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7日盘前消息
(一)光伏
时隔一年暂停硅料报价,光伏上下游全面迫近成本线
中国有色金属 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十分罕见地暂停了每周一次的多晶硅价格发布。值得关注的是,硅业分会指出,目前硅片价格已达到绝大多数硅片企业的盈亏平衡点,部分厂家甚至面临亏损。硅业分会专家委副主任吕锦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头部硅料企业的成本可以控制在6万元/吨,当前价格水平下还是有利润的,“第三季度,多晶硅头部企业还能实现30%的毛利。”(证券时报)
(二)房地产链
据中指研究院,一线城市多项政策落地后市场活跃度有所回升,但由于北京、上海、深圳政策力度相对有限,市场恢复的持续性略显不足。
(三)医药链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
礼来 (LLY)生产的药物Omvoh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成年患者。
(四)
新能源汽车链
1福特将推迟约120亿美元规模的电动汽车投资,埋怨汽车买家变得更加谨慎
福特汽车 (F)表示,(相比采购燃油车或混合动力汽车)北美消费者不再愿意溢价购买电动汽车(EV)。这造成公司大幅扩产电动汽车的雄心和开支计划变得复杂化,虽然福特乃至汽车行业的EV销量都在增长,但福特认为销售不如自己的预期。因此,福特推迟大约120亿美元关于生产EV的投资。福特CFOJohn Lawler表示,公司没有放弃第二代EV,只是在关注现存产能,“我们将在这方面挤出部分投资”,包括在美国肯塔基州一个新工业园修建第二座电池工厂的既定计划,但田纳西州新EV生产工业园将按计划推进;“公司能平衡燃油车、混合动力汽车、EV的生产”。2023年三季度,福特Model e EV部门亏损大约31亿美元。
(五)芯片
英特尔 CEO:英特尔3nm处理器有望按计划在年底前投入使用。
数据中心市场正出现回归正常的迹象。个人电脑(PC)市场当前对处理器的需求为2.7亿台,预计将增长至约3亿台。
(六)
锂电池工信部:提升锂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研究制定锂等再生原料标准
10月26日,2023中国(遂宁)国际锂电产业大会在四川遂宁召开。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致辞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做好3个方面工作:一是提升锂资源供应保障能力。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序参与海外锂资源开发,避免无序竞争;鼓励企业加大找矿勘查力度,进一步优化盐湖及矿石提锂工艺;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制定锂等再生原料标准。二是促进上下游协调有序发展。引导锂资源、锂盐企业于下游电池材料、电池企业建立利益长期共享的战略合作关系;鼓励上下游企业共同投资、合作研发,提升产业链竞争优势。三是持续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巩固提升技术优势;加快开发锂电新材料;加强全固态电解质、锂离子导体复合隔膜等新型电池材料研发与工程化;引导企业完善新体系电池材料制备技术专利布局,促进我国锂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中国有色金属报)
(七)AI
快手内测“AI小快” 可借助“快意”大模型实现智能回复
快手正式内测“AI小快”账号,在短视频评论区为用户提供互动问答、图片生成、攻略检索、文案修改等多种基于短视频应用场景的AIGC服务。据悉,“AI小快”采用快手从零到一独立自主研发的大规模语言模型“快意”作为基座。今年以来,快手在AIGC领域动作频繁,这也是快手在评论区场景落地的首款人格化应用。(上证报)
(八)
卫星导航多领域加速推进北斗规模化应用
证券时报e公司讯,记者从10月26日开幕的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上获悉,2022年我国北斗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400亿元,“北斗+”和“+北斗”广泛应用于交通、通信、农业、气象、电力等领域,助力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下一步我国将瞄准产业发展和消费升级方向,推动北斗芯片、模块、终端等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拓展北斗在
工业互联网、
物联网、
车联网等新兴领域应用,持续做强做大北斗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