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为什么说“寻找资金“相对”充足的局部”是正道?因为在这个局部,“想”买的人多于“想”卖的人。
而“庄股”并不具备这一点,所以为外道。
0
当然,如果说正道是上面所说的那些,还有一派,是为xie教:就是揣摩好做大局、中局、小局者各自的心理,成本、目标、时机(比如:老龙倒后如何衔接新龙;再如一支个股从吸筹到派发的各方面行为的痕迹)跟紧他们。对外可称之为——把握节奏。
研究到极致也可以开宗立派,相当于外门武功练至登峰造也可以称霸武林。
之前的很多年,我一直在研究这个角度。所以一直在做中长线。
2020年10月开始研究超短。
一直不得要领。
但前一阶段,似乎突然想通了。
这一个阶段还在验证。
希望能如我所愿。
0
做仓位管理时,可爹考上述方式:把握的叠加。
满足一项,有3成把据:空仓/轻仓;满足两项,有6成把据:半仓;满足三项,有9成把握:满仓。
0
时间上的“局部”(如强势阶段),空间上的局部(如某些板块),标的的局部(如某些个股),是交织在一起的,拥有一个,确定性就会提升30%,三者叠加,确定性会提升90%。
此时再加上技术,锦上添花。
0
总之,寻找一个资金量“相对”充足的“局部”,是线认人为的“道”。
包括基本面分析、消息解读、技术分析等等,如果不是为了这个目标,就没“上道”。
当然,还有一类人在“创造”这样的局部,这就是不同层级的“主力”(大的在做整个市场大局部,是为大局,中的在做某个行业的中局,小的在做某支股票的小局),这不是散户所能做到的。散户需要的是用自己所擅长的方式,判断出这个局,然后局起后入局,局散前出局(我认为这也是大家推崇的“丁元英讲股市”那段话的真实含义)。
0
在我看来,养家的“强势做热点,弱势做超跌”也是“道”,因为都是在寻找“当时”资金量“相对”更充足的局部。
0
A
SKIN G所说的:行情好时多做,行情差时少做,选股要选大众情人。
这就是“道”,通过时间的选择或标的选择,找到某个资金充足的局部,从而提大幅度高确定性。
而“某线穿过某线就买,出现某种K线组合就买……”这类的就是术,哪怕反复尝试调成21天均线更准还但20天更准,都没有太大的意义。对整个系统总体确定性的提高毫无帮助
0
这个“道”的实现方式可以是技术型的、可量化的。
如为了判断资金在哪里聚集而利用了某些指标的组合,或自创指标,或利用外部指顿,都可以。
比如:为了及时发现资金会在龙头上聚集还是会去低吸而去叁考博拉爱空指标。
再如:为了观察市场总体资金的大小而去观察美元指数。
这些都是技术的方式,但却是核心逻辑用技术的方式外化出来了而以。
就象汽车上的油表,是用数据的方式体现出了想知道的核心逻辑,而油箱有没有油和油表没有直接关系。
唯技术论(钻技术的牛角尖)和用技术来体现核心逻辑,就象判断油箱和油表的因果关系一样,有本质的区别。
0
为什么要做“热点”?因为在这个局部资金量足够。
只有在资金量足够时,所谓的技术指标、模式……的成功率才高,准确率才够,从而确定性才能达标——胜率×收益率才能为系统带来正期望。
牛市为什么人均股神?是因为在这个阶段资金量足够,使得价格总体在上涨,而绝大多数指标都与价格相关,所以大多数指标准确率都会提升,让很多人误以为是水平的提升或模式的优秀。
答案不言自明:要想获得稳定的复利收益需要提高确定性,要想提醒确定性不是去玩命提升技术或优化模式(当然最基础的技术是要具备的,只是说不要无休止的钻牛角尖,指望某个指标或模式一劳永逸一统江湖),而是要选择在资金量充足的局部区域操作。
这个“区域”可以是板块(非牛市时,一些板块在某个局部吸引足够多的人,造成了资金量的相对充足)、个股(市场极差时,会诞生很多妖股,因为在这个局部资金量是相对充足的),或某个时间阶段(某个时间段,至少在某类股的某些时间股,资金相对充足,会形成“赚钱效应”,从而吸引更多资金,形成正向循环)。
如果说道和术。在任何时候先去找到这个资金相对充足的局部是“道”,然后再套用技术指标或模式并严格执行其分仓、买点、止损点、止盈点等规定,这是“术”。
二者缺一不可,只是有先后次序。
0
之前看了很多高手的单子,操作是啥也没学会,因为逻辑不同。
但学会了一点:不是必须每天操作。
退神巅峰时期,一个月只做了7笔,养家一年中有55%的交易收益小于3%,大于10%的只有一笔。这其中有很多天都是0交易。
但知道道理容易,做到却很难。
如果真的谁能100%做到了只做确定性,在有一个不错的系统的前提下,坚持100%遵守系统,没有符合的就耐心等待。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任何一个期望值为正的系统,都能够实现至少一个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