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天对成交量很感兴趣,我现在的分析手段太单一了,仅仅凭借K线和均线,这两者又都属于价格分析,也许尝试接触成交量的分析能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分析思路。
但是我不确定成交量是否真的可以对我起到帮助,以前学过很多指标,但是最终使用的却只有K线和均线,对这些技术指标很不信任,但是也许可以回头再试试,那就试试吧,以后的复盘过程中添加成交量的观察。
0
写着写着又歪掉了,这次复盘最大的收获,是对盘整的理解程度更高了,对盘整期间的题材炒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盘整期间买卖时机的选择有了更大的把握,对持股的分类进一步细化。
这会很是有种跃跃欲试的感觉,刚得宝刀定要试试是否锋利大概就是这种感觉。
0
本来想记录这次复盘的收获,结果写着写着就突然歪掉了,这会有没有那种想要记录的冲动了。
简单记录一下,当你有着一定的交易经验,能在一定程度上看明白当下的市场和自身交易时,复盘历史交易,尤其是心中有疑惑的时候,持续复盘历史交易的对错以及那时的市场环境和题材炒作,是一种非常好的自我提升手段,初学者还是先想尽办法看明白当下的市场和交易情况,先构建一套和自己匹配度较高的交易体系。
历史是相似的,是一轮轮循环的,你的疑问和困惑应该是都能从历史中找到答案的,这一周又解决了我刚发现的几个问题,以及我之前不曾意识到但存在的问题。
复盘历史交易的行动要坚持下去,截止今天晚上,我好想有没有困惑了,这种持续清空问题的感觉真的很好,突然想起以前解决一个就会出现好几个问题,问题层出不穷的苦逼且绝望的那段时间了,写到这里突然会心一笑。
0
这周又回顾了几个月的历史交易记录,收获非常非常的大。一个交易中存在但没有被我发现的问题被解决了,这也必将对我解决操作中的果决和耐心不足问题起到较大作用。
操作中的所有问题均来自于认知不足,随着对市场的解析程度提高,也必定在操作中有所反馈。对不熟悉的东西一定会存在犹豫和恐慌,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完全归咎于心态或者人性弱点之类,然后完全试图从人性角度解决是有很大问题的,从这个角度我没有找到突破口。我想试图从人性角度突破操作中执行之类的问题的交易者,一定也是勤奋且专注的,也许他对市场运行勤奋且专注的思考、市场变化的解析、自身失败交易的反思、他人成功交易的探索过程,也是提高执行力的一个非常重要过程。
如果忽视研究市场,而完全侧重探索人性,很可能会陷入对哲学的研究,这对非高手是灾难性的陷阱。非高手本身就是盲人摸象,如果不趁着人生中的几年自由黄金期,去全力以赴的近距离探索大象,抚摸它的每一寸肌肤,反而去研究哲学,陷入对人性的研究,这种结果显而易见。一个没有接触过完整大象概念的盲人,不去研究大象实体,反而去研究自己,完全就是搞笑。
我想喜欢研究哲学的成功交易者,在未成功时必然经历过极为痛苦的生死存亡的至暗时刻,而职业者时间较为充足,尤其是黎明前的黑暗期间,复盘结束后,有着充足的痛苦时间无处消耗,在这些痛苦的独处中,对人性,对哲学的探索几率也几乎是必然的。
我猜成功的交易者,已经有着较为成熟的交易体系,摆脱了物质需求,又有着较为充裕的时间,自然会不自觉的追求精神需求,顺带探索哲学,应该也是有很大几率的。
这一切都使初学者有着一种错觉,似乎即将成功和已经成功的很多人有着研究人性和哲学的经历,模仿成功的前辈是初学者一个很好的提升路径,这也就使的一部分人过于注重人性和哲学,忽视了对市场运行变化的探索,对自身交易对错的研究。不重视思考为什么自己没有去准守提前定下的交易策略,是不是交易策略有问题,寻找原因并在原有体系基础上优化策略,而是转向探索自己为什么管不住自己,以至于没有准守交易策略,将改进重点放在管住手上,这又是一个很虚的命题,很容易找不到方向,难以获得真正的提升。
0
重在当下,市场的当下能反应出足够的信息,不要在做出预判后就立刻行动,要等预判出现的征兆再行动。要耐心,要学会等待。
0
用了1个多小时,写了很多,又都删掉了。
总结一句话,可以预判,但是预判只适合作为一种控制风险、发现机会的手段,不能以此立刻操作。
市场中意外太多,情绪对市场的扰动很厉害,原本的预判可能根本不会出现,也可能提前或推迟。
根据市场当下的状态去操作,可以做就做,不要抛下当下去做预判中可能存在的机会,也许会一时得利,但总体来看是得不偿失的。也不要在当下市场赚钱效应还存在的时候,因为预判可能存在风险就提前规避,这样可能因为风险的延后或者不存在而打乱操作节奏。
0
这两天复盘历史交易的时候,很困惑一个问题。你认为有一波行情,参与其中并赚到了钱,但是随着赚钱难度提升,突然怀疑自己关于行情的判断,这时候该怎么做。
