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玄学篇》黑兔走入青龙穴 欲尽不尽不可说—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4-02-24 17:03 5256次浏览
半只烟l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哥哥问《画江湖之天罡》是不是很好看,弟弟说它有9.9分肯定是很好看的。还问我是不是评分最高的电影。好吧,不好看的电影能推荐给你们看么?不过印象中确实没见过这么高的评分的,大概动漫片键盘侠们看得少吧,所以一般评分还是都比较高的,过段时间应该评分会下降到9.0-9.5分吧。我如是说。一个月过去了,哥哥忽然说《画江湖之天罡》还是9.9分哦。这下轮到我吃惊了。确是好片。原本就是想让他们了解下袁天罡和李淳风,还有他们的《推背图》。埋下玄学的种子。

看《2012》的时候哥俩问我,玛雅文明预言的世界末日是真的么?我说如果是真的,那你们还会存在么?2012年的12月21日那天我在哪里又在干什么呢?一群朋友在化龙池喝酒末日狂欢,熬过了午夜十二点散棚,然后陪一个女孩子在麻将馆里打两人麻将决战到天亮。奇异版的《天亮说再见》。好吧,我更信《推背图》和《滴天髓》。玄学。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年少时对此不屑一顾。自信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奈何寻寻觅觅,兜兜转转,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最怕问初衷,幻梦成空。空有冯唐李广愿,不遇文帝付西风。悔不早做一闲翁,诗酒琴棋终日里,任岁月匆匆。细雨湿流光。已知天命虽还仍信奉我命由我不由天,却大抵只剩不甘的咆哮和自欺的慰藉。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打不过的就加入。想逆天改命就苦研《滴天髓》、《子平真诠》等命理学书籍。只是这天机又岂可轻窥?算着日子,好像也就是这两年了吧。看不到横财,约摸就手心攥着的K线还能指望得上吧。好吧,终还能算圆回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誓言。彼时初闻算命高人所言愤然不信。成名须趁早,一日看尽长安花。老来即便是给你泼天的富贵又有何用?好饭不怕晚。我们以为我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却经常被命运掐的翻白眼。

据不靠谱相关人士统计,世界上有74%以上的人群信仰宗教,无神论者只占26%。不管你是否有信仰,这个世界,都已经被宗教所“攻陷”了。据说宇宙给人类派遣了灵性导师释迦摩尼述《大藏经》、耶稣留《圣经》和默罕默德传《古兰经》,成就了世俗中的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其实导师团里还有老子和孔子是负责传授大中华区文明的,奈何国人太聪明,道家和儒家也只是为统治者所用,并未成就大气候。而五千年文明唯一传承下来的神州大地现也只有苍生和汗牛充栋的古籍经典,神鬼被打翻在地,扫除一切害人虫。众生皆苦,万相本无,唯有自渡。可自渡又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呐,也只有抱团取暖寻求宗教的救赎和庇护一途了。以光之名,抚平世间的一切忧伤,愿战争不再人间出现,将那刀枪熔炼,变成耕耘的犁;以光之名,照耀你我前行的道路,在认清世界真相后能够摆脱一切不洁净的束缚,让你我在属灵的空间里绽放新的生命!以光之名,对世人沁注怜悯与爱的心境,让感动再次感动,让泪光浸润心田,不再惧怕黑暗,让低频的事物在冰雪消融的大潮中流逝吧。封建迷信都是糟粕,宗教也都是统治者维持其统治的工具。年少时是坚定的无神论唯物主义者。直到一次又一次被命运之手无情的愚弄和嘲笑。直到有一天我偶然看到牛顿爱因斯坦晚年都醉心于神学。我们比他们更智慧么?谁耻笑我执着谁把岁月蹉跎,谁碾碎了泡沫谁心已成魔?我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寻找问题的答案,直到读到《一个“精神病人”的世界观:你以为这世界是真的?》,我知道我的世界观已赫然出现了一条裂缝,一道光进来了。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似乎,豁然开朗。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妄,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盗梦空间》里说,我们做梦的时候总是想不起来我们是从哪里开始的。好吧,我们能想起我们是从哪里开始的么?你有你出生后的记忆么?从什么时候开始记事?四岁还是五岁?科学家告诉我们,人小时候的记忆因为杂乱无序所以在系统升级的过程中被好像我们清理手机内存一样被清除保护了。人生如梦。可你真的就能确定我们现实存在的这个世界就不是一个梦?就好像一晌贪欢梦里不知身是客,我们在梦里却并不知晓我们是在梦里。死亡,而回归天国回归主的怀抱,是不是就是意味着我们又回到上一级梦境?抑或是,现实?印度古卷《摩柯婆罗多》中记载,我们这个世界就是梵天的一场梦,同时期的中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庄子也曾发出这样的天问,究竟是蝴蝶梦见了我还是我梦见了蝴蝶?庄周梦蝶的本质其实也就是对这个世界真实性的怀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周易算命之类的这些玄奥深涩的东方命理学说可能绝大多数人并不能去探究测算验证,我们的命运是否是在一生下来就被注定了的,但是我忽然想起了西方的星座理论。这个是更宽泛而简浅的划分。我们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用星座去套测一个个熟悉的人的属性和际遇。至少我是最典型的摩羯座。其他星座都套不上。而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朋友都是有很明显的星座特性。而且,更精确细化的是,西方也还有所谓的上升星座予以配合。所谓上升星座就是被我们的生辰时间和出生地所决定(其实就是经纬度)。在占星教科书里的官方定义是:我们每个人,在出生的时候,东方地平线上正在升起的那一个星座,它是占星学系统黄道十二星座之中的某个星座(不是天文学系统的星座),在星盘中它的符号是ASC。有些人的太阳星座会跟上升星座一致,而大部分人的上升星座跟自己的太阳星座不一致。这是不是西方的星座理论又和东方的命理学说殊途同归了?只是我们的更为高级和精准,当然能解读和勘破命书的也更寥寥,万中无一。

