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翔十三邀采访提纲:1.在人类所有的美德中,勇敢是最高级的词汇。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需要勇敢的时刻,希望你能像想象中那么勇敢。
2.因为
微博上一些人的攻击,罗翔宣布暂停了微博,第2天在火车上碰到了一个朋友,朋友问他,别人对你的赞誉,你觉得是正确的吗?罗翔说那肯定过誉了,愧不敢当。朋友又说,别人对你的赞誉你都接受,还挺高兴,别人对你的批评,你认为就一定是正确的呢,为什么要那么生气呢?你这不就是双标吗?罗翔觉得说的很有道理。
3.我们每个人只能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并接受他的事与愿违。
4.德尔菲神谕有三条,第1认识你自己,第2凡事勿过度,第3条妄立誓则祸近。苏格拉底最终验证德尔菲神谕,因为拥有希腊唯一的否定性智慧,就是承认自己的不足,因为雅典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5.泛道德化会摧毁道德的逻辑链条是什么?我们中国古代的思想都是把人培养成圣人,培养成英雄,你看色情小报,你就不应该,不道德,道德只能是自律,而不是他律,一旦你希望用道德约束别人,你就走向道德的对立面。
6.当别人理解不了你的复杂性,而一种比较简单的标签化去看待你的时候,你怎么应对?
7.人们往往认为动机是好的,结果就一定是好的,但往往是人们善良的愿望,把人类带入地狱。程序正义是最大的正义,即使司法结果可能有错误,只要遵循了正确的程序,那是程序本身有问题,可以改进,而如果个人去行侠仗义,或者舆论的压力逼迫,一定会导致冤冤相报。
武侠小说里替天行道,行侠仗义,对我们的世界观产生了负面影响,规则是针对别人的,不是针对自己的,强人一定要跳出规则之外,个人去行侠仗义,一定会导致最大的不正义。普通人善良的愿望导致了最大的悲剧。
8.一个母亲得了绝症,痛不欲生,她对女儿说,你去给我买瓶药吧,然后女儿买了瓶药之后母亲说,我想自己待一会儿,你出去吧。三个小时以后回来,三个小时以后母亲已经喝药自杀了,那么在司法程序里面,这肯定构成毁灭杀人罪,但是从民众的角度来讲,大家都是同情的,因此就判缓刑。
9.老家一个亲戚想来北京看病,让我去找人挂号,我也找不到人,只能每天在网上抢,凌晨3点抢号也抢不着,最后只能找号贩子,亲戚明天就来了,那么现在号码挂了没挂断,我还不知道,我在想要不要告号贩子。
10我们画不出完美的圆,但是它确实存在,理念中的乌托邦是有意义的,现实中的乌托邦是不可能的。
11.古代各个国家的刑罚都非常残酷,这也导致刑法很少被落实,达到了一种平衡,但是后来这根弦崩断了,投5个
苹果要杀人,那么老子再杀50个人反正是一死。古代刑法就规定了,除了砍头之外还有腰斩等等,在本质上是把人当做工具,而不是人,废除酷刑,对刑罚权本身的约束,是现代刑法的核心。
12.有的人说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其实也不是大师,而是伟大的观念,观念是真的能影响人的。
13.要承认理性的有限性,个人的有限性,每个人都无时无刻生活在偏见之中,人的一生都是在走出偏见,但是也不能因此退回到相对主义,
14.大家对我突然间这么高的热情和关注,大约是人民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得到了回响,这个舞台有短暂的快乐,等到结束铃声响,需要我下台的时候,不用留恋
15.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你曾经体验过深刻的东西,听到深刻的话,你就觉得自己做到了,其实这是一种自欺,也许是当老师的,喜欢好为人师,我说的真能做到吗?那些年我当了最受欢迎的老师,但是我觉得是在欺骗别人的,欺骗自己,后来反思,要求自己,行动能比语言多做一步就好。
16.人总是惯性的贬低别人,抬高自己,这是本能。每一个舞台都有自己舞台厚重的意义,但是又不能对这个意义于高估,等到铃声响需要下课的时候,不要留恋这个舞台。
17.人们因为片刻的感动,说被你影响了,其实是不可能的,人能够影响的人只能是自己愿意花时间,自己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