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短线市场的系统论

23-12-10 21:02 2496次浏览
意华隆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在股吧学了很多,有了些自己对市场的理解和感悟,感谢这么多在黑暗中给自己指明方向的老师,致敬他们,留下一点自己的所思所想,让有缘人能少走点弯路。对于自己,正在起步阶段,能否走出来还要看市场和大运,当前阶段的理解可能也有偏差,也留个底给将来的自己回顾。

一、总纲A
股市场拥有着全世界最多的散户,在趋利避害这个千百年不变的人性的驱使下,散户形成了一个受集体心理支配的心理群体。短线市场的波动,基本由这个群体所持有资金在多个方向上的频繁冲击所造成。本人对市场的理解,主力是散户,市场上各种善于投机的大资金只是跟风,区别在于大资金是看懂群体的合力后顺势去延续或者加速这个波动。所以,对短线市场的理解,要从理解群体合力的行为入手。

1、短线博弈的本质
你我作为一个市场的参与者,是合力群体的一员,同时又动态的参与着市场的博弈,那么这里就需要从两个层面去入手分析,一是看懂市场合力;二是看懂自己,自己的情绪也代表了群体在盘中的情绪,可以反过来加以利用。自身作为一个短线参与者,情绪的控制也非常重要,要做好自我控制,时刻保持平静、客观的心态去参与交易。 在如上所有条件都具备后,通过博弈获得稳定的盈利,就是去收割市场的流动性。

2、浅论流动性
流动性,是市场合力资金在参与各种机会时流动所造成的表象,资金如流水,总是流向阻力最小的方向。这个阻力最小方向,是群体形成合力一致性的方向,而合力一致性的形成,是群体受到诱惑、刺激、暗示,激发了群体想入非非的情感,而快速向一个方向行动的结果。这个流动性向一个方向汇聚后,产生的力量是巨大的,放在短线市场中,就是所到之处只有涨停。

3、群体心理操控
群体心理操控,是主力行为,得散户者得天下这话是对的,但不能完全与散户为伍,绝大多数股票的暴涨,散户总是接最后一棒的;要想在交易上占据主动的位置,必须与主控力量为伍,与散户群体时为盟友、时为对手盘。任何一个连续大涨的票,背后都有我们看不到的主控力量,这个主控力量并不是十年前的那种庄家, 而是深谙群体心理的大资金,这类大资金的行为模式也是基于看懂市场合力,然后四两拨千斤,促进群体的流动性汇集。市场资金,总是从容易亏钱的方向流出,进入容易赚钱的方向,那么对合力的观察,就可以基于亏赚效应,而亏赚效应的延续,就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风格和情绪的周期轮回。主控力量的操控,实际是延续这个赚钱效应,并以一定的方式去刺激和诱惑群体,加速这部分群体资金变成后继的流动性。关于如何操控群体心理,这个范围和难度太大,以本人目前的能力很难展开,具体的可以仔细去研读《乌合之众》这本书。下面以群体行为为基本理论依据来解释一下市场的风格和各种走势特征的形成。

二、风格论
所谓风格,是市场资金在某个具有鲜明特征的方向上持续赚钱,进而引发的群体模仿行为。市场整体走势的风格基本分为两种,趋势或者连板,而在这两大走势风格中,又有很多小的风格穿插,包括但不限于低价、小成交、大成交、10cm、20cm、次新、名字代码类似等等。下面将重点阐述趋势和连板两种最主要风格的形成和走势特征。

1、趋势风格
趋势风格的形成,基本偏逻辑而不是纯情绪投机炒作,在逻辑这个大方向上,核心的票都是大容量大成交的,这种票由于数量较多,资金无法持续性拉动连板,就会走走停停形成趋势向上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延续,也会影响到部分成交不大的票开始模仿,走出趋势风格,所以在一个特定的趋势风格为主的时期内,市场会不青睐连板。 趋势风格形成的另外一个因素,是连板极致亏钱效应的对立面,一种风格连续亏钱,资金就会流动另一种风格进行切换。在趋势风格作为主流的大周期里(下节有讲),两个小周期的间隙也会出现一些小票的连板风格,这主要是卡时机的情绪炒作。
从基本面上看,趋势风格,基本都对应着一轮产业变革,这个产业的核心标的是正宗逻辑的大公司,这群公司的票吸引了市场合力。

