘的微弱光芒,这些光芒由不知名的震波驱动,在宛如蚂蚁洞穴内部纵横交错的网络中传播,那么这种沿着宇宙长城传播的带电粒子来自于何方?
综合射电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天文学界初步认为这种神秘的震波源于宇宙大质量天体系统之间的合并,这里的大质量天体系统不是说银河系,也不是银河系之上的本星系群,更不是本星系团,而是指室女座超星系团和夏普力超星系团这种天体系统之间的碰撞。

其中室女座超星系团直径1.1亿光年,内部包含了4.7万个星系,夏普力超星系团直径1.2亿光年,内部包含了8万个星系,在可观测宇宙直径不过930亿光年的情况下,这两个星系团能搅动的范围相当于全宇宙的千分之二左右,也只有这种横跨数亿光年的天体系统之间的碰撞,产生的震荡波才能沿着宇宙长城在全宇宙扩散。
然而比宇宙长城内的震荡波更令天文学家着迷的,是宇宙长城之间的空洞。
上面我们提到过,宇宙在大尺度结构上呈现纤维网络结构,既然是网络,那就说明构成星系的物质们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网状结构中占主流的是宇宙长城之间的空洞,那些横跨数亿光年的虚空内藏着宇宙最大的秘密,关于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秘密。
根据目前的宇宙学模型,我们现在能探测到的物质被称为重子物质,这些物质构成了宇宙中的星系星云恒星行星,以及我们人类。

但是重子物质只占了宇宙质能总量的4.9%,在它之外是占比高达26.8%的暗物质和68.3%的暗能量,无法被直接探测到的它们才是宇宙的主流,而人类就算把全宇宙的所有星系都探索一遍,看到的也不过只是真实宇宙的20分之一罢了。

基于以上数据,宇宙学家们认为宇宙长城之间的空洞其实就是暗能量和暗物质的盘踞地带,整个宇宙的加速膨胀也是由暗能量促成的,随着宇宙的加速膨胀,宇宙长城们也会逐渐断裂开来,那些充当宇宙长城结点的超星系团也会分崩离析。

这期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巨引源,这个超级引力源虽然一直在吸引银河系靠近它,但它会因为暗能量导致的宇宙加速膨胀,在银河系到达它之前就被暗能量撕碎。
如果暗能量的在未来始终都是68.3%的话,天文学家们就会认为宇宙加速膨胀是不可逆的,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重子物质的密度会越来越低,你可以理解成原子和原子之间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在这种情况下,宇宙长城被撕碎后,超星系团会被撕碎,然后是星系团,本星系群,再然后银河系将被撕碎,然后是太阳系,紧接着地球将被宇宙加速膨胀的力量撕碎,最后的最后宇宙中每一颗原子都会被撕碎。
这便是被称为大撕裂的宇宙结局。
河小白

24-07-26 05:45

0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位叫做凯莉的心理学教授曾经以通过冥想做过实验,当人进入深层次的冥想的时候,意识便会进入到一个游离的状态,此刻是能够感知到周边的变化的,也能够自己看多维空间中另一个自己的情况,凯莉将这一过程称为“时空切片影像”,她认为梦境中之所以会出现真实的体验感,是因为我们的意识游离于自身的身体,而后进入到另一个时空切片中感知那里的事物变化,体验完后意识体又回到了我们自身的本体,从而将这段旅程形成记忆,这种记忆有深刻的,也有短暂即逝的!主要是看我们在梦境中体验到的事是否能够通过大脑的审核!凯莉还发现,通常做梦的时间不会很长,你感知到的很长时间的梦,通常也就经过十几秒或几分钟而已,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时间差,因为意识到达另一个时空切片中的时候,时间的流逝是不对等的,这也符合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多时空时间不对等的特征。
河小白

