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把思考的东西写出来,对与不对诸君见谅。
无人扶我青云志, 我自踏雪至山巅。 若是命中无此运, 孤身亦可登昆仑。
一、指数思考
持续两个月的地狱级行情,上周五
上证指数 下探2666.33后,V形态反转,2730.15收盘,沪市成交额3926.61亿。反观近年指数形态,2020年3月19日,上证指数下探2646.80,收盘2702.13,当日沪市成交总额3305亿;2019年1月4日,上证指数下探2440.91,收至2514.87,当日沪市成交额1393亿。
从2020年2月4日(2685.27)-2020年3月19日,指数构建的短期双底部(一阳一阴)和2024年1月23-2024年2月2日相对近似,但是期限被极致压缩。从市场净流入资金的角度来看,不太一致但也有相似之处。
如此看来,根据历史周期率,结合成交额的近似情况,此时上证指数大概率是进入了真正的底部空间。据此推演,指数在接下来应该会呈现震荡上行的走势。
如果指数底部成立,那么顶部究竟在哪里。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小的时候应该都玩过扭力弹簧上劲的小青蛙,扭得转数越多(有极限),小青蛙跳的就越远。用这个例子来看现在的指数,指数在15年的顶部之后,持续的在2000-3500点之间震荡了8年,如果指数底部成立的话,那么指数这个扭力弹簧是否还能继续扭得动,还能扭多久就意味着他的反弹能走到多高。
从近10年指数的年线来看,2013年6月指数探底1849点,15年6月见顶5178点,18年10月-19年2月见底2440点附近,21年2月见顶3731点,那么24年2月嘿嘿。。。总结个规律的话,就是探底后的三年会逐步上升至顶点然后下杀三年,见底再上升。从三年又三年的趋势角度来讲,那么24年将是探底回升的一年。
从年线的收盘位置来讲,15年见顶收盘3539点,21年收至3639点。加一点玄学的因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九为数极,由三生万物到数之极点,那么按照尾数39的逻辑,2027年收盘应该到3739点。
从底部拉升的首年,年限平均振幅在300点附近,24年开盘点位2972,那么24年年末大概率走至3300点附近,25年收3600点,在上升动能逐步缩减的情况下,然后27年大盘再次进入三年收盘3739点。要是再预测之后的情况的话那就纯属瞎掰了。
综上,指数24年2月见底,新的三年即将扬帆起航,但是那些说涨到4000点、4500点的言论去球吧。
二、近期热点板块分析
目前市场的热点板块主要是两大板块在PK,一个是中字头的中央企业上市公司,一个是以上海为首的地方国资上市公司。其实,在我看来两者是一条线中特估,中特估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并不是中央企业估值体系,所以无论是中央企业还是地方国有其实都是中特估的受益群体。Ps:中央企业主要负责国家重点行业的安全支撑、产业控制和科技创新;地方国有企业虽然也兼备上述三点作用,但是具体侧重情况其取决于当地政府执政人的思维方式和当地的经济状况。
在这个大背景下,就要看中字头和地方国资的板块强弱了。
从我个人的角度分析,我更认可以上海为首的地方国资体系。中央企业体量远大于国有企业,如果重大政策的试行该割绝不会以大体量的中央企业开始试点,而是从地方国有开始试行,逐步扩大范围。如果不理解的话,想一下为什么农村包围城市,为什么像全国碳市场成立之间会先建设地方碳市场。
此外,中央企业决策体系需要的决策程序和时间更长,很多人说中央企业效率慢,但其实仔细思考,中央企业掌控的是国家重点行业,牵一发而动全身,肯定需要无数人绞尽脑汁的对某一个政策进行查缺补漏,每一个层级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东西给出的建议自然不一样,中央企业的改革实施是需要由简入繁,再由繁到精的过程的,这注定了时间长,效率低。相比之下,地方国有企业因为影响范围较小,所以相对中央企业在改革创新方面则更为灵活高效。
都说股票炒的是预期,那么在改革这个背景之下,地方国有企业明显具备更多的预期。
上海是中国金融的门面所在也是我国的经济大省,
上海国资改革将有效带动各地方国资进行改革,在说到国资委将中央企业市值管理纳入企业负责人考核一事,虽然不怎么看报,但是也知道前几天经济日报发的文章。颇为认同,中央企业市值管理的要求无外乎是包括市值回归合理估值水平,市值维持稳定上升。对于低价高估值的央企负责人来讲,回归估值水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完成的,如果是要求一两年回归估值水平,你是央企负责人,你会同意么,这考核要么完不成要么犯错误;对于合理区间和高价的企业来讲,央企负责人需要做的就是保证在下跌多少多少的区间就可以,剩下的就交给市场。换其他任何形式的考核,企业都不会同意的。所以市值管理肯定不是股价拉升,那么中字头的预期就弱了。
三、逻辑思考
最近这一段不难发现,低于行情下,资金一直处于极致抱团,就是冲最高标。但是这是因为不清楚指数下跌到什么时候,所以资金极致的抱团了。如上文所述,指数已经探底,接下来逐步修复回升是铁定的事实,那么这个时候极致抱团的最高标的风险会被放大。接下来重点关注的肯定是超跌的优质股反弹。
上海国资改革经过一字封死涨停之后开始出现A杀,2-3天的A杀狂潮之后部分开始出现反核。这个时候是选之前一直一字封死的高标还是选择指数共振程度大的票,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四、交易
一个交易体系的核心,我认为是在于思考和本我,术的东西只是次之的。市场上有很多流派,打板、趋势、低吸、大杂烩等等的。持仓数量有少而精的,有开超市对冲的。这完全在于自我的惯。不同的市场情况下,要选择不同的方式。我总喜欢开超市,但在目前赚钱效应极差的情况下,少而精显的格外重要,开超市那必然是亏损大于盈利的。
每天都要思考现在的市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什么样的热点板块更强,板块里哪些票具有更强的逻辑支撑,找到这些票之后,再结合支撑线、合理方向也就差不多能选中了吧,然后就坚持本我意识坚定持有。
Ps:更强的逻辑支撑,要是个股是个杂毛,咋支撑都木得用。
五、情绪节点
筑底、上涨、退潮,也是三种形态,再想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3年11月23日起,
三柏硕 (9连板),
东安动力 (9连板),
四川金顶 、
文投控股 (6连板)
*ST同达 (12连板),
星光农机 (5连板),
亚世光电 (9连板)、
长白山 (7连板)、
深中华A (11)连板,
中视传媒 (9连板)。
中视传媒上周五断板之后,资金组团去了
中马传动 ,那么中马传动在断板日资金抱团轰到4连板会是下一个龙头么?年前还有4个交易日,中马传动走到7连板再断?嘿嘿。情绪冰点了多久?
筑底的三九理论结束了,那么????嘿嘿
别人越恐惧我越贪婪,别人越贪婪我越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