而人的本质又是什么?人其实是大自然 的一种映射。比如人体有365个穴位, 一年刚好365天;人体有12条经络,一年刚好12个月。脊椎有24节,一年刚好24个节气,人与大自然完全吻合。古代人所说的人体内的小周天,其实代表月球围绕地球运转的这一系统;人的脊椎有24节,随着身体的循环,每一个骨节都会发生相应的感应。而根据对这些微妙变化,古人体会到了一个周期应有的变化节点,于是把中国农历的一年分为了24个节气。所以,人身上每一点都在宇宙之中有着其对应点。通过反观与内视,所有的星系都会在人体之中找到对应的位置,比如五脏之中的28星宿,比如命门之中的银河系。《黄帝内经》研究的是人体的运作原理,然后利用的却是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克原理。因为太阳系里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的运转,和人体内五脏六腑的协作,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再就以七日节律来说,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写道,如果外感风寒即使不治疗,一般 7 天就可以自行痊愈,如果 7 天不好,病程就会延至 7 的倍数,14 天或 21 天,这种规律被称为七日节律。动物和人的怀孕周期都是 7 的倍数:鸡孵蛋:7×3 = 21 天;猫怀孕:7×9 = 63 天;兔子怀孕:7×4 = 28 天;老虎怀孕:7×15 = 105 天;人类怀孕:7×40 = 280 天。七日节律是如何形成的?它是受太阳和月亮的共同作用形成的,阴历一个月有 28 天,一个月存在四次潮汐,28 除以 4 就是 7 天,因为人类祖先来自海洋,人体大部分是由水组成,所以人体七日节律,也可以看成是潮汐律,这就是天人合一。任何一个东西,都既是世界的缩影,又是世界的全部。比如我们可以透过个体窥见整体,例如中医耳穴针灸、都是透过耳朵或手掌来诊断与治疗全身。我们要有一滴水而看到整个大海的能力,这就是整体的意识。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是独立的,世界就象一个大房间,有无数的门,从任何一个门都能进入这个房间,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法门”。比如易经有“象数义理”四大法门,这四个法门就是研究易经的四个途径,图象,数字,道义,理论等等,都是我们探究世界真相的途径。任何一个角度/途径/切入点,都是通向世界奥秘的钥匙。

万物皆有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道三千,然殊途同归。终究又归为一。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从宏观到微观,概莫能外。可这一,可这道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冥冥中,我们都只是命运长河中的一尾小鱼,很少的一些,强壮的,偶尔跃出水面以为看清了方向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其实也都是命运的安排。躺平是命运,抗争也是命运。
打开淘股吧APP
59
评论(30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河小白

