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复盘
说来惭愧,深圳赚个了鱼尾巴的十几个点。
华为这波节奏被
亚世光电的闷杀打乱了进攻的节奏,然后去做了低位前排也是毫无持续可言,赚了格局又亏轮动的恼仁疼。龙头核心玩命打高度,低位却走不出来3板以上的票也是很少见。一般龙头没第一时间上车,低位核心前排也能吃肉。炒股以来这种量能也是第一回经历,学了。
虽然龙头一字很强,但对板块的带动一般,那么驱动就不是题材本身,而是弱势抱团的逻辑。也就不存在低位也有不错的涨幅逻辑,其次这么强的一致性是对大众的情绪补涨。
大众和腾达打出赚钱效应,补涨延续到了8月上半月,
航天科技开板走出来AI眼镜博士5元1.5倍,最后被海思题材卡掉A I眼镜板块,下半月基本资金就围绕着华为海思到其他属性发散,明牌后华强吃独食不给舒服的买点,板块低位接力资金坑完了,华强在每日要崩的边缘一直超预期,持筹者盛宴爽翻了。场外的做低位打板资金被玩崩溃了,接力资金也被虐残废。
各类新题材只有核心还有溢价,后排低溢价到无溢价。到新题材次日直接闷杀,到日内炸板大面次日计提。一边是核心高举高打顶一字买不到,一边是首板无人接力。情绪分裂严重,而低位的表现才是真实的市场,季报的原因个股阴跌不止。低位不及预期被核按钮的本质是,没有承接盘,那么买进去的放量的短线筹码转为空头,次日没有足够的短线资金接盘,变成了多杀多一路向下,很多跌幅要超过涨幅还要不少,还不如没启动的标的抗跌,没启动的多空力量是平衡的,买卖可以对冲大部分,即使跌也很平滑。而那些启动的短期打破筹码平衡,包含哪些利空或对基金赎回的急跌,都是短期筹码结构失衡导致。
总结几点弱市缩量行情的注意点;
聚焦核心中的核心,小题材小分支不具备玩的价值,只要是盈亏比对了小肉错了大面。
题材上板块的联动与龙头的抱团分离,龙头走强带不动板块,这是龙头抱团的信号,而次日后排补跌龙头分离板块超预期表现,是一个确认抱团的上车点。前提是节点+题材都要符合走出高度的预期,而不是随便一个这样分离都可以。
题材的核心标的属性的确认,带动的性的确认。龙头属性的确认,对市场情绪的带动。
题材启动的先锋,先于板块启动在带动板块爆发。而板块爆发红先锋龙已经一字或是加速不好抢。这里需要对事件催化和先锋个股的跟踪,才能做到第一时间买到好价钱。历史很多,近期的无人出租大巴,航天,Ai眼镜,海思,这几个题材核心启动都是不温不火,日内篮板炸板,板块也没有啥联动。但后面都有催化跟进,一旦催化发酵核心就要被顶一字。这里考验的对题材的理解力,底盘时对首板标的的逻辑,和近期的事件催化,消息催化等理解力,同时还要跟踪到位。这两波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也没有在第一时间介入,介入了也没有很深刻的理解,分歧就卖了。淡季周期连板情绪没那么强烈,个股走势上就不会连贯,很多个股都是分歧短板再反包的走法,最近几点的
常山北明赶上了财报极度末端,分歧起来有点极端,涨停跌停的来回反复走的很艰难。
惯连板接力看待强弱的标的不太适应这种玩法,这也导致一个标的涨幅很大,参与进去很有可能赚不到啥钱,主要是节奏的不适应,接力的人都惯右侧的买走强点,基本上都是打板或是次日走强加仓,而经做反T就会遇到,一个不小心次日洗下车赚钱年亏钱。立源和鼎力这种总涨幅都有90-100,但接力资金做起来就很难受,大部分都是高点买的,一个低开低走调仓换股就洗掉了。
这也是弱市时期的一个个点,钱少做的买进去后续没人买就兑现,杀下来买进去的还是高位买的那批人。来回的买卖点高低切,但有个核心的规律是不变的,就是总涨幅的参考点,一般好题材第一预期都是100异动为锚点。只要是核心标的情绪想要做持续性大概率是要做到高度压力位置。至于走的是否顺畅,就要看当时的盘面情况了。
交易和简单,但确不容易。同理行情复盘看起来很简单,而真的参与其中是难上加难,一个操作失误心率交瘁。一边是踏空核心龙头最佳买点,一边是低位核心的没有持续赚钱变亏钱的操作。双重打击心态,再来点错误交易。节奏基本就废了!
