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又是十年过,一切回归本原

24-02-13 12:54 1318次浏览
阶段投机者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很长时间都没有兴趣再发贴,回过头看看过往,第一个主贴在2014年发布,距今又已是十年。

龙年来临的此刻,忽然又有了记录的欲望,或许人的社会性注定了会寻求交流,孤独总非常态。
2014年9月,大牛市来临前夕,我怀着对未来的期望和自以为入门的自信,发布了第一个主贴。此后经历牛市,股灾,熔断,不断的战斗,不断的与自我斗争,16年下半年和17年,不断的做短线,不断的亏损,这让我意识到,短线交易,成功者永远是极少数人。而自己,或许并不是这少数幸运儿。
2018年开始,更注重价值,渐渐从小票、创业板票逐步向成长、价值股转移,2019年末更是加大了投入,决定大干一番。
疫情造就了大机会,可惜我却完全错过了这轮成长股、周期股大行情。21年初,较早意识到可转债机会,在炒作可转债时,一个月时间,基本上都是冷静的,也颇有赢利,但就在某天收盘前二十分钟,因一次因大赚转亏的分时行情中情绪失控,报复性任性操作,截至第二天早盘竞价,巨亏34%。 其实那天没有清仓,收盘后立刻就清醒了。不过为时已晚,巨亏已造成。
这次因情绪失控造成巨亏后,给我很大打击。之后老老实实操作,没想到下半年又遇到一次重击。
当时深交所创业板新规20%实施后,创业板迎来一波大幅上涨和疯狂炒作,我在积极参与其中后,短期迎来较为丰厚收益,上半年可转债造成的损失也弥补了大半,就在信心满满时,深交所的降维打击袭来,两天时间,我持有的创业板股票暴跌超过30%,之后虽然耐心等待反弹逢高出局,也损失了超过15%。
这次事件之后身心俱疲,决定休息一阵,随便买了4支股票放着,然后过了接近半年没有看行情,没有任何操作。
2022年俄乌战争开始,嗅觉告诉我又有机会,然而打开账户后发现,当初的随手买入,4支小盘股基本都跌幅都超过20%以上,整体亏损超20%。 整体算下来,亏损惨不忍睹。
有事,暂时先说到这儿。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4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阶段投机者

24-02-17 10:31

0
谈谈主观和客观。
巴菲特有个观点被广为接受,就是从长期来看,普通人投资买入标普500指数基金是可以跑赢大部分机构的。 指数基金为什么可以广泛存在? 就是因为被动型ETF不是基金经理主动去筛选,而是抛弃主观,不断根据市场的筛选来被动接受。
那是不是说,主观就一定要被完全抛弃呢? 这肯定上不是,很多价值投资者已经证明可以长期稳定的跑赢大盘。而许多伪价投也同样会亏损累累。 这证明人的主观性绝非一定是负面因素,根本上还在于是不是有符合客观事物的认知。
这就又回到了原点。那么还是套用巴菲特的观点:对投资者是能力圈;对投资标的是护城河。 这二点给出了投资的安全框架。大河里遍地是鱼,全都想抓到最后就是都抓不住。学熊那样,只守着鱼必须通过的少数狭小通道,只抓游到自己爪子边,甚至跳到嘴边的鱼,显然成功率就高多了。
那么对普通人来说,长期稳定赢利的方法就很清楚了。 一是固守能力圈,只做自己最有把握的事;二是优中选优的股票,不到最适合的时机(价格、估值等等),绝不出手。
这显然不是什么秘籍,但想要投资成功,都跳不出这二点。为什么绝大部分人又都做不到了? 这跟贪婪、情绪、风险等因素的控制力有很大关系,而这又是另外的话题了。
阶段投机者