1、减少或停止交易,等待行情明晰,然后再次参与。这对于大部分没啥钱,又觉得自己技术好,还能在短时间内连续赚钱的普通选手,尤其是职业选手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因为能依托自身判断,按照一个操作标准在一段时间内连续赚钱,那么在这样一个充斥着造富神话的市场里,对于账户的变动是存在期待的。职业选手的账户需要覆盖掉生活成本,需要通过持续的账户盈利说服自己和自己的环境,因此对盈利更是有着强制要求。这个时候很难停的下来,停一停等一等,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很难做得到。
2、通过降低仓位控制风险,依托全面复盘查漏补缺,提高盯盘的专注度把控盘面的细节变化,如此谨慎介入直至行情明晰。在此过程中既可以降低参与的风险,也可以通过持续参与和思考提高自身的能力,但是非高手不可行。因为如果应对市场变化的手段较为单一,是难以在不擅长的行情阶段存活,对市场的解读不够深刻,就难以找到该阶段的市场低风险机会所在。不是高手就很难在亏损的时候克制自身的种种杂念从而降低操作风险,非高手的盯盘和复盘更多的是处于学xi提升阶段,很难通过这一手段了解市场的全貌,更不可能说以此控制风险。
知行合一,你的内心在渴望什么,你就会不自觉的追求什么。你需要清醒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能做到哪些,做不到哪些,然后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做自己能做到的那一部分。
梳理思路的时候,条理是很清晰的,但是如果让现阶段的我来做,我是做不到的。我刚才试图用这个说服自己,但是失败了。因为我代入了一下那种情况,发现以我目前的操作状态来说,我可能会无法有效降低仓位,又会认为自己能找到市场的低风险机会。
大概我还是不够认识自己,无法掌握自己的状态,实际行动是不能按照自己认为最合理的方案行动。知行合一真的很难,不知道是我的认知水平不足,操作惯不认可,还是自己的操作惯不好还没有被市场打痛,。
0
其实前些天,有好几次我差点没控制住自己,但最终还是控制住了,当时的心理斗争很是激烈。今天回头来看如果当时没控制住,现在可能会赚的比现在多一点点,但是风险又会比现在大了不止一点点,如果又碰到一些针对性行情,又会手忙脚乱,其实说到底也弄不清到底好不好,但是呢,这会我觉得按一个标准做,然后慢慢升级这个标准也挺好,至少不会在以后的复盘中觉得以前的自己是个脑残,又或者根本无法理解以前的自己的操作。
0
周末又完成了2个月的历史交易记录的回顾,这次的收获依然很大。
首先,我翻看了很多历史走势,一个个的查看那些亏损的交易,然后总结亏损原因。发现这期间的亏损原因,是我一直都明白的,也一直努力克制自己不要违反的。可是特定行情下一旦连续亏损几次就会情绪失控,把交易规则抛之脑后,想通过后续交易挽回损失,但又担心不能很好地等到交易点,也觉得自己技术还不错,于是忽视风险,在被想快速盈利抵消亏损的情绪控制下胡乱交易,最终亏损反而持续扩大。只是现在来看,我觉得那时的自己真的很脑残,现在回头看亏损的那些交易真的不忍直视,那种状态下真的是幼儿园水平。 但是真的就只是幼儿园水平吗,上个月我就犯了这样的一个低级错误,买入后就觉得不太对劲,第二天就出掉了。很多时候我们按照自己总结的买卖规则进行交易,能规避掉一部分风险,但是又总有一些情况让我们抛弃这一套规则,因为这套规则可能妨碍我们赚到更多,或者认为这套规则不一定很准确,也许这一次就是失灵了呢。 如果我一直沿用它,那么就不会出现那么多脑残交易,也不会那些有买入没多大会就后悔的交易。它的准确度以及只能适用整个行情的部分阶段的问题,可以通过后续的补充完善使之升级,绝不可违背它,一定要坚持使用。
其次,这两天的复盘为我的交易体系完善做出了较大贡献,因为好些模糊的地方被我想到解决办法了。
复盘历史交易记录的行为一定要坚持下去。
0
这两天梳理了2个月的交易记录,对着历史走势,以现在的操作思路去分析亏损的交易,有2条需要注意的地方。1个被日常复盘总结并成为目前的操作规则了,另一条是那种平时复盘下意识在用但没有清晰的深刻的思考过的。
我很难描述这种感觉,好像一个不怎么照镜子的人突然站在一面很大很清晰的镜子前,看着镜子里的人,有种很恍惚的感觉。镜子里的这个人是我吗,原来我是这样的。仔细端详着眼前这个人,有种很熟悉的陌生感。
收获真的很大,但是也很可惜,时间太长了,很多当时的细节回想不起来了,没办法和每日的复盘一样仔细,有很多想法想要验证,但是工作量太大了,想要逐个翻看历史走势验证的想法始终无法付诸行动。
我好像已经没有前几年那种热情和痴迷,也没有那种专注和行动力了。写到这里,突然有种很迷茫很难受的感觉,原来我已经没有自己那么热爱了,我曾经可以对着屏幕近乎不眠不休的思考如何解决操作中的问题,在人生道路的岔路口我多次背弃亲朋的期待选择了这里,我曾经付出了那么多,可为什么,
是我不热爱这里了吗,我想了想,我依然热爱,我仍然视这里为最重要之处。是因为挑战性没那么高了,是因为我的危机感没有那么大了,是因为我自认为能安然面对市场的挑战了,是因为我认为我目前的进化速度能跟得上市场的进化速度。
那就给自己一个目标,根据目前的操作情况,针对自己的短板设立几个研究课题,订立下每日的最短复盘时长。既然市场的不再逼迫前进,那么就自我逼迫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