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
京东上买的东西,商品虚假宣传以次充好,打了好几次电话,才最后退一赔三(我是说赔500,12315给登记成了赔三倍,结果不足五百,也是嫌麻烦,3倍就3倍吧),但是期间京东作为中间协调的角色,是真的不专业。。。京东也按商家的提议说,更换零配件就可以了。。。特么发现问题投诉了,你再说按宣传的产品规格来,真是不要脸。。。(我说你能给所有之前的消费者也更换吗?它们支支吾吾,所以我就坚持必须赔偿)这年头欺诈消费的代价都太小了。。。还有
网络直播上卖假货,那些大主播们,赔钱像要命似得。。。
(当时。我说要下架该商品,也没有下架,但是几天之内,商家修改了宣传信息)、
最近在
天猫上,买的东西,又是涉嫌欺诈消费,我说赔500,淘宝的小二显然在打官腔,说些不疼不痒的话,最后表示平台没有执法权,没办法,再找杭州12315处理
(平台也认为商家商品宣传有问题,就是不下架,还在坑其他人中)在
多多买菜上买的东西缺斤少两(散货简装全封闭类的),我说这也是欺诈消费,而且是特定区域性质明显的针对,专坑西安消费者(我的诉求是要给所有买过的人退款,12315说只能是个人管个人,不支持为他们的权益,好吧,那就按
新消法继续再申请赔500)
(给平台发了照片证据石锤,就是不下架,还在坑其他人中)就是作为消费者,发现了商品问题,反馈给平台,他们几乎都是处理速度拖拖沓沓,没有下架商品、或是禁止拍单售卖,消费者的权益,好像无足轻重,说是平台经济,特么都是一群草台班子,除了搞GMV和利润,社会责任感呢?(我和他们客服沟通的时候,我说你们平台应该比我们消费者更应该知法守法维护法律的权威)算了,把各个平台都当做赚钱的机器罢了。
哈,还是让子弹飞吧,既然没有绝对的公平,那也要追求相对的公平,如果每个人的权益意识能提高,提高那些违法违规的成本,这种现象也自然而然会减少,因为利益使然,各平台自驱动的加强整改,比较难。。。同时本身大环境也不现实吧,这也没法展开讲。
目前也只能是把自己接触到的,先搞好。
记录个帖子,再看多少年后,消费环境会发生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