24-02-16 22:46

1
港股连涨三天,今天更是大涨。可以预见节后开门红是大概率事件。 有人说如果节后A股有一轮新行情,高股息股会短线崩盘。
我倒不觉得会崩盘,如果真是行情走好,避险资金大幅撤出高股息板块也是意料之中。整个板块迎来短线调整也是正常回归。其实节前的几天大幅反弹,不少高股息股都收出长下影线的走势,也有所预示。
有人会去追涨,也有人正好逢低拣货,也有人按既定策略行事。 同一件事,不同人看到的东西是不同的。
恰如今天 OPEN API发布的Sora一样,不少人惊呼A科技不可战胜,C又落后。同样是映照出不同人的不同认知。
认知大分歧时,符合我交易模型的机会就越多。 其实就是赚认知的钱。
看来这节后行情,机会多多。
阶段投机者

24-02-15 10:54

2
谈谈节后市场。
节后首日,港股低开高走,恒生指数大涨0.84%;晚上美股也一路飘红,道指涨0.4%,纳指涨1.3%。
从整体看来,市场操作难度越来越大,这体现在宏观层面国际政治经济博奕加剧,对市场的影响难以预估。象美股,之前因最新发布的经济数据大幅下跌,昨天就又开始上涨修复,就象小强,每次你觉得它快不行了,它又蹦起来甚至又创新高。 而港股,连跌几年,节前A股跌最猛时,它甚至有先行见底的感觉,但真正想下手时,又感觉很虚,不太敢。
这几年也试着对全球市场进行一些简单的了解,拓展一下视野。 可能是能力有限,总感觉反而A股对普通投资者最为友好,其他市场很有些摸不透。
所以个人觉得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宏观层面无须关注过多,有个简单了解即可。在目前这个百年大变之局,错综复杂的局势下,做个相对纯粹的技术派技交易者最好。 不去绩差股,仅做龙头、绩优股、流动性一定要好,进出方便。 这样,即使遇到黑天鹅,也不至于一牌输光。
年后大致感觉会有一段可以吃饭的振荡行情,会议开过后也许会有一段振荡下行。美国的经济数据老是搞出乎意料,这个预期管理做得让人毫无脾气,大家可以做一只警觉的狼,有机会就咬一口,随时准备远离危险。
阶段投机者

24-02-15 10:36

1
今天想谈谈理性感性。
我是理工科出身,年轻时应该是有些天真,有些感性吧。在交易这个行当,这么多年爬了很多坑,交了很多学费,吃了很多亏,大部分和不够理性有关。
理性是什么? 不是说没有感情或感情很淡泊,而是在处理关系和事情时,不去掺杂进不必要的无谓的感情。就是内心演戏,自我感动一类。所以说,发乎情,止乎礼,有礼有据有节这类说法,还是相当有道理的。
记得很多前在淘县看过一个贴子,贴主一看就是个很文青的人,题目好像叫《未曾长夜痛哭者,不足语人生》。年轻时我比较好这一口,很多文笔好,情感丰富的文章,往往让我跟着情绪起伏。
而现在人应该是没怎么变的,看待世界的眼光和方法也相对冷静和客观了些。 所以人教人大概率没什么用,不撞南墙,不吃过亏,没有人生阅历是难以真正领悟的。
就象这交易,有时想想非常简单,无非是一买一卖,买卖皆按自己的交易模型,满足开仓条件就买,满足止盈止损条件就卖。 为什么又这么复杂?因为人心人性的掺杂,买前卖后,买卖之间,人的心思复杂,情感变化,与操作交织,让一切不再客观。
一切又不是那么简单。如果仅是机械化交易,那么程序交易、量化交易肯定会淘汰人。没淘汰人的原因在于,市场是个混沌系统,不可测,不完全有规律。交易者只能在构建好框架情形下,对部分有规律的情形进行操作,希冀能提高一丝胜率。 如果哪一天,市场参与者全部是AI,那么人会被淘汰,但那时市场就会失去原本的意义,人类的经济活动也不再有意义,或许就是人类整体的被淘汰。
阶段投机者