2、连板风格
连板风格,基本都以成交不大的小票为主,在趋势不是主流的时候,小票靠不太大的资金拉升就容易涨停,加上持续赚钱效应的刺激,它也很难走走停停,所以是连板。
有一些特别的大票也容易走成连板,那是在市场只有它一只,并且它是龙头的时候,所有资金的目光聚焦,让它停不下来。
连板风格为主的时期,也并不一定所有票都是走连板形式,一些中军大票也会以趋势的方式向前走。

三、周期论
无论趋势还是连板,随着赚钱效应的模仿,以及亏钱效应阶段性的释放,都会呈现出有节奏的轮回,我们称之为周期。而周期,有大周期和小周期两种,一轮大的赚钱效应周期可以看做大周期,而大周期内,存在一波波的小周期的投机炒作。大周期,可以形象的理解为上半年的AI大周期,下半年华为线大周期,时间上基本以3个月左右为炒作周期;小周期,是一个个小龙头引领的题材的上涨周期,它受限于大周期,随着市场炒作的挖掘,可能高度开始逐渐降低,并且每一个小周期都是对前一个的模仿。

1、趋势周期
趋势宏观周期的形成,以风格的形成时间为始,以批量跌破30日线为终。趋势小周期的启动,以批量突破平台为始,批量跌破10日线为终(有一定滞后性,根据整体的走势实际可以提前预判到将结束)。
一轮小周期的主升中,同样存在几个交易日的回调洗盘,但这不影响持续主升态势,具体到盘中需要根据赚钱效应和亏钱效应的动态变化来把握,板块指数图形也是一个很好的判断标准。

2、连板周期
连板大周期的形成,是以题材大周期和连板持续突破高度为始;以题材刺激性递减,连板高度持续压缩,出现持续的亏钱效应为终。而小周期,是这个大周期中一波一波的情绪炒作,情绪的极致就是连板的高度,一轮小周期起于上一轮情绪的冰点,终于情绪高潮后杀跌的冰点。
市场经历了连续毁灭性打击的情绪,犹豫、恐高,不敢再去触碰那个禁忌的压制,所以差不多高度就开始分歧;而因为是分歧,所以就很难造成一致性的逆转,比较难出现天地等极端现象,博弈就得以持续;而持续的博弈,可能会产生横盘后向上2波。2波的出现,群体才会看懂,那个禁忌被打破了,群体情绪开始趋于乐观。所以到后期会出现一致,不过这个一致后的结果,因为没有极端的示范,一波结束时相对温柔,就还有资金博弈,所以退潮也相对温和。
温和的退潮,对应的是没有夸张的亏钱效应,那么低位就会随时准备启动新的一波小周期。随着新一轮高度的打开,以及市场预期的走强,人人都认为新的龙头会有大二波,那么就会产生集体使劲往上顶,反正有二波的想法,结果就是一波的高度直接顶到顶,这种极致的高度,基本上也是后面启动的小周期的高度天花板,逾越的可能性基本为0。因为太一致,到顶以后日内就可能产生极致的反转,天地板等现象随时发生,退潮也会变得剧烈起来,市场充斥着大幅的亏钱效应。
随着亏钱效应的减弱,由于上一波小周期一致到顶的走势,确实刺激人心,市场又会酝酿新的小周期;新小周期起来的龙头,都是模仿这个一波到顶的走势,不过它会走的比上一个一波到顶的还一致,过早的一致性,会压制高度,那么接下来的所谓龙的高度会一级一级降低,这是梯队高度压制的根本心理原理。 而一致的龙在结束当天的市场反馈,越往后也被表现的越极致,天地还有修复,天地直接没修复,严重的亏钱效应,直到脆弱的心灵直接被击溃。
极致的亏钱效应,最终产生的结果,可能是持续压抑很久以后再启动一轮连板的大周期,也可能是市场切换风格开始启动趋势的大周期。

四、交易心理
对市场的理解,是知的一部分,而交易心理,指导行的那部分,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在短线市场立于不败之地。交易,需要克服如下常见心理:
阶段不赚就着急;踏空比割肉难受,认为自己买入的话肯定赚钱。
亏了急于回本,随意出手。
阶段比别人赚的少就难受,阶段比别人亏的少就嘚瑟。
连续赚钱后自信心爆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连续亏钱后崩溃,对交易生出畏惧心理,不敢出手自己的模式。