24-07-24 11:37

0
河小白

24-07-23 17:16

0
为什么宇宙最低温只有-273.15度,最高温却高达1.4亿亿亿亿度?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来了解一下温度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讲,我们所能看到的任何物体,其实都是由大量的微观粒子构成(例如分子、原子),这些微观粒子每时每刻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这也被称为热运动,而一个物体的温度,其实就是指其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物体的温度越高,就意味着其内部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越激烈,反之亦然。所以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当一个物体内部所有的微观粒子全部都处于静止状态时,就达到了最低的温度,而这样的温度也就是宇宙中的低温极限。那宇宙最低温为什么不是0度,而是-273.15度呢?其实这不难解释。
通常我们使用的温标是摄氏温标,在摄氏温标被提出的时候,人们还不清楚温度的本质,而是以水的凝固点和沸点作为依据,具体来讲就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计为0摄氏度,水的沸点计为100摄氏度,两者之间平均分为100份,每一份就是1摄氏度。后来人们在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时发现,在压强恒定的情况下,气体的温度每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其体积总是会增加或减少一个固定的值,在经过多年的实验和总结之后,这个“固定的值”被精确到“气体在0摄氏度时的体积的273.15分之1”。
人们就想,假如在压强恒定的情况下,有一团温度为0摄氏度的气体被不断降温,那么当温度降至-273.15摄氏度的时候,这团气体的体积岂不是就变成零了?很显然,一团体积为零的气体是不可能存在的,所以-273.15摄氏度就被认为是一种不可能达到低温极限,最多也就只能接近这个温度。
于是后来出现的热力学温标,就将-273.15摄氏度直接设为0K(注:K即“开尔文”,是热力学温标的单位),这也被称为“绝对零度”。也就是说,通常我们所讲的“宇宙最低温只有-273.15度”,其实是指-273.15摄氏度,而如果我们使用热力学温标来描述,那宇宙最低温其实就是0K。由于宇宙中不可能存在完全静止不动的微观粒子,因此我们最多也就只能接近这个温度,而不能达到这个温度,更不可能低于这个温度。
好的,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宇宙的高温极限。正如前文所言,温度的本质是物体内部微观粒子热运动的激烈程度,这也意味着,温度其实就是这些微观粒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即:一个物体内部的微观粒子平均动能越高,其温度就越高。
根据狭义相对论,对于任何具有静止质量的粒子而言,其运动速度最多只能无限接近光速(真空光速,下同),却不可能达到或超过光速,而在不断接近光速的过程中,粒子的动能也会持续提升,越接近光速,动能提升的幅度就越大,并且没有上限。所以从这方面来讲,温度应该是没有上限的,那为什么会说宇宙最高温有1.4亿亿亿亿度呢?其实这是因为这是现代物理学所能描述的极限。
在现代物理学中,空间有一个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这被称为“普朗克长度”,其数值大约为1.6 x 10^-35米,而从理论上来讲,只要一个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它就会向外释放出电磁波,其波长与物体的温度存在着确定的关系,即:物体的温度越高,其释放出的电磁波的波长就越短。
这就意味着,从理论上来讲,当物体的温度升高到超过一个特定值的时候,其释放出的电磁波的波长就会小于“普朗克长度”,这就超过了现代物理学的极限,也就没有了意义。所以这个“特定值”其实就是现代物理学所能描述的最高温度,这也被称为“普朗克温度”,其数值大约为1.4 x 10^32K,也就是1.4亿亿亿亿K。
要知道热力学温标只是将摄氏温标中的-273.15摄氏度设为了0K,其单位增量与摄氏温标其实是相同的,两者之间可以用“K = ℃ + 273.15”来进行换算,对于“普朗克温度”来讲,这样的差异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说这种温度是1.4亿亿亿亿摄氏度,也没有什么问题。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宇宙最低温是无法达到的,但理论上的宇宙最高温却有可能存在过,因为根据大爆炸宇宙论,在“宇宙大爆炸”发生后的1“普朗克时间”(时间的最小单位,约为5.39 x 10^-44秒)之内,宇宙的温度就是“普朗克温度”。
河小白

24-07-23 13:02

0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所有生命最终都会死亡?
如果你问一位物理学家,宇宙中最绝望的定律是什么,他肯定会回答熵增定律,因为它预言了宇宙中所有物质的最终结局,还被爱因斯坦称为物理学第一定律。
但熵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简单来说,它代表了一个孤立系统内的混乱程度,比如一个完整的杯子和一个碎了的杯子相比,后者就更混乱,所以熵值就更高,一间整洁的房间和一间混乱的房间,同样也是后者的熵值更高,并且这种熵值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你不可能让一个碎了的杯子自动复原,也不可能让房间自动变整洁。
而如果你手动去复原杯子或者打扫卫生,这个过程又会创造更多的熵增,最终整个系统的熵并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
物理学家薛定谔认为,所有生命本质上都是低熵体,以负熵为食,生命从地球原始海洋中诞生后,就需要不断完备升高自身的有序度,否则就会变成混乱环境的一部分,而升高有序度就对应着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即单细胞到多细胞,简单生命到复杂生命。