24-10-27 21:54

0
2018年,英国科学家约翰.里德在一次交流会上展示了自己的新发明,他用声波刺激一个装满水的盘子,不一会儿,在声波有序的节奏中,盘子中的水波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这里面就包括三亿年前的三叶草,两亿年前的海星,还有侏罗纪时期的恐龙蛋图形,现场的观众都觉得这很不可思议,但约翰.里德并没有表述什么,直到2019年,他发表了一篇文章,里面详细介绍了这二十年来他对音波的研究成果,他甚至介绍说声音使得这个宇宙从无序走向了有序!正是因为某种高频音波的出现,才会让地球出现生命,得出这个结论的实验是他把声波调整到432赫兹的时候,水面上出现了一个圆形的梅花状结构,他很是差异,这究竟是什么生物的结构?直到一位生物学家看到了图片才惊讶的说,这是人类的DNA的横截面图片!
约翰.里德被这一结果震惊了,他第一时间寻找DNA的横截面图片,果然和他在水波实验中表述的一摸一样!这不禁让他陷入了沉思,声音和生命之间有什么关联呢?我们都知道DNA的主要结构是各种羟基键和氨基酸键的有序结合的结构体,氨基酸可以通过闪电与甲烷的作用下产生,但是要将氨基酸堆积成一个螺旋形有着复杂结构的综合体,这无异于是将一堆沙子放在大海上冲击最后自然组合成了劳力士!虽然有这种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几乎为0,约翰.里德在经过细致的思考后得出结论,能够让它们有序排列的只有声音!但432声波的音乐是如何产生的?即使有了这个音乐的存在,要将这些键位自动组合成现有的结构,也是几十亿分之一的几率啊!难怪说生物学不能细看,因为越往细了研究越怀疑自己存在的合理性!这也是达尔文在晚年推翻自己一手创立的进化论的根源,他或许也看到了这点。
我们不妨用神学来解释一下,在西方圣经约翰福音的第一句就是“声音与神同在,神就是声音”,不要和我争论说“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这是中国人翻译过来的,当时翻译者对word这个词理解就是老子提出来的“道”,而它本质的意思在这里指代的就是声音!无独有偶,我国神话故事中的上古大神盘古也是在巨蛋中听到了声音后被唤醒的!还有希腊的大地之母盖亚也是在沉睡中听到了某种声音才从尘埃中苏醒。难道这些上古的神祇都听到了某种声音后才被唤醒的吗?这显然是一种创造的过程,约翰.里德认为,声音就类似于一台光刻机,它在蚀刻着地球的文明,或许甲烷和闪电产生的氨基酸是必然的结果,将它们组合到一起也是通过这个巨大的声波发射器将这些键位安排到位的!这一大胆的言论立马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因为现在找不出人类的合理起源,那么他提出的这个方案很可能是真实的!音波的确能够让无序走向有序,就像现在我们在观察微生物时候一样、有时候也会用超声波刺激它们周边的环境达到成长的目的!
我们再回首佛教中诵经为何会以歌唱的形式展现出来呢?再问这些禅师的时候他们也不太清楚,只是说这种方式能够缓解内心的浮躁,让自己与佛陀更加的贴近,玄奘带回来的经文几乎都是以唱的形式存在,但它们的字面意思又非常的晦涩难懂,难道佛经的真谛不是在经文中,只是在追求那声音的呈现来连接深空的告我吗?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小时候家里的太奶奶总是在吟唱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总是觉得很动听,或许它就是破解人类存在之谜的重要参数,后来有人对这六字的古典音频进行了记录,果然是432赫兹,这一切貌似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原来声波真的是能够影响生命的进程,或许还有着更深的意义!那就是在医学上也有着根本的突破!
长久以来,人类对癌症的恐惧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人类总是在通过化学或是放疗的方式去杀死癌细胞,我们的局限性太小,总是想着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方式去解决疾病,却不知癌细胞产生的原因就是一种有序的细胞繁殖经过了一种无序的生活方式后变得无序的繁殖起来,那么我们能不能通过声波让无序变得有序呢?这个方法还真的有人试过,并且获得了成功,还记得我在“消失的科技”一文中说到的弗雷德.里蒙博士发明的癌症粉碎机吗?他就是从声波能击碎结石的原理出发,得到的这一灵感,既然能把石块给击碎,为什么就不能遏制癌症呢?他用的也是古典高频声波治愈了背医院判了死刑的病人,但是他的发明很快被资本给没收,自己也死于意外,但在实验室中,432赫兹的音乐的确能够有效的遏制癌细胞的活性!难怪那些病人在听到古典音乐的时候都会觉得自己身心愉悦,原来这就是让无序走向有序的过程啊!
河小白

24-10-22 22:40

0
截至目前,系外行星的发现数量已经突破了5000颗,其中不乏超级地球或者第二地球,然而不论是哈勃望远镜还是韦伯望远镜,都没能从这些星球上,看到任何生命存在的迹象。
从当年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到今天的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扫描了整个地球天区,也没能收到外星文明的电磁波信号。
似乎整个宇宙,或者至少银河系范围内,人类文明就是唯一的文明,地球也是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然而天文学家们很清楚,地球之所以产生生命和文明,纯粹就是概率原因,是地球和太阳以及一系列参数的巧合罢了。
既然是巧合,那么在可观测宇宙里有2万亿个星系,每个星系都有至少1000亿颗恒星的情况下,外星文明的数量也该比今天的地球人口总量还多,而不是我们看到的一片寂静才对。
马斯克曾说如果宇宙中只有人类,那将是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一条鱼如果发现自己是生活在纯净水里的话,就说明它是鱼缸里的观赏鱼,人类文明目前面临的宇宙大寂静,背后也有可能是更高级的外星文明在干扰。
今天的地球上存在许多与世隔绝的小岛,上面还有处于原始社会的土著,科学家并不会去干扰他们的存在,只是远远观察,并把这个岛屿设置成自然保护区。
如果一个高级外星文明,偶然发现处于低技术阶段的人类文明的话,理论上也有可能把太阳系和外界屏蔽,让人类文明成为一个观察样本,直到我们有能力离开半径1光年的太阳系为止,然而旅行者一号已经飞了快半个世纪了,想要飞出太阳系还得3万年左右。
所以目前来看,不论太阳系是不是低技术文明保护区,我们都无法在短时间内飞出太阳系,甚至连在太阳系内自由探索都做不到。
现阶段最有可能成功的系外行星探索,还是霍金当年提出的突破摄星项目,他计划发射光帆探测器,用地球上的强激光和太阳光加速,最终能达到光速的20%,也就是每秒6万公里,这样一来只需要20多年就能到达4.22光年外的比邻星。
拍摄的照片,收集到的数据,还能用电磁波以光速传回地球,如此一来从发射到最终解码,只需要不到30年,我们就能亲眼看到宇宙中的另一个恒星世界。
遗憾的是霍金去世后,和他合作的俄罗斯富豪也销声匿迹了,整个突破摄星计划除了最开始的几张PPT,再没有什么新的进展了,不过光帆推进技术目前倒是有很多实验,但由于面积太小所以速度也不会很快,理论上只有面积达到数百平方公里甚至更大的光帆,才能靠微弱的光压加速到很快的速度,甚至是近光速。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如果宇宙中真的只有我们的话,那么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将没有任何参照,人类文明只能孤独在宇宙中前进,不知道前方会有什么危险,也不知道大过滤器什么时候到来。
河小白