市场在变化,风格的奇幻在不经意间,每一个变化的信号都要去重视。复盘起来其实当时都是有信号提示的,也注意了但没有足够的重视。那么应对上不是仓位轻了就是上车完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出现。这就是交易的难点,从自身上来说,还是做的不够聚焦,不够严谨。
交易一但吃到了套利的甜头,总是想起东套一下西套一下。而核心的机会又没做到足够的重视,套利交易平滑下来其实也不赚啥钱,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意思。
越是无聊的行情,越容易酝酿大机会,但恰恰都惯了垃圾行情,好题材来了也没有第一时间警觉的去参与,而是行情逐渐的走强才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往往都已经来到了中段了,风险也在逐渐放大。
辩证的分析,等待的对立面是精准,对应少而精。而每天去搞必然是多面的,对应多而杂。而要实现突破性的增长,都是需要大的机会把握住才能实现账户跨越。而这个两者是矛盾的关系,人性的是想快速最大的,很不的T0不好就卖换下一个。但大机会又是满满才会出现的,而且还需要细心的分析和观察。这个需要我们思维上突破认知深度。
市场上的行情表现也充满着矛盾的统一和对立关系。例如大众那么就是大众涨打高度,做低位补涨也是很不错的赚钱效应,伴生等都可以。这是强联动的表现。而这次海思就是背离的走法,也就是联动的对立面,独立的走法。两者都存在也都合理,只是不同时期行情表现的差异,如果只用一种思维去理解,那么就抓不到另一种的核心。
顶一字失效,顶一字有效。同样的对立关系,核心是要区分实际情况的不同,而这一结果的不同。
逻辑主导核心,情绪主导的核心。在不同时期也各有表现。
这样的案例很多,都是充满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优化模式的本质是让模式充满多样性,也就是对应市场不同的变化特点,做到有效对策。
以前都是不管什么题材,参与的原则都是要等板块爆发厚再去参与。这样的好处是板块启动题材不会漏下,但会错过哪些独立逻辑启动的题材机会,或是先启动核心标的,但板块后跟进的,一旦休市有消息催化次日基本就一字顶死了。这两者是先启动先锋在启动板块,对立面的先启动板块最PK出核心标的。
市场的多样性主要是矛盾性,掌握了矛盾背后的逻辑,对应起来也会有效些。
最核心的风格的切换,例如弹性票与主板票,情绪小票与容量票,强趋势与连板,换手与顶一字,抱团与联动,高位与地位。这些风格上的变化,要做好识别条件设定,发现信号第一时间切换,不然一个是旧的风格参与了变亏钱,新的风格开始赚钱还没及时切换参与。固执的坚持短期是失效风格,只会让难度更加难。反身性会强化好也强化坏,有机交易赚的就是信息差,先手赚后手。而这信息差就是大家的反应速度,我比你先知道这个股炒什么,我比你先知道换风格了。那么操作上就会更好主动及时,先手权拿到手应对也就更自如一点。
弱市的买卖点对立关系,不及预期要主动先卖,相冲高再卖大概率没冲高。超预期要主动先买,想低吸买大概率没低吸点。日线上几个点成本差距就是格局的资本!
最后相信规律相信概率,规律是随着外部条件改变而变化的,不是规律失效了,而是进入了另一个规律中。二者中间有过度是混沌的,也就形不成规律可言。但一旦符合规律也正,就要大胆相信概率。如果对市场观察和总结的足够细致情绪,主要的核心规律是不会改变的,但市场的行情的是由不同的规律组成的,重点在于规律之间的切换变化,要找的条件特征。确定信号和确认的原则。信号引起注意,确认就要参与了。而这点是和人性的惯矛盾的,惯性使然惯了切换是很难得。为了避免频繁的切换误区,所以有信号和确认这个动作。而切换的信念来源于足够了解规律的变数,就像了解四季,到季节换衣服,提前了和晚了都要吃亏,不换的就要承受痛苦了。好比换季换衣服,一定是先有衣服热了或冷了的信号出现,引起注意但不确定出现了连续情况时,基本就要真的换了。换了是开始,同样结束就是又要换了。市场比季节复杂和变化快速,但也基本要延续一两个涨幅周期,不管时间长还是短,一个不变的逻辑就是变化的信号。
拿着次案例来说,华强4板放量但没分歧很大,板块已经先退潮补跌了。但次日5板放量高开,即使超预期的信号,开盘没有钓鱼线是确认信号。就是分离的第一买点,而次日继续超预期顶是第二买点。(没给市场分歧的买点)这里如果不用抱团核心的逻辑去理解,一般是不会买的,反之如果用板块联动思维和顶一字容易挂的思维,更是不回去买及时买也是小仓位毫无疑义。我是换手去的,用的是妖股+节点逻辑去参与。如果用的是限制思维那只能是干瞪眼。所以我们认识市场的多样性,目的是他出现时我们可以理解他,理解了便可以更好的参与其中,而不是傻傻的去博弈一种认知的可能性。
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