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今天看到一句话,特记录:[淘股吧]
心理学中有个沉没成本的概念,本来用于描述那些被套的人,比如10元买入的股,跌到7元,认为亏了30%,必须要守到10元才保本,结果该股继续跌到5元。
交易中,赚钱时也存在这种“沉没成本”,或换个新名称-“沉没利润”即把之前赚到的钱当做已经是自己本金,例如从10元涨到18元,回吐到14元时,认为自己少赚了4元或者是现在亏了4元,坚持要等18元或20元再卖出。这种认定沉没成本的心理,往往导致老人与海中老渔夫的英雄悲剧。好容易打了一条大鲸鱼,托回岸时已经被鲨鱼群吃得只剩下一根骨头。西方寓言中猎人与13只山鸡的故事也有这个意思。所以我在自己桌前贴一个便签,当抓到13只山鸡跑掉6只时,无论如何要保住还剩4只。
回顾自己之前的交易,大赚不走,大拉升不走。非要等到回落,利润全跌光,甚至套牢割肉才走。
我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买股,不是选股,不是进场时机,而是离场时机的把握。
但为什么离场时间把握不好呢?我觉得还是和自己的惰性相关,总觉得自己的票是最好的,其他票懒得看。完全忽视了市场运行和热点板块、板块内龙头个股的微妙变化。
所以要认真复盘,找市场变化,预测市场变化,跟随市场变化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