24-10-16 20:51

0
近年来,在观测技术的发展下,科学家逐渐将目光放到了整个太阳系的动态演化上,为此NASA联合一些理工大学科研人员共同开发出了一个太阳系的气候演变模型。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自太阳系形成初期到现在,总体的气候变化曲线还是比较平稳,不过唯独在距今5亿年的时间节点上,却有了极为明显的变化,不少行星上的气候均发生了剧变。
  从理论上来讲,太阳系形成初期,由于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作用、轨道不稳定等因素,使得环境动荡不安,但是在演化了40多亿年后,太阳系内各种参数早已尘埃落定,没有道理气候还会产生如此异常的变化,为此有科学家认为,太阳系曾经爆发过宇宙战争,致使其引力范围内的行星遭到强烈冲击,系内生命发生大批量灭绝。
  最明显的,地球、火星、金星同样处于宜居带,但偏偏只有地球有生命,科学家推测,火星就是远古版本的地球。早期太阳的核反应更加强烈,那时地球是岩浆行星,而火星在太阳系的位置,恰好构成形成生命的条件。
  不过由于太阳年龄增长,不足以为火星提供像初期那么巨量的光和热,导致火星表面温度降低,物种灭绝开始发生,或者直接进入冰川时代,这导致了火星中后期为了资源,可能发生过战争或者移民。
  火星上长4500千米,最宽达600千米的水手峡谷,昭示了他们甚至可能动用了二级文明才有的激光武器,因为仅仅是板块运动等不足以解释峡谷成因。

  战争使得火星环境愈加恶劣,大气脱离,紫外线、宇宙射线等对其环境产生了难以想象的伤害,这也让火星成为了废星,遍地荒漠,坑坑洼洼,可利用水资源几乎没有,大气稀薄,还经常发生区域性沙尘暴。
  金星也是一样,金星比火星更像地球,体积、密度、组成元素都大致相等,早期金星海洋规模巨大,还持续了数亿年之久,其大气层也和地球十分相似,但是现在的金星简直就像地狱,还是太阳系唯一反转的行星,这就很令人匪夷所思,导致金星大量水分蒸发的事件需要多大强度,这样强度的事件存在的可能性多大?
  还有,金星的反向自转,原行星吸积阶段大概率自转是同其他大行星同方向的,如果是大气潮汐对自转速度的影响,不应该有那么离谱,更不应该有倒转方向且保持那么高自转速度这种情况发生,自转停止可能,但是反转还能保持那么快,这不合理。
  科学家研究发现,5-7亿年前,金星上爆发过全球性的极端温室效应,导致不能保持液体水的存在,其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改变,至于金星的反向自转,要么是在某个地质时期,发生过一次规模类似忒伊亚干涉地球事件的天文事件,要么就是巨大冲击波所致。结合5亿年前火星上可能爆发的战争,不少科学家都认为整个太阳系都可能爆发过星际规模的战争。
  除上述之外,太阳系还有诸多异常之处,比如天王星躺着自转,原因目前也难以定论,主流观点是木星和土星的轨道共振导致,据计算海王星轨道还在天王星内侧,但是因为木星土星的轨道共振被甩到了柯伊伯带,天王星的自转轴也被带歪了,不过若真的爆发过星际战争,其冲击波也一定能将其撞翻。
  人类对未知充满好奇和恐惧,然而人类的诞生和文明只不过是宇宙的一瞬间,真实的宇宙、太阳系,目前有很多地方都是人类无法理解的。现在连外星文明古迹都找不到,火星上探索了几十年了,都从未发现大型建筑痕迹,要想弄清楚宇宙的真面目,这还有赖于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散修一枚

24-10-15 22:00

0
烟叔,中国队2:1拿下了……很艰难啊!
河小白

24-10-15 21:56

0
在探索人类意识边界的征途中,一项令人瞩目的新成就近日取得成功。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11日报道,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初创公司REMspace近日宣布,该公司在一项对人的意识的实验中成功实现了人类在清醒梦状态下的首次双向交流。这一突破性实验展示了通过增强睡眠和清醒梦的技术,两个睡眠中的个体能够交换信息。
该公司成功实现了人类在清醒梦状态下的首次双向交流,这一实验不仅挑战了我们对梦境的传统认知,还开启了梦境交流这一前沿领域的新篇章。
清醒梦,这一神秘而迷人的现象,指的是个体在睡眠中保持意识清醒,并具备与清醒状态相似的思考和行动能力。在清醒梦中,人们可以自主操控梦境中的场景和行动,而不再是被动的梦境接受者。这种独特的梦境状态一直以来都吸引着科学家、心理学家以及广大公众的关注。
REMspace公司的实验正是基于清醒梦的这一特性,旨在探索梦境中信息交流的可行性。实验采用了专门设计的设备和系统,确保两名参与者在各自家中入睡后,能够在清醒梦状态下进行信息交换。这一创新性实验的设计和实施,标志着人类在探索梦境交流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实验的具体过程充满了科技感和神秘色彩。在9月24日这一天,两名勇敢的参与者分别在自己家中入睡。当REMspace公司的服务器检测到第一个参与者进入清醒梦状态时,它会从特殊语言中生成一个随机单词,并通过耳机传输给该参与者。

