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个基金恢复大额申购,肯定是为大客户准备的,这部分的资金入场会选哪个板块?细数机构历来重仓的几个板块
21年5月那波超跌起来的三大主线
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新,锂电
大消费板块,经济下行,消费疲软乏力,虽然有不断的鼓励措施,效果一般,加上板块缺乏想象力朦胧美,和炒西安那会是不同,那会是全面解封。
医药,这几年疫情的炒作已经提前过度透支,需要时间继续沉淀消化,有点意思的也就
减肥药这个题材,但是对整个板块也只是个零星小雨,掀不起大风浪。
半导体,这几年也一直在反复炒作轮回,都在讲故事画饼为主,国产替代,真正有突破性的东西很少,有业绩兑现的公司更少,多少有点审美疲劳,市梦率那是开始那会有不少人信,现在的经济环境和大盘环境,还是现实一点脚踏实地接地气一点的东西比较好,大众审美,也就是起码你得有一定的底气,才能忽悠,不然纯粹空手套白狼,草莽时代过去了。
汽车板块,前面讲的渗透率,市占率,但也是属于大消费,后面故事还有飞行汽车自动驾驶等等,但是去年四季度圣龙天龙东安这些也是属于汽车板块,提前反应过了。
至于传媒ai这些去年概念炒作过后,下一次就需要有实质性的东西了,业绩兑现或者是重大技术突破。而且传媒板块历来也不是机构重仓区域,tmt这两年更多是因为板块超跌,碰上风口。大癌股一直以来都是轮回,过山车,猴市,稳定在3000点附近岿然不动,因为它更多是是融资平台属性。
至于煤炭有色电力这些传统行业,机构资金更多是在高息高分红个股里面,所以天然的,已经是有主或者说是自身有运行节奏,为什么市场喜欢新东西,因为所谓的“新”,自然代表里面原有的既得利益集团少或者利润垫比较薄,参与起来心理落差没那么大,会自我安慰,大家的起点都差不多。像这些已经在里面玩了大半年的,利润垫筹码都在他们手上,你去做慈善打白工?
剩下也就是基建地产这些,以往经济失效放手搞基建地产工程的时代也同样过去了。经济,人口,出生率,尤其这两年地产烂尾楼层出不穷下行已经相当明显了。
所以机构要选的板块更多会是光伏电新,这种既有业绩能吸引或者说满足价投型趋势资金,也有行业大洗牌或者钛钙矿等技术不断突破去讲故事吸引短线资金或者高风偏型资金,不断走强后,剩下的中间派自然会不断加入汇聚,共振之后就是真正的大幕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