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马上就过去一半了,今年股市整体不太好。
全A跌了18.45%,跌幅中位数超过了20%。
成交量也越来越低,去掉量化,只能剩不到5000亿了。
越来越多的股民、游资退出了股市,昨天又有一个很熟悉的大佬发文退出,一声叹息!
端午小长假,简单聊聊我们一直奋战的新股。
1.新股的前世:
2009年底创业板开幕,首批28只登场,走的大多都一般,信息也比较闭塞,整体没炒起来。第二批还出现了高开低走坑人的走势。
2014年初新股改革,取消无涨跌幅限制,变成首日44%和第二天起的10cm,新股被阉割,变成通道党的天下。
2015大牛市,新股做为最新、最小的一个板块,迎风飘扬,出现了许多一字板开板后又走连续10cm涨停的超强趋势。
2016-2019上半年,新股平平淡淡,偶尔出现一两只类似于上面那种走势,其他大多沦为历史的尘埃。
从2019年开始,每年都有标志性新股大事件:
2019年7月科创板开幕,首批25只同场竞技,百花争艳,美不胜收,好多好多人第一次体验到无限厘米的快感和刺激,从而喜欢上了这种感觉。
但是当年大起大落,暴涨暴跌相伴,很多人还没有适应,整体收益一般。
2020年是赛道大年,次新股也出了不少趋势牛股,如半导体的
沪硅产业一波6倍,走的是强趋势,类似于
金龙鱼那种,和无限厘米关系反而不大。
其他新能源、芯片、半导体、医药次新股也出了不少赚钱机会。
年中出现了七个
葫芦娃。
每次集中上市,互相带动牵引,总能给到惊喜。其中
力合微首日二停,次日还有临停。
还有
口罩初期一天翻翻的
洁特生物。
当然,这一年最标志性的事件,还得是八月份拉开了注册制的序幕,18只创业板新股集体上市,被我们称为18罗汉。
出现了
康泰医学、
卡倍亿等大妖,也让无数股民第一次见识到,股市还有这么好玩,暴利,刺激的板块,一时间吸引无数股民去参与炒新。
但正所谓盛极而衰,爆赚过后不知道赢时离场,贪念带来的往往是灾难,很多人超级大肉变成中肉,大肉变成小肉,甚至出现亏损的情况,也让我们见识到了新股残酷的一面。
这一年整体趋势向上,一直在做的收益都不错,帖子里也很热闹,当时更看重新股质地和概念,上市前研究的比较多,讨论也很激烈,是新股百花齐放的时期。
在18罗汉之后盛极而衰,进入了长达半年的低谷期。
2021年是新股标志性的一年。
也是新股热度最高的时期。
年初出现了
药易购,和他伴生的
秋田微,
南极光。
与康泰医学,卡倍亿不同,药易购不是首日登基,因为首日再怎么涨都带不走。
而药易购是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持续爆发,最高收益能来到5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只。
后面出现的一些小妖都想自称药易购第二,但是都没有能够撼动他的地位。可见药易购在新股中是神一般的存在。
下半年出现了另一只称帝的新股:
拓新药业,当时被称为拓新大帝。
他和带C的大妖不同,不是在无涨跌幅限制的前五日成帝,而是出关后一波持续20cm接近五倍。因为持续性较长,连续的20cm,也带动了同周期的一大批次新股走了趋势,走势类似于加强版的沪硅产业和
沃尔德。
但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新股做了改革,出现了超募,发行价节节攀升,超募两倍三倍甚至十倍的都出现了,从根本上透支了新股的潜力。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新股逐渐步入了困难模式。
到了2022年,全年新股没什么行情,还出现了
聚赛龙这种坑了一大批炒新老手的大坑。
回想起来,甚至没有一只能让人记忆深刻的新股。
2.新股的今生:
2023年是新股滑铁卢的一年,
虽然出现了
盟固利大帝,
天元智能也能封王,还有像
豪恩汽电带动了五月份的次新股。
而且还有4月份全面注册制开幕,又来了一批集中上市,沪深主板新股前五日也变成无限厘米。
但是这10只主板集中上市,却带来了灾难。。。
四月初集中上市的这10只主板新股,普遍发行量巨大,平均发行流通市值高达21亿。
首日收盘后,平均流通市值直接到了43亿,是平均流通市值,这谁炒的动?
首日平均换手63.8%也不及格,后面几天持续暴跌,炒新资金不断被消灭,也就是这一战役,曾经一起奋战的战友少了70%。
这一战,是最近几年最惨烈,损失最大的一战,我自己也直到三个月后的七月初才从坑里爬出来,抹平亏损。
随后的8月初,出了又一只大帝:盟固利大帝!
首日开22收98直接5倍,第二天早盘冲高到70多最多能带走3倍多,这也是时间最短的3倍多。既然能称帝,妖性确实大,出关后又连续来了4个20cm。
不过盟固利开盘后表现平平,整体不合格,买入的也不敢重仓,而且第二天低开55%,很多人卖点都不好,赚钱效应比药易购差了很多。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新股正式进入地狱模式。
因为又出现了两个致命的现象。前一个致命的现象是上面说的超募的出现。
其一:盟固利后为了救市,大幅缩减上市的数量,从根本上减少了供给,以前一周能上七八只新股,变成一周只有一两只。
做过新股的都知道,只有上的多才能压制开盘价,才能留有潜力去冲,才能有相互牵引、带动。
而一只一只的上,上一只顶一只,孤军奋战,完全没有板块效应,基本上都是高开低走,上一只套一只。
其二:另外一个致命的现象,就是盟固利后开始出现了顶竞价的泥头车,不管是什么新股,是优质股还是三无股,是热门还是冷门,上来先顶再说。
哪怕发行的流通市值再小,都能直接给你顶到10亿以上。
这三个现象:
超募,顶竞价,缩减上市数量,对新股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直接把新股的行情给摁死了。
从去年八月初的盟固利后,新股一次又一次坑人,炒新股的损失惨重,越来越多的人离开了,现在能见到几年前一起奋战的战友,百分之十都没有。
3.今年的新股:
今年新股发行量更是这么多年来最低的:
四月份上了4只,基本一周只有一只了。五月份全月才上了两只。
我的自选股甚至还有去年底上市的新股,就是因为上的太少了,自选股里的这些放了半年早就看烂了,审美疲劳,都懒得再去炒。
年前大盘大跌,微盘股暴跌,次新股把自己归为微盘股,也跟着暴跌,短短几天就能腰斩,炒新再次损失惨重。
年后大盘大反弹,但是次新股反弹力度很弱,跌了一半,反弹也就十几个点。
少数几只走的还可以,但是大部分都不行,距离年前的高点相差十万八千里。
四月最后一个交易日,五一长假前,我当时说选了几只优质近端次新股做中线,选择了
骏鼎达灿芯科技广和科技三只相对来说算优质的近端。
其中灿芯科技五一回来没多久就来了个20厘米,骏鼎达则是拉开了最近一个月次新股行情的序幕。
广和科技在pcb持续大涨,却起不来,被资金抛弃了,归根结底还是首日顶的太高了,透支了。
4.最近一个月的新股:
出现了一条非常明显的炒作路线:
骏鼎达用时23天从75到200。
瑞迪智驱9天68到155。
万达轴承4天55到88.88。
汇成真空2天62到111.44。
利安科技首日当天100到180(因t1制度无法兑现,收盘回落到127,C2大概率低开,实际获利不多)。
可以很清晰的看出这条线,用时越来越短,盈利却越来越低。
所以我之前推测,后面再上的新股,很可能会出现大坑。
现在新股热度越来越高,汇成真空和利安科技持续霸榜,这也是去年底大盘新股
宏盛华源后,再次出现在热度榜第一第二的新股。
这两只也成为今年换手超过80%仅有三只的其中两个。
热度在,换手在,还能反复。但是要注意,越往后,风险越大。
后面再上的新娘,一旦首日继续顶高,换手又跟不上,那下午和尾盘注定是一场屠杀。
现在中签的心态已经被搞坏了,喊1千2千甚至2万的都有。
肯定有很多中签的受影响,会守到下午和尾盘再卖,昨天的利安科技下午就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了:
一个半小时换手才5%多点,几乎缩没了。最后半小时被砸下去20多块钱,砸了10%的换手出来。
这是在上午换手就已经达到67.77%的情况,基础打的比较好,还能收在开盘价上面。
一旦后面上的新股,上午十点就开始缩量,那下午就完蛋了。
5.两只热门新股,汇成真空和利安科技后面的预判:
我翻了很多相似的新股,看了他们后面的走势,如:
药易购,南
极光,卡倍亿。
阿莱得,
百洋医药。
蓝箭电子,
科净源。
欧圣电器,
密封科技。
力合微。
等等等等。
因为股票不能简单的去对比,否则容易陷入经验陷阱。就像去年主板注册开幕集中上市就坑杀了一大批炒新老手和高手。
但是可以去借鉴,然后再根据实时的盘面去调整预判。
大家可以自己做做功课,去研究,预判一下。
就不多说了。
饭都盛到碗里了,吃饭还是要靠自己。
6.后面要上的新股:
(1).下周三或周四上的达梦数据,科创板,发行价86.96,估值110-120。
开多少,不知道。
这只我上面分析的很多。
因为科创板最低200股起买,一旦开的太高,哪怕只买200股也要几万块钱,风险还是挺大的,一旦掉坑里就是好几千上万块的亏损。
等下周集合竞价,看看能开到多少再说。
然后再根据实时资金流入,承接,换手等情况去具体分析。
现在只是预判,说再多也没意义。
(2).6月20或21日上的创业板中仑新材,拟募资23亿。实际募资7.13亿。
流通盘6000w股,发行价11.88。上市实际流通市值估计在6亿多点。
估值20-22。
上面这两只质地都还可以,但是刚好落在两只大热新股后面上市,对炒新来说反而是很难受的,注定超顶较多,风险无限放大。
(3).6月底上两只,大概6.26-27日上市。
创业板爱迪特,发行1903w股,发行价下周四出。
拟募资9.55亿。
按照募资额发行价50块。
牙科,口腔护理。
A股有直接对标股。
主板的永臻股份。
久违的主板,上一个还是
广合科技和
平安电工,都三个月了。
流通盘5931w股。
拟募资42.28亿。
按照募资额发行价76.34元。
不知道怎么炒。
光伏材料。
去年业绩才2块未摊薄。
大概率大幅缩募。
加上刚上的汇成真空和利安科技,六月份上这6只。
比四五月份加速了。
下半年不知道怎么个节奏。
上半年基本就这样了。
后面这四只都不太好炒,小仓位玩玩吧。
最后祝大家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