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今日还是遇到一样的问题,早盘拉升然后一路下跌。
以往早盘拉升的股基本会封住且第二天有溢价,现在早早盘(33分以前)拉升的股基本上次日没有溢价,次日没有溢价导致涨停日不涨停或直接出货。
解决办法:直接跳到9.35分以后再买入。9.35分以前管住手。
0
之所以人们害怕“回撤”,心理学上的机制是“损失厌恶”,浮亏一块钱造成的心理影响至少是浮盈一块钱的2倍,这也是进化造成的结果。如果对股市规律没有深刻理解,是很难淡看波动的。当前不少机构为了迎合客户,将控制“回撤”作为头等大事。如果净值能直线增长当然是好事,但这在股市中是不可能的。大多数机构用“止损”手段控制“回撤”,显然解决不了问题,净值下跌10%就砍掉,运气差的话连砍几次净值就归零了,有时候很好的加仓机会反而变成了永久性损失。用复杂的“对冲”工具消除“回撤”的同时,也同时消除了可能的收益,增加了成本。当然,如果只做打新和套利的策略,没有回撤,但收益却远不如股票,为了追求更高的长期收益,必须不能把波动简单当做风险。
“回撤”并不可怕,甚至可能是我们的好朋友。看淡“不可避免的回撤”,防范““可能可以避免的回撤”,利用“可能带来更好买入机会的回撤” 。提高买入标准,事先假设避不开任何“回撤”,仍然能不亏损。潮水褪去的时候,我们还穿着沙滩裤。
0
惧怕回撤就是惧怕利润
0
今天的心态不稳定,有几个方面原因
1.给自己定了目标,但是随着1月份马上过去,目标还没有实现。
2.大盘起飞,很多股涨停,自己的股却下跌,心情不爽。
解决方案:
回顾方法的操作规则。
摒弃给自己定目标的惯,目标达不成会让人心态不好继而乱操作。与目标和解,与执行相拥。
再好的方法,它的曲线也是不可预测的
0
“忘记”是一项很好的技能。忘记仓位、忘记价格、忘记盈亏、忘记代码、忘记名字。
去登山,明明很好的台阶道路,走的越高心理越害怕,原因在于内心记住了自己走过的高度,忘记身后的高度可以让自己走的更远
0
瓦伦达效应: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心理学家把这种为了达到一种目的总是患得患失的心态命名为“瓦伦达心态”。
0
一次买入可以分为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战术执行层面,何时进行买入操作;
另一个层面是战略思想层面,买入之前,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判断出即将买入的标的能按照自己想的方向走,能给自己带来利润。
0
给自己定目标应定为按照模式操作多少次,成功与否交给市场。
本月至今,模式外操作的次数算比较ok的,所以本月目前看来是比较OK的
0
一个月下来了,发现给自己定目标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一方面,每日操作给予的资金成长或回撤在一定程度上是随机的。
制订月目标如同确认一定能行,不行就是方法有问题。
然后回撤的时候会担心,资金成长的时候会自大。
0
怎么又开始怀疑方法了呢?不行的,这才哪到哪儿,坚决继续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