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研报里对产业逻辑的分析能更好的帮助理解题材,炒股是综合能力的考量,并不是说看研报推荐哪个个股就去,上半年的
中际旭创就是典型此类,你们认知上不要有误区,解读成看研报就能盈利,很多时候看的太片面了
0
题材只是一方面,同题材那么多股,为何是A走出来不是B
0
就是买票的时候多思考两天,A股是t+0,多想想买了之后次日会不会有人接,如果你自己是场外资金你愿不愿意接
0
记住预期差才是生产力啊
0
看我前面操作贴图的都知道,我主要是做接力的,而且高度接力维护的多,基本不做首板,也不挖掘潜伏市场人气在哪我在哪,所以标的就那些,虽然最近大面股频出,但是保持先手权还是能有点点盈利
0
择时重要,多感受市场情绪,
0
我以前说过消息是把双刃剑,如果封住是不是又觉得没事了,市场为大,这些不过是为涨跌找个理由罢了
0
短线生态都是周期轮回,看着每天的大面股触目惊心,敬畏市场,先手权重要
0
可能我初始资金才五位数太少,初期是有过大波动时期但也没有亏的特别惨(主要是股市资金少不影响生活)的经历,所以我也一直觉得稳定之前不要拿太多资金来做,也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转折点,有的年份赚的慢点,有的年份爆发一下,跟当年的市场环境偏好有关,终究赚的还是市场理解力
0
可能做短线的选手更能体会我说的节点的意义吧,这里重个股辨识度轻指数题材,我一直觉得自己没啥天赋,具体到每一天的收益可能很多短线客都不一定看得上,复利是伟大的,按照我个人成长路径来说,接触股市是人生经历中的一场意外,跟很多很早就励志在股市创出一片天的目标明确的老师不同,后期职业也完全是体量变大之后的计划外,一路走来也经历了不少波折,所以很多事情都是走到哪算哪,几年前又怎能预料到会有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