24-02-13 20:38

1
继续分析一下最近春节前的战斗:2024年赛力斯下跌中的抄底。 这次操作应该说不太成功。
2023年塞力斯上涨的第一波参与了,但根据我的模型,9月底这个最佳的参与机会,因为自己被另一支个股深套而错过。很遗憾,9月这次的确定性,比第一次还强。  不知大家发现没有,为什么我的交易模式会强调流动性,因为很多优质成长股流动性很强,即使大涨或下跌,你也会有机会上下车,不会错过。 考验你的完全在于认知水平。赛力斯就是如此,基本上没什么无量涨停,任何时候上车都可以。
2023年末我清仓了所有股票。 2024年初一直逆回购,并关注市场机会。 一直下跌的赛力斯是我重点关注的目标。
基本面来说,随着2023年四季度的翻身仗,M7的放量销售,赛力斯已经不再是讲“故事”,而是优质成长股。此时市场对赛力斯的质疑变成这么几点:1、赛力斯的销量能否持续;2、赛力斯没有自己的技术;、3赛力斯问界销量好不赚钱,利润被华为分成大头。随着股价持续下跌,质疑声也越来越多。我认为,此时赛力斯再次符合交易模式的介入时机。
但大盘持续下跌,已经超乎所有人想像。我也在犹豫,如此惨烈行情下,是否买入。 几天考虑后,我还是决定操作,但要选好时机。
1月18日,大盘跌破2800点首次深V,国家队入场。 我也在这一天开仓买入赛力斯,开始也比较谨慎,买入仓位不多。1月22日继续大跌,国家队出手,中字头行情拉起一波。 此时我对大盘的判断过于自信,觉得最大的危险已经过去,于是在赛力斯公布业绩快报之后1月25日的中阳K线63元以上重仓买入。 事实证明,这次操作过于仓促,大盘很快继续下杀。
赛力斯跟着下跌,即将破前低时,我很犹豫,到底要不要减仓? 想到自己买入的参照是热度和认知度,而此时问界的销量排行让所有黑子都闭了嘴,只能继续针对没有技术和没有利润这2点。 利好不断,还是决定不按没有技术性减仓。
于是接下来就生生承受了让所有散户痛不欲生的极致冰点,最多时,亏损近15%。2月6日早盘最后一骗,下跌最低点后俯身向上,3天收回所有损失。2月8日为安心过节,即使仍看好赛力斯,还是早盘清仓。 整体收益9%。
 这一次的经验教训非常之多,也非常深刻。 经历如此难忘的一次股灾,让我明白了即使是极小概率的大风险,也需要考虑和规避。模式没什么问题,问题在自己的具体策略上不够完善,承担了较多的风险。
所以上面发的交易模型,就是自己在总结这次操作后的版本,更多的加入了技术面上的止损和风险控制。
阶段投机者