但到了38亿年后的今天,人类作为地球上最强的低熵体,本质上还是无法逃脱熵增的命运,因为熵增才是符合宇宙规律的,低熵体们的负熵行为,比如学,比如健身,比如发展科技,最开始对大脑来说都是很痛苦的过程,所以对大部分人来说,学和自律这些降低熵增的行为,都很难坚持下来。
除了人类,宇宙中的天体也遵守熵增定律,比如太阳现在还是恒星,但50亿年后就会变成更混乱的红巨星和行星状星云,黑洞看起来寿命无限,但霍金辐射也会不断带走它的质量,最终导致黑洞蒸发。
小到原子大到整个宇宙,本质上都不可能无限存在,它们都会在熵增的驱动下走向灭亡,足够长的时间过后,宇宙中所有恒星都会熄灭,所有黑洞都会蒸发,整个宇宙都会陷入永恒的寒冷和黑暗状态。
因此爱因斯坦才把熵增定律,称为物理学第一定律,并且还是永远不可能被推翻的定律,就像源代码一样不可撼动。
那么熵增有可能被逆转吗?这要取决于我们的宇宙是不是孤立系统,如果平行宇宙或者多元宇宙真的存在的话,理论上我们是能从其他宇宙获得低熵资源,让恒星重新发光发热,让生命继续存在的,但如果真的只有一个宇宙的话,整个孤立系统内的熵只能无限上升,最终热寂。
在这种情况下,人类文明如果能坚持到宇宙末日的话,大概率会随着宇宙中最后一颗恒星的熄灭而消失,此时宇宙中的物质以及不足以点亮新的恒星了,失去了能量源的人类文明,在宇宙中也就无法继续存在了。
好在熵增导致的大热寂,都是以几万亿年为单位的,而我们只活了其中的一瞬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对我们来说只是理论上存在。
河小白

24-07-22 13:03

0
永生一直是人类求而不得的,这是因为人类包括地球上的大多数动物想要存活期本质就是体内细胞的不断自我复制,而在复制的过程中,为了保持DNA的稳定性,需要端粒的束缚,有了端粒的束缚,细胞的DNA才不会解体,从而成功的复制。
  但是,端粒并非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分裂复制次数的增加逐渐的磨损,当端粒磨损殆尽时,也就是DNA解体从而无法让细胞正常复制的时候了,此时的表现就是细胞衰竭,机体死亡。人类的细胞分裂次数在40-60次之间,其中60次是已知的极限,而每一次细胞分裂对应的周期在2-2.5年,所以人的寿命在80-150岁之间。当然这只是预期寿命,由于人的不同生活方式、身体健康状况等不同,人很难达到最高的预期寿命。
  大多数动物也是如此,它们在细胞分裂复制时,端粒也会慢慢变短,从而达到生命的极限。但是,在自然界中有少数的生物却不受控制,它们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端粒慢慢磨损的问题,它们就是龙虾和灯塔水母。首先是龙虾。在当下名字里带龙虾的动物实在是太多了,比如波士顿龙虾、小龙虾等等,但其实这都不是真正的龙虾,真正的龙虾是以澳洲龙虾为代表的龙虾科下的动物,它们与其他“龙虾”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没有胸前的那一对大螯。
  龙虾的理论寿命也是无限的,这是因为龙虾的DNA端粒虽然也会磨损,但是它们体内有活跃的端粒酶,这是一种能够修复端粒的物质,这使得它们的端粒在复制时几乎是没有什么损耗的,所以,理论上龙虾是可以永生的。其次是灯塔水母。灯塔水母又称永生水母,它们永生的秘密并不是端粒酶的修复,而是“返老还童”。科学的研究发现,灯塔水母在有性繁殖后,它会从水母体变为水螅体,而水螅体就是灯塔水母的幼体,水母体则是它的成体,靠着这个方法灯塔水母能够直接跳过死亡,从成年变成“儿童”再次生长,如此往复,生生不息。
  因此,地球环境并没有阻止出现永生生物,但是这些永生生物存在着致命的弱点,也正是这些弱点,使得它们还没有上升到被地球环境约束的层面。永生生物的弱点?  永生生物可以终生的繁殖,所以从理论上说只有给它们足够的时间,挤爆生存空间,成为地球上的优势种,甚至是一家独大只是时间的问题。但实际上,即使给它们足够的时间,它们也不会挤爆生存空间,因为它们本身具备致命的弱点,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说一下龙虾和灯塔水母的致命弱点:第一:生存环境。
  灯塔水母并非世界海域分布的,它们只分布在热带海域,而且原产地只有加勒比海,如果不是远洋船只进入该海域中时会灌入压舱水,它们甚至连去附近海域的机会都没有,这种热带海域的局限性,让它们即使数量呈爆发式的增长也没有什么用,一旦到了温带和寒带水域,它们只有死路一条。龙虾比灯塔水母分布要广一些,但是它们也是温暖海域中的海洋生物,这也注定了它们在一些寒冷的水域无法生存,而且灯塔水母的直径仅有4毫米左右,龙虾虽然大一些,但是它们短距离的游动还可以,长距离是极难的。
  因此,龙虾和灯塔水母致命的弱点之一就是对环境的挑剔性上,这使得它们不会大面积地扩散。第二:天敌的约束。即使有永生的能力,自保能力差,也是徒劳的,毕竟意外和明天哪个先来谁又能说得准呢?
  在自然环境下,灯塔水母既能永生,繁殖能力又强,但是它们的体型太小了,小到跟一只蚂蚁差不多,在海洋中,几乎所有稍微大一点的海洋生物都会吃浮游生物,而灯塔水母就是浮游生物的一种。所以即使在加勒比海,它们的数量也只是维持在一个稳定的数量下,无法形成爆发。而龙虾就更是如此了,它们从孵化开始就离开母亲独自生活,在长大的过程中,会有相当一部分的被海洋生物给吃掉,比如大多数底栖型的鱼类。等到长大以后,它们也是一些大型凶猛的鱼类的食物之一。
  好不容易躲过了这些自然天敌,此时拿着鱼叉和渔网的人又来了,很快它们就会被搬上餐桌,或清蒸、或刺身。
河小白