五、交易体系
交易,是基于对市场理解的系统性理论基础,在市场的不同运行时段,采取当前时段最合适的交易手法,选择最具确定性的个股,而获得超常规收益的过程。下面针对不同的市场走势和阶段,对本人已经熟悉的一些交易手法做一些汇总,尽量形成肌肉记忆,靠持续的博弈而积少成多。

1、趋势风格交易
1)趋势主升
趋势主升时,后来资金选中强趋势品种的概率大,这类品种的弹性也大;实际操作就是趋势龙头、主升弹性品种,也属于龙头战法的范畴。交易的时机是踏准小周期主升的节奏,介入点是趋势突破、趋势缓步向上后的加速、趋势调整后的再次向上。
2)趋势反弹
趋势反弹,是经过一轮宏观周期炒作的趋势品种,大幅下跌后在碰到消息刺激或者市场风格切换的节点,形成资金一致介入低位的走势。因为资金对能否形成主升有分歧,所以先启动的已经突破的品种并不一定能持续向上,而低位的品种容易轮动拉升,那么选择就倾向于低位为启动的等待轮动拉升。具体到票的选择上,以近期有主力资金介入出现异动后洗盘的品种、没有大量散户套牢盘容易拉升的品种最好。

2、连板风格交易
1)龙头
龙头,是带动市场走强,整个市场目光的焦点,它具有市场和题材板块的带动性,而部分情绪高标只是情绪向上的产物并无带动性,这是两者之间的区别。龙头的交易,只要在判断它没有走完,分歧的时候都可以介入,重点在于判断清楚分歧的性质,低位的分歧是为了走的更远,高位的分歧可能即将结束,低位的第一次分歧转一致也是买点。对待龙头,在合适的点介入以后,需要的是格局,毕竟好的上车点及其有限,卖出的主动权在手后,重在以小的利润回滚的可能性换取更多的收益。

2)非龙连板
非龙连板按照板的高度,可以分为2板及2板以上,不过目的都是奔着成为龙头去的。
2板以上的的交易,一定要在情绪向上的时候,这种板基本可以分为三类:a)流动性买权,题材龙头一字进不去,买醒目的连板龙2;b)次主线分支龙头;c)情绪转暖时的人气情绪标。
2板大部分需要情绪良好时介入,除非超强逻辑容易发酵的品种,而板型又分为三类:a)一致性预期2板,题材在前一日已经大涨,前排容易直接2板加速;b)预期差2板,题材未动,个股因为强逻辑封2板,预期隔日带动板块;c)板块在当日启动,昨日涨停的板块个股作为高标打出2板,需要判断准日内板块的爆发。

3)首板
a)补涨首板
补涨首板,是龙头运行到了一定高度,市场情绪溢出所致;而市场对于补涨的选择,要求尽可能的从表面就能看出来两个属性有关联,深度的挖掘对于市场来说是很难被大众认知的。最简单的补涨就是与龙头的股票名称类似,由于龙头被市场充分认知,最醒目的补涨出现后可能会直接一致到顶。
b)题材首板
题材首板,重在题材能否引起市场舆论发酵,它重点不在于题材,而在题材出现的时机和方式。最容易发酵的,是能引起全民关注的热点事件。
有主升题材如日中天的时候,其他逻辑偏强的分支题材都不容易发酵,而逻辑超强的题材容易在情绪主升时因消息刺激直接一致一波流。
在主升题材分歧时,逻辑偏强的分支题材才可能引起高低切资金的注意,容易发酵。
题材首板最容易做的两个时间节点是,情绪回暖的第一天,以及高位分化资金高切低的第一天。
打开淘股吧APP
21
评论(11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意华隆

23-12-23 21:54

1
有高度阶段,第一时间拥抱明牌龙头,情绪推动它持续前行。没高度阶段,打高度和高度压制是情绪的两面,所以有不停的试错,这时候应该拥抱潜在龙头而不是明牌高度。
意华隆

