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的出现了盘面平开高走的行情,量能7000亿,上涨4400多家且大部分板块都上涨,下跌的或者微涨的是之前狂吹的高股息个股,在A就是这样涨多了就是原罪,从23年开始很难有板块会连续几年上涨,像之前的漂亮50或者什么茅XX,宁XX的高点是21年2月头上,锂电个股高点大部分在21年9月,当时带着一批本身属于传统化工的个股因为沾上了
锂电池赛道也是在那个时候处于估值顶峰,光伏运气稍好是在22年7月见顶,但是去年是跌的最惨的板块,去年则是一批前三年都没轮到上涨的个股拉升,主要就是通讯+计算机+软件+半导体,后来的传媒+游戏,以及3月和年底的金融,银行保险啥的,还有中字头,可以说从2020年高点以来这三年多的时间大部分板块都有的涨,没涨过的个股屈指可数,但是区别就是上涨的波段短暂而暴力,下跌的波段漫长且下跌毫无底线。以
中文在线 为例,23年3月到4月一个月产生翻倍行情,然后出现了6个月的连续下跌,然后11月直接四天翻倍,这种行情基本是很难做到的,如果在连续拉升后才选择买进,哪怕到现在成本线也不会离目前的股价太远,也就是利润垫稀薄,如果再碰到业绩利空啥的有可能就是颗粒无收了。
这种情况诞生在9月以来不少所谓有题材能炒作的个股,抛开
圣龙股份 或者
银宝山新 这种纯粹玄学的个股不说,像天基互联的
华力创通 ,
减肥药的
常山药业 和
翰宇药业 ,peek材料的
新瀚新材 ,短视频互动游戏的中文在线,
多模态AI的
因赛集团 都是这个情况,本身个股是毫无特色,如果抛开新蹭进的题材来看,就是看不到什么预期的个股,但是因为突然沾上了新的热点,导致一下子变成星辰大海,短时间可以形成巨大的拉升,但是往往股民第一波都不敢重仓,直到出现一次回调后买,买入后确实涨幅有,却远不如第一波那样暴力什么一周翻倍的,都是好不容易有10个点利润了,一根10厘米大阴线直接把利润归零,最后反复操作反倒很难赚到钱,对于这种票其实只有第一波拉升的时候追一把容易,后续真要出业绩来印证个股的强度,在我看来都是比较困难的,倒不是说这些题材难出牛股,而是这些个股很长时间以来就存在烂泥扶不上墙的本质,这也和去年整体炒作不看业绩的情况相契合,在4月大批量出年报和一季报的时候,大量不及预期的个股业绩不好是容易被原谅的,甚至低开高走也不罕见,但是回过头来当时的拉升都有较大可能是一个超级高点,不知道要花多少年才能回去。
总的来说,看业绩与否在去年是不重要的,但是24年我觉得还是要关注一下,如果说去年主旋律就是
人工智能万亿星辰大海,今年还是尽量需要避开这种一直没有业绩,长期亏损的个股,这些个股在计算机软件或者传媒,汽配,半导体等行业并不少见,为什么我会这样认为,因为去年对于光伏锂电的杀跌是毫无底线的,像逆变器个股跌掉80个点都不稀奇,锂电的
胜华新材 啊,
永太科技 ,
龙蟠科技 啥的跌了90个点,要知道2015年牛股
安硕信息 ,两年跌幅也是90个点,可那时候是超级大牛市,21年这波只能算局部小牛,个股跌幅都能如此恐怖,所以很难揣测这些曾经大涨过的个股如果真的开始阴跌,会跌成啥样,像今年我个人感觉就比较危险的比如
联特科技 ,
佰维存储 (年初因为解禁已经下跌),是比较容易阴跌的,还有像圣龙股份和银宝山新,
捷荣技术 这种,基本上也是一个慢慢回归原点的节奏。
不过回到大盘,涨一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且现在也难抱有幻想,周末还有海的那边的选举,不知道下周一大A是否又要主动下跌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