24-07-22 12:55

0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很多科学家对灯塔水母可以实现“永生”这件事并不认同。因为灯塔水母的生存模式非常特殊,当它们成长为水母的状态后,便会重新变成水螅体的形态。之后,再不断地重复这个过程。所以,与其说灯塔水母在无限“永生”,倒不如说灯塔水母是在不断地“返老还童”。

目前,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还没发现灯塔水母可以“返老还童”循环多少次。从理论上来说,“返老还童”是没有次数限制的,不过也有科学家认为,或许是因为它们可以反复的周期很长,只是人类至今没有发现而已。对于科学家来说,研究灯塔水母似乎可以为人类的未来指点迷津。
河小白

24-07-21 15:39

1
2019年,发表在《Nature》的一篇论文《封闭宇宙的普朗克证据和宇宙学可能的危机》表明:
我们生活的宇宙可能是一个封闭的三维球面,这一研究发现推翻了近几十年来的主流观点,即宇宙是一个平坦的三维空间。
一个封闭的三维球面,这样的宇宙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可能会给宇宙学带来巨大的危机。
接下来我们就聊下,一个封闭的宇宙是一个怎样的宇宙。
在现实生活中,你想要知道一个物体有多大,首先要知道它的几何形状,连它的样子都不知道,是没办法研究大小的。
例如,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讨论地球的形状,毫无疑问它是一个漂浮在三维空间中的球体,我们只有知道了地球的几何形状,才能对它的大小进行测量。
那么整个宇宙呢?它有多大?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思路也一样,首先要知道宇宙空间的形状。
这里就有一个我们不理解的问题,我们人类的视野现在已经走出了太阳系、甚至是银河系,看到了深邃的宇宙空间,不过看起来跟我们在地球上感受到的空间一样啊,怎么会有形状呢?
这是因为我们感受不到三维空间的形状,但空间的形状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万物的运动。
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原理应用在宇宙学之前,我们一直认为,空间就是平坦的空间、时间是匀速流逝的时间,空间和时间共同为万物的运动提供了一个舞台,它们之间互不影响。这就是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但在广义相对论之后,一切都改变了。
空间和时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俩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时空,并且参与着、影响着万物的运动,而万物的存在又反过来会改变空间的形状和时间的流逝速度。
因此爱因斯坦告诉我们,三维空间会因为物质的存在而产生一个曲率,这个曲率就决定了空间的形状,也决定了物质在空间中会怎样运动,这其实也是对引力的解释。
你看地球的存在就扭曲了周围的空间,产生了一个曲率,太阳系、银河系也一样。我们牢牢被束缚在地球表面,地球被束缚在太阳轨道,太阳系被束缚在银河系的一个悬臂上,都是因为空间曲率的原因。
那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所谓的空间曲率或者是形状呢?“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没错,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三维空间之中;我们没有另外一个额外维度的视角来观察三维空间,因此我们就看不到它的形状。不过我们看不到,并不代表不存在,这一点要清楚。
下面我举个例子,在三维空间中,我们就可以在第三个维度看到二维平面所构成的任何形状,折纸玩过吧。
但是身处在二维平面上,我们就看不到二维平面的任何形状,因为我们只能感受到两个维度,缺少了一个维度。
这就是我们看不到三维空间形状的原因。
那么了解了以上的知识,我们接下来讨论宇宙的形状。
在宇宙学中,由于物理定律在每一个空间位置都是等效的,也就是空间的每一个点都是平等的,因此整个宇宙就不可能在一些奇怪形状,例如甜甜圈。