参与者在梦中接收到这个单词后,会尝试在梦境中重复它。这一反应被REMspace公司的设备精确捕获并存储在服务器中。
8分钟后,当服务器检测到第二位参与者也进入清醒梦状态时,它会将第一位参与者存储的信息传输给她。这位参与者在醒来后,成功地重复了这条信息,从而实现了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在梦中进行“聊天”。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标志着梦境交流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这一消息发布后,立即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热议。网友们纷纷表示对这一技术的惊讶和好奇,有人甚至开玩笑说:“梦里也可以学了。”还有人调侃道:“以后睡觉也得开工作总结会。”这些幽默的言论背后,透露出人们对梦境交流技术的无限遐想和期待。
事实上,早在REMspace公司的这一突破性实验之前,就已经有公司开始探索清醒梦技术的应用。例如,在2013年,就有公司推出了智能睡眠面具,帮助用户通过视觉和听觉刺激进入清醒梦状态,从而增强对梦境的控制。这些尝试虽然还处于初级阶段,但已经为后来的梦境交流技术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REMspace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拉杜加对这一成就充满了自豪和期待。他表示:“此前,在梦中交流似乎就像科幻小说一样遥不可及。而在未来,它将变得普遍且实用,这将为无数商业应用打开大门,重塑我们对梦境中交流和互动的看法。”拉杜加的话不仅表达了他对梦境交流技术的信心,也展示了这一技术未来可能带来的广阔前景。
然而,尽管REMspace公司的实验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这一技术目前尚未经过科学界的广泛验证和重复实验。因此,在将其应用于实际领域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索。但无论如何,这一技术的出现已经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开始重新审视梦境这一神秘而复杂的领域。
除了科学研究之外,梦境交流技术还具有潜在的商业应用价值。例如,在心理健康治疗方面,通过梦境交流技术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更有效地解决心理问题。此外,在技能培训方面,梦境交流技术也可以提供一种全新的学方式,让人们在梦中就能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识。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梦境交流技术有望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和新兴产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梦境交流将不再是科幻小说中的幻想,而是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这一天的到来,将标志着人类在探索自身意识和梦境领域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河小白

24-10-15 21:54

1
在探索地球生命起源的道路上,科学家们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今年10月5日,一个由日本东京大学研究人员参与的国际团队在新一期《微生物生态学》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在南非一处约20亿年前形成的地层岩石样本中,惊人地发现了其中有不少仍处于存活状态的微生物。

这一发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将已知存在活微生物的地层年代大幅提前,之前曾有科学家在1亿年前的岩石中发现过活体微生物,而这一发现使活体微生物的发现时间从1亿年前一跃至20亿年前,为我们理解地球生命的早期演化提供了宝贵线索。
据悉,该研究团队对采自南非东北部布什维尔德杂岩体的岩石样本进行了深入分析。在这些古老岩石的内部裂缝附近,科学家们发现了密集的微生物群落。通过先进的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人员能够检测到这些微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从而确认它们依然保持着生命活力。这块石头也成了人类已知时间最长的独立生态系统。

此次发现的微生物可能一直生活在极其稳定的环境中,由于地层的长期稳定性,它们的增殖速度极为缓慢,有可能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的生命状态。这一推测为科学家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窗口,透过它,人们可以窥见地球早期生命的模样,甚至可以推断在大多数行星、矮行星、卫星、彗星,甚至小行星上,都有可能存在这种微生物。

该研究团队的领先成员表示,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我们对地球生命历史的认知,也为未来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接下来,他们计划通过基因组分析来深入研究这些微生物,期望能够解锁更多关于生命起源和演化的秘密。
该发现对我们理解地球早期演化的认知有着深远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扩展了生命存在的时间范围
这一发现表明,生命可能在地球形成的相对较早时期就已经存在,这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生命起源和存在时间范围的认知。

二、揭示了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能力
这些微生物在岩石内部的裂缝中存活,展示了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顽强生存能力。这有助于理解在地球早期,环境条件可能极为恶劣的情况下,生命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

三、提供了研究地球早期演化的新视角
通过对这些古老微生物的研究,可以获取关于地球早期环境、气候和生物圈的重要信息。这些微生物可能保留了原始的生命特征和遗传信息,为研究地球早期演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宝贵的线索。
四、推动了生命起源和演化理论的发展
该发现挑战了现有的生命起源和演化理论,促使科学家们重新审视和修正相关理论。通过将这些新发现整合到现有的科学框架中,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生命是如何在地球上起源、演化和分布的。

那么这些微生物为什么能在岩石的内部存在20亿年呢?原因应该是存在于稳定的地层环境,可以为微生物提供一个适宜且几乎未受干扰的生存环境。再就是微生物在地下的增殖速度极其缓慢,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采取了节能的生存策略。还有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能力。在岩石内部的裂缝中,它们可能面临着高温、高压、低氧和营养匮乏等挑战,但都已适应。

由于地层的稳定性和微生物缓慢的增殖速度,这些微生物很可能还维持着原始的生命状态。这意味着它们的遗传信息和生命特征可能几乎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窥见地球早期生命形式的宝贵窗口。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对生命起源的探索将愈发深入。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揭示了生命可能的古老起源,也为未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我们期待着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能够取得更多的突破性成果。
河小白

24-09-24 22:12

0
黑洞实际上是台计算机,科学家确信宇宙也是! 

