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确定降息的时间点应该是2022年10月份,全球资本市场联袂启动,日本,欧洲普遍反弹了50%,注意这里说的是指数。相对差一点的是
道琼斯,只反弹了30个多点。但是
纳斯达克是反弹了50多个点的。
这说明全球资本市场对美联储降息这个事件的理解基本一致。
而全球资本市场,贡献涨幅的基本都是成长股。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
英伟达。
反观大A,从22年10月份至今,大概反弹了不到5个点,中间还有一场轰轰烈烈的股灾。
而对我们指数贡献最大的是周期股,比如
中国石油这些。如果抛开高股息对指数的贡献,那么整个市场的指数是低于22年10月的。而这些基本都是A股的权重,那么,大部分的个股,都是跑输了全球。
即使
人工智能这种被定义为全球工业革命的题材,整个市场看,也就光模块的核心易中天保持了与国外资本市场相一致的涨幅。其他方面都是被资金抛弃的。
看着今天满屏的周期股,再看跌跌不休的AI,有种悲从心中生的无奈。
市场定价权的天平越来越倾向于机构,但是目前AI的确缺乏一个像样的业绩驱动给后市信心。而A股的机构都是很现实的,所以在业绩窗口期的4月份,他们更倾向于业绩已经确定的周期股。
所以,我觉得短期AI需要一个业绩来驱动市场对后市的预期。
当然,人工智能这种级别的题材,周期跨度会非常久,就像前几年的风光储。中间的反反复复,一般人也难以去理解。
想获得波段的超额受益,肯定要去选择成长股。而人工智能的成长股,也就只能在上游选,就好比风光储周期的锂矿。毕竟供需失衡,未来是看得到业绩的。