23-12-22 17:59

1
连板,基本都是冲着龙头、分支龙头、情绪带动作性去的,没有这些的不碰。

首板,可以分3种:1)补涨首板,不用考虑别的,不用动脑子就能看出是补涨的,时间节点对了买就没问题;2)题材首板,要考虑题材逻辑、首板的地位、股性、图形;3)没有题材的首板,在市场没有主线题材的时候,提前没法选出来,看股性和图形介入。
意华隆

23-12-22 08:09

1
悟到最后,最根本的东西还是,行情好时多做,行情差的时候少做。连续的大幅回撤,基本是与市场逆势对抗的结果。
意华隆

23-12-20 21:01

1
知道还控制不住手是亏得不够多,亏得不够痛,只能痛到深处才能改的过来。

这方面我没啥经验,控制力的问题我不存在,主要是理解跟不上,才持续思考,想明白一些东西,以后再回过头看,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果做出来了那就是金玉良言,做不出来那就是狗屎。
偷挖小韭菜

23-12-20 20:50

0
楼主这文章写的太好了,我经常追当日热点新闻,大部份是自己判断的能有二板预期,进去就被套,去年新规和现在又进入了连亏模式,现在只能等自己的模式出现了才上,但是天天满仓的我是真控制不住手啊,有的时候也会买到龙头,但是还拿不住,很早卖飞去买别的,就像老话说的熊瞎子劈苞米劈一穗扔一穗,现在还是控制不住,但是很多股其实一看又明白,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知行合一太难,面度诱惑太冲动,不知道兄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否分享一下
意华隆

23-12-19 19:26

0
简单,是看清市场的表象,看懂市场背后的群体心理,纯以表象去联想,而不过多的加入自己主观的深度推理,简单到自己能看懂的群体都可以看懂,就可以避免很多人为制造的陷阱。

纯粹,只做自己千锤百炼过的高确定性和成功率的模式,其他的不碰,不朝思暮想啥钱都想赚,信号来了,出击,没信号,等待。纯粹,可以避免很多随意出手的人为错误。
意华隆

23-12-18 21:28

0
操作,不只有打板,还可低吸。强势股才有低吸,杂毛没有价值。吸的是主升,或者跌多了反抽,两者都需要情绪良好。
意华隆

23-12-17 21:09

1
题材热点,是某段时间市场资金聚焦炒作的方向,而题材热点本身的启动和结束,与风格、周期有各种交错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交易中应该去繁就简,以周期为大的维度来分析,在题材热点方面重点关注当前的主流的可持续性,以及可能出现的替代主流,并时刻观察它们能否接力成为新的主流热点。

题材热点的走势,基本可以分为持续、轮动两种。持续,是当前题材热点能获得市场合力的关注、对消息非常敏感,稍有刺激或者诱惑就能引起板块整体爆发,赚钱效应十足;轮动,是当前题材热点炒作到了高位,资金尝试切换到其他题材的走势,轮动到的题材的市场反馈,会对当前主流热点形成影响,如果新轮动的热点激不起赚钱效应,那么只能回到当前主流热点持续炒作,如果新轮动到的热点激起了市场合力的集体炒作,赚钱效应十足,那么老的热点将会失去主流的地位。从主流热点持续性做反向思考,就是当前的热点对消息刺激不再敏感,大的利好也刺激不起赚钱效应,那么也是这个热点将失去主流地位的一大标志。

这里讲的有些繁琐,举几个例子比较容易理解:1)华为线是主流的时候,鸿蒙、星闪、6G等分支一出现消息刺激就容易集体高潮,第二天还能持续赚钱;2)华为线是主流的时候,间歇切换过BC电池等题材,都是 一日游;3)智能汽车鱼尾阶段,小米汽车、特斯拉皮卡等消息出来刺激不出一点持续的赚钱效应,证明资金对这个大题材已经没有太大预期了,反而这时候传媒、AI出现一点刺激都能激起炒作,说明主流要切换了。
意华隆

23-12-16 16:54

2
在理论框架形成以后,满眼看去都是很多机会,但出手总是容易犯错,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方法是做减法,只做认知内的确定性最高的交易,其他莫能两可的操作全部放弃不做。  确定性机会来了就出击,机会不来就空仓等待。
意华隆

23-12-15 18:20

0
开始仔细思考技法,发现写的交易体系一节有很多细节有错误。不要被误导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