黑洞一直以来都是科学家们的“禁忌”,因为它吞噬的不仅是光,还有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但是你知道?
  霍金辐射的发现让我们对黑洞有了全新的理解,甚至可以把它看作一台超级计算机,正在处理和存储宇宙间的信息。想知道黑洞究竟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如何与宇宙的计算能力挂钩?
  黑洞的霍金辐射改变了传统对黑洞的认知,表明信息并非完全消失。我们知道,传统上科学家对黑洞中的信息一直持消极态度,因为根据广义相对论的预测,任何坠入黑洞的物质都会被压缩到无穷,形成点状结构,也就是所谓的奇点。
  物理学失去对奇点的描述能力,就好像在这个点上失去了一切信息一样,所以科学家很早就认为,黑洞吞噬的不仅仅是物质,还有信息。
  直到霍金提出霍金辐射之后,人们才第一次看到黑洞会主动释放某种东西。根据霍金的理论,虚拟粒子在产生的时候会以成对的方式出现,其中一个掉进了黑洞之中,另一个由于碰撞不到任何物质,所以有逃离的机会。
  离开原来的轨道之后,它便成了一种真实的物质,虽然规模微乎其微,但是它携带了能量和信息,这些信息原本是黑洞吸收物质时获得的,现在随着辐射的产生被重新释放出来。
  这样一来人们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量子力学的帮助下,科学家开始认为黑洞其实是在处理和记录信息,只是我们一直无法从中获取到我们想要的信息罢了。
  这也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在物理学中就连输入信息都要受到限制,只有少数情况下能够做到完全自由。
  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本身具备运算的能力,而这个宇宙运算的能力和它的能量密切相关,同时还受到信息比特数的影响。
  科学家计算得出的结果非常夸张,最多宇宙可以进行的运算次数是10的123次方。当我们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可能并不觉得它有多大,但是如果拿来做比较的话就会发现它的可怕之处。
  例如人类创造出来的超级计算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所有运算任务,没有一个灰色物质可以使用了,于是我们把运算任务交给宇宙来完成,宇宙得到这个程序之后表示轻松愉快,一万年不到就已经把所有运算做完了。这时候宇宙拿出10^123次方这个数字时,我们才会意识到自己和宇宙之间的差距。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被解决,那就是黑洞。
  黑洞吞噬一切,包括光线、物质等等,那么当黑洞将这些信息存储起来进行计算之后,又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这些信息输出呢?从直观上来看,黑洞应当是和信息一起吞噬的物质,就像信息被限制在时空泡沫当中一样。那么这个时空泡沫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不能确定时空泡沫和黑洞本身的结构是一样的,因为它们有着自己独特的运动规律和模式。但是随着我们对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深入,在量子力学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之后,人们终于可以想象出黑洞处理信息的模式了。
  量子运算同样需要能量,而且我们发现了一种可以影响量子信息比特的方式:外加磁场。例如对于自旋上有两个状态的质子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外加磁场来让它完成状态的翻转。如果把这个过程想象成一种计算,那么只要输入一定量的能量就可以完成。
  假设黑洞也是通过这种模式来进行计算和处理信息的话,那么当宇宙规定输出信息时无法从黑洞中心传递能量时,则会从外围开始向中心投放能量。虽然中心接收不到这些能量,但对于黑洞来说其计算能力是不变的。这样一来人们就成功构建了模型:把黑洞视为压缩到极小体积的电脑。
  电脑中存储着各种程序和数据,而宇宙中则储存着各种物理定律和运动规律。按照信息熵和比特数之间的关系以及霍金辐射产生规律来看也是非常吻合的。
  根据熵公式我们知道,物质状态越高则其熵值越大;而根据霍金当年证明霍金辐射产生时缺乏携带信息这一点来看,则霍金辐射应当是基于熵为核心来产生的。
  统计力学告诉我们,在某个体系中如果存在温差,则高温处粒子熵减小;低温处粒子熵增加。而总的熵值不会减小,在两者之间形成平衡。
  由于霍金辐射是随机产生且不携带信息的,所以根据概率论来看大概率是低熵状态的粒子离开了黑洞,而高熵状态的能量则被保留了下来。
  这些能量中同样包含着大量的信息,在被释放出来之后又重新归入了高熵状态,并不能影响自己被储存起来时所经历的过程。但是在处理信息时遵循的规则越多,则说明这类信息越不重要。
  这一点在物理世界中同样适用,在高熵状态下被囊括进去且无法影响自己所处状态方向的信息显然比那些能够影响自己状态方向且得到翻转机会的信息要弱得多。
  根据霍金当年提出来的思想体系构建我们发现:存储在黑洞中心更深处的信息正在得到处理,而外围边缘仅仅是被用来存放这些暂时没有用处、影响不大、不能影响自己命运转向但又不能被消灭规则约束必须保存下来的资料。
  时空被证明不是连续无缝的,而是由无数个微小单元组成的:时空泡沫。如果我们把这些泡沫看作黑洞输入信息时受限制必须经过的通道,则每个泡沫中最多只能够存储一个单元(bit)的信息。
  当然前提是:我们假设这个时空泡沫非常小,并且规定其中除了传递信息之外不能有别的物质存在。这样一来黑洞输入信息时就会受到存储空间不足的限制。
  黑洞可被视为压缩到最小体积的电脑,假设我们将宇宙比作一个电脑,那么其中运行着各种程序:也就是物理定律。
  而这些程序所需操作的对象就是数据:即我们所知道的信息。按照计算机原理来说,数据越多、程序越复杂则物理运算所需时间也就越长。
  而黑洞作为宇宙中最顶尖的存储设备,其内部也在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程度不等的信息。
  根据霍金当年提出来的思想体系我们知道:黑洞存储容量和其表面积成正比。也就是说质量越大、存储信息所占比重越大。
  但是表面积毕竟是有限的,在存储大量信息之后剩下来执行运算和处理任务的空间显然就要少很多。
  但问题在于:根据我们上面提到的模型,在处理信息时更消耗存储空间、表面积;而剩下的表面积更小、无法满足运算需要。这样一来黑洞似乎陷入了困境:即使存储足够多、足够重要的数据;却无法在处理时正常输出。
  因为输出端缺少表面积;而表面积已经用完整个结构体上只能执行计算。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此前我们提到过:科学家把整个宇宙比作一个超级无敌大电脑。
  按照计算机原理来说:只要程序没有错误、数据足够进入则是可以正常运行并且输出结果的;输出端只需要满足电流通过就可以。
  虽然电流强弱能够影响硬件设备工作效率;但只要有电压存在;那么通过长时间工作总能得到结果。
  而对于黑洞来说:虽然整体表面积很大很大;但内部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依然按照原先恒定不变。
  假设黑洞确实和时空一样;也是由无数微小单元组成;那么只需要把这些单元暂时拉扯开不就可以存储更多数据了吗?
  等数据处理完毕之后;再把这些单元恢复原状不就可以了吗?整体运行输出便没有任何问题;只是过程发生了一些变化罢了。但是即便如此黑洞依旧处于无法输出信息的困境。
  因为根据霍金当年提出的思想体系建立模型:资料越重要越深处被存储;而霍金辐射无法携带任何信息。
  那么即便资料被处理完毕并且存储在更深处;也永远无法影响外部数据(暗含物理定律规则)被释放出来。
  此后霍金也改变了自己关于黑洞处理和输出信息方面的看法;认为这恐怕是物理学中唯一无法实现逆向操作控制输入输出的地方;似乎打破了物理学中因果关系稳定性原理。
  但直到今天我们依然没有找到解决问题得方法;即便是通过量子计算机模拟得出结论:暗示我们应该在某一个方向上寻找突破。
河小白