因此宇宙可能的形状就有三种,分别为:正曲率的三维封闭球面、平坦的三维空间、负曲率的三维马鞍面。
以上的三种可能形状取决于宇宙中的能量密度和膨胀率(哈勃常数),目前我们通过普朗克卫星测得的哈勃常数(宇宙膨胀率)为67.80±0.77 km/s/mpc。
根据这个膨胀率,我们在理论上可以计算出一个宇宙临界能量密度,为每立方米大约5.7个质子质量。
在这个临界密度下,膨胀率和能量密度基本平衡,宇宙就是一个几乎平坦的三维空间,没有可观测的曲率。这样的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无限无界。
但是当宇宙的真实能量密度大于临界密度的话,那么整个宇宙的空间就会因为引力大于膨胀率表现出正曲率的三维封闭球面。这样的宇宙有限但无界。
并且最终宇宙会停止膨胀,发生大坍缩。有一个很好的类比就是地球表面,我们知道生活在地球表面的生物都是三维的,可以向左向后、向前向右,也可以向上向下。
但是由于引力的缘故,想要在上下这个维度移动非常困难,而且从外太空上看地球的话,地球表面的生物可以被当作二维平面上的生物。
由于地球是个由二维表面构成的三维球体,所以麦哲伦当年一直往西航行,最终从东边回到了原地。所以说地球表面是无界的,但体积、表面积是有限的。
那么一个由三维表面构成的高维球体呢?
生活在三维空间中的生物其实也一样,你朝一个方向不断的前进,只要速度足够快,你就可以在有生之年,从另一边返回原地。这就是一个封闭的有限但无界的宇宙。
当宇宙真实的能量密度大于临界密度的话,宇宙就是一个开放的三维马鞍球面,这样的宇宙也是无限无界的。可以一直膨胀下去。
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测量宇宙的真实能量密度了,宇宙如此浩瀚,物质星系如此之多,还有我们不清楚成分的暗物质存在,直接测是不可能的,也办不到。
不过我们有个非常巧妙的办法,我们知道空间的曲率可以改变万物运动的路径,光线也不例外。我们可以观察在宇宙中传播了非常远的光线,就可以在整个宇宙的大尺度上看到宇宙空间的曲率,当然也就知道了宇宙的形状。
那么选择何种光线呢?最佳的候选者就是微波背景辐射的光子,这些光子可是在宇宙传播了138亿年,宇宙空间的曲率到底怎样,我们就可以在微波辐射的功率谱中看到。如果宇宙有形状光线就会弯曲,微波辐射的热点、冷点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如果没有曲率那光线也不会弯曲。这其实就是在观测整个宇宙的引力透镜效应。上世纪我们测量的结果是,宇宙空间没有可分表的曲率,这就说明宇宙是平坦的,能量密度和临界密度几乎一致。
但是在发表的论文中,科学家重新研究了普朗克卫星对微波背景辐射的观测数据,发现了存在比标准中预测的更强的透镜振幅。
一个正曲率的宇宙就能解释这个现象。
也就是说,微波背景辐射的热点经过整个宇宙空间的透镜效应变大了,并且计算出宇宙真实能量密度比之临界密度高5%。
这说明整个可观测宇宙表现出了轻微的正曲率,那么整个宇宙呢?当然就是一个封闭的球体。研究人员说,这个形状的宇宙几率高达99%。

也就是说,我们真实的宇宙是上图这样的,如果从更高的温度看,它就是一个由三维空间构成的高维球体,我们就生活在这个高维球体的表面。
在小尺度上看,我们看到的宇宙是平坦的,就算在可观测半径460光年的范围内曲率都小的微不足道。其实就跟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一样,只不过地球是由二维平面构成的三维球体,相比宇宙降低了一个维度。
目前我们对哈勃常数(宇宙膨胀率)测定的并不是很准确,这个数值不准就导致了临界密度不准,临界密度不准就造成了我们对宇宙形状的判断也不是很准确。
仅仅一个微波辐射热点的异常透镜证据,还不至于完全确定宇宙的形状,所以这依然是未来有待解决的问题。
总的来说,根据以外我们对地球形状判断,我更加相信一个封闭的三维球面宇宙。
河小白

24-07-20 12:59

0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