24-02-13 20:18

0
实战剖析:赛力斯。 2023年第一波参与以及2024年抄底。 实际上处理的都不是很完善,很多不足。这也是上面我交易模式的重要实践经验总结。
2023年赛力斯下跌到25元启动这一波第一时间重仓参与,不到10个交易日迅速拉升,在37元清仓。
赛力斯我是在2022年4月大盘见底反弹那段时间加入自选股并长期观察的。 新能源汽车板块跟踪很长时间,在我的认知里,这个板块属于最近几年可以反复参与,有较多机会的。
宏观上分析:现阶段,汽车产业发展字迅猛,已经成为新的支柱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催生了诸多行业的大牛行情。赛力斯之前和华为合作时,已经走过一波。从实际情况看,故事不太完美,所以从前高90多元一路下跌,30元以下时我在重点观注。跌破27元后试仓进入,继续下跌。 老款M5销量一直没有起色,6月起,华为ADS自动驾驶开始热传,智驾功能的M5也开始上市,此时股价继续下跌。
在我的观察中,华为在自动驾驶方面的技术无疑是全球领先的,但在新闻热点、舆论和财经社区中,热度很奇怪的在初期并不高。于是我一步步看着赛力斯下跌破26元,经过一个多星期的传播发酵,华为智驾和问界M5的热度有走高,论坛和社区中质疑和看空的声音仍然很多。 说实话,技术面上我认为跌破27已经很超跌了,跌破25更是情绪过度,但基本面上确实M5的销量未起来,每月销量只有3、4千,最多也没超过5千。 此时舆论和市场的分歧,让我认为值得一博,正是抄底的绝佳时机。
6月9日首次冲高回落,我已经随时准备着进入,6月10日开盘即上拉,在分时第二波拉升回落调整26.3元附近重仓杀入。连续6天拉升,6月19日开盘拉升到37元附近回落振荡时清仓。 整体赢利接近40%。
为什么37元就清仓,这实际上就是我对“价值”认定,并藉此减少风险的方式。 赛力斯此时热度非常高,但接连2-3周的销量,包括智驾M5在内,一直没能起来。 这意味着基本面没有改善,也就是说还是“故事”,而且被黑被质疑会接连而来。我对华为有信心,但一年多来,赛力斯的销量始终没有上来是个重大风险。 这次我重仓参与赢利40%已经充分满足了,再往上的高位振荡风险度较大,不确定性强,不值得再博。 于是,在被怀疑和证伪之前清仓出局,不吃最后一口肉,避免了所有的风险。
阶段投机者

24-02-13 19:37

0
4、止损止盈
  上述3类股票,第(2)、(3)两类按常规的趋势及振荡行情加减仓和止损止盈,不再赘述。
  第(1)类是重点操作对象,也是利润主要来源,目前买入以对价值和舆论、大众认知度作为主要参考,技术面为辅。
  在股票热度即将起来或处于较大分歧阶段,是介入最佳时机,除非市场处于下跌趋势行情,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左侧交易。第1笔买入在下跌末端日线MACD有2次底背离时最佳,仓位不得超过2.5%。主要目的是观察走势与大众对其认知度的背离程度。第1笔买入一般不止损,除非短期内继续下跌,形成新的下跌趋势,超过8%止损。在之后的下跌趋势末端重新买入1笔,继续观察走势与热度认知度的关联性。
  第2笔买入在判断股票价值即将被大众接受和认可时,此时股票多半从底部走出或初步开始形成上涨趋势冲破阻力位。这1笔如果能确认,可用较高仓位如15%。 之后最坏情况形成新一轮下跌趋势,前2笔最大不超过10%止损。如果分歧仍在形成振荡走势,则在每次振荡低点15%仓位补仓,同时在区间高点将最近1次低点加仓仓位减仓,即利用箱体高抛低吸降低成本,始终维持至多2笔持仓。
  如果在此过程中,股票热度下降或大众认知趋于负面,不等振荡走势破位就全部清仓。如果热度和认知没有变化反而有趋同倾向,破位不止损反而选择第3笔加仓15%,如没有破位直接突破上升阻力位加仓第3笔15%。每上一个台阶依次处理,主要判断依据是热度和大众对标的认知趋同程度。持有仓位最高不超过总仓位的80%。这期间,如果判断市场对该股票的认知反向趋同,不论处于什么位置都立即清仓。
  如果走势良好符合预期情况下,如果短时间内暴拉,则在市场认知达到高度一致时减仓2/3,剩余1/3在继续冲高或跌破20日线后清仓。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走成趋势行情下,严密监测市场热度和认知度,在认知高度一致,少有反向唱空时,止盈按MACD周线顶背离减仓2/3,剩余1/3在继续冲高或跌破20日线后清仓。
  总结一下,以股票热度和市场认知度为主要指标,一旦转向不论何时立即清仓,买入和补仓时参照技术面压力支撑位,趋势走出后,在市场认知高度一致时参照技术顶背离指标止盈2/3以锁定利润,剩余1/3冲高或跌破20日线清仓。
阶段投机者