24-09-16 21:07

0
黑洞的发现以及黑洞照片的发布,可以说人类天文历史上的里程碑。最初,黑洞出现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如今,只存在于理论中的黑洞真实的出现在我们面前。而近期,黑洞又成为天文爱好者的人们话题,因为在1891年就被发现的OJ 287照片中,天文科学家发现其实它是一个伴星黑洞,也就是两个黑洞组成了一个稳定的运动平衡。
 
要知道,黑洞是一种密度巨大的天体,因此它可以拥有非常恐怖的吸引力,可以吞噬任何靠近它的物质,甚至是光线和时间。黑洞既然连光线都可以吞噬,那么人类是如何发现它的呢?更何况,它还是一个伴星黑洞系统。这次研究人员发现的黑洞距离地球35亿光年,其体积比较大,围绕它公转的一个黑洞体积稍微小一点。
其实,人类最初观测到黑洞并不是因为看到了黑洞本身。因为黑洞没有光线的反射,所以它很好地融入到宇宙中。不过,黑洞的外围却有着不一样的画面,在黑洞外面有着一个吸积盘。这个吸积盘有着超强引力,所以宇宙的尘埃都会靠近黑洞,并且在黑洞周围形成一个稳定的平衡。当光线照射到吸积盘上后就会显现出颜色,人类就是通过这个发现了黑洞。
 而这次发现的伴星黑洞其实也非常幸运,要知道吸积盘OJ 287中的蝎虎座BL型天体很早已经被人类归类,但太空望远镜幸运的捕捉到了黑洞周围吸积盘的异常,其亮度出现了非常怪异的变化。于是,经过大量的观测和分析后,研究人员发现原来这是因为另一个黑洞穿过吸积盘造成的亮度异常。
我们知道,黑洞大多数都是由恒星形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恒星都会变成黑洞,所以宇宙中黑洞的数量也是比较少的。黑洞对于人类的感官来说,其实就是一个扭曲的空间,如果我们降维观察黑洞,黑洞就好像宇宙平面上的一个坑洞。因此,人类才把它叫做黑洞,其实黑洞这种情况与中子星和白矮星比较像。
中子星和白矮星都有极强的吸引力,但是和黑洞相比,明显黑洞的引力更强。因此,吸积盘的表现形式也完全不同。黑洞还有另外一个特征,那就是相对论性喷流。黑洞的吸积盘本身拥有磁场,它会通过作用力发射相对论性喷流,人类碰巧捕捉到相对论性喷流,因此黑洞的真身才呈现在我们眼中。
河小白

