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A股投机之市,涨多必跌,跌多必涨,周期轮回,循环往复。
回顾A股交易史,早在1992年5月21日A股就已经开始实行了T+0交易制度,结果当天
上证指数 上涨105%,后来由于投机猖獗市场多动荡等原因,1995年元旦起将A股市场改为T+1交易,1995—2019年,这25年A股市场在规则上是一个统一的市场,都是10%涨跌停板制度,而这期间,个股和指数整体就呈现同频共振,普涨普跌,个股的节奏就比较一致,而这个时代其实只要会个一招半式,是容易赚到钱的,涨停板战法、龙头战法也是在这个阶段兴起,也是A股游资崛起的时代。
而自A股注册制2019年3月13日(科创板注册制开始时间),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正式实施,科创板、创业板20%涨跌停板,自此A股开始二分天下,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30%涨跌停板,自此A股三分天下,A股三国版自此拉开序幕。
也就是在注册制实行后,A股市场就成了四不像,指数没有走出过一波像样的行情,都是极度割裂,跌跌不休,而沪、深、北交易所在这个期间就是,拼命的发新股,抢占地盘,而不管普通投资者的死活,在发行端各种勾兑、包装、合谋,给融资者各种便利,这也让更多的企业排队上市,都想来分一杯羹,结果就不断的新股吸血、大股东套现,就到了现在的局面,市场已经没有流动性,吸不动了,大家也都看明白了,不甘被吸,就只能离开。
过去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朝代四分五裂,必然是动荡不安的,是不可能稳定的,而唯有统一,百姓
安居乐 业,方可盛世繁华。而A股要想走牛,也必然要在制度上实行统一,才可实现,不然极度割裂的市场,节奏不一样,就无法统一,同样的一天,主板只能10cm,而科创板、创业板却能20cm,北交所30cm,这样的不平衡,就会导致,一个板块或一个题材出现,主板的票才开始起步,科创板、创业板的票就已经走了一半,北交所的直接一步到位,2—3天时间资金就炒作结束了,这也就是现在的市场节奏越来越快,板块很难走出持续性性,而板块没有持续性,指数自然就无法形成向上的合力。
我想这是指数一直弱势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纵观全球的股票市场都没有这样制度,同样是一只股票,为什么上主板就只能10cm,科创板、创业板就能20cm,北交所30cm,这何以体现出股票的价值,难道主板的票多是蓝筹、白马,有价值的票,在规则上限制这种票就不能大涨,而科创板、北交所这种创新性企业,价值不那么突出的票,放大它的涨幅,这不是从规则上引导大家去炒无价值的票,远离有价值的票,但是口号上又要喊价值投资,引导资金价值投资,这不就是南辕北辙。
这也是为什么在注册制后,价值白马跌得惨不忍睹,外资纷纷离场,注册制之前,在统一的10cm规则下,价值股是能走10年、20年的大牛趋势的,即便在2015年股灾、2018年单边下跌,这些价值股都是能抵抗风险新高的,规则一改,全线崩塌。其实这个市场不是散户搞坏的,而是制定规则的人破坏掉的,本来是在引导价值投资,过去也打造了一些标杆出来,最后一杆子全捅下来,把崇尚价值投资的这一批资金都给赶走了,人家直接清盘不玩了,所以现在的市场只剩投机了,就是大家赤身肉搏,互砍内卷。
难道这就是A股的特色市场,规则上的限制价值股的上涨空间,放大投机股的上涨空间,但是又要求投资者价值投资,各种监管打压投机。没有统一的涨跌标准,A股市场就无言价值投资了,可能后面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投机了。不管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有什么特色不一样,但个股都应该是统一的涨跌幅度,要么都是20cm或30cm或放开T+0,这样,有价值的票自然就会有资金参与,同样的涨跌空间,真正有价值的票就能涨多跌少,比其它股稳定,这才是引导价值投资。而现在有了不同涨跌标准,资金都是逐利的,自然是波动越大,机会就越大,这时资金考虑的就不是股票本身价值的问题,而是考虑同样的时间怎样提高效率、扩大收益,大家都去追求这种暴利机会,自然就助涨了投机风气,这就是人性,活跃资金追逐这种大波动的机会自然就对价值股形成了分流。
对市场三分天下有了一定的认知后,再来看现在的市场就能很清晰的看明白,市场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玩法。在10cm统一的时代,短线资金主流的玩法就比较单一,就是打板,连板战法、龙头战法,基本就是龙头股接力的形势运行,而只有在龙头受到监管,监管收紧,然后就是趋势玩法,基本就是一个政策刺激的板块,或是新题材,就是围绕这个方向顶板,首板、连板、龙头带队一波炒作,这个时代因为信息闭塞,所以整个生态链都是比较稳定的。而到了现在10cm、20cm、30cm混战的时代,短线资金就没有了主流玩法了,炒作就没有了固定的套路,就是跟着市场赚钱效应走,哪里有赚钱效应,资金就去哪里,这个赚钱效应可以是板块、新题材、炒作风格等。在10cm统一时代的龙头战法,现在就只是阶段性出现,在连板氛围好的阶段适用,大多数时间其实都是无效的,所以对于只做主板龙头模式的人来说,基本80%都是无效交易了,这个模式可能连续几个月都不成功,很多人的投资信仰就在此坍塌了,学了几年的龙头战法,好不容易学会了,市场却变了。
现在的龙头战法,这种连板妖龙只在这种大题材出现时才能形成,频率很低。而现在的市场主流的玩法,其实不只是单一的模式技术了,而是要更强的综合能力,判断市场的赚钱效应,跟着市场的赚钱效应走,而不是拘泥于某一个模式技术,最有效的当然还是龙头战法,但是这个龙头战法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10cm时代的数板定龙了,不再是独龙,现在的市场,是多龙共舞,一个板块或新题材爆发,龙头的表现形式可能是10cm的连板龙,也可能是20cm连板龙,有可能是趋势中军龙,还有可能是上市的新股龙,甚至到后面还可能是30cm的龙,也就是定龙的标准和维度完全变了,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去准确定义龙头,需要根据每一个当下的客观情况,去判别市场选择的是哪一个类型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