24-02-13 15:50

1
我的交易模型:
 1、外部环境恶劣,市场主下跌行情时空仓或轻仓止痒;仅在振荡市和上升市操作。
2、选择股票分3种情况:
(1)最佳选择股票为自己看得懂的,有价值有故事有成长,很有实现可能,而且最好大部分人还没发现或没认可,或者仅有一部分人认可,存在很大分歧的。 这种值得重仓出手;
(2)没有上面最佳机会,做业绩好、流动性佳的行业龙头或高辨识度白马蓝筹的阶段上升趋势。
(3)没有上升趋势,做上述白马蓝筹的区间振荡行情。
以上三类股票,共同点是自己一定要能看得懂股票价值、逻辑。看不懂的不做,市值小于80亿的小盘股不做,流动性欠佳的白马蓝筹也不做。
3、风险控制
我的风险控制一直做的很差,相当长时间甚至全仓进出。 要不是有市场嗅觉不错,止损果断,可能早就销户离场了。
结合我对风险回报率的要求,给自己定的要求是:只做有价值的股票。 这个价值,不能太专业和小众,要能被市场和大众接受和认可,不能是纯炒作和讲故事,要有相当大的实现可能。在上述第(1)种选择股票情境下,因为追求高回报率,仓位会打的较快较重,这时价值就成为有利的安全垫,有这层价值的保护,风险就被缩减到可以接受的地步。再尽量安排好试仓、补仓的仓位和频次,风险可控且较小。 而(2)、(3)两种普通情况下,因为收益期望不高,所以仓位可以较低,补仓较慢,风险较小。
又有事,先写到这,等下继续。
阶段投机者

24-02-13 15:30

0
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自己的内心存在冲突,身心不协调,精神有割裂。
这种冲突反映到操作上,就表现为上贴中表现的种种矛盾。 知道而做不到。 显然,这种情况下,我需要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十七年来,自我内在的冲突既然难以化解,那就不强求改变自我。
结合自己擅长的方向和个性,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的特点:
1、风险回报高,期望收益大,这个方向下尽量能控制风险,减少风险;
2、第一条在尽可能的减少风险下,通过最适合自己的仓位控制和交易软件智能下单,将情绪影响最小化。同时继续坚持锻炼、坚持阅读和学,拓展自己的眼界,提高认知,引导内心冲突避免极化。
就是二方面:一是完善明确自己的交易模式式,尽量提高胜率,减少风险;二是通过锻炼、学、社交等途径,解决内心冲突。
下面具体说一下自己的交易模式。
阶段投机者

24-02-13 15:15

1
这么多年失败。主因是一直没有形成自己的交易模式,交易策略一直是模糊不清而含混的。中间又夹杂着情绪的波动,时不时的来上致命一击。
所以我自问:既然大部分交易所需的知识都了解了,为什么还不能形成自己风格的交易模式?为什么还不能稳定赢利?这中间到底是什么阻碍了?
这么多年拷问,其实潜意识是有答案的,只不过可能在有意无意回避。 答案就是:
很重的贪欲,还没磨透的不必要的感性。
前者是主因,后者是推手。
贪欲总让我选择风险回报高,期望收益大的交易方式; 一部分舍弃不掉的感性总让我偶尔掉链子,不能让机器般冷静审视,做出决定。
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稳定的年化10%的收益很慢(即使理性知诉我这非常难得);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选择低估值、高分红的股票付出的时间成本太大(即使很多高手证明了几年下来收益也很可观);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极致耐心的等待出现最佳买点是一种折磨(即使我很佩服做到的高手);时至今日,我仍然觉得完全按技术面操作,压力位高抛减仓,支撑位低吸补仓,破位止损的严格操作没有激情(即使我知道交易赚钱是第一位,并不需要激情)。
所以,问题在哪里已经呼之欲出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