24-09-16 07:18

1
我们日常接触到的这个世界,是个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的世界,也就是爱因斯坦说的四维时空,在这里每个物体都有长宽高,因此也都具备立体性,但对数学家和物理学家来说,空间的维度远不止三个,最前沿的超弦理论,甚至需要26个时空维度才能自洽。
所以接下来,我将带你从0维开始,洞悉时空背后的秘密。
0维,顾名思义就是一个点,1维是0维的方向化,也就是一条线,2维又是1维的另一个方向化,从线变成了面,但由于缺少第三个维度,所以二维生物眼中的彼此,就是一些长短不一的线条,只有再增加一个方向后才能看到二维的全貌,比如三维空间中的我们,就能从这个新方向上,看到二维生物的平面状结构。

三维空间就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空间,但是确切来说,三维空间是因为我们只能感知到三个维度,在物理学家们看来,更微观的量子世界有可能蜷缩着更高的维度,只是我们的大脑感觉不到,但就像二维生物能看见三维物体的投影一样,对于我们来说,四维和五维的物体,产生的投影也能被我们观察到。
举例来说:四维世界中的立方体被称为超正方体,它有16个顶点和32条边,里面就是外面,外面也是里面,但我们模拟出来的,只不过是它在三维世界的投影,五维立方体在三维的投影就更复杂了,有32个顶点、80条边和80个面。

这些无穷多的细节,只是因为更高的维度多了一个新的方向而已,但可惜的是虽然我们能在数学上描述它们,但三维世界的机器并没有能力模拟真正的高维物体,人类大脑也不可能想象出自己从未感知过的高维世界。


未来弦理论或者超弦理论真的被验证了的话,物理学家才有办法去进入高维空间,届时我们对宇宙的认知也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尤其是如果高维度里还有一个时间维度的话,一切就都不一样了。


因为目前的四维时空,时间只有一个维度,所以它是线性的箭头,如果再来一个时间维度的话,时间就从线变成了面,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同时做出无数种选择,时间的流逝将不再只有一个方向,而是放射性发散状态。
如果空间维度是一个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能掌握的技术,那么现在我们迟迟找不到外星文明,可能就是因为它们都进入了高维度空间,它们能看见我们,我们却看不见它们,整个宇宙也因此变得寂静无声。
但也许宇宙中真的只有人类文明,其他的外星文明都还处于石器时代,甚至还处于基础的外星单细胞生物时代,我们就是宇宙中第一批掌握科技的文明,所以未来的太空扩张路上,类似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阿凡达情节会反复上演。

当然,也有可能人类文明根本撑不到在银河系,甚至全宇宙范围内扩张的那一天。
河小白

24-09-12 20:17

0
黑洞,是人类天文观测历史中的一项重大发现。要知道黑洞可以吞噬一切,通过常规手段根本无法发现黑洞的存在,但是还好黑洞因为有巨大的引力,其周围会形成吸积盘。而科学家们可以通过吸积盘来发现黑洞的存在,随着人类对黑洞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他们发现黑洞的某些特征和宇宙诞生时的情况非常类似。
黑洞拥有极高的密度,所以它会不断的压缩,同时也会吞噬宇宙周围的星球。一般来说,一个活跃的黑洞每隔两天就会吞噬一颗恒星。按照这个节奏,黑洞会一直压缩下去,但是终究会有一个极限。当黑洞到了极限之后,它很有可能就会完全爆发,这与宇宙诞生之初的奇点非常类似,当时宇宙也通过一次大爆炸才得以形成。
那么,黑洞爆炸后是否会形成新的宇宙呢?有一种理论猜测,黑洞就是多元宇宙的通道。宇宙形成至今已经有140多亿年,这么长时间里黑洞经历了许多次大爆炸,每一次爆炸都会形成一个微型宇宙,有可能这就是平行宇宙。当然,这些都是基于猜测,因为我们无法真正了解黑洞的具体情况。
至于说是否存在平行宇宙,我们也不得而知,一切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持。其实宇宙中有很多种天体,有一种和黑洞就比较类似,它就是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非常大,而且它的形成也非常常见,就是恒星到了生命末期经过超新星爆发后,就有可能形成中子星。因此,中子星也有成为黑洞的可能,只要它的密度继续增大就可以了。
所以说,黑洞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有规律可循的,只不过是因为人类的科技有限。爱因斯坦和霍金都曾对黑洞有过研究,他们认为黑洞中的时间和空间都有所变化,如果人类的宇宙飞船可以达到光速,甚至可以通过黑洞穿越时空。如此看来,黑洞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宇宙天体,不过我们对于它的了解还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来说,一切都只能停留在理论研究,因为我们无法靠近黑洞,就像我们无法靠近太阳一样。我们可以分析研究太阳日冕和太阳风暴来验证它的活动,但是我们无法进入它的内部观察它,这两个都是一样的道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