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差的远呢,看是基本都能看懂了,但经常会慢半拍,交易执行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
兄悟道了
0
行情差的时候,一个小周期能明显感觉到的上升就3天;分歧的时候是买点,等到都看明白了都冲进来了,基本就是最后的买单力量了。 这波sjzn3板下手差一点堵门口了,cbs一路看一路没买,刚启动的时候市场情绪杀很厉害不敢买,也没注意到题材的发酵,很大失误。
1
新的一年,重实操,重术,反过来再加强自己对道的理解。
脚步,也要慢下来,慢即是快,跟前辈学,结硬寨、打呆仗,先使自己立于不败,再求胜。
1
对热点的理解:
有新的热点优先选新的。没有新热点时资金的选择:1)指数节点做指数;2)有起来的高位但板块还没动,做板块补涨;3)有大量高位的但板块已经集体表现过了,抱团炒高位妖。 市场喜欢一个大热点的时候,这个大热点的新分支爆发会非常强,市场对一个热点失去兴趣的表现是消息刺激不再有赚钱效应。
题材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引起广泛讨论,引起群体发酵。
题材太多,容易轮动,容易谁都走不好,那么调整后低吸等待轮动也是一种策略。
0
重新梳理,系统四大要素:周期、热点、个股、盘口。
周期,对应大局观,明白当前炒作的阶段,资金容易聚焦的位置;热点,对应资金的喜好,可以发酵炒作的理由;个股,就是图形、股性、盘子、价格,资金运作情况等;盘口,看市场交易的对决,不同类型资金的招式。
1
认知周期,认知龙头,围绕龙头交易。
0
周期,按驱动类型又可以分为题材驱动型和资金驱动型。不同类型的龙头被市场认知的时间不同。
1
系统理论本身过于复杂,就会导致交易时思维或多或少总有遗漏,那就必须简化,简单到只抓住主要的几个点。
放在周期这里,总结归纳为:一个小周期,是一轮赚钱效应的持续,而这个小周期的走法以及高度,会受前几个周期的影响,原因是前几个周期的走势,对群体心理形成了影响,这个影响需要时间来消除,或者出现新的影响将它替代掉。
连板风格下小周期的走势,基本分两种,连板直上型和趋势向上型。两个小周期之间的间隔时间,取决于大盘是否有系统性大跌。
1
思维定势,连板风格下,一个小周期的龙头一定是连板吗?有很多资金跟我一个想法,所以近期有实丰、星光、永达、亚世这些最高连板经常被顶经常被炸。 市场还是那个市场,一个周期龙头断板回落的当日,启动下一个周期的龙头,这个容易被接力